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切花月季生理病害及相关性状分子研究进展
    石力匀,王 政,李明霞,何松林
    2018, 47(10):  1-6. 
    摘要 ( )   PDF (5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切花月季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为主线,综述了导致生理性病害产生的温度、水分等环境诱因,相应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内源激素的生理性变化,花器官模型中相关功能基因的异常表达。分析了不适宜的温度环境与内源激素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月季花器官发育的研究现状,探析花器官特性基因在生理性病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减少切花月季生理性病害及提高其生产和观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茶园杂草控制研究进展
    胡方洁,杨海滨,盛忠雷,罗红玉,翟秀明,商 靖,邓 敏
    2018, 47(10):  7-11. 
    摘要 ( )   PDF (7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茶园控草难题,从传统防治、生态防治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茶园控草技术现状,重点阐述了生态控草处理措施、技术方法和局限性,以深入了解茶园杂草防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茶园控草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控草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豫南稻区机直播单季中籼杂交稻丰产优质品种筛选
    张 静,詹俊辉,任 翠,杜彦修,李俊周,孙红正,彭 廷,赵全志
    2018, 47(10):  12-20. 
    摘要 ( )   PDF (16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出适宜豫南稻区机直播方式种植的丰产优质单季中籼杂交稻品种,在大田机械定量穴直播条件下,对41个中籼杂交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品质、抗病性、抗倒伏〖JP2〗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冠层温度、冠气温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主要农艺性状,41个中籼杂交稻可分为5大类群。第Ⅲ类群水稻品种产量、穗粒数均高于其他类群,产量达11 081.28 kg/hm2,穗粒数达169.72粒。第Ⅳ类群水稻品种生育期显著低于其他类群,其他4个类群间均无显著差异。与其他类群相比,第Ⅲ类群水稻品种整精米率较高,垩白度、垩白粒率均较低,整精米率达49.70%,垩白度为5.40%,垩白粒率为19.98%。除第Ⅰ类群水稻品种感稻瘟病、纹枯病较重外,其他类群中水稻感病品种数占总品种数的比例均低于10.00%,且仅有第Ⅰ类群水稻品种中出现倒伏。抽穗开花期冠层温度主要影响第Ⅰ、Ⅱ、Ⅲ、Ⅴ类群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其中,与第Ⅰ、Ⅱ、Ⅲ类群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第Ⅴ类群呈极显著正相关;冠气温差则主要影响第Ⅱ、Ⅳ、Ⅴ类群水稻品种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其中,与第Ⅱ、Ⅳ类群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第Ⅴ类群呈极显著正相关。第Ⅲ类群水稻品种收获指数显著高于第Ⅱ、Ⅴ类群水稻品种,与第Ⅰ、Ⅳ类群水稻品种无显著差异。从41份材料中筛选出第Ⅲ类群水稻品种钱优930、广两优5号、Y两优2号、Y两优900、荃早优丝苗、新两优611为适宜豫南稻区机直播种植的丰产优质水稻品种,该类群水稻品种特征为穗粒数多、产量高、整精米率高、垩白度和垩白粒率低、生育期中等、抗病性较好、收获指数高。
    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 方,张洁梅,王 越
    2018, 47(10):  21-26. 
    摘要 ( )   PDF (23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冬小麦的最佳灌溉方式、养分配置组合模式,以百农207为试验材料,研究喷灌、移动喷灌、小白龙灌溉3种灌溉方式及不同养分配置对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次性底施相比,底施+追施可有效提高冬小麦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喷灌、移动喷灌、小白龙灌溉3种灌溉方式下产量分别提高4.19%~5.55%、5.90%~8.01%、4.13%~7.97%。喷灌处理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总体上优于移动喷灌和小白龙灌溉处理,其中产量总体表现为喷灌>移动喷灌>小白龙灌溉。喷灌方式下,产量以T8处理(底施N28P15K5 375 kg/hm2+底施控释肥300 kg/hm2+追施N 75 kg/hm2)最高,达10 360.05 kg/hm2;净光合速率以T7处理最大,达19.41 μmol/(m2•s),T8处理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气孔导度以T7处理最大,随后依次为T2、T8处理,三者间差异均不显著;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以T7处理最低,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蒸腾速率以T1处理最低,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分析,冬小麦最佳的灌溉方式、养分配置组合模式为喷灌+底施N28P15K5 375 kg/hm2+底施控释肥300 kg/hm2+追施N 75 kg/hm2
    运旱系列小麦品种HMW-GS组成和品质分析
    王晓民,王 咪,武林琳,任文斌,谢三刚,杨 芬,许 琦
    2018, 47(10):  27-30. 
    摘要 ( )   PDF (5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山西南部旱地小麦品种品质,研究了13个运旱系列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 组成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3个小麦品种中共检测出7种HMW-GS,Glu-A1位点上有3种亚基,Null占 84.62%,1和2*各占7.69%;Glu-B1位点上有2种亚基,7+8、7+9出现频率相当;Glu-D1位点上有2种亚基,5+10占76.92%,2+12占23.08%。亚基组合类型共5种,其中优势亚基组合为N、7+8、5+10和N、7+9、5+10,分别占38.46%和23.08%。运旱系列小麦主要携带优质亚基5+10,缺少优质亚基17+18。因此,在该区域旱地小麦品质育种中,在保持原有优质亚基的同时应该引进优质亚基2*、17+18和14+15。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 13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介于11.60%~13.82%,湿面筋含量介于24.2%~32.3%,容重介于789~810 g/L,沉降值介于30.2~50.1 mL,形成时间介于1.8~4.5 min,稳定时间介于3.0~11.5 min,形成时间以晋麦57最高,其他指标均以运旱618最高。
    耐低温玉米自交系的筛选及其叶片生理特性和细胞结构变化
    李 波,方志坚
    2018, 47(10):  31-37. 
    摘要 ( )   PDF (23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低温对玉米自交系存活率、叶片生理特性和细胞结构的影响,以91份玉米自交系幼苗为材料进行3 ℃低温胁迫,统计幼苗相对存活率并据此划分耐低温等级,测定并分析6份不同耐低温等级自交系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POD、CAT、SOD活性,并对耐低温能力强弱不同的自交系叶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相对存活率的影响显著,91份自交系的耐低温等级可分为6级,其中耐低温能力强的自交系为农M6、WM40-2、C11-3、A15、A44、吉846/KL4-5、03-391,幼苗相对存活率为62.96%~83.33%。耐低温能力强的玉米自交系幼苗在低温下可积累较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且POD、CAT、SOD活性提高,以降低对细胞膜的伤害,依据叶片8 项生理生化指标的隶属值综合进行评判,6份自交系的耐低温能力强弱为:农M6>A15>A46>C3-3>南引37>泽玉119-1,与根据相对存活率的评判结果一致。叶片超微结构分析表明,耐低温能力强的自交系在低温条件下叶片细胞结构变化较小,叶绿体结构比较完整,外膜清晰,基粒片层排列整齐并含有大量淀粉粒;耐低温能力弱的自交系叶片细胞结构变化较大,细胞变形和质壁分离严重,叶绿体结构中膜遭到破坏、局部破裂、基质外渗、淀粉粒数量增加,基粒片层排列紊乱、膨胀和发生扭曲。综上,低温胁迫影响了91份玉米自交系幼苗的存活率,耐低温等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在生理和细胞结构上均产生相应的变化。
    鹰嘴豆NF-Y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序列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滕 露,倪志勇,于月华
    2018, 47(10):  38-44,63. 
    摘要 ( )   PDF (23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揭示鹰嘴豆NF-Y基因家族的功能,从鹰嘴豆全基因组中鉴定NF-Y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进化、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以及microRNA的靶位点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1个鹰嘴豆NF-Y基因家族成员,在进化上分为3个亚家族:CarNF-YA(8个)、CarNF-YB(22个)和CarNF-YC(11个);这些基因分布于7条(Ca1—Ca7)染色体上,另外还有3条序列未定位到染色体上。鹰嘴豆NF-Y家族基因序列大部分都含有1~5个内含子和1~6个外显子,少数序列如CarNF-YB9CarNF-YC6等仅含有外显子结构;编码的蛋白质中共发现3个保守基序(Motif1、Motif2和Motif3),其中Motif1、Motif2在CarNF-YB和CarNF-YC亚家族中均有分布,而Motif3仅分布在CarNF-YA亚家族中。鹰嘴豆和拟南芥NF-Y蛋白家族成员系统进化树表明,Car/AtNF-YA可以分成6类,分别由6、1、3、3、1、4种蛋白质组成;Car/AtNF-YB可以分成4类,分别由21、8、2、4种蛋白质组成;Car/AtNF-YC亚基可以分成3类,分别由17、4、4个蛋白质组成。对鹰嘴豆NF-Y基因家族成员的miRNA169靶位点预测发现,41个成员中仅有CarNF-YA亚家族中的6个成员受到miRNA169调控。
    EMS诱变不同香韵类型烟草突变体的初步筛选
    李雪君,孙计平,娄亚男,平文丽,孙 焕,丁燕芳,崔 红
    2018, 47(10):  45-51. 
    摘要 ( )   PDF (23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不同香韵类型的烟草新品系,以中烟100 EMS诱变处理的后代为材料,在腺毛密度筛选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初选后代腺毛密度、叶面分泌物含量、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CK(中烟100)相比,MC-29、SX-19、MC-67等8份材料腺毛密度极显著增加,SX-3、SX-3A、MC-67等3份材料叶面分泌物含量增加100%以上。通过分析各突变株系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与香韵类型的关系,最终筛选出MC-29、SX-17、SX-19等3个香气物质含量较高的株系,MC-29、SX-17、SX-19等3个具有清香气息的株系,MC-67、SX-3A等2个具有青草香韵的株系,MC-70、SX-18、SX-8、SX-17等4个具有类似花香香韵的株系,SX-14、MC-1等2个具有紫罗兰香韵株系,可以作为不同香韵类型的突变材料。
    施锌和遮阴对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司贤宗,张 翔,索炎炎,毛家伟,李 亮,余 琼,王亚宁,李国平,余 辉
    2018, 47(10):  52-56. 
    摘要 ( )   PDF (6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盛花期后遮阴对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为花生抗逆减灾、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显著增加花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提高结荚期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降低叶片气孔导度;花生荚果产量平均增加874.5 kg/hm2,增产率为19.4%。相同施锌水平下,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花生叶片CAT、SOD、APX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呈降低趋势,而气孔导度呈增加趋势。遮阴时,不施锌肥处理和施用锌肥处理的花生产量较不遮阴平均降低17.0%和10.0%。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能增强花生的抗寡照的能力,改善花生农艺性状,显著增产,最高荚果产量为5 773.5 kg/hm2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牛蒡根际土壤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长特性
    王样庭,陈 玲,王 陶,李 文,李同祥,刘 洵
    2018, 47(10):  57-63. 
    摘要 ( )   PDF (18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牛蒡根际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以促进牛蒡的生长,采用解磷圈法及磷钼蓝比色法,从牛蒡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较高解磷能力的细菌,并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筛选获得1株高效解磷菌JL-1,其在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发酵2 d,解磷量为50.4 μg/mL。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Acinetobacter indicus,此菌株在温度26~37 ℃、pH值 6.5~8.0条件下,生长较好,最适温度为30 ℃,最适pH值为7.0;可以耐受NaCl质量浓度为60 g/L ,生长最适NaCl质量浓度为10 g/L。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含水量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莫治新,闫 莎,金 慧,喻高明,张金龙,艾可然木?亚森,韦良焕
    2018, 47(10):  64-68. 
    摘要 ( )   PDF (10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喀什地区泽普县荒漠河岸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氮沉降对不同含水量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以期为新疆喀什荒漠区土壤氮素及水分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沉降处理土壤矿质氮含量高于CK(不添加外源氮素的处理),培养7 d时,两处理土壤矿质氮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土壤含水量为40%时,氮沉降处理土壤净硝化速率最大;培养28 d时,土壤净硝化速率最大(土壤含水量为0的处理除外)。土壤含水量为20%时,氮沉降处理土壤净矿化速率最大;培养7 d时,氮沉降处理土壤净矿化速率最大。
    植物保护
    紫菜薹种子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菌活性和稳定性研究
    袁素素,秦武洒,张玮玮,王财成,叶秀娟
    2018, 47(10):  69-74. 
    摘要 ( )   PDF (11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紫菜薹种子中筛选和纯化抗菌蛋白,以促进未来新型抗菌药物的发展。通过SP-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柱、Mono STM 5/50GL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和SuperdexTM 75 10/300GL层析柱依次层析,从紫菜薹种子中纯化出一种分子质量约为13 ku的抗菌蛋白,其能够抑制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抗菌蛋白在40~80 ℃和pH值1~13条件下,抑菌活性不受影响;经200 mmol/L SDS溶液、2%吐温(Tween 80)溶液和20%有机溶剂处理后,仍具有抑菌活性;经Al3+、Zn2+、Cu2+、Fe3+、Pb2+、Mg2+、K+、Cr3+金属离子处理后,具有抑菌活性,而经Mn2+、Ca2+金属离子处理后,抑菌活性消失。综上,紫菜薹种子抗菌蛋白是一种抑菌活性稳定的广谱抗菌蛋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棉秆促腐菌剂包埋固定化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刘 刚,常贵慧,罗毅媚,李艳宾
    2018, 47(10):  75-79. 
    摘要 ( )   PDF (7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有效缓解还田棉秆的自毒化感效应,采用盆栽法探讨了棉秆促腐菌剂包埋固定化对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0~40 g/kg固定化菌剂的棉花幼苗株高、植株干质量均极显著高于无菌剂的对照处理(P<0.01),其中40 g/kg固定化菌剂处理的增幅分别达到57.21%、61.54%,同时植株体内丙二醛(MDA)含量相比对照极显著降低(P<0.01)。施用20 g/kg固定化菌剂处理的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为76.37 mg/kg,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进一步分析了各处理根际土壤中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一些主要化感物质的含量在施用固定化菌剂的处理中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随菌剂用量的增大,其含量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施用40 g/kg固定化菌剂处理中,二苯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分别降为0、1.6%,对照中分别为17.0%、3.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含量分别为49.5%、1.2%,相比对照分别降低20.3、6.9个百分点。以上研究结果证实,施用固定化促腐菌剂可一定程度缓解棉花所受的胁迫,使幼苗维持在较健康的生理状态,其中菌剂的施用量是关键。
    头花蓼好氧、厌氧腐解液的化感自毒作用
    刘 勇,刘 燕,王星星,赵许朋,杨 丹,胡茂飞
    2018, 47(10):  80-86. 
    摘要 ( )   PDF (10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头花蓼好氧、厌氧腐解液的化感自毒作用,制备不同质量浓度的2种腐解液,测定其对头花蓼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头花蓼好氧、厌氧2种腐解液处理下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齐整度较差,出现种子(胚)根芽倾倒、腐烂等症状,高质量浓度(500 mg/mL)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仅为18.3%、20.8%,发芽速率分别仅为对照组(蒸馏水处理)的1/3、1/4,发芽势分别仅为12.5%、4.2%,发芽指数分别仅为4.1、2.5,活力指数分别仅为9.1、3.1,幼苗根/芽长分别仅为1.0 cm/1.6 cm、0.4 cm/1.8 cm,均远低于对照组,而种子发芽抑制率均为正值且分别高达67.2%、62.4%,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化感指数(RI)及综合化感指数(M)大多为负值,且绝对值随着腐解液质量浓度升高增加趋势明显。头花蓼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中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等指标均与2种腐解液质量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发芽抑制率与2种腐解液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头花蓼腐解液的化感自毒作用十分明显,很可能是其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园艺
    秸秆还田与高温闷棚对设施连作土壤微生境及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何志刚,娄春荣,董 环,王秀娟,赵 颖,韩瑛祚
    2018, 47(10):  87-91. 
    摘要 ( )   PDF (8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连作障碍,以高温闷棚为主要方式,研究玉米秸秆还田结合高温闷棚[CK:高温闷棚(干闷,不淹水);T1:高温闷棚(湿闷,淹透水);T2:高温闷棚+玉米秸秆(湿闷,淹透水)]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T2株高、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明显高于另外2个处理,产量比CK增加38.99%;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个处理的16S rRNA有效序列数比例在94%以上;聚类分析表明,T1、T2为一个类群,CK为一个类群,是否淹水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划分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数据具有一定相关性;T1、 T2的电导率均显著低于CK,T2有机质明显高于其他2个处理;3个环境因子中SOM影响的微生物群落为芽单胞菌目(Gemmatimonadales),环境因子pH值、EC值呈正相关关系,主要影响的微生物群落为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黄色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
    不同采摘时期不同部位泥蒿绿原酸含量比较
    陈 娟,彭琳童,向 福
    2018, 47(10):  92-95. 
    摘要 ( )   PDF (6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部位泥蒿绿原酸含量的差异,从而合理高效地利用泥蒿资源,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泥蒿中绿原酸含量在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部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不同部位来看,2月份、5月份和11月份3个采摘时期顶部叶的平均绿原酸含量依次为2.219 3%、2.998 7%、3.575 1%,基部叶的平均绿原酸含量依次为1.671 0%、1.524 1%、2.750 6%,茎的平均绿原酸含量依次为1.014 4%、1.162 5%、0.852 5%。3个采摘时期叶中的绿原酸含量均高于茎,顶部叶中的绿原酸含量又高于基部叶。从不同采摘时期的来看,顶部叶中绿原酸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基部叶中绿原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茎中绿原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对泥蒿中绿原酸的开发应用上,要注重泥蒿叶片的利用,同时要把握好采摘时期,从而达到节省资源、高效利用泥蒿的目的。
    不同播种方法对牡丹种子萌发和苗体发育的影响
    王茜赟,杨林菲,史国安
    2018, 47(10):  96-101. 
    摘要 ( )   PDF (11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牡丹种子育苗效率,为牡丹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持。设置不同播期、播量和播深处理,研究其对牡丹种子萌发和苗体发育状况的影响。从2016年9月5日至12月4日,每隔7 d设置1个播期;播量分别设为125万、167万、250万、333万、500万粒/hm2;播深分别设为2、4、6、8、10 cm。观测牡丹种子萌发状况,测定苗高、叶面积和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9月5日播种的牡丹幼苗出苗率和保苗率最高,分别为87.0%和82.1%,10月9日以后,随着播期的推迟,牡丹种子出苗率迅速下降,11月6日后不能正常萌发出苗,牡丹种子播种的临界期为10月19日。在行距20 cm条件下,250万粒/hm2播量播种的牡丹幼苗苗高和总生物量显著提高。播深在4、6 cm时,牡丹种子播种出苗率、苗高和生物量较高;播深为2 cm、10 cm时,出苗率、苗高、茎粗、根粗均显著降低。在本试验生态条件下,建议牡丹种子育苗的最适播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最适播量为250万粒/hm2,最适播深为4~6 cm。
    月季F1代植株的组培快繁研究
    武荣花,于晓淅,王 升,杨 攀,郭风民
    2018, 47(10):  102-104,136. 
    摘要 ( )   PDF (5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5个月季F1代AY02、AY03、YK01、CK01、CK04植株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比较其在启动培养基上的萌芽率,筛选适宜的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上述5个材料外植体在启动培养基MS+2 mg/L 6-BA+0.1 mg/L NAA上的萌发率分别为64.00%、72.41%、83.33%、77.78%、76.19%。AY02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2 mg/L 6-BA+0.1 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 NAA;AY03、YK01、CK01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2 mg/L 6-BA+0.05 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 NAA;CK04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2 mg/L 6-BA+0.05 mg/L NAA和MS+2 mg/L 6-BA+0.1 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 NAA。
    镉胁迫对盐芥根木栓质代谢的影响
    陈宁美,欧阳舒毓,徐维烈,唐 帅,韦善君,冯金朝,徐小静
    2018, 47(10):  105-110. 
    摘要 ( )   PDF (8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盐芥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下盐芥根木栓质组分及含量、木栓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旨在分析盐芥根木栓质对不同浓度镉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2种浓度(50 μmol/L、100 μmol/L)镉胁迫下,盐芥根木栓质优势组分未发生变化,检测出的4种类型的木栓质,其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ω-羟基脂肪酸、未被取代脂肪酸、α,ω-二羧酸、脂肪醇;4种类型的木栓质包括21种单体,50 μmol/L镉胁迫下,木栓质总量升高,而100 μmol/L镉胁迫下,木栓质总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对木栓质代谢相关的16个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50 μmol/L镉胁迫下,CYP86B1、CYP86A7、FAR4、FAR5、KCR2、ABCG2、GPAT6、FACT、MYB107、CYP86A4、KCR20、ABCG6、ABCG20、GPAT5、ASFT 共15个基因显著或极显著上调表达,100 μmol/L镉胁迫下,CYP77A6、CYP86A7、FACT、CYP86A4、ABCG2、GPAT5、ASFT、MYB107共 8个基因显著或极显著上调表达。
    畜牧·兽医
    谷氨酰胺对高温应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及Bcl-2、HSP70表达的影响
    张响英,唐现文
    2018, 47(10):  111-115. 
    摘要 ( )   PDF (9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谷氨酰胺预处理抗高温应激损伤的作用,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取对数生长期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谷氨酰胺组、高温组、谷氨酰胺+高温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基因和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色法分析Caspase-3活性。结果显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经谷氨酰胺预处理后,HSP70 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提高了热应激状态下细胞的热耐受性和存活力;与高温组相比,谷氨酰胺+高温处理组Bcl-2mRNA表达量在热恢复0、6、12 h分别提高3.23倍(P<0.05)、2.49倍(P<0.05)、1.89倍(P>0.05),Caspase-3活性分别下降68.04%(P<0.01)、40.89%(P<0.05)、52.06%(P<0.01)。综上,谷氨酰胺预处理促进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cl-2和HSP70表达,缓解了高温应激引起的Caspase-3活性上升,抑制了热应激所致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
    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分析
    唐 程,郭佳禾,王梦琦,倪 炜,毛永江
    2018, 47(10):  116-120. 
    摘要 ( )   PDF (6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的流行规律,于2014—2016年采集江苏省某奶牛场荷斯坦牛1 430份乳房炎奶样(有年龄记录的奶样1 046份),采用传统微生物鉴定方法和PCR技术对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采样奶牛场患乳房炎母牛主要表现为单一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从青年母牛中分离到的病原菌最多,2岁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共分离出428份(40.9%),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98份,占从2岁患乳房炎奶牛中分离出主要致病菌总数的69.6%;3岁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出548份(52.4%),其中,237份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3份为大肠杆菌,分别占从3岁患乳房炎奶牛中分离出主要致病菌总数的43.2%、49.8%。病原菌主要分布在2014年(47.9%)和2015年(49.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夏季(22.8%)和冬季(13.2%),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秋季207份(14.5%)。可见,采样奶牛场乳房炎主要发生在青年母牛,乳房炎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多发。
    淮猪与巴马香猪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和屠宰性能测定
    李吉要,朱梦悦,朱树娇,张 威,王源朗,钱 俐,吴朝栋,王 黎,李登陶,张晓东,殷宗俊,丁月云
    2018, 47(10):  121-124. 
    摘要 ( )   PDF (5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选育巴马香猪与淮猪的杂交系,通过杂交试验(淮猪♂×巴马香猪♀)获得淮巴猪,在淮巴猪中进行纯繁试验,测定记录淮猪、巴马香猪及淮巴猪经产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质量、35日龄窝断奶仔猪数和35日龄断奶窝质量等繁殖性能指标;屠宰淮巴猪和巴马香猪育肥猪各6头(出栏体质量,公母各半),测定分析胴体质量、屠宰率、pH值、剪切力等屠宰性能指标,比较分析巴马香猪和淮猪杂交对子代繁殖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巴马香猪相比,淮猪和淮巴猪初生窝质量、35日龄断奶窝质量分别提高了38.43% (P<0.01)和16.53% (P<0.01)、54.25% (P<0.01)和28.77% (P<0.01);淮巴猪胴体直长提高了5.91% (P<0.05)。肉色及嫩度指标上,巴马香猪略优于淮巴猪(P>0.05)。可见,淮巴杂交子代的繁殖性能、屠宰性能优于巴马香猪;巴马香猪肉色和嫩度略优于淮巴猪,淮猪和巴马香猪的杂交子代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
    猪肌肉颜色测定方法与结果表述的研究
    巫婷婷,赵书红,胡军勇,刘望宏,倪德斌
    2018, 47(10):  125-129. 
    摘要 ( )   PDF (6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评分法和仪器法2种肉色测定方法的相关性,以确定适合于表述评判正常肉与异常肉的特征值。依据《NY/T 821—2004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应用评分法和仪器法2种肉色测定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采集的627头猪肉样品进行肉色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评分法快捷方便,但影响因素较多;仪器法测定的L、a、b值能反映出肉样的色彩空间,但需要专业知识方能理解;评分法和仪器法2种方法并行,采用色差计法测得的L值来表述肉色的测定结果更为客观准确适用。评分值与L值的对应关系是:评分值≤1.5分对应的L值≥60,为PSE肉色;评分值1.5~2.5分对应的L值为53~59,趋近于PSE肉色;评分值3.0~4.0分对应的L值为37~52,为正常肉色;评分值4.5~5.5分对应的 L值为31~36,趋近于DFD肉色;评分值6.0分对应的L值≤30,为DFD 肉色。
    龙须菜对异育银鲫生长、体组成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宣雄智,李文嘉,卢玉标
    2018, 47(10):  130-136. 
    摘要 ( )   PDF (10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价龙须菜藻粉作为饲料原料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菜粕的可行性,以不含龙须菜的基础饲料饲喂对照组,以含3%(D1)、6%(D2)、9%(D3)、12%(D4)、15%(D5)的龙须菜替代菜粕配制成的饲料饲喂试验组,所有饲料均等氮等脂,异育银鲫幼鱼规格一致[体质量(8.21±0.12)g],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试验鱼,饲喂8周后,测定试验鱼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鱼体成分、营养代谢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D1组试验鱼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升高7.41%(P<0.05)、8.48%(P<0.05)、11.34%(P<0.05);D1、D2组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升高3.94%(P<0.05)、3.78%(P<0.05);D2组血清胆固醇含量升高9.84%(P<0.05);D4、D5组异育银鲫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下降2.58%(P<0.05)、2.69%(P<0.05),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下降18.67%(P<0.05)、11.20%(P<0.05);D5组异育银鲫的脏体比、血清总蛋白含量和全鱼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8.43%(P<0.05)、8.26%(P<0.05)和5.72%(P<0.05),摄食率、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升高3.74%(P<0.05)、5.30%(P<0.05)和7.82%(P<0.05)。回归分析表明,随着龙须菜替代量的增加,试验鱼全鱼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综上,饲料中适量添加龙须菜能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用龙须菜藻粉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的菜粕是可行的,以添加3%的量效果较好。
    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
    西柏三烯-4,6-二醇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再造烟叶中的应用
    黄 申,霍梦杰,钱玉梅,魏 涛,贾春晓,何春雨,杨 峰,樊新顺,毛多斌
    2018, 47(10):  137-142,148. 
    摘要 ( )   PDF (20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西柏三烯-4,6-二醇(CBT)的生物降解机制,探究CBT降解菌在再造烟叶中的应用,以CBT(0.3 g/L)为唯一碳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初烤后烟叶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降解CBT产香的菌株H3-1,该菌株发酵30 h后CBT的降解率达到85.85%,降解产物为金合欢醛,在培养基中加入麦芽糖(2 g/L)时,发酵液中有茄酮检出;根据形态特征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初步鉴定菌株H3-1为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将H3-1菌制剂按5%接种到再造烟叶浓缩液中,发酵24 h后检测发现,苯甲醇、2-乙酰基吡咯、甲基麦芽酚、苯乙醇、2-乙基-3-甲基马来酰亚胺、甲基环戊酮、茄酮、二氢猕猴桃内酯、4-羟基-β-二氢大马酮、9-羟基-4,7-巨豆三烯酮、4-(3-羟基丁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叶绿醇、棕榈酸含量升高;评吸结果显示,发酵后再造烟叶较发酵前相比香气浓度和香气量均有所改善。综上,新鞘氨醇杆菌H3-1可降解CBT生成金合欢醛和茄酮,且该菌株具有增加再造烟叶浓缩液香气量、提高香气质的作用。
    基于高分二号数据的小麦快速识别与精度分析
    郭 燕,贺 佳,王利军,段俊枝,武喜红,王来刚,刘 婷,张红利,郑国清,程永政
    2018, 47(10):  143-148. 
    摘要 ( )   PDF (24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高分二号(GF-2)卫星遥感数据在农业领域应用较少,尤其是在农作物识别方面应用缺乏的现象,以GF-2 4 m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河南省北部小麦主要种植区域濮阳县,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小麦种植空间分布信息的快速提取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类方法对小麦的识别结果非常相似,生产者精度均在96%以上,以支持向量机法最高;用户精度均在98%以上,以最大似然法最高;Kappa系数三者比较接近,均在0.80以上;总体精度均在82%以上,以最大似然法最高,达85.15%;错分误差在2%以下,漏分误差在3%左右,对地物的识别误差总体以最大似然法最低,尤其对小麦、水体、光伏电站的识别精度非常高。综合考虑,在采用GF-2进行小麦识别时,建议采用最大似然法。
    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追溯系统架构研究
    孙 俊,何小东,陈建华
    2018, 47(10):  149-153. 
    摘要 ( )   PDF (1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农产品追溯系统中出现的数据易篡改问题,利用区块链的相关技术,提出了基于联盟区块链的农产品追溯系统架构模型,比较了该系统架构在网络结构、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方面的优势,解决了因有中心而易受网络攻击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论证了该系统架构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基于Android的粘虫板害虫计数系统研究与实现
    曹旨昊,牟少敏,孙肖肖,苏婷婷
    2018, 47(10):  154-159. 
    摘要 ( )   PDF (15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更方便地在田间统计粘虫板上害虫数量,开发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粘虫板害虫计数系统。利用Android手机方便易携带的特点,快速统计田间粘虫板上害虫数量。系统使用基于HSV空间的图像处理技术去除无关背景,使用滤波技术处理害虫图像中的翅、足等边缘不规则部分,减少了噪声的干扰,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以泰安茶溪谷茶园中黄色粘虫板为对象,对茶园中常见的小绿叶蝉、潜叶蝇和黑刺粉虱等害虫进行计数测试。结果表明,当害虫数量充足时,该系统统计的结果与人工实际统计结果相比,相对误差率在-6.7%~4.1%,能够有效统计粘虫板上害虫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