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诱导剂和杀菌剂对新疆红枣黑斑病抗性的影响
- 马玉珊, 范盈盈, 刘敏, 钦巧眉, 王艳, 王成, 张锐利
-
2022, 51(7):
112-12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07.012
-
摘要
(
)
PDF (1949KB)
(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红枣黑斑病生物防控的有效药剂,以新疆红枣骏枣为供试对象进行田间试验,分别以生物诱导剂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以及生物源杀菌剂木霉源纳米硒(TSNP)为供试药剂,戊唑醇(WZ)为对照化学杀菌剂,清水(CK)为空白对照,测定不同药剂处理红枣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及采后红枣果实的营养品质指标,并测定枣果全红期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后不同时间抗病相关酶活性和酶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MeJA和TSNP处理红枣果实对黑斑病的防效最好,发病率分别较CK降低76.16%和85.50%。药剂处理提高了采后枣果的部分营养品质,其中TSNP处理枣果氨基酸总量较CK提高0.59%,SA处理枣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提高16.73%和18.27%,WZ处理枣果葡萄糖含量提高19.38%,MeJA处理红枣果实中天门冬氨酸(Asp)和组氨酸(His)含量分别较CK提高13.81%和24.56%。药剂处理枣果接种链格孢菌后,抗病性相关酶活性也有所提高,其中,SA处理接种后第3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是CK的6.56倍;TSNP处理接种后第5天,SOD活性最高,是CK的2.51倍,接种后第7天,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是CK的14.00、1.37、1.37、1.10倍;MeJA处理接种后第7天,过氧化物酶(POD)、PPO活性分别是CK的1.14、13.75倍。与此同时,抗病相关酶基因表达量也发生变化,MeJA处理接种后第3天,枣果PAL 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比CK上调了63.19%,接种后第5天,CAT基因相对表达量比CK上调55.43%,接种后第7天,SOD 基因相对表达量比CK上调了60.00%;TSNP处理接种后第3天,CAT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比CK上调了72.45%,接种后第7天,PAL 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比CK上调了79.06%;SA处理接种后第5天,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比CK上调了36.96%。综上,不同生物诱导剂和杀菌剂对新疆红枣营养成分和抗病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MeJA和TSNP整体效果最佳,可以作为红枣黑斑病生物防控的有效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