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2, Vol. 41 ›› Issue (5): 42-45.

•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 上一篇    下一篇

大豆微核心种质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的分析

简 爽1,2,卢为国2*,文自翔2,李海朝2,袁道华2,李金英2,张 辉2,叶永忠1   

  1. 1.河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 收稿日期:2011-09-07 出版日期:2012-05-15 发布日期:2012-05-15
  • 通讯作者: 卢为国(1971-) ,男,河南伊川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大豆育种研究。E-mail:123bean@163.com
  • 作者简介:简 爽(1986-),女,河南桐柏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学。E-mail:jianshuang1217@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818,30771360);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项目(094100510004);郑州市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项目(096SYJH14103)

  • Received:2011-09-07 Published:2012-05-15 Online:2012-05-15

摘要: 大豆蛋白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均受到各亚基相对含量及11S/7S的影响,了解大豆蛋白亚基相对含量变异将对选育蛋白专用型品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于2008-2010年对236份大豆微核心种质材料的大豆蛋白亚基相对含量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中蛋白各亚基相对含量有广泛的变异,有很好的遗传改良潜力,α′、α、β、A3、A1A2A4、B亚基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410、0.330、0.311、0.211、0.123、0.170,11S/7S变异系数为0.400。不同生态区各亚基在相对含量和遗传变异程度上存在差异,总体来说,A1A2A4、B亚基相对含量和11S/7S在北方一熟制春作大豆品种生态区(Ⅰ区)比黄淮海二熟制春夏作(Ⅱ区)大,Ⅰ区分别为0.220、0.403、2.616,Ⅱ区分别为0.212、0.370、2.343。α′、α、β、A3亚基相对含量在Ⅱ区比Ⅰ区大,Ⅱ区分别为0.064、0.090、0.153、0.070,Ⅰ区分别为0.062、0.086、0.127、0.061。α′、β、A3、A1A2A4亚基相对含量的变异系数在Ⅰ区比Ⅱ区大,Ⅰ区分别为0.549、0.270、0.259、0.193,Ⅱ区分别为0.435、0.262、0.254、0.185。α、B亚基相对含量的变异系数和11S/7S的变异系数在Ⅰ区比Ⅱ区小,Ⅰ区分别为0.333、0.184、0.249,Ⅱ区分别为0.348、0.216、0.331。因此,在Ⅰ区α′、β、A3、A1A2A4亚基相对含量具有更高的遗传改良潜力,在Ⅱ区α、B亚基相对含量和11S/7S具有更高的遗传改良潜力。

关键词: 大豆, 微核心种质, 蛋白亚基, 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