当期目录

    目录
    2021年第50卷第5期目次
    2021, 50(5):  0. 
    摘要 ( )   PDF (2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同源多倍体化对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建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晁亚琮, 武荣花, 蒋卉, 张和臣
    2021, 50(5):  1-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01
    摘要 ( )   PDF (11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源多倍体化过程可以产生不同倍性的整倍体或非整倍体,其植株在侧生器官形态建成上可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且同源多倍体化后植株定殖能力和远源杂交能力增强。系统阐述了整倍体化对叶片、花萼、花瓣等侧生器官形态建成的影响及非整倍体化对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建成的影响,为今后通过同源多倍体化改良作物性状提供理论依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喷施外源ABA对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影响
    乔江方, 李萍, 张美微, 李川, 张盼盼, 赵霞, 牛军
    2021, 50(5):  7-1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02
    摘要 ( )   PDF (11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不同自然脱水速率类型玉米品种(生理脱水快品种先玉335、迪卡517,生理脱水慢品种蠡玉16、郑单1002)为材料,分析喷施外源ABA对玉米产量、籽粒灌浆特性和籽粒含水率的影响及籽粒含水率与籽粒灌浆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挖掘灌浆过程降低籽粒含水率的有效调控措施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喷施ABA总体上降低了玉米产量,喷施40、80 mg/L ABA处理产量分别较不喷施ABA的对照降低2.67%、16.42%,产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百粒质量降低。喷施ABA后玉米起始灌浆势提高,喷施40、80 mg/L ABA处理起始灌浆势分别较对照提高20.03%、32.26%,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延后了0.29~0.89 d,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的粒质量减少,平均灌浆速率也有所下降,活跃灌浆期延长。喷施外源ABA处理玉米灌浆各个阶段籽粒含水率均较对照增加,对脱水快类型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的增加效果强于脱水慢类型。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与籽粒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喷施外源ABA抑制了籽粒灌浆进程,提高了籽粒含水率,尤其是对脱水快类型玉米品种。
    氮肥减施下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差异及生理特性研究
    张盼盼, 张桂堂, 黄璐, 乔江方, 李川, 张美微, 赵霞, 刘京宝
    2021, 50(5):  13-2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03
    摘要 ( )   PDF (53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正常施氮量(225 kg/hm2,N3)、减氮20%(180 kg/hm2,N2)、减氮30%(157.5 kg/hm2,N1)、不施氮(N0)4个施氮水平,副区为5个玉米主栽品种(泽玉8911、伟科518、郑单958、农大108和先玉508),研究氮肥减施下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氮效率、荧光参数、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为提高黄淮海地区玉米氮效率、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N3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平均为12.12 t/hm2,随着施氮量减少,籽粒产量显著下降,N0处理籽粒产量仅为9.20 t/hm2;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产量表现为郑单958和伟科518较高,显著高于先玉508和农大108,泽玉8911与其他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氮肥减施显著提高了夏玉米的氮吸收效率、氮利用效率和氮效率,除氮吸收效率中泽玉8911低于农大108外,各基因型间的氮吸收效率、氮利用效率和氮效率总体表现为伟科518、郑单958、泽玉8911>农大108、先玉508。氮肥减施后,玉米穗位叶SPAD值降低,不同基因型玉米SPAD值总体表现为伟科518、郑单958、泽玉8911>农大108、先玉508。穗位叶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综合性能指数(PI)总体上均随施氮量的减少而下降,以农大108最高。吐丝后穗位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总体均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以吐丝后20 d最高,不同施肥处理间均表现为N2>N3>N1>N0,不同基因型间表现为伟科518、郑单958、泽玉8911>农大108、先玉508。总之,氮肥减施条件下,与农大108和先玉508相比,郑单958、伟科518和泽玉8911穗位叶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较好的荧光特性,保证了植株物质积累和氮素同化能力,维持氮代谢过程中较高的氮利用效率,进而保证了在低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产量,但为了保障产量,氮肥减少量不宜太大,以减施20%为宜。
    光敏色素互作因子OsPIL15基因对水稻磷、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丹阳, 张晓花, 刘灵芝, 孙红正, 李俊周, 彭廷, 张静, 杜彦修, 赵全志
    2021, 50(5):  24-3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04
    摘要 ( )   PDF (18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分析水稻(Oryza sativa)光敏色素互作因子OsPIL15(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like 15)基因调节水稻磷、氮吸收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Transcriptome ENcyclopedia of Rice数据库分析OsPIL15基因对低磷的响应,然后以日本晴和Ospil15突变体为材料,用正常磷(300 μmol/L NaH2PO4)和低磷(10 μmol/L NaH2PO4)营养液进行培养,测量水稻幼苗根与地上部生物量及磷、氮含量,并计算磷、氮吸收效率、转运系数及利用率。结果表明,OsPIL15基因响应低磷胁迫,低磷胁迫条件下,Ospil15突变体根和地上部长降幅均小于日本晴;Ospil15突变体地上部干质量降低幅度与日本晴基本一致,但根干质量降低幅度小于日本晴。正常磷条件下,Ospil15突变体根中磷含量显著高于日本晴,而地上部中磷含量与日本晴无显著差异;低磷胁迫条件下,Ospil15突变体根和地上部中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日本晴。正常磷和低磷胁迫条件下,Ospil15突变体磷吸收效率均大于日本晴;正常磷条件下,Ospil15突变体磷转运系数小于日本晴,低磷胁迫条件下,磷转运系数大于日本晴。Ospil15突变体对水稻氮吸收亦有影响,Ospil15突变体在正常磷条件下地上部中氮含量显著高于日本晴,而根中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低磷胁迫条件下,根中氮含量显著高于日本晴,而地上部中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Ospil15突变体在正常磷和低磷胁迫条件下氮吸收效率均高于日本晴,低磷胁迫条件下,氮转运系数小于日本晴,Ospil15突变体在正常磷和低磷胁迫条件下磷、氮利用率均高于日本晴。综上,Ospil15突变体提高了水稻磷、氮吸收和利用,在低磷胁迫条件下,Ospil15突变体提高了磷从根向地上部的转运,抑制了氮从根向地上部的转运,表明OsPIL15基因负调控水稻磷、氮吸收利用。
    不同钾浓度对茶树幼苗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崔莹莹, 周波, 陈义勇, 刘嘉裕, 戴军
    2021, 50(5):  32-4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05
    摘要 ( )   PDF (18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了解不同钾浓度水培下茶树幼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为茶叶生产中养分管理提供理论支撑。采用室内水培的方式,以茶树品种鸿雁12号的一年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综合评价不同质量浓度K+(0、5、10、20、40 mg/L)水培下茶树幼苗各部位对矿质养分吸收和运移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水培营养液中K+质量浓度升高,茶苗根部N、Mg、Ca、Zn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K、Na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0~20 mg/L K+处理茶苗根部Cu含量显著下降;0 mg/L K+水培处理显著促进茶苗根部Fe吸收,40 mg/L K+水培下茶苗根部明显偏向N、K、Ca和Zn吸收。随水培营养液中K+质量浓度升高,茶苗茎部Cu、Zn含量增加,K、Na、Fe、Mg含量先升高后降低,0~20 mg/L K+处理显著抑制茶苗茎部P吸收。水培营养液中K+质量浓度升高显著促进茶苗叶片N、Mn、Cu和Zn吸收;茶苗叶片K、Na含量随水培营养液中K+质量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0 mg/L K+处理达到最高;20~40 mg/L K+处理茶苗叶片P、Ca和Mg含量的变化不明显,0~10 mg/L K+处理显著抑制茶苗叶片Fe吸收。可见,不同质量浓度K+水培下,茶树幼苗各部位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20~40 mg/L K+水培处理促进茶树幼苗根部N、Ca、Mg、Zn的吸收,抑制P、Fe、Cu、Mn的吸收;水培营养液中K+质量浓度升高可促进茶树幼苗茎部Cu、Zn的累积,抑制茎部N、P、Mg的累积,促进茶树幼苗叶片N、Mn、Cu、Zn的累积,但高质量浓度K+水培处理抑制茶树幼苗叶片K、Na、P的累积。设置试验条件下,10 mg/L K+水培处理较为适宜,鲜叶K含量最高且多数矿质养分含量高。
    茶多酚对烤烟光合特性及多酚含量的影响
    杨金清, 陈薪宇, 赵正雄, 保志娟
    2021, 50(5):  41-4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06
    摘要 ( )   PDF (20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茶多酚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以云烟206为供试材料,于打顶后1 d和7 d分别对烟株上部叶喷施不同量茶多酚[0(CK)、25、50、75 mg/株]溶液(50 mL),研究其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和烟叶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打顶后喷施25~50 mg/株茶多酚提高了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表观CO2利用效率及表观光能利用效率,以25 mg/株茶多酚处理效果最显著。烟叶SPAD值随喷施茶多酚用量增加而下降。茶多酚用量与打顶后烟叶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烟株打顶至烟叶成熟采收以及烘烤等一系列过程会弱化茶多酚对烟叶多酚含量的影响效应。此外,烟叶光合特性与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总体来看,在设置试验条件下,烟株打顶后喷施茶多酚50 mg/株效果最佳,能大幅增强烟叶光合同化能力,烘烤后烟叶咖啡酸、芦丁含量最多。
    农业资源与环境
    沼液过量还田对土壤环境容量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李金澄, 孙吉翠, 杨丽, MUHAMMAD Azeem, 张忠兰, 杨守军
    2021, 50(5):  49-5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07
    摘要 ( )   PDF (30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沼液过量还田为前提,探讨沼液不同还田量对土壤环境质量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沼液还田的安全容量。根据目标需氮量确定沼液施用量,共设5个处理:未施加任何肥料(N 0 t/hm2,CK);1倍氮当量沼液(N 0.885 t/hm2,1N);2倍氮当量沼液(N 1.770 t/hm2,2N);3倍氮当量沼液(N 2.655 t/hm2,3N);4倍氮当量沼液(N 3.540 t/hm2,4N) 。结果表明,沼液还田可显著增加玉米田土壤中Cu、Zn含量,1N处理为最佳安全容量,2N、3N、4N处理土壤存在Cu、Zn污染风险,其中,玉米完熟时4N处理Cu、Zn含量分别超出风险筛选值10.96%和10.36%,风险最大。与对照相比,沼液还田显著增加玉米苗期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提高土壤的pH值,但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可溶性盐含量和pH值呈下降趋势;至玉米的完熟期,1N、2N、3N、4N处理土壤可溶性盐含量比对照分别高出30.59%、52.16%、72.35%、108.63%,土壤pH值比对照分别高出3.95%、6.41%、9.05%、13.65%。所有处理的蛔虫卵死亡率均为100%,故沼液还田不存在蛔虫卵存活的安全风险,但3N与4N处理土壤存在大肠杆菌污染的风险,完熟期这2个处理土壤的大肠杆菌菌群含量分别为20、30 个/g。沼液还田可增加玉米产量和改善玉米品质,以3N处理产量最高和品质最优,与对照相比,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19.82%、89.01%、11.31%,产量是对照的2.08 倍。综合分析认为,以玉米产量最大和品质最优为优先目标时,3N处理为最优,以土壤环境安全容量为优先目标时,1N处理为最优。
    贵州典型黄壤土中有机质和碳酸钙对Cd2+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陈芬, 余高, 张红丽, 侯建伟
    2021, 50(5):  57-6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08
    摘要 ( )   PDF (16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去除有机质及碳酸钙前后黄壤土对Cd2+的吸附解吸特性,采用序批平衡法进行原土、去有机质土及去碳酸钙土对Cd2+的吸附解吸试验,用Langmuir和 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方程对试验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研究有机质和碳酸钙对Cd2+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Cd2+吸附量均随平衡溶液中Cd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d2+吸附率随Cd2+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Cd2+吸附量和吸附率均呈现出原土>去碳酸钙土>去有机质土的趋势。去有机质土和去碳酸钙土中Cd2+吸附等温线不适合用Langmuir方程描述,而Freundlich方程可较好地描述3种土壤对Cd2+的等温吸附过程。黄壤中Cd2+解吸量和解吸率均随Cd2+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Cd2+解吸量和解吸率均呈现出去有机质土>去碳酸钙土>原土的趋势。黄壤中Cd2+解吸量与吸附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当Cd2+吸附量一定时,3种土壤中Cd2+解吸量表现为去有机质土>去碳酸钙土>原土。由此可见,在贵州偏酸性典型黄壤中,有机质对Cd2+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明显大于碳酸钙。
    植物保护
    河南省花生白绢病菌群体多样性及对萎锈灵敏感性研究
    李敏, 李爽, 张忠信, 杜鹏强, 周琳, 董文召
    2021, 50(5):  64-7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09
    摘要 ( )   PDF (43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生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目前已成为花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为了解河南省花生白绢病菌群体多样性及其对常用防治药剂萎锈灵的敏感性,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了河南省南阳、驻马店、商丘、郑州、新乡5个花生主产区花生白绢病的发生率,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分析了采自5个主产区的28株花生白绢病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菌丝亲和群(MCG),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这些菌株对萎锈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河南省南阳、驻马店、商丘、郑州和新乡花生白绢病的发病率为3.6%~50.4%;28株花生白绢病菌株在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和菌核在PDA平板上的分布及菌核的数量、干质量、直径上均存在差异,且菌株的菌核数量、干质量和直径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28株菌株被划分为5个MCG,最大的MCG1包含来自4个主产区的15株菌株,除商丘外,其他主产区出现的MCG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相关性;28株菌株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为1.13。28株菌株对萎锈灵均表现为敏感,EC50平均值为0.182 8 mg/L,且不同主产区菌株对萎锈灵的敏感性均无显著差异。该研究表明,河南省花生白绢病菌群体具有相对较低的多样性,萎锈灵可作为防治花生白绢病的有效药剂。
    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氰菊酯对莱氏绿僵菌的增效作用
    刘守柱, 张蕾蕾, 胥佳睿, 姜晓娇, 郑暖, 于迎鑫
    2021, 50(5):  74-7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10
    摘要 ( )   PDF (18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对斜纹夜蛾的致死效果,采用浸渍法测定了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氰菊酯对莱氏绿僵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添加0.5 mg/L高效氯氰菊酯后,M.rileyi对5龄斜纹夜蛾幼虫的孢子致死中浓度(LC50)由8.22×105个/mL降至2.06×105个/mL,致死中时(LT50)也有不同程度缩短。对180 h的累计死亡率进行方差分析,M.rileyi+0.5 mg/L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在孢子浓度1×105、1×106个/mL时,对斜纹夜蛾的致死效果分别为56.86%和75.93%,明显高于单独使用M.rileyi处理的效果(26.67%和53.33%);孢子浓度提高到1×108、1×109个/mL时,高效氯氰菊酯+M.rileyi与单独使用M.rileyi的效果差异不显著。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剂量(0.5 mg/L)对M.rileyi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可见,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氰菊酯对低剂量M.rileyi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高剂量M.rileyi增效不明显。
    河南省烟区有翅蚜发生动态分析
    白静科, 刘芳, 宋瑞芳, 李成军, 陈玉国, 王雪芬, 张兆扬, 王子臣, 崔国杰, 李淑君
    2021, 50(5):  80-8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11
    摘要 ( )   PDF (27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近年来河南省烟区有翅蚜的发生动态,采用黄皿诱蚜的方法调查分析了2016—2019年豫中许昌市襄城县、豫西三门峡市渑池县、豫南信阳市罗山县、豫东周口市鹿邑县烟田有翅蚜的发生量与发生动态。结果表明,襄城县烟区有翅蚜发生量2019年最多,为474.2头/皿,发生动态曲线为双峰曲线,4月中旬出现第1次小高峰,第2次高峰期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初,此时发生量远大于第1次小高峰;鹿邑县烟区有翅蚜年发生量2017年居多,为621.0头/皿,发生动态曲线除2019年外也呈双峰曲线,不同于襄城县的是,首次高峰期出现于4月中旬至5月下旬,其发生量大于5月下旬至6月初小幅度回升出现的小高峰;渑池县烟区2016年有翅蚜发生总量最多,高达656.6头/皿,迁飞动态高峰期出现在5月底6月初,高峰期明显较晚;罗山县烟区有翅蚜发生量每次调查均在8头/皿左右波动且动态曲线无明显规律可循。由此可知,河南省不同烟区不同年份有翅蚜的再次调查发生动态存在较大差异。
    缘腹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能力及子代发育情况研究
    张红艳, 张晶晶, 王珊珊, 王娅玲, 王晴晴, 王香萍
    2021, 50(5):  86-9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12
    摘要 ( )   PDF (12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室内对比研究了缘腹茧蜂(Cotesia marginiventri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及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的寄生情况,同时研究了玉米和人工饲料喂养草地贪夜蛾时缘腹茧蜂的寄生情况以及缘腹茧蜂结茧及羽化的生物学特点,旨在为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每日20头幼虫条件下,单头缘腹茧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寄生率可达98.50%,子代可发育寄生蜂176.0头,其茧—成虫存活率为85.9%,与以粉纹夜蛾为寄主时差异不显著;卵—茧(7.74 d)、茧—成虫(5.53 d)发育历期,茧质量(2.38 mg),茧长宽(2.61、0.95 mm)均显著低于以粉纹夜蛾为寄主时;处女雌虫和处女雄虫寿命分别为10.87 d和9.70 d,显著高于以粉纹夜蛾为寄主时。缘腹茧蜂寄生以人工饲料饲养的草地贪夜蛾时,其卵—茧发育历期、茧长宽和茧质量均显著高于寄生以玉米饲养的草地贪夜蛾时,而寄生率、子代茧—成虫存活率、处女雌雄虫寿命无显著差异。以人工饲料饲养的草地贪夜蛾为寄主时,缘腹茧蜂体外结茧高峰在16:00—18:00。茧的羽化高峰雌雄有所差异,雌虫羽化高峰在20:30至次日1:30,雄虫羽化高峰为8:30至12:30。综上,缘腹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能力较强,以人工饲料饲养的草地贪夜蛾繁殖缘腹茧蜂潜力较大,可以利用缘腹茧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治。
    西瓜叶片防御酶活性变化与病毒病抗性的关系
    赵卫星, 康利允, 高宁宁, 梁慎, 常高正, 徐小利, 李海伦, 王慧颖, 李晓慧
    2021, 50(5):  92-9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13
    摘要 ( )   PDF (14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西瓜防御酶活性变化与病毒病抗性之间的关系,以高抗、抗、感3种不同抗性的西瓜品系为材料,采用人工摩擦接种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测定接种后西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3种不同抗性西瓜品系叶片SOD、POD、PAL、CAT、PPO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对照(不接种ZYMV);高抗和抗性品系的叶片SOD、POD、CAT、PAL活性分别在接种后第4、4、4、2天达到峰值,均较感病品系提前2 d,且峰值期高抗品系酶活性较其对照增幅分别为29.80%、63.44%、55.62%、31.63%,抗性品系酶活性较其对照增幅分别为23.72%、58.13%、43.98%、19.35%,且均高于感病品系(14.29%、50.42%、39.78%、15.91%);叶片PPO活性增幅和峰值出现时间在3种不同抗感性品系间无明显规律。可见,SOD、POD、PAL、CAT、PPO活性越高,西瓜品系的抗ZYMV能力越强;SOD、POD、PAL、CAT活性变化与西瓜病毒病抗性密切相关,在抗病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这4种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及增幅大小可作为西瓜ZYMV抗性筛选的重要生理指标。
    园艺
    种植密度对日光温室东西垄向栽培番茄产量构成及光环境的影响
    杨冬艳, 桑婷, 冯海萍, 王蓉, 马玲
    2021, 50(5):  99-10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14
    摘要 ( )   PDF (25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耕作的适宜栽培模式,在日光温室内采用东西垄向(垄宽70 cm、垄中心间距1.8 m,垄高25 cm)栽培方式种植番茄,研究3种种植密度(双行,行距为30 cm,株距不同)下各栽培垄番茄产量构成和群体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东西垄向栽培模式,番茄群体冠层上部和下部的光照强度在温室由北向南的栽培垄中逐渐减弱,冠层中部则逐渐升高。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番茄群体冠层中下部透光率呈上升趋势。30 000株/hm2处理(B1,株距33 cm)和45 000株/hm2处理(B3,株距22.2 cm)产量显著高于37 500株/hm2处理(B2,株距26.5 cm)。B1处理番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B2,且B1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综上,在宁夏地区春夏茬东西垄向栽培番茄宜采用B1处理,光照环境好、果实品质较优,收益较高。
    不同黄沙栽培模式对温室番茄根际温度的影响
    严宗山, 杨世梅, 李彦荣, 王蕾, 张想平, 陈亮, 王翠丽, 张自强
    2021, 50(5):  107-11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15
    摘要 ( )   PDF (27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设施黄沙栽培条件下番茄根际温度变化,试验设置黄沙调温栽培(T1)、黄沙地下槽式栽培(T2)和黄沙地上槽式栽培(T3)3种黄沙栽培模式,以平地土壤栽培(CK)为对照,测定空气温度及不同深度(10、20、30 cm)根际温度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根际温度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达到最低温和最高温时间均滞后于气温,随根际深度增加达到极值的时间推迟。除T1处理10 cm深根际温度低于CK外,不同黄沙栽培模式在不同深度根际温度均高于CK,T3处理日均温为27 ℃左右,T2处理和T1处理日均温为25 ℃左右,土壤栽培日均温为22 ℃左右。黄沙栽培模式日较差均高于CK,随着根际深度增加日较差减小。由此可知,黄沙栽培模式有利于提高番茄根际温度,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选用黄沙作为基质进行番茄栽培,以此来解决土传性病害问题。
    茄子秸秆复合基质在苦瓜育苗上的应用
    秦涛
    2021, 50(5):  115-12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16
    摘要 ( )   PDF (14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农业秸秆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寻求草炭育苗的替代基质,以常绿苦瓜为试材,以传统的草炭蛭石珍珠岩育苗基质为对照,将茄子秸秆与鸡粪按不同体积比( V茄子∶ V鲜鸡粪分别为2∶8、4∶6、6∶4、8∶2,分别记为Q2X8、Q4X6、Q6X4、Q8X2) 配制成4 种复合基质作为4 个处理,研究茄子秸秆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苦瓜幼苗形态指标、生物量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茄子秸秆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在苦瓜幼苗生长所需求的适宜范围内,其中Q8X2、Q6X4 处理的复合基质各理化指标均在理想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指标范围内。Q6X4 处理下株高最高,Q2X8 株高最小。Q8X2 处理下苦瓜幼苗茎粗、总叶面积、干质量、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均最大,但茎粗和干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 。叶绿素a、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以Q8X2 处理最大,对照次之;叶绿素b 含量以Q8X2 处理最大,Q6X4 次之。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Q8X2 处理最大,其中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9. 41%、10. 54%、10. 79%,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因此,茄子秸秆复合基质可以替代常规草炭育苗基质进行苦瓜育苗,且以茄子秸秆和鲜鸡粪体积比为8 ∶ 2 时最适宜培育优质壮苗,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树形对酿酒葡萄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赵旗峰, 郭文娇, 荀志丽, 牛冬青, 梁长梅, 温鹏飞
    2021, 50(5):  122-12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17
    摘要 ( )   PDF (18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厂字形和扇形2种树形对酿酒葡萄(赤霞珠、霞多丽)果实糖代谢与积累的影响,为其标准化栽培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葡萄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3种单糖的含量;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总糖含量以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结果表明,厂字形树形有利于赤霞珠葡萄糖、果糖、蔗糖的积累和霞多丽果糖、蔗糖的积累,扇形树形有利于霞多丽果实中葡萄糖的积累;但赤霞珠和霞多丽果实成熟期总糖含量都表现为扇形树形高于厂字形树形。树形对赤霞珠葡萄AI和SPS活性具有明显影响,且在转色期和成熟期差异达显著水平,厂字形树形中AI活性明显高于扇形,而扇形树形的NI、SS、SPS活性优于厂字形。扇形树形霞多丽葡萄中AI、NI、SS、SPS活性皆优于厂字形。扇形树形有利于酿酒葡萄总糖的积累和酶活性的升高,而厂字形树形有利于赤霞珠葡萄糖、果糖、蔗糖的积累和霞多丽果糖、蔗糖的积累。
    干扰素对猪伪狂犬病毒增殖的影响
    李聪聪, 张世军, 王红彩, 张依盼, 霍永, 姜东凤, 宋素芳, 牛晖, 姬向波, 李婉涛
    2021, 50(5):  129-13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18
    摘要 ( )   PDF (78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干扰素(IFN)的抗病毒机制,构建pcDNA3.1-IFNα、pcDNA3.1-IFNβ、pcDNA3.1-IFNγ3个重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PK15细胞,并以pcDNA3.1空载体作为对照(NC),24 h后以感染复数(MOI)为1接种猪伪狂犬病毒(PRV)HNJY株,然后分别在接毒后24、36、48 h收细胞。提取细胞中病毒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检测gD基因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量;提取细胞RNA,反转录后采用qPCR检测细胞因子IFNα、IFNβ、IFNγ、ISG15、IL6、IL1βIL10的表达量。观察细胞表型变化,IFNγ试验组的PK15细胞感染PRV后细胞表型变化与对照组相类似,IFNαIFNβ试验组的PK15细胞感染PRV后正常形态细胞更多。qPCR检测gD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IFNαIFNβ试验组gD基因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极显著上调(P<0.05);IFNγ试验组gD基因的表达量在24、36 h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48 h差异不显著。qPCR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IFNα、IFNβ、IFNγ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上调(P<0.01);IFNαIFNβ试验组能显著诱导ISG15的表达,但IFNγ试验组不能显著诱导ISG15的表达;IFNα、IFNβ和IFNγ试验组均能诱导IL6、IL1β的上调表达;IFNβIFNγ试验组能诱导IL10的上调表达,但IFNα试验组不能显著诱导IL10的表达。综上,不同干扰素通过调节机体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PRV的增殖。
    硒都黑猪OLR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的相关性分析
    乔木, 周佳伟, 吴俊静, 武华玉, 梅书棋, 彭先文
    2021, 50(5):  137-14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19
    摘要 ( )   PDF (16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OLR1基因遗传多态性对硒都黑猪产仔数的影响,利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检测OLR1基因在硒都黑猪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与母猪第一胎的产仔数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基因的g.61808357处发现3种类型的碱基突变A>C、A>T和C>T,存在AA、AC、CC、AT和TC 5种基因型,AC、AA和CC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极显著(P<0.01)高于TC和AT基因型个体。综上,OLR1基因g.61808357处SNP位点可作为影响硒都黑猪产仔数性状的分子标记。
    白三叶和鸭茅混合青贮饲喂对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郑明利, 毛培春, 邰建辉, 夏维泽, 彭伟东, 田小霞, 周晓丽, 孟林
    2021, 50(5):  142-14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20
    摘要 ( )   PDF (1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矮砧密植苹果园白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饲草混合青贮对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00只3月龄湖羊公羔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配制TMR日粮,试验组以白三叶和鸭茅混合青贮替代50%全株玉米青贮,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挑选10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湖羊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湖羊宰前活体质量、胴体质量、眼肌面积、胴体净肉率和肉骨比分别显著(P<0.05)提高了32.17%、46.37%、10.91%、4.33%和15.88%,肌肉剪切力、pH24 h和亮度值分别显著(P<0.05)降低了19.31%、3.24%和13.99%,肌肉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0.69%、4.64%和2.57%(P>0.05),氨基酸(蛋氨酸除外)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以白三叶和鸭茅混合青贮替代50%全株玉米青贮饲喂湖羊可以改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
    农业信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
    基于摄食状态图像识别技术的锦鲤产量估算方法研究
    马茵驰, 韦惟, 周超
    2021, 50(5):  149-15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21
    摘要 ( )   PDF (37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锦鲤体态优美,色彩斑斓,在其苗种池塘养殖过程中需要长期监测其生长状态,并分阶段估算其产量。针对锦鲤在饲料投喂时间集中浮出水面摄食的行为特点,采用基于OpenCV的图像视觉方法,自动识别锦鲤摄食状态图像中锦鲤头口部位半纺锤形特征及眼球特征,定义特征三角形,统计特征三角形数量,并计算其平均投影面积数据。同时,利用MATLAB对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锦鲤头口部特征三角形投影面积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模型,实现池塘养殖锦鲤产量(出塘尾数及平均体质量)的估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锦鲤出塘尾数的估算误差小于14%,对出塘平均体质量规格的估算误差小于12%,可以满足日常锦鲤养殖的应用需求。
    6-苄基腺嘌呤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鼠源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孟继秋, 胡骁飞, 王耀, 邢云瑞, 曹金博, 陈琳琳, 孙亚宁, 张改平
    2021, 50(5):  157-16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22
    摘要 ( )   PDF (17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制备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的抗体,利用高碘酸盐法将6-BA的代谢产物6-苄基腺苷(6-benzylaminopurine riboside,6-BAR)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出免疫抗原6-BAR-BSA和包被抗原6-BAR-OVA。采用紫外扫描(UV)和凝胶电泳(SDS-PAGE)对人工抗原进行初步鉴定。用6-BAR-BSA以背部皮下多点注射的方式免疫4只BALB/c小鼠(编号1—4),免疫剂量50 μg/只,间隔21 d,4免后10 d断尾采血制备鼠源多克隆抗体血清。间接ELISA测定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测定血清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显示,6-BA人工抗原制备成功,免疫小鼠血清效价均达到1∶51 200以上,2号小鼠血清效价最高为1∶204 800,且其对6-B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48 μg/L,线性范围为0.26~701.45 μg/L,与激动素、赤霉素、4-氯苯氧乙酸钠、腐霉利、呋喃苯烯酸钠、BSA、OVA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综上,成功制备了6-BA人工抗原,并通过动物免疫得到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鼠源多克隆抗体。
    山茱萸马钱苷的提取研究
    张立攀, 赵梦瑶, 关炳峰, 蒋碧伟, 王法云, 王永
    2021, 50(5):  165-17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23
    摘要 ( )   PDF (13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获得超声辅助提取山茱萸中马钱苷的最适工艺参数,以山茱萸为原料,研究了从中提取马钱苷的优化方法。通过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固液比、乙醇含量、试验温度、超声开/关时间和提取循环次数7种单因素试验分析,设计并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25 min、固液比1∶30、乙醇含量55%、试验温度40 ℃、超声开/关时间5 s/5 s、提取循环次数2次,提取结果最好,马钱苷得率为1.513%。验证试验与优化预期结果较为相符。
    基于介电特性的异位发酵床稻谷壳含水率的检测
    韩志恒, 陶志影, 曾育宁, 何金成
    2021, 50(5):  173-18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5.024
    摘要 ( )   PDF (42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异位发酵床稻谷壳含水率与介电特性之间的关系,探索介电特性在垫料含水率快速测量中的可行性,以异位发酵床垫料中的主要基质——稻谷壳为研究对象,利用平行板电容器研究测量信号频率(0.1~100 kHz)、温度(15~55 ℃)和含水率(10%~70%)对稻谷壳介电特性的影响,对稻谷壳介电常数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信号频率1、5、10、50 kHz下,建立通过测量稻谷壳相对介电常数和温度来预测其含水率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0.1~100 kHz频段内,温度的升高和含水率的增大会使稻谷壳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呈现递增的趋势,信号频率的增大会使二者呈现递减的趋势。在所选频率下,建立可用二次多项式表示相对介电常数、温度与含水率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各模型决定系数皆大于0.98,说明稻壳含水率是可以通过介电特性来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