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目录
    2021年第50卷第10期目次
    2021, 50(10):  0. 
    摘要 ( )   PDF (10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重金属胁迫下植物DNA 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郭天骄, 安鹏虎, 魏壮状, 贾国涛, 许肖博, 韦刚, 黄五星
    2021, 50(10):  1-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01
    摘要 ( )   PDF (134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基因组的重要修饰方式之一,主要指发生在第5个碳原子上的胞嘧啶甲基化,在植物对重金属胁迫响应中广泛存在。综述了植物DNA甲基化机制、不同重金属胁迫对DNA甲基化的影响、DNA甲基化相关研究技术以及DNA甲基化的可遗传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选育具有更强抗逆性的植物新品种提供参考。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黄淮海地区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张盼盼, 李志源, 刘京宝, 黄璐, 乔江方, 李川, 张美微, 刘锋
    2021, 50(10):  10-1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02
    摘要 ( )   PDF (245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黄淮海地区主推或有望在未来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的41个玉米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设置225 kg/hm2(正常施氮量)和180 kg/hm2(减氮20%)2个施氮水平,研究各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和氮效率,并对其进行产量和氮效率类型的划分,筛选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为玉米生产减氮增效和保护生态环境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下,均以京科999产量最高,中玉303也表现较好。正常施氮量下以省原96产量最低,为8.74 t/hm2;减氮20%下,以陇单639产量最低,为7.68 t/hm2。聚类分析表明,京科999和中玉303属于高产品种。各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氮效率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根据玉米氮效率类型划分结果,筛选出京科999和中玉303等17个双高效型(高氮低氮高效型)品种,登海1717和优迪919等5个高氮高效型品种,郑单958和京农科728等5个低氮高效型品种。综合考虑氮效率和产量表现,京科999和中玉303可以作为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在优质小麦中的有效性验证
    李亚青, 张楠, 彭义峰, 张士昌, 李孟军
    2021, 50(10):  18-2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03
    摘要 ( )   PDF (187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42 个优质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籽粒发芽指数对6 个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Tamyb10 、TaDFR(Dihydroflavone reductase)、TaVp-1(Viviparous‑1)、TaSdr(Seed dormancy)、TaPM19 -A1(Plasma membrane 19‑A1)、TaMFT(Mother of FT and TFL1)]的分子标记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以期为抗穗发芽优质小麦品种的筛选及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Tamyb10 、TaDFR、TaVp-1 、TaSdr、TaPM19- A1 、TaMFT 在42个优质小麦品种中均检测到2种等位变异,优异等位基因所占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介于4.8%~78.6%,未发现TaVp-1 的TaVp-1 Bb 基因型。等位基因类型与籽粒发芽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标记myb10D、MFT-3A和MFT-A2与优质小麦穗发芽抗性极显著相关,而标记DFR-B、Vp1B3、Sdr2A、Sdr2B和PM19-A1与优质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性不显著。STS标记myb10D可用于红粒优质小麦的穗发芽抗性筛选,CAPS标记MFT-3A和STS标记MFT-A2可用于白粒优质小麦的穗发芽抗性筛选,TaMFT 可能在优质小麦抗穗发芽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播期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氮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余梦, 谷晓博, 李援农, 陈朋朋, 杨金宇, 李昱鹏
    2021, 50(10):  27-3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04
    摘要 ( )   PDF (142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播期[正常播(D0:10月14日)、晚播(D1:10月21日;D2:10月28日]和种植模式[垄沟全覆膜(RM)、平作全覆膜(FM)和平作不覆膜(NM)]对冬小麦各器官干质量、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率、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和产量的影响,为适当安排播期以应对农时过紧、秋雨延迟以及气候变化,实现我国冬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当推迟播期(D1)总体上可以增加冬小麦开花期叶片、茎的干质量,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的氮素积累量,叶片的氮素转运率(55.4%)及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104.2%),但降低了穗粒数、有效穗数和产量。同一播期下,与NM处理相比,RM和FM处理总体上增加了冬小麦植株各时期干质量,改善了穗部性状,提高了产量,以RM处理提高幅度更大。其中,RM处理主要提高叶片氮素积累量,FM处理增加茎氮素积累量,两者都增加了有效穗数和产量。RMD0处理冬小麦穗粒数最多,NMD0处理千粒质量最大,FMD0处理有效穗数最多,较NMD0处理增加54.4%。与NMD0 处理相比,RM 和FM 模式下所有处理的产量均显著提高,以FMD0 处理最高,提高74.9%;RMD0、RMD2、RMD1处理次之,分别提高61.3%、46.2%、44.6%。综上,正常播期采用平作全覆膜或晚播结合垄沟全覆膜种植模式均可保证冬小麦的高产、稳产。
    豫麦158 及其硬质变异系重要性状基因的KASP 标记检测
    赵永涛, 张锋, 张中州, 袁谦, 甄士聪, 望俊森
    2021, 50(10):  37-4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05
    摘要 ( )   PDF (129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豫麦158(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4)为半冬性小麦品种,籽粒较大,品质较好;豫麦158-42是豫麦158硬质变异系,其籽粒硬度增加,加工品质得到较大改善,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为研究豫麦158-42性状改良的遗传基础,对豫麦158和豫麦158-42的株高、光周期、春化、粒质量、抗逆、品质等相关基因进行KAS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豫麦158-42和豫麦158只有籽粒硬度基因和面粉黄色素含量主效基因不同,其余性状基因均相同。豫麦158同时含有籽粒硬度基因Pinb- D1 a、Pina- D1 a、Pinb2 ,而豫麦158-42仅含有Pinb2 基因,缺失了Pinb- D1 aPina- D1 a 基因,籽粒硬度较豫麦158增加。豫麦158含有低黄色素含量基因Psy- D1 a,豫麦158-42含有高黄色素含量基因Psy- D1 g。豫麦158和豫麦158-42为小麦籽粒硬度和品质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不同规格漂浮育苗盘对雪茄烟苗素质和膜上移栽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高华军, 林北森, 贺远, 蔡斌, 马兴华, 李方友, 夏长剑, 耿召良, 向小华, 陈德鑫, 吕洪坤
    2021, 50(10):  44-5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06
    摘要 ( )   PDF (141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能培育适合膜上移栽方式高素质雪茄烟苗的漂浮育苗盘,研究了162孔(CK)、136孔和78孔3个规格育苗盘育苗对烟苗素质和膜上移栽烟株大田生长及烟叶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78孔育苗盘所育烟苗根和全株干质量、根系形态指标、壮苗指数显著高于162孔处理,根干质量、全株干质量较162孔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9.55%、61.84%,壮苗指数分别较162孔处理和136孔处理提高91.96%和64.61%,膜上移栽烟株成活率高、长势好,育苗投入成本增加,但经济效益最高,较162孔处理提高17.55%。136孔育苗盘所育烟苗素质相对适中,移栽后大田长势较好,育苗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效益较162孔处理提高1.57%;162 孔育苗盘所育烟苗根系较弱,壮苗指数最低,烟苗素质最低。综合而言,海南雪茄烟叶膜上移栽生产育苗推荐使用78孔和136孔漂浮育苗盘。
    不同采收时间对雪茄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卢瑞琳, 刘路路, 胡希, 叶科媛, 钟秋, 邹宇航, 时向东
    2021, 50(10):  51-5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07
    摘要 ( )   PDF (137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不同采收时间对雪茄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德雪3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试验,研究雪茄烟叶3个采收时间(中部叶、上部叶分别于移栽后70 、77 d第1次采收,之后每隔10 d采收1次,共采3次)下烟叶调制时的含水率、发酵后的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以及经济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采收越晚,调制期间烟叶失水速率越快;中部叶移栽后80 d采收,发酵后烟叶的拉力、叶厚度等物理性状表现较优,总氮含量较移栽后70 d采收下降0.180个百分点,烟碱含量较移栽后90 d采收升高0.450个百分点,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且此时烟叶中香气物质总量较移栽后70、90 d采收分别提高17.68%、5.58%;上部叶移栽后87 d采收,发酵后烟叶物理性状更优,氮碱比为4.926,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烟叶香气物质总量较移栽后77、97 d采收分别提高16.23%、1.88%。中部叶移栽后80 d采收烟叶产值较移栽后70、90 d采收分别提高16.85%、12.10%,上部叶移栽后87 d采收烟叶产值较移栽后77、97 d采收分别提高13.57%、16.52%。因此,德雪3号中部叶于移栽后80 d左右采收、上部叶于移栽后87 d左右采收,烟叶物理特性最佳、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香气量足、感官质量较优,产值最高。
    农业资源与环境
    大球盖菇—玉米轮作对秸秆降解、土壤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高远, 和爱玲, 杜君, 薛广原, 杨焕焕, 杨占平, 潘秀燕, 许纪东, 张玉亭
    2021, 50(10):  60-6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08
    摘要 ( )   PDF (146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小麦—玉米轮作[WM,玉米秸秆还田量分别为3 t/hm2(WM3)、6 t/hm2(WM6)、9 t/hm2(WM9)]为对照,分析大球盖菇—玉米轮作(SM,玉米秸秆投入量为120 t/hm2)下秸秆降解率、秸秆木质纤维素组分、土壤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变化,旨在为促进秸秆高效转化及土壤肥力提升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与WM处理相比,SM处理秸秆降解率(73.1%)显著提高了35.4~46.7个百分点,残留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0.7%~57.1%、29.9%~50.2%、12.1%~17.3%;SM处理土壤含水量较WM 处理显著提高了5.4~8.7 个百分点,且分别较WM3、WM6 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9.4%、6.5%)、增加了土壤孔隙度(5.7、4.0个百分点);SM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WM处理显著提高了17.7%~31.1%、42.2%~65.9%、14.2%~24.5%,同时,SM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较WM3处理显著提高了18.5%。SM处理大球盖菇和玉米产量分别为33 543.1、10 266.9 kg/hm2,其中玉米产量较WM处理显著提高了13.9%~22.9%,但WM3、WM6、WM9处理之间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SM处理经济效益较WM处理增加了9.66万~9.91万元/hm2。综上所述,大球盖菇—玉米轮作不仅能够促进秸秆降解、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还能够增加经济效益,是实现秸秆资源化高效利用及土壤肥力提升的一种有效措施。
    土壤环境中可降解丙酸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都萃颖, 卢佳熠, 胡浪, 姚国新, 戴余军, 李静, 郑操
    2021, 50(10):  69-7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09
    摘要 ( )   PDF (159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离土壤中能够降解丙酸的细菌菌株,以丰富对自然界中参与丙酸代谢细菌种类的科学认识。采用土样预培养法、含丙酸唯一碳源固体培养基培养法,结合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筛选和鉴定能够分解代谢丙酸的细菌菌株,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的菌株中丙酸代谢路径2-甲基柠檬酸循环关键酶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0株能够利用丙酸碳源的细菌菌株。经鉴定,该10 株细菌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3 株,红球菌属(Rhodococcus)2 株,节杆菌属(Arthro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白蚁菌属(Isoptericola)和解木聚糖微菌属(Xylanimicrobium)各1株;且其代谢丙酸的能力具有显著差异。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绝大部分菌株含有2-甲基柠檬酸循环关键酶基因,且关键酶基因的排列方式在不同类别细菌中不一致。
    植物保护
    贝莱斯芽孢杆菌YB-145 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促生作用
    夏明聪, 邓晓旭, 齐红志, 谢夏, 徐文, 张洁, 孙润红, 潘娅梅, 武超, 杨丽荣
    2021, 50(10):  76-8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10
    摘要 ( )   PDF (442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寻对小麦具有促生作用并高效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优良菌株,首先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YB-145对禾谷丝核菌、西瓜枯萎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芹菜早疫病菌、花生果腐病菌、禾谷镰刀菌6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然后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之后分别采用皿内水培法、盆栽法和田间试验测定菌株YB-145对小麦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菌株YB-145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能够抑制上述6种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其中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该菌株还能够产生IAA(吲哚乙酸)和铁离子载体,具有分泌蛋白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1×107、1×108 cfu/mL YB-145菌悬液浸种能显著提高小麦根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和地上部高度,并且1×108 cfu/mL YB-145菌悬液浸种对小麦幼苗纹枯病的防效达到73.31%。田间试验结果显示,YB-145菌液拌种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高达63.37%,使小麦增产8.2%,与化学农药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药剂对照)的防治效果(73.65%)和增产率(5.8%)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贝莱斯芽孢杆菌YB-145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
    菌株,可用于小麦纹枯病的防控。
    砜吡草唑与氰草津混用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吴仁海, 徐洪乐, 李慧龙, 孙兰兰, 苏旺苍, 薛飞, 王强, 鲁传涛
    2021, 50(10):  84-9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11
    摘要 ( )   PDF (138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砜吡草唑与氰草津混合使用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设置了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小区试验。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砜吡草唑、氰草津对大穗看麦娘抑制中剂量(GR50)分别为1.14、108.43 g/hm2,砜吡草唑与氰草津以1∶2.5、1∶5、1∶7.5、1∶10配施混用时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8.74、127.42、146.52、172.71。砜吡草唑与氰草津混用以1∶5、1∶7.5、1∶10配施时对小麦及大穗看麦娘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8.38、1.30、1.53。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0 d,砜吡草唑与氰草津以1∶5混配,用量为540、720、900、1 440 g/hm2时对荠菜、野老鹳株防效及鲜质量防效均达94%以上,对禾本科杂草日本看麦娘鲜质量防效为87%~93%,小麦增产达14%~21%。综上,砜吡草唑与氰草津1∶5混配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河南产区丹参根腐病病原鉴定
    杨瑾, 文艺, 高素霞, 刘玉霞, 鲁传涛, 王飞, 刘红彦
    2021, 50(10):  92-9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12
    摘要 ( )   PDF (444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河南丹参产区丹参根腐病病原种类及分布,对河南省禹州、渑池、方城、嵩县4个丹参产区丹参根腐病发病率进行调查,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保存,获得30个病原菌菌株(编号F1—F30),结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盆栽接种试验比较不同病原菌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河南丹参根腐病发病率在3.5%~85.0%,其中连作田块发病最重。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层出镰孢菌(F. proliferatum)和尖孢镰孢菌(F. oxysporum)均能侵染丹参根系,引起根腐病。盆栽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存在差异,其中菌株F21为强致病力菌株,菌株F2和F17为中级致病力菌株,菌株F1、F5、F8、F14、F15为弱致病力菌株,菌株F25为条件性致病菌。综上,引起河南丹参根腐病的病原有腐皮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尖孢镰孢菌,不同产区病原菌分布存在差异,不同病原菌致病力也存在差异性。
    园艺
    不同叶面肥对合苞橐吾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蕾, 张明月, 董然, 李盼盼
    2021, 50(10):  99-10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13
    摘要 ( )   PDF (205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合苞橐吾(Ligularia schmidtii)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面肥[尿素(CK)、高碳有机叶面肥(T1)、氨基酸叶面肥(T2)、高碳有机叶面肥和氨基酸叶面肥按1∶1混合(T3)]对合苞橐吾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综合比较与分析确定最优处理,并进行品质指标的测定,以期为建立高产优质的施肥方案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和T3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合苞橐吾的叶长、叶宽及株高;T1、T2、T3处理可显著提高合苞橐吾鲜叶产量,每公顷产量较CK分别提高25.39%、44.86%、59.13%。总体上以T3处理SOD活性、叶绿素含量最高。T3处理合苞橐吾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2含量分别较CK提高17.26%、34.04%、28.13%、41.03%、38.98%;矿质元素中钙(Ca)、锰(Mn)、锶(Sr)含量较CK提高36.33%、12.55%、17.48%;15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CK,其中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谷氨酸、脯氨酸,分别较CK提高12.55%、9.68%、5.26%。综合比较,高碳有机叶面肥和氨基酸叶面肥按1∶1混合喷施促进合苞橐吾生长、提高鲜叶产量的效果最佳,且能提高合苞橐吾品质。
    外源NO对镉胁迫下生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熊明国
    2021, 50(10):  109-11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14
    摘要 ( )   PDF (276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外源NO对镉(Cd)胁迫下生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研究不同浓度(100、150、200、250 μmol/L)外源SNP(硝普钠,NO供体)对100 μmol/L Cd胁迫下生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对Cd胁迫下生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但总体上可显著提高生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在Cd胁迫下添加250 μmol/L SNP处理效果最好,POD、CAT、S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85.00%、81.20%、63.27%、155.63%。综上可知,外源NO可缓解Cd胁迫对生菜的伤害,以250 μmol/L SNP处理效果最好。
    畜牧·兽医
    携带NDV HN 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宋敏杰, 周小双, 石胜丽, 朱文文, 田文静, 程相朝, 郁川
    2021, 50(10):  116-12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15
    摘要 ( )   PDF (143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构建能稳定携带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protein,HN)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从pMD18-T-HN 中扩增出NDV HN 基因,并将其克隆入载体pYA3493-sopENt100 ,构建重组载体pYA3493-sopENt100-HN,然后将其电转化至减毒鼠伤寒沙门菌Δ crpΔ asd SL1344,并对其重组菌的生长特性、遗传稳定性、表达特性和毒力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携带NDV HN 基因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Δ crpΔ asd SL1344(pYA3493-sopENt100-HN)构建成功;重组菌Δ crpΔ asd SL1344(pYA3493-sopENt100-HN)的生长趋势与互补菌ΔcrpΔasd SL1344(pYA3493-sopENt100)和缺失菌Δ crpΔ asd SL1344相似,与亲本菌株SL1344有明显差异;重组菌能够稳定表达HN 基因;减毒鼠伤寒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能够有效递呈HN 基因,并诱导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内表达;重组菌的LD50与互补菌和缺失菌没有明显差异,与亲本菌株SL1344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携带NDV HN 基因的新型减毒鼠伤寒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Δ crpΔ asd SL1344(pYA3493-sopENt100-HN),能够有效递呈NDV HN 基因并使其高效表达,且安全性高,遗传稳定。
    姜曲海猪FoxO3 基因组织表达和多态性与肉质关联分析
    朱淑斌, 倪黎纲, 陈章言, 张君胜, 周春宝, 赵秀玲
    2021, 50(10):  124-13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16
    摘要 ( )   PDF (184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姜曲海猪FoxO3 基因组织表达和遗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采用PCR-SS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112头姜曲海猪FoxO3 基因第二外显子的遗传变异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姜曲海猪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腹脂、皮下脂肪、背最长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和半腱肌中FoxO3 基因的表达量。姜曲海猪FoxO3 基因第二外显子500 bp位点存在多态性,得到TT、CC及TC 3种基因型,T基因频率为0.424,表现为中度多态(PIC=0.369);试验猪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分析不同基因型对肉质性状的影响,FoxO3 基因第二外显子多态性与猪肌内脂肪含量、剪切力性状关联显著。FoxO3 基因在姜曲海猪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FoxO3 基因与肌纤维直径和肌内脂肪含量呈负相关,与肌纤维密度和剪切力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FoxO3 基因与腓肠肌肌原纤维直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与背最长肌肌节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874。综上,FoxO3 基因对姜曲海猪肉质性状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可作为肉质性状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研究。
    水牛瘦素基因的真核表达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李恭贺, 陈秋玉, 吴文德, 郑喜邦
    2021, 50(10):  132-13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17
    摘要 ( )   PDF (166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水牛瘦素(Leptin)的功能,构建lept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EGFP-leptin,检测leptin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根据水牛lepti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在上下游引物分别添加Hind Ⅲ和BamH Ⅰ酶切位点,以pMD18-T-leptin载体为模板,PCR 扩增leptin基因,并亚克隆至载体pEGFP-N1,以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EGFP-leptin重组质粒;然后采用脂质体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到NIH/3T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株,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EGFP-Leptin融合蛋白表达。动物试验分3组,处理组从小鼠尾静脉注入重组质粒1 μg/只,对照组和禁食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 d后称其体质量,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Leptin水平。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EGFP-leptin,转染NIH/3T3细胞后出现绿色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了Leptin表达。动物试验显示,处理组和禁食组小鼠体质量下降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处理组血清Lept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EGFP-leptin能够在NIH/3T3细胞中稳定表达,产生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牛支原体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李海利, 徐引弟, 游一, 朱文豪, 张青娴, 焦文强, 王治方, 许峰, 王克领, 郎利敏, 张立宪, 邹靖
    2021, 50(10):  138-14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18
    摘要 ( )   PDF (208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牛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菌株(HN12)与标准菌株(PG45)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在牛支原体临床分离菌株(HN12)和标准菌株(PG45)的全蛋白质中进行差异蛋白质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2 402个蛋白质,其中存在显著差异的有66个。上调蛋白质数量为25个,下调蛋白质数量为41个。鉴定出的蛋白质主要有膜蛋白、跨膜蛋白、脂蛋白、延长因子、膜脂蛋白P81、伴侣蛋白、可变表面脂蛋白和ABC转运蛋白等。
    农业信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
    果实膨大期5-氨基乙酰丙酸处理对富士苹果贮藏性的影响
    牛佳佳, 张四普, 张柯, 韩立新, 瞿振芳, 苗建银
    2021, 50(10):  146-15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19
    摘要 ( )   PDF (158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富士苹果的贮藏性,于果实膨大期进行3 次叶面喷施外源5- 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处理,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0(清水,CK)、0.5、5、10 mg/L,研究富士苹果冷藏期间(0~200 d)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含量、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变化,并分析最优质量浓度处理富士苹果冷藏后的常温货架期品质。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外源ALA能显著促进苹果果实着色,提高果肉TSS含量并降低TA含量,有利于冷藏期间果实硬度维持,抑制冷藏期间TSS含量的下降,使苹果果实保持较高的POD活性、较低的PPO活性和MDA含量。其中,10 mg/L ALA处理效果最好,冷藏200 d时,果实硬度、TSS含量、TA含量、POD活性分别较CK提高7.5%、17.0%、45.5%、69.5%,MDA含量和PPO活性分别降低17.7%和39.5%。同时,此处理可保持富士苹果冷藏200 d后常温货架期10 d的果实品质,果实硬度、TSS含量和TA含量均高于对照。综上,果实膨大期多次喷施10 mg/L外源ALA,可显著提高富士苹果果实的采收品质和贮藏品质。
    烘烤工艺对豫中浓香型烤烟上六片烟叶品质的影响
    孟智勇, 李建华, 马浩波, 宗胜杰, 刘芳, 孙晓伟, 高相彬, 陈初, 张东峰, 林昆
    2021, 50(10):  154-16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20
    摘要 ( )   PDF (128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提高豫中烟区烤烟上六片叶烤后品质及工业可用性,以中烟100上六片烟叶为供试材料,研究烘烤过程中变黄、定色阶段稳温时间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变黄阶段38 ℃稳温30 h,定色阶段54 ℃稳温12 h)相比,烘烤变黄阶段38 ℃和定色阶段54 ℃延长时间,均可有效改善上部烟叶油分、结构、色度等质量指标,降低总糖、还原糖、淀粉和氯含量,提高两糖比和钾氯比。其中,变黄阶段38 ℃延长12 h可明显提高烤后上部烟叶质体色素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其他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以及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明显改善上部烟叶香气质、香气量、烟气浓度、劲头等感官指标;定色阶段54 ℃延长12 h使烤后上部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略有降低,明显改善感官质量评价中烟气浓度、劲头两指标;变黄阶段38 ℃、定色阶段54 ℃均延长12 h,使烤后上部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增加,但香气质、香气量、浓度、杂气、刺激性、余味、燃烧性、灰色等感官指标变差。综合分析认为,变黄阶段38 ℃延长12 h,可改善上六片叶烤后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感官质量,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甜感明显、香气透发,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可在豫中烟区推广应用。
    近地遥感监测冬小麦关键发育时期的方法研究
    魏庆伟, 朱黎明, 王福州
    2021, 50(10):  163-17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21
    摘要 ( )   PDF (202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寻准确高效的冬小麦关键发育时期监测方法,首先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测量仪(SRS-NDVI)监测了河南省鹤壁市农业气象试验站2017—2018、2018—2019年度冬小麦生长季的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然后,采用邻域差值分析法重构时序NDVI,并运用S-G滤波法(Savitzky‑golay,S-G)平滑处理时序NDVI中异常值;最后,根据冬小麦生长季NDVI变化特点,综合运用广义动态阈值法、曲线速率法和极值法,提取冬小麦关键发育时期特征点。结果表明,邻域差值分析法可有效去除观测数据的明显异常值,经S-G滤波法处理后的NDVI时序数据,更加符合冬小麦生长过程NDVI变化规律。此外,NDVI时序数据监测发育时期平均误差为2.5 d,精度较卫星遥感监测冬小麦发育时期明显提高。
    基于工作流的统计年鉴数据清洗模型构建
    张辉, 魏东, 乔璐, 李丹丹, 张玉尧, 郑国清, 冯晓
    2021, 50(10):  172-18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10.022
    摘要 ( )   PDF (576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统计年鉴数据集成整合和综合快速查询,以2000—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及《河南统计年鉴》等全国31个省(市、区)统计年鉴为例,深入分析其数据特征后,采用Alteryx Designer 2019.2学习版,基于工作流技术,经过提取目录及文件、提取文件中的表单、提取表单中表的内容、数据清洗及规范、规范标识数据的6个维度、数据重组和数据输出共7个步骤构建了统计年鉴数据清洗模型。结果表明,在16 GB内存的笔记本电脑上,模型用时4~5 h即可将数据容量达21 GB、包含33万个文件、120万张表单的统计年鉴数据清洗并整合为1套包含6 000多万条指标数据序列的标准规范数据集。构建的数据清洗建模方法具有高效、可溯源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