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梁振普,刘雅静,张小霞,李鹏娟,王 亮,张俊庆
    2018, 47(9):  1-7. 
    摘要 ( )   PDF (8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杆状病毒(Baculoviruses)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共价闭合双链环状DNA病原微生物。由于杆状病毒的宿主特异性高,其作为无公害生物杀虫剂在生物防治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此外,杆状病毒已被开发成为高效的真核表达载体,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疫苗生产等领域,并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用于疾病的基因治疗。综述了获得全基因组序列的昆虫杆状病毒类别及其序列特征,以及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中的主要功能基因,包括RNA转录相关基因、DNA复制相关基因、结构蛋白基因等,也对其应用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研究方法及进展
    唐 茹,孙钰翔,戴 齐,林清美,谢丽华
    2018, 47(9):  8-15. 
    摘要 ( )   PDF (11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研究技术是获取土壤团聚体基础数据的关键。综述了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的研究尺度,土壤团聚体的采集、制备方法及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阐述了土壤团聚体微结构在水土保持、土壤侵蚀、生态修复、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土壤系统分类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饲料中必需脂肪酸对鱼类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脂肪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王婧瑶,吴莉芳,段 晶,瞿子惠,杨 兰,周 锴,王桂芹
    2018, 47(9):  16-20. 
    摘要 ( )   PDF (6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酸是鱼类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为鱼类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生存等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并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在机体内进行运输和吸收。鱼类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n-6系列的亚油酸(C18∶2n-6)、花生四烯酸(C20∶4n-6)和 γ-亚麻酸(C18∶3n-6)以及n-3系列的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阐述了饲料中必需脂肪酸对鱼类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及脂肪酸代谢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研究鱼类营养需求提供基础资料,为合理优化鱼类饲料配方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喷施生物微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春风,任 伟,杨 攀,吴长城,车 军,徐福新,吴政卿,马卫民,曹 源
    2018, 47(9):  21-25. 
    摘要 ( )   PDF (5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喷施生物微肥对小麦植株生长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以半冬性小麦品种郑麦379 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生物微肥赛土丰(STF)、赛苗旺(SMW)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STF处理和STF+SMW处理可显著促进冬小麦株高、次生根的生长,SMW处理和STF+SMW处理叶色较深,STF、SMW、STF+SMW处理均可有效防御病虫害。STF+SMW处理和SMW处理的穗粒数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2.55%和12.28%;STF+SMW处理和STF处理的千粒质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3.41%和12.76%;STF、SMW、STF+SMW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65%、6.31%、18.60%,且STF+SMW处理显著高于STF、SMW处理。说明在中后期叶面喷施赛苗旺对冬小麦穗粒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种植前土壤喷施赛土丰可以提高冬小麦千粒质量,两者结合施用可以通过提高冬小麦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来提高产量,且效果显著。
    氮肥运筹配施负离子促发液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赵海成,陈立强,赫 臣,郑桂萍,李红宇,吕艳东,刘英凯,孟令楠,马海春,魏延雪
    2018, 47(9):  26-32. 
    摘要 ( )   PDF (8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氮肥运筹设3种模式(B1:常规施肥;B2:氮肥前移;B3:减氮20%),负离子促发液设2个水平(A1:清水,无负离子促发液;A2:负离子促发液),研究氮肥运筹配施负离子促发液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明确水稻优质施肥措施。结果表明,负离子促发液与氮肥运筹互作对糙米率、整精米率有显著影响。糙米率以A2B3处理最优,为79.85%,精米率、整精米率均以A1B1处理最优,分别为70.35%、64.03%;垩白度、垩白粒率均以A2B1处理最优,分别为4.68%、8.30%;蛋白质含量以A2B3处理最优,为7.45%;直链淀粉含量以A1B1处理最优,为18.75%。负离子促发液与氮肥运筹互作对稻米味道、口感及食味值的影响达到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光泽、味道、口感、食味值均以A2B3处理最优,分别为7.86、8.14、7.52、79.85分。相关分析表明,在喷施负离子促发液条件下,垩白度、垩白粒率与糙米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味道与口感、食味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在减施氮肥条件下,喷施负离子促发液能够有效协调稻米各品质指标,降低蛋白质含量,提升味道、口感,进而提高食味值,改善稻米的综合品质。
    海南短日照条件下谷子穗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贾小平,张 博,董志平,全建章,王永芳,张小梅,袁玺垒,李剑峰,戴凌峰
    2018, 47(9):  33-40. 
    摘要 ( )   PDF (15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定位短日照条件下控制谷子穗部性状的QTL位点,筛选候选基因,为揭示短日照条件下谷子穗部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2015年10月—2016年2月于海南省乐东县九所镇调查98份谷子材料的穗长、穗粗、穗码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5个性状,同时对98份谷子材料进行重测序开发SNP标记,利用开发的SNP标记用STRUCTURE 软件对98份谷子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用VCFtools软件进行SNP标记间的连锁不平衡分析,最后用GAPIT软件进行SNP与性状间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98份谷子材料进行重测序开发了4 482 208个高质量的SNP标记,群体结构分析将98份谷子材料划分为3个组,连锁不平衡(LD)分析发现谷子基因组LD衰退距离为47.5 kb,适合进行关联分析研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与穗长、穗粗、穗码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关联的SNP位点数分别是27、95、18、22、28个,这些位点分布在大多数谷子染色体上;在关联位点候选区域内发现,与穗长、穗粗、穗码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关联的候选基因数分别为24、33、18、18、22个,经在NR、GO、KEGG等数据库注释,每个性状筛选出4~9个主要候选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泛素-蛋白酶系统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防御反应、木质素合成、信号传导,少数参与脂肪酸合成以及氨基酸、锌离子运输等,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的泛素E3-蛋白连接酶基因XB〖STBX〗3〖STBZ〗和位于3号染色体的蛋白磷酸酶基因PP2C可能分别与谷子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密切相关。
    豌豆种质资源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多样性分析
    曹晓华,程先骄,林兆娜,程祖锌,许 明,郑金贵,
    2018, 47(9):  41-46. 
    摘要 ( )   PDF (12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高的优异豌豆种质资源,对84份豌豆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豌豆种质资源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豌豆种质资源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槲皮素含量多样性指数为2.740,山奈酚含量多样性指数为1.877;不同来源地和不同花色豌豆种质资源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豌豆种质资源可分为五大类群,类群Ⅳ包含6份高槲皮素含量的种质资源,槲皮素含量平均为11.79 mg/g;类群Ⅴ包含5份高山奈酚含量的种质资源,山奈酚含量平均为5.33 mg/g;类群Ⅲ包含1份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都较高的种质资源,槲皮素含量为8.99 mg/g,山奈酚含量为4.82 mg/g。
    基于亲缘系数的高油酸花生骨干亲本开选016的育种价值分析
    谷建中,郭敏杰,邓 丽,任 丽,苗建利,殷君华,李 阳
    2018, 47(9):  47-52. 
    摘要 ( )   PDF (9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价高油酸花生骨干亲本开选016的育种价值,在介绍开选016的创制与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亲缘系数(COP)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开选016衍生的2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与开选016的COP为0.5;2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共组成253对组合,品种(系)间COP为0.125~0.562 5,平均值为0.276 99,品种间尤其是同一系列品种间的COP较高;基于COP的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值1.0水平上,将开选016衍生的2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聚为9个类群,其中开农310、开农301和开农H03-3各自聚为一个类群,其余20个品种(系)聚为6个不同的类群。综合分析,开选016为适应性广、配合力高的优异高油酸花生种质,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加强开选016及其衍生品种(系)与其他优异品种的组配利用,对选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提高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种植密度对夏谷抗倒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朱灿灿,马春业,秦 娜,王春义,李君霞
    2018, 47(9):  53-55. 
    摘要 ( )   PDF (4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河南省夏谷的适宜种植密度,以豫谷23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45.0万、52.5万、60.0万、67.5万株/hm2 4个种植密度,系统研究了夏谷的植株形态特征、抗倒性、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之间谷子株高没有显著差异,但重心高度随密度增加显著升高,茎粗、穗长、光合速率、茎秆弯折力、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密度为60万株/hm2时谷子产量最高(6 036.0 kg/hm2)。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种植密度可以提升谷子产量,但同时加剧了植株对资源的争夺,导致植株茎秆细弱,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农业资源与环境
    秸秆还田量和腐熟剂对秸秆降解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萨如拉,杨恒山,范 富,邰继承
    2018, 47(9):  56-61. 
    摘要 ( )   PDF (6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北方地区还田秸秆的降解率,在室内模拟不同量玉米秸秆还田,并设置施用秸秆腐熟剂处理和未施用秸秆腐熟剂处理,测定秸秆填埋后7、14、21、28 d土壤温度、湿度,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秸秆降解率及土壤养分含量,探讨秸秆还田量和腐熟剂对秸秆降解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腐熟剂总体上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土壤蔗糖酶活性总体以施用秸秆腐熟剂+秸秆填埋量中等(400 g土壤+5 g秸秆+0.25 g秸秆腐熟剂)的处理最高,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纤维素酶总体均以施用秸秆腐熟剂+秸秆填埋量高(400 g土壤+10 g秸秆+0.25 g秸秆腐熟剂)的处理最高,且该处理秸秆降解率也最高;未施用秸秆腐熟剂处理中,总体以秸秆填埋量高的处理效果最好。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秸秆腐熟剂极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其中以施用秸秆腐熟剂+秸秆填埋量高、中等的处理较高;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及温度在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且在秸秆填埋量相同条件下,施用秸秆腐熟剂对土壤含水量也无显著影响。综上,施用秸秆腐熟剂+秸秆填埋量高的处理效果最佳,值得推广。
    离子交换纤维对麦田土壤砷污染的修复效果
    崔景明,王钰亮,邵 云,王温澎,李昊烊,王 璐
    2018, 47(9):  62-67. 
    摘要 ( )   PDF (11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离子交换纤维对土壤砷(As)污染的修复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离子交换纤维的2种不同放置方式[分3层放置(T2)、混匀放置(T3)]对麦田As污染土壤pH值、氧化还原电位、总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及小麦植株各器官As含量及其转运、富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离子交换纤维的As污染处理(T1)土壤相比,T2、T3处理土壤pH值总体偏低,但3个处理均呈弱碱性;3个As污染处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均较高,其中T3处理总体较低;3个As污染处理中始终以T1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高,T3处理最低。添加离子交换纤维的T2、T3处理土壤As含量均比T1处理低,尤其是T3处理;T2、T3处理植株各部位As含量均低于T1处理(孕穗期根除外);成熟期,T2、T3处理离子交换纤维对As的吸附量分别达到8.93、9.19 mg/kg。成熟期,T2、T3处理根到茎叶的As转运系数均较T1处理有所升高;对于茎叶到籽粒的As转运系数,T2处理较T1处理降低,T3处理较T1处理升高。T2、T3处理的小麦植株对As的富集系数总体上均较T1处理低(孕穗期根除外)。综上,离子交换纤维能够降低植株对As的转运能力;T2、T3两个离子交换纤维处理间相比,以T3处理对As的吸附量较高。
    竹炭配施有机肥对砜嘧磺隆胁迫下土壤微生物特性及烟草生长的影响
    杨 森,尹显慧,龙友华,黄化刚,代园凤,陈 雪,刘文涛
    2018, 47(9):  68-76. 
    摘要 ( )   PDF (19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毕纳1号烟草为供试材料,在砜嘧磺隆残留土壤中配施竹炭和有机肥,测定不同时期烟株农艺性状,烟株根系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烟叶生理生化指标和化学成分及烟叶和土壤的砜嘧磺隆残留量,并分析其相关性,为前茬除草剂土壤残留致后茬烟草药害的缓解及其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每株烟草配施4%竹炭和有机肥100 g对砜嘧磺隆胁迫下烟株的修复效果最佳,使其基本恢复到正常生长水平。烟苗移栽后30 d和60 d,4%竹炭配施有机肥100 g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烟株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比药剂对照分别提高61.29%、118.18%、146.67%和84.84%、73.52%、48.14%,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药剂对照提高74.29%、64.95%、131.59%、56.65%和84.56%、63.09%、121.44%、57.02%;烟苗移栽后90 d,增加了致害烟叶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减少了致害烟叶的丙二醛含量;同时加快了砜嘧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改善了致害烟叶品质,其糖碱比(9.66)和氮碱比(0.99)处于优质烟叶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配施竹炭和有机肥的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烟叶品质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总之,竹炭配施有机肥对砜嘧磺隆残留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有明显提高作用,增强了致害烟株的抗逆性,对致害烟株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植物保护
    不同小麦品种叶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梦雅,孟庆芳,张 林,高 颖,闫红飞,刘大群
    2018, 47(9):  77-81. 
    摘要 ( )   PDF (6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快速检测小麦叶锈菌遗传多样性与寄主品种的关系,利用叶锈菌17对EST-SSR引物对2015年从河南周口2块小麦苗圃不同品种叶片上直接收集的63份小麦叶锈菌材料(周口南地块27份,周口西地块36份)进行分子多态性及分子小种类型分析。聚类结果显示,63个小麦叶锈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70~1.00。2块苗圃小麦叶锈菌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21 5,遗传相似系数为0.978 7,表明2个地块间小麦叶锈菌群体遗传相似性高。2个地块小麦叶锈菌遗传多样性(Ht)为0.22,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为0.21,群体间遗传多样性(Dst)仅为0.01,遗传分化系数(Gst)较低,为0.05,表明2块苗圃间小麦叶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内多样性较群体间多样性更丰富。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4.44%,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5.56%,表明遗传分化在2块苗圃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但叶锈菌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变异。小麦叶锈菌遗传多样性与寄主品种有一定关系,小麦品种亲本来源相同,其上叶锈菌小种类型较为一致,遗传相似性高,亲缘关系近,遗传多样性低。
    胚胎发育期经历的寄主刺激物对棉铃虫初孵幼虫嗅觉偏好性的影响
    吴广庆,李为争,杨淑芳
    2018, 47(9):  82-87. 
    摘要 ( )   PDF (10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棉铃虫胚胎发育期经历的寄主植物化学刺激对孵化后个体嗅觉趋向行为的影响,进而为棉铃虫的生态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使棉铃虫雌蛾在涂布不同寄主植物(棉花、烟草、辣椒、番茄)刺激物的纱布上产卵,收集孵化后的幼虫,测试其寄主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卵发育期间经历4种寄主植物化学刺激的个体,寄主选择行为和无经历对照组的个体有显著的差异。卵期在烟草上的发育经历会造成初孵幼虫对烟草的嗅觉偏好性增强,辣椒和番茄也有类似的诱导性经历效应,祖先寄主棉花的诱导作用最差。另外,室内长期用人工饲料饲养的棉铃虫,会逐渐发育出对番茄挥发物的回避行为,嗅觉敏感化可能是主要机制。总之,卵期经历的寄主植物化学刺激会显著影响孵化后幼虫的嗅觉偏好性。
    不同生长年限北五味子植株黑斑病发病规律及生理指标的变化
    李嘉丰,许 嘉,任跃英,常思佳,杨录军,成宜浓
    2018, 47(9):  88-92. 
    摘要 ( )   PDF (11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比不同生长年限北五味子植株对黑斑病抗性的差异,以同一栽培环境和管理方式下的2年生、4年生和6年生北五味子植株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其黑斑病发病率和感染程度,测定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对3种不同生长年限植株的抗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年生植株发病率和感染程度最低,6年生植株发病率和感染程度最高;三者的SOD、POD、PAL和PPO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三者之中,2年生植株健康叶片的各种抗氧化酶活性最高,4年生和6年生植株各种酶活性峰值出现在感染面积占叶片总面积25%以下时,在感染面积占叶片总面积50%以上时各种酶活性均表现显著下降。综上,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北五味子植株黑斑病发病率和感染程度都明显增加,植株抗氧化酶对黑斑病的抵抗作用逐渐从感染初期转移到感染中期。
    园艺
    大白菜BrCOX1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魏小春,原玉香,赵艳艳,王志勇,杨双娟,郑小兰,段俊枝,张晓伟
    2018, 47(9):  93-98. 
    摘要 ( )   PDF (25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大白菜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功能,以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抗感根肿病DH系为材料,在对大白菜BrCOX11基因克隆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和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大白菜BrCOX11基因编码区大小为861 bp,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收录的COX1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非常高,属于COX家族;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大白菜BrCOX11与芸薹属、拟南芥属及萝卜属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棉花属、胡萝卜属和黄瓜属等亲缘关系较远;大白菜BrCOX11蛋白是亲水性蛋白。通过分析BrCOX11基因表达发现,BrCOX11基因的表达量和大白菜的生长时期有关系,在果荚中表达量最高;在根肿菌侵染后的根部组织中表达上调,而在根肿菌侵染后的叶片组织中表达下调;在保持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不育系。
    螺丝椒种质多样性分析及专项核心种质构建
    焦禹顺,任福森,郭志伟,陈昊放,刘贺娟,孙 强
    2018, 47(9):  99-105. 
    摘要 ( )   PDF (10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加强对螺丝椒种质资源的利用,提高育种效率,以收集到的45份螺丝椒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其20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螺丝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普遍高于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最高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分别是青熟果色(1.343)和果纵径(2.035),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形指数(35.78%)。对螺丝椒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它们分为2个类群,类群Ⅰ的种质果实较细长,果形偏长指形,而类群Ⅱ的种质果实较短粗,果形偏长牛角形或长羊角形,类群Ⅱ可再分为2个子类群,其中类群Ⅱ-2的种质株型比较高大,这些种质可以分别用于不同果形和株型的育种实践。使用逐步聚类随机取样法(LDSS) ,按照不同的取样比例构建螺丝椒专项核心种质,当取样比例为30%时,候选种质的多样性比较丰富(1.287),89.83%的表型得到保留,极差符合率较高(93.50%),变异系数较大(23.23%),适宜作为专项核心种质。
    不同保水固沙措施对沙培番茄生长和基质环境的影响
    游诗尧,王 荣,周海霞,韩泽宇,兰挚谦,刘吉青,吴艳红,周艳超,尹应武,孙 瑞,张雪艳
    2018, 47(9):  106-113. 
    摘要 ( )   PDF (24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我国荒漠化危害严重,不利于植物种植等系列问题,以番茄为试验材料,结合纸膜、保水剂、生物基固沙剂等不同保水固沙措施,分析各处理下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番茄的生物学性状,以探明各处理对沙地环境的改善效果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为沙漠的防治及沙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瓦楞纸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的有机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CK高27.78%、8.87%,其pH值比CK高0.89,速效氮含量是CK的40倍;牛皮纸处理20~40 cm含水量比CK高73.40%;保水剂处理可明显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其根长、根直径以及体积分别比CK高16.25%、29.17%、56.58%,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高7.17%,沙子的比重和总孔隙度分别比CK高12.88%、38.35%,但容重比CK低6.88%;生物基B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内可溶性糖含量,比CK高15.53%,可显著提高沙子中的速效钾含量,比CK高55.99%,有机质含量比CK高10.91%;生物基A处理对番茄的株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CK高19.81%,叶绿素含量比CK高8.24%,番茄根系的总长比CK高45.95%,叶片净光合速率是CK的1.66倍,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都相对较高,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比CK高6.33%、8.87%,容重比CK高3.33%,速效氮含量是CK的16倍。通过主成分分析,生物基A的综合得分最高。因此,生物基A处理对促进番茄生长发育以及改善沙地生态环境效果最显著。
    光质对苋菜愈伤组织生长及甜菜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
    张媛媛,张心雨,张毛毛,梁 珥,潘君飞,刘生财
    2018, 47(9):  114-119. 
    摘要 ( )   PDF (14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光质对苋菜愈伤组织中甜菜色素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研究蓝光、白光、绿光、红光、远红光、黑暗对苋菜愈伤组织生长状态及类胡萝卜素和甜菜色素含量的影响,并将苋菜愈伤组织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只有蓝光和白光可以诱导分化出红色愈伤组织,其他光质下苋菜愈伤组织呈黄色或白色;与黑暗相比,蓝光最有利于苋菜愈伤组织中甜菜色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白光次之,其他光质无法合成甜菜色素;筛选出类胡萝卜素最佳提取条件是:采用丙酮与石油醚比为1∶1混合提取液,苋菜愈伤组织与提取液比为1∶100,提取时间8 h。
    花青素苷提取专用菊种质及适宜采收期的筛选
    刘海英,高 远,邢晨涛,甄俊琦, 陆顺丽,王玉芝
    2018, 47(9):  120-125. 
    摘要 ( )   PDF (7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花青素苷提取专用菊种质并探究其适宜采收期,以4个色系、7个菊花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采收期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不同品种单花序花瓣干质量和单花序花青素苷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维持在最高水平或有不同程度下降,花青素苷含量则均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小菊品种单花序花瓣干质量和单花序花青素苷含量均小于大菊品种,但花青素苷含量普遍高于大菊品种。小菊品种按花青素苷含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粉色思绪(粉色)< 橙小菊(橙色)<粉小菊(粉色)<意大利红(红色)<红五九(紫色)。大菊品种紫玉(紫色)和姹紫嫣红(紫色)与橙小菊接近。小菊品种红五九的花青素苷含量(14.04 mg/g)和单花序花青素苷含量(0.76 mg/g)均在盛花中期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开展红五九不同采收期分批次采收试验,发现在盛花中期采收的5个批次样品,单花序花瓣干质量、花青素苷含量和单花序花青素苷含量均较高,且花青素苷含量(11.91~12.99 mg/g)变化平稳。因此,确定小菊品种红五九为花青素苷提取专用菊种质,其适宜采收期为盛花期。
    畜牧·兽医
    非洲猪瘟病毒p30-54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李 杰,张星星,郭 晶,孟庆玲,乔 军,张国武,王晓婷,李 妍,才学鹏
    2018, 47(9):  126-130. 
    摘要 ( )   PDF (11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制备反应原性良好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学诊断抗原,根据ASFV p30p54基因序列,通过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后分别体外合成全长的p30p54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SOE-PCR)将2个基因片段串联,构建p30-54融合基因。将构建的融合基因片段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p30-54,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IPTG诱导表达,检测融合蛋白的反应原性,并制备抗该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p30-54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47.1 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融合蛋白可被ASFV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将p30-54融合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免疫小鼠,成功制备了抗ASFV p30-54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
    中甸犏牛SLC11A1基因3′非翻译区多态位点研究及其与抗病性关联的评估
    王利平,席冬梅,熊和丽,李国治,李 鹏,邓卫东
    2018, 47(9):  131-137. 
    摘要 ( )   PDF (18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中甸犏牛溶质载体转运蛋白基因(SLC11A1)的结构变异情况,并评估结构变异与抗病性的关联,采集了114个样品,扩增了SLC11A1基因3′非翻译区(3′UTR)部分序列,测序共检测到3个微卫星多态位点(MS1、MS2、MS3)和3个核苷酸变异(1 782位点T→G、1 805位点G→A、1 907位点G→T),其中MS1有6个等位基因(GT10、GT12、GT14—17)、MS2有3个等位基因(GT5—7)、MS3有5个等位基因(GT12—16)。GT12/15、GT5/5、GT13/13基因型频率最高,分别为0.204、0.05、0.324;GT15、GT5、GT13等位基因频率最高分别为0.284、0.685、0.433。对MS1、MS2、MS3这3个多态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了44种单倍型,其中GT12/5/13为优势单倍型,频率为0.13。χ2比较分析表明,中甸犏牛与婆罗门瘤牛×布兰科牛、荷斯坦牛×布兰科牛、布兰科牛、非洲牛MS1位点的GT12/12基因型频率差异显著(P<0.01),与西班牙黄牛、荷兰黄牛MS3的GT13/13基因型频率差异显著(P<0.01),与非洲黄牛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中甸犏牛SLC11A1基因3′UTR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推断其GT12/12和GT13/13纯合子基因型与抗病性相关。
    豫粉1号蛋鸡祖代D系种鸡周产蛋率及其累计产蛋数曲线拟合
    付亚伟,蒋瑞瑞,李东华,孙桂荣,田亚东,康相涛,李孝法
    2018, 47(9):  138-143. 
    摘要 ( )   PDF (8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豫粉1号蛋鸡祖代D系20—72周龄种鸡为研究对象,运用伍德模型、分室模型和杨宁模型3种蛋鸡周产蛋率曲线拟合分析模型,对豫粉1号蛋鸡祖代D系种鸡周产蛋率进行拟合分析;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豫粉1号蛋鸡祖代D系种鸡的累计产蛋数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伍德模型、杨宁模型、分室模型的周产蛋率曲线拟合度(R2)分别为0.369、0.982、0.978;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Bertalanffy模型的累计产蛋数曲线拟合度(R2)都在0.98以上。比较周产蛋率及累计产蛋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数据发现,杨宁模型和Gompertz模型曲线拟合效果最佳,因此,在生产中可用于对豫粉1号蛋鸡祖代D系种鸡的产蛋规律预测。
    Z-27菌剂对猪舍有害气体排放及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庞广辉,齐莉莉,姜军坡,倪 俊,王 伟,朱宝成,冯丽丽,王世英
    2018, 47(9):  144-149. 
    摘要 ( )   PDF (11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Z-27菌剂的饲喂效果,研究了其对猪舍空气中NH3、H2S减排及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400头50 kg左右健康杜×长×白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栋猪舍,每栋20栏,每栏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的Z-27菌剂。试验共15 d,期间检测猪舍空气中NH3、H2S的含量及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量,测定猪粪、尿的pH值,检测猪粪尿混合物中NH3、H2S的48 h排放量;观察每组腹泻情况,计算腹泻率;每组分出3栏(30头)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空腹12 h称体质量,并结算剩余料,计算均增质量和料重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舍空气中NH3、H2S含量分别下降了63.27%(P<0.01)、54.61%(P<0.01),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总数分别下降了46.68%(P<0.01)、59.89%(P<0.01);猪粪的pH值降低0.54(P<0.05),猪尿的pH值降低0.86(P<0.05);猪粪尿混合物中NH3、H2S的48 h释放量分别下降32.76%(P<0.05)、35.69%(P<0.05);试验组均增质量提高了10.38%(P0.05),料重比降低9.05%(P<0.05),腹泻率降低了60.06%(P<0.01)。可见,Z-27菌剂具有净化猪舍内空气环境、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防治腹泻的作用。
    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
    玛咖冷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特征研究
    王宏慧,张明玉,任亚敏
    2018, 47(9):  150-155. 
    摘要 ( )   PDF (8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升玛咖干制品品质,采取冷风干燥进行脱水处理,研究不同干燥温度(20、30、40 ℃)和进口风速(1、2、3 m/s)对玛咖冷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特征的影响,在Weibull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对玛咖冷风干燥曲线进行拟合并分析整个干燥过程,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对玛咖冷风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进行计算,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干燥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风速和干燥温度的增加,玛咖冷风干燥耗时明显降低,且干燥温度增加对干燥耗时的降低效果更佳;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准确描述(R2>0.99)玛咖冷风干燥过程中水分比随干燥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干燥条件下玛咖冷风干燥Weibull分布函数的形状参数均小于1,整个干燥过程为降速干燥,主要受物料内部水分扩散的控制;玛咖冷风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5.21×10-10~9.32×10-10 m2/s,且随干燥温度和干燥风速的增加而增大;玛咖冷风干燥温度过高或进口风速过大会降低消费者对其干制品的接受程度。因此,将冷风干燥技术应用于玛咖脱水处理中,能够在降低干燥耗时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
    水压式玉米幼胚提取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王 玲,张博洋,胡彦民,田 辉
    2018, 47(9):  156-160. 
    摘要 ( )   PDF (11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玉米幼胚提取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改进现阶段玉米幼胚提取装置不易操作和效率低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水压式玉米幼胚提取装置。试验中发现,用水流冲击已去除种皮的玉米胚和胚乳,可以分离玉米幼胚和胚乳,再通过分级筛选提高幼胚的提取纯度。对提胚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单片机智能同步系统设计。最后在样机上进行了玉米幼胚提取的试验,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脱胚压强0.30~0.40 MPa、脱胚距离50~60 mm、脱胚时间12 s条件下,装置的幼胚实际脱胚率达到90%以上,满足装置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