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目录

    2021年第50卷第8期目次

    2021, 50(8):  0. 
    摘要 ( )   PDF (10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猪氨基肽酶N 作为受体介导猪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韦欣欣, 李泽辉, 靳晓慧, 魏战勇
    2021, 50(8):  1-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01
    摘要 ( )   PDF (23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氨基肽酶N(Porcine aminopeptidase N,pAPN)广泛地存在于猪组织细胞的膜表面,是一类对锌离子依赖性较强的膜结合Ⅱ型的金属跨膜糖蛋白。猪氨基肽酶作为一种功能性受体与猪冠状病毒的相互作用是目前猪冠状病毒研究热点之一。pAPN作为多种冠状病毒的受体,主要是通过识别和黏附冠状病毒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从而介导感染。综述了pAPN受体与不同猪冠状病毒结合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不同猪冠状病毒在侵染宿主时与受体结合方式的异同,并对pAPN受体抑制剂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为研究猪冠状病毒感染机制提供参考,也为针对pAPN蛋白开发阻断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奠定基础。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马微微, 陈灿, 黄璜, 任勃, 周晶, 李桂香, 王忍
    2021, 50(8):  9-1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02
    摘要 ( )   PDF (217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于2018—2019 年分别设置垄作稻鱼鸡(RFC)、垄作稻鱼(RF)、垄作稻鸡(RC)和垄作单稻(CK)4个处理,研究垄作稻鱼鸡共生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的发展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2 a RC、RFC处理水稻成熟期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提高,且RC、RFC处理全磷含量与CK均达到显著性差异;2 a RC、RFC处理成熟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CK,RFC处理齐穗期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2 a RFC、RC、RF处理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CK。2018年RF处理水稻产量较CK提高5.75%,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019年RFC、RC、RF处理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CK,增幅分别为16.29%、14.03%、9.35%。综上可知,RC和RFC处理均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产量,可作为稻田综合种养的优选模式,尤其是RFC处理。
    不同追氮模式对直播稻根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付景, 王亚, 杨文博, 尹海庆, 王越涛, 白涛, 王付华, 王生轩
    2021, 50(8):  18-2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03
    摘要 ( )   PDF (260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常规粳型旱稻品种郑旱9号和郑旱10号为材料,在总施氮量270 kg/hm2条件下,设置3种追氮模式,基蘖肥∶促花肥∶保花肥分别为6∶4∶0(T1)、6∶2∶2(T2)、6∶0∶4(T3),以施用等量基蘖肥、生长中后期不施氮处理(T0)作为对照,研究生长中后期不同追氮模式对直播稻根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高产栽培和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郑旱9号和郑旱10号抽穗期及抽穗后10、20、30 d的根干质量、根系氧化力、生长素含量、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均表现T2>T1>T3>T0,2个直播稻品种的穗数在不同追氮模式间无显著差异,穗粒数均表现为T2>T1>T3>T0,结实率均表现为T2>T3>T0>T1,千粒质量均表现为T2>T1>T0>T3,产量均表现为T2>T1>T3>T0,其中T2处理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分别较T0处理提高41.4%和40.7%。综上,直播稻拔节后分次适时追施氮(促花肥、保花肥)能够促进中后期根系生长,维持根系较高的生理活性,延缓根系衰老,提高直播稻产量。
    喷施炭吸附聚谷氨酸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
    党永富, 曹丽茹, 鲁晓民, 党尊, 邱天, 段恩忠, 邱军政, 田云峰
    2021, 50(8):  26-3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04
    摘要 ( )   PDF (228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郑单958、郑单6122和郑单819为试验材料,在玉米苗期干旱胁迫后分别喷施清水和炭吸附聚谷氨酸,研究炭吸附聚谷氨酸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形态、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以期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提供新方法。结果显示,喷施炭吸附聚谷氨酸总体显著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玉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株高、叶面积、地上和地下部干质量及根冠比,显著提高了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Fv/Fm、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主成分分析显示,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喷施炭吸附聚谷氨酸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造成伤害的关键指标。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叶绿素含量、根冠比、Fv/Fm、POD和SOD活性均与总干质量有较高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566 4、0.454 9、0.449 1、0.429 9和0.418 2。综上所述,炭吸附聚谷氨酸增强了玉米苗期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可作为干旱胁迫的缓解剂。
    揭膜时间对北疆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占东霞, 阿力木江·克来木, 赵强, 依尔登毕力克
    2021, 50(8):  36-4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05
    摘要 ( )   PDF (193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北疆棉田最合适的揭膜时间,以棉花品种新陆早42号为材料,于2018—2019年设置第1次灌溉前10 d(T10)、前1 d(T1)和第2次灌溉前1 d(E1)3个揭膜时期,以全生育期覆膜为对照(CK),测定棉花农艺性状、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产量和田间残膜量,研究不同揭膜时间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揭膜降低了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且揭膜时间越早,土壤含水量越低。棉花吐絮期,与CK相比,T10和T1处理棉花株高分别降低4.4%~18.8%和4.2%~19.7%,主茎叶片数分别降低4.8%~16.3%和2.7%~22.8%,果枝数分别降低2.8%~26.0%和4.7%~18.0%。T10和T1处理棉花单株铃质量分别较CK降低28.0%和11.7%(2018年盛絮期)、33.9%和25.8%(2019年初絮期),而E1处理与CK差异较小。2018年E1处理皮棉产量显著高于CK,增幅为15.1%,而2019年与CK无显著差异;T10和T1处理皮棉产量较CK分别降低4.4%~23.2%和11.8%~17.2%。T10、T1、E1处理0~10 cm土层残膜量分别较CK降低54.6%、54.8%、58.6%,而不同时间揭膜处理对10~20 cm、20~30 cm土层残膜量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在北疆地区,棉花地膜覆盖的适宜期为播种至第2次灌溉前。
    嫁接对烤烟烘烤特性的影响
    代卓毅, 张希, 徐志强, 姚怡帆, 薛刚
    2021, 50(8):  44-5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06
    摘要 ( )   PDF (127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嫁接对烤烟烘烤特性的影响,改良烤烟NC89的烘烤特性,以中烟100(易烘烤)和NC89(不易烘烤)为对照,设置中烟100(接穗)/NC89(砧木)、NC89/中烟100 两个嫁接组合,测定并分析各处理中部叶在烘烤关键时期的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对照中烟100失水均衡性、叶绿素降解比例、变黄期(烘烤0~72 h)叶绿素平均降解速率和PPO活性平均值均表现最优,其中,失水均衡性为1.26,72 h叶绿素降解比例为95.25%,0~72 h平均降解速率为1.32%/h,0~72 h PPO活性平均值为0.251 U;各处理烟叶的易烤性和耐烤性排名均为中烟100>中烟100/NC89>NC89/中烟100>NC89;NC89/中烟100的烟叶钾含量为1.67%,高于亲本。嫁接烟株中部叶的烘烤特性介于两亲本之间,其中接穗起决定作用;用烘烤特性好的品种作为砧木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接穗的烘烤特性;用烟碱含量低和钾积累效率高的品种为砧木可以提高接穗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因此,合理选取砧木和接穗嫁接组合,可以改良烤烟的烘烤特性,提高烤后烟叶品质。
    氮磷钾配施对直播当归物质积累与药材质量的影响
    龚成文, 米永伟, 邵武平, 谢志军
    2021, 50(8):  51-5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07
    摘要 ( )   PDF (127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当归种子直播的合理施肥方案,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组合试验,研究氮、磷、钾3个因素在3种不同施肥量[N(75、150、225 kg/hm2)、P2O5(37.5、75.0、112.5 kg/hm2)、K2O(37.5、75.0、112.5 kg/hm2)]组合配施下当归的根形态、药材产量及质量(阿魏酸、挥发油、醇溶性浸出物和灰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量配施对当归根系分支数、植株生物量及药材浸出物、阿魏酸和挥发油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N1P3K2处理根鲜质量最大(65.25 g),分支数最多(11.9个);其次为N2P3K1,根鲜质量为63.28 g,分支数为10.2个,且其当归浸出物和阿魏酸含量最高,分别为66.31%和0.108%;处理N3P2K1当归挥发油含量最高(1.137%)。综合考虑当归药材产量和质量指标,直播当归最佳氮磷钾配施处理为N2P3K1,即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112.5、37.5 kg/hm2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不同种植年限葡萄园土壤及微生物量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刘谊锋, 田耀武
    2021, 50(8):  57-6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08
    摘要 ( )   PDF (230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偃师市葡萄保护区种植5、8、13、20 a的葡萄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0~100 cm 土层土壤C、N、P含量及微生物量C、N、P(MBC、MBN、MBP)含量,并分析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期为葡萄园的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C、N、P含量随种植年限增加而明显增加,种植20 a土壤分别较种植5 a增加了20.38%、64.91%、105.26%;土壤MBC、MBN、MBP含量同样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种植20 a土壤分别较种植5 a增加了205.61%、191.86%、81.56%。土壤C∶N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减弱,当种植年限为20 a时C∶N趋于平稳;土壤C∶P(种植13 a除外)和N∶P(种植8 a除外)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种植年限与土壤C、N、P、MBC、MBN、MB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之间总体上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还田秸秆种类对稻田N2O排放及nosZ 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吕泽芳, 王蓉, 郭显金, 高珍珍, 刘章勇, 金涛
    2021, 50(8):  66-7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09
    摘要 ( )   PDF (199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还田秸秆种类对稻田土壤N2O排放和nosZ 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法,观测了单施化肥(NS)、油菜秸秆还田配施化肥(RS)和蚕豆秸秆还田配施化肥(BS)处理下稻田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土壤nosZ 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结果表明,NS、RS和BS处理的稻田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4.28、5.07、1.51 kg/hm2,且BS处理显著低于NS和RS处理(P<0.05),但NS和RS处理差异不显著。Veen分析结果显示,相比NS和RS处理,BS处理增加了土壤nosZ 型反硝化细菌在目、属、种水平的组成类群。NS、RS和BS处理的根瘤菌目(Rhizobiales)的相对丰度分别是4.30%、3.33%和7.59%,norank_p__environmental_samples目的相对丰度分别是0.57%、0.22%和1.89%,且BS处理的根瘤菌目和norank_p__environmental_samples目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RS处理(P<0.05)。NS、RS和BS处理的norank_p__environmental_samples科的相对丰度分别是0.22%、0.11%和1.67%,且BS处理显著高于RS处理(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2O累积排放量与根瘤菌目和norank_p__environmental_samples 目的相对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orank_p__environmental_samples科的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相比单施化肥和油菜秸秆还田,蚕豆秸秆还田在目、属、种水平上增加了nosZ 型反硝化细菌的种类,同时增加了根瘤菌目和norank_p__environmental_samples目以及norank_p__environmental_samples科的相对丰度,降低了N2O排放。
    秸秆还田对洛阳植烟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影响
    韩金, 韩秋静, 马静, 卢剑, 姚鹏伟, 武秦漾, 叶协锋, 吴福如
    2021, 50(8):  76-8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10
    摘要 ( )   PDF (286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腐熟秸秆还田对洛阳植烟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影响,以中烟100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置无秸秆还田(CK)和腐熟秸秆还田处理:秸秆还田量为6 000 kg/hm2(T1)、秸秆还田量为9 000 kg/hm2(T2)、秸秆还田量为12 000 kg/hm2(T3),测定不同时期各处理的土壤养分和盐分含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明显提高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秸秆还田量为12 000 kg/hm2时对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提升作用最大。与CK相比,秸秆还田可以降低土壤pH值,且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pH值降低的效果有所增加。秸秆还田量为6 000 kg/hm2 和12 000 kg/hm2 时对土壤Ca2+和SO42-的含量有抑制作用,但秸秆还田量为12 000 kg/hm2时显著增加了K+、Mg2+和Na+的含量。因此,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有促进作用,适量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中Ca2+和SO42-含量,但也有提高K+、Mg2+和Na+含量的趋势。
    植物保护
    兰花茎腐病拮抗菌HJ-5 的筛选和生防潜力评估
    吕昂, 王成, 汤亚芳, 王立华, 姜益泉
    2021, 50(8):  85-9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11
    摘要 ( )   PDF (756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给兰花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从湖北省孝感市健康的兰花幼苗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菌,并评估其生防潜力。结果表明,分离到8株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生长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16S rDNA测序比对和系统发育树构建表明,这8株拮抗菌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其中,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HJ-5在平板对峙中对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好且稳定的拮抗作用,将其无菌发酵液以5% 添加到PDA 培养基制成的带毒平板,可抑制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镰刀菌(F.moniliforme,F.oxysporum)、桃褐腐菌(Monilifructigena)、毛霉菌(Mucor hiemails)、根霉菌(Rhizopus stolonifer)、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白绢菌(Sclerotium rolfsii)的菌丝生长,抑菌率均高于50%。HJ-5无菌发酵液在高温、强酸碱和长时间紫外线照射条件下仍能保持一定的抗真菌活性。此外,在HJ-5的基因组中扩增到了抗菌物质表面活性素、丰原素的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fp 和fenB。上述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HJ-5对兰花茎腐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北五味子褐斑病内生生防真菌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
    张誉荠, 任跃英, 文湘穗, 王雨濛, 方平, 李宝全, 冷世和
    2021, 50(8):  94-10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12
    摘要 ( )   PDF (307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对北五味子褐斑病病原菌[Phoma glomerate(corad)Wollena ex Hoehapf]生防效果较好的优良内生真菌,采用植物病理学常规培养法对北五味子褐斑病病原菌进行培养并对菌落特征及微观形态进行观察,同时利用平板对峙法对内生真菌进行筛选,通过测定褐斑病病原菌的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蛋白、麦角甾醇、几丁质含量变化,初步探究WG9发酵液的抑菌机制;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ITS基因测序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筛选出的优良内生生防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北五味子内生真菌中筛选出1株生防效果较好的生防真菌WG9,平板对峙试验显示其拮抗率达64.73%,发酵液拮抗率为48.21%;随着WG9发酵液浓度的增加,病原菌菌丝的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麦角甾醇和几丁质含量降低;经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优良内生生防真菌为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研究表明,从北五味子根茎中筛选出的内生生防真菌WG9对褐斑病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WG9发酵液对病原菌的细胞壁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园艺
    不同梨品种(系)叶片解剖结构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位杰, 张琦, 林彩霞, 蒋媛
    2021, 50(8):  103-11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13
    摘要 ( )   PDF (235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梨叶片解剖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筛选抗寒性状指标,为梨抗寒品种选育过程中亲本的选择、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以及品种引种栽培区划提供依据。利用石蜡切片技术测定13个梨品种(系)的叶片组织结构指标,基于变异系数、采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筛选叶片解剖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结合田间自然冻害调查情况,综合评价各品种(系)的抗寒性。结果显示,13个梨品种(系)的叶片横切面均由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构成,为典型的异面叶。栅栏组织细胞层数为2~3层。不同梨品种(系)叶片解剖结构总体上相似,但在量化上有一定的差异。结合聚类分析和相关指数,筛选出组织结构紧密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3项叶片抗寒性解剖结构的典型指标,13个梨品种(系)的抗寒性表现为苹果梨>新梨6号>鸭梨>新梨9号>84-1-1>新梨7号>早酥梨>新梨8号>砀山酥梨>新梨11号>新梨10号>新梨1号>库尔勒香梨。综上,组织结构紧密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是影响梨品种(系)抗寒性能的重要指标,根据叶片的组织结构解剖特性,利用隶属函数法结合田间冻害表现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梨品种(系)的抗寒能力。
    香梨不同树形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比较
    陈久红, 马建江, 李永丰, 位杰, 王岩, 黄国辉
    2021, 50(8):  113-12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14
    摘要 ( )   PDF (163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库尔勒香梨疏散分层形和圆柱形2种树形的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差异,为省力高效密植栽培的香梨园整形修剪提供依据。以6年生香梨树为试材,连续2 a应用CI-340手持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CI-110冠层分析仪和树体调查法对比研究疏散分层形和圆柱形树体枝组组成、各冠层部位的光合特性日变化和冠层结构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7年生圆柱形树形主干上直接着生主枝数为37.33个,折算枝量为509 975条/hm2,7年生疏散分层形树体主枝数为5.33个,折算枝量为317 487.5条/hm2。2种树形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上层外围、上层内膛、中层外围、中层内膛、下层外围均呈现不对称双峰曲线,在下层内膛呈现单峰曲线;2种树形外围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内膛,且不同树形不同冠层部位出现峰值、谷值的时间不同;2种树形除了下层内膛外,其他冠层均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比较2种香梨树形各冠层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发现,疏散分层形较高,为6.972 6 μmol(/m2·s)。疏散分层形树体叶面积指数显著低于圆柱形,而直射辐射透过系数显著高于圆柱形。疏散分层形香梨的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圆柱形,可溶性固形物在上层外围、上层内膛、中层外围、中层内膛和下层外围均显著高于圆柱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叶面积指数和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7年生香梨疏散分层形在光合利用效率方面优于圆柱形,其直射辐射透过系数高于圆柱形,在品质和单株产量方面也优于圆柱形,每公顷产量则低于圆柱形。
    郁金香种间杂交障碍克服方法研究
    张艳秋, 邢桂梅, 崔玥晗, 杨迪, 屈连伟
    2021, 50(8):  124-13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15
    摘要 ( )   PDF (163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克服郁金香种间杂交障碍,提高杂交结实率,以野生种阿尔泰郁金香(Tulipa altaica)为父本,以栽培品种爱斯基摩首领、世界真爱和纯金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研究了不同授粉处理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种间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及处理对郁金香种间杂交结实率影响较大。在正常授粉条件下,以世界真爱和纯金为母本的2个杂交组合子房不能膨大,以爱斯基摩首领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子房膨大率为20.00%,但未能获得杂交种子。蕾期授粉对克服郁金香种间杂交障碍效果不明显,3个杂交组合子房均未膨大,未能获得杂交种子。延期授粉、刮伤柱头后授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对克服种间杂交障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以二倍体爱斯基摩首领为母本时,延期授粉和刮伤柱头后授粉2个处理分别获得杂交种子26、19粒,结实率分别为13.33%、6.67%,有胚率分别为42.31%、21.05%;以三倍体世界真爱和纯金为母本时,虽然各处理的子房均有一定比例膨大,但都未获得种子,表明不同倍性之间的种间杂交存在更严重的杂交障碍。
    2 种茄科植物花色变化的生理生化机制
    蒋朵朵, 李林
    2021, 50(8):  133-14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16
    摘要 ( )   PDF (224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鸳鸯茉莉与大花茄2种茄科植物花色变化的机制,为植物花色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鸳鸯茉莉与大花茄开花进程中6个阶段的花色表型,pH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花色苷、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并对花色苷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鸳鸯茉莉与大花茄开花进程中花瓣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HI活性、花色苷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二者pH值、PAL活性、类胡萝卜素含量、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开花进程中鸳鸯茉莉花瓣中类黄酮含量(初花期除外)和花色苷含量(盛花末期和末花期除外)均高于大花茄,且均于花蕾末期达到峰值。2种植物的花色苷提取液均检测出6种色谱组分,大花茄花瓣中组分a2定性为氯化矢车菊素,组分a3定性为氯化矮牵牛素,而鸳鸯茉莉花瓣中组分b4定性为氯化矮牵牛素,其余组分还需进一步确定。相关性分析表明,鸳鸯茉莉开花进程中各色度值指标均与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大花茄开花进程中色度值指标L*、a*、b*、C*与花色苷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可见,鸳鸯茉莉花色主要与花色苷含量有关,花色变化是花色苷含量下降所致,在蕾期合成积累的花色苷随着花朵开放,在阳光强烈照射下,稳定性受到影响,部分花色苷发生了降解,导致花色变白;而大花茄花色由花色苷与类黄酮含量共同控制,花色的变化除了与总花色苷含量下降有关外,还与花色苷组分比例变化有关。
    畜牧·兽医
    2 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全基因组测序及主要保护性抗原氨基酸变异分析
    郭振华, 邢广旭, 翁茂洋, 金前跃, 乔松林, 张改平
    2021, 50(8):  146-15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17
    摘要 ( )   PDF (189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我国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流行毒株遗传变异情况,对分离的2 株PRV(HeNLH/2017和HeNZM/2017)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和主要保护性抗原的遗传变异情况。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分离的2株PRV基因组全长约为143 kb,GC含量约为73.8%。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PRV毒株与Bartha株、我国早期流行毒株Ea和Fa株以及2011年以来流行的变异毒株(HeN1和HN1201)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28%~95.37%、98.70%~98.80%和98.90%~99.42%。系统进化树显示,2株PRV分离株均属于基因2.2亚型(Genotype 2.2),且与变异毒株遗传关系更近。PRV主要抗原gB、gC和gD蛋白的氨基酸变异分析显示,与Bartha株相比,2株PRV 分离株以及我国其他PRV 流行毒株均发生了广泛的氨基酸变异,且有gB75SPG77的缺失、gC63AAASTPA69和gD278S/RPRP281 的插入;与我国早期流行毒株Ea和Fa相比,2株PRV分离株以及我国2011年以来流行的变异毒株的gB、gC和gD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仅在个别位点发生了突变。
    非洲猪瘟病毒K145R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耿笑林, 孙杰, 王彦伟, 黄甜, 刘鹏, 曹红梅, 逄文强, 郝丽影, 邓均华, 黄玉欣, 田克恭
    2021, 50(8):  154-15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18
    摘要 ( )   PDF (164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发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免疫诊断学试剂,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ASFV重组K145R蛋白,制备并鉴定K145R蛋白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ET28a-K145R表达载体,表达得到大小约为17 ku可溶性的重组K145R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证实,重组K145R蛋白与ASFV阳性血清有良好的反应性。经细胞融合、筛选,得到单克隆抗体1D4;ELISA检测其效价为1∶5 120 000;亚类鉴定其重链为IgG2a,轻链为κ;Western blot鉴定其能特异性识别重组K145R蛋白;IFA检测其能与ASFV反应。综上,实现K145R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并制备单克隆抗体。
    不同养殖模式对淮南猪屠宰和肉质性状的影响
    邢宝松, 王璟, 白献晓, 陈俊峰, 张家庆, 任巧玲, 郭红霞, 张华, 曹海
    2021, 50(8):  160-16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19
    摘要 ( )   PDF (127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散养和圈养养殖模式对淮南猪屠宰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择发育正常、出生体质量相似的淮南仔猪20头,随机分为散养组和圈养组。在供试猪只体质量达100 kg左右时,每组随机选择5头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含量。结果显示,与圈养组相比,散养组背膘厚(三点均值)和肌内脂肪含量分别降低33.74%(P<0.05)和53.25%(P<0.05),单个肾质量升高18.85%(P<0.05),散养组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分别提高2.45%和23.37%,但滴水损失降低45.83%。散养组鲜味氨基酸含量更高,而圈养组必需氨基酸含量更高。散养组维生素B1含量
    比圈养组高24.24%(P<0.05)。散养组钙和钾含量分别比圈养组高44.94%(P<0.05)和5.54%(P>0.05)。综上所述,散养模式显著减少脂肪沉积,提高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同时散养模式可促进维生素B1、钙、钾和鲜味氨基酸的沉积,提高鲜味和嫩度,有助于提高淮南猪肉质性状。
    农业信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
    猕猴桃生香酵母筛选鉴定及其发酵特性
    鲁云风, 刘智兴, 张四普, 牛佳佳, 胡瑞英, 田龙, 杨永峰
    2021, 50(8):  166-17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20
    摘要 ( )   PDF (157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多年野生猕猴桃树叶、枝干、果皮及树下土壤中分离猕猴桃生香酵母,研究其发酵特性,旨在开发猕猴桃酒发酵菌株。通过CO2失重比较、香气嗅闻、猕猴桃果汁发酵等分离出1株生香酵母,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26S rD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葡萄园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vineae),命名为X-5。随后进行SO2、酒精和糖耐受性试验及发酵试验。结果显示,X-5菌株生香能力强,可耐受12% 的酒精度、300 g/L的糖和0.20 g/L SO2,发酵后酒液澄清透明,色泽微黄带绿,酒香浓郁,酒精度9.6%,维生素C含量可达0.327 7 g/L,感官品质高,可作为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专用菌种或选育驯化的出发菌株。
    温室环境自动调控系统设计
    单慧勇, 张程皓, 李晨阳, 赵辉, 卫勇, 郭旭存
    2021, 50(8):  174-18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8.021
    摘要 ( )   PDF (243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温室环境参数自适应调节,基于温室内光强和二氧化碳寻优模型,设计了温室环境自动调控系统。采用PLC实时采集温室中温度、光强及CO2等参数,通过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通信协议实现远程通信,结合实时读取的数据,依据寻优模型,分析预测不同温度环境中作物生长的最佳CO2浓度和光照强度,控制气肥发生器及补光灯工作。同时,为方便操作者监控温室实时环境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决策调控,设计了基于MATLAB的人机交互GUI界面。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完成作物生长自适应补光补气,调控时间段内的光合速率增量为1 176.918 μmol/(m2·s),数据传输稳定,实时反馈效果好。控制系统可自动调控温室环境,有利于设施温室智能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