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及实践特点
    聂飞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 (4): 179-183.  
    摘要168)      PDF (815KB)(2165)    收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创新之举,创建符合河南省省情、各地市情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不仅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我省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从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产业、地理区位、主体、改造方式等角度对当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政策先行、因地制宜、社会参与、目标明确、分步推进等实践特点,以期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为解决河南省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重要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2. 烟用香精香料物质研究进展
    余金恒,许明忠,黄锋林,邓振东,宋战锋,黄日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 (2): 16-18.  
    摘要452)      PDF (143KB)(1777)    收藏
    烟用香精香料是卷烟生产不可缺少的原料,其配方是烟草工业企业的核心技术之一。香精香料的应用同卷烟品牌的树立与发展密切相关。根据香料物质的来源,对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4)
    3. 赤眼蜂在我国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向玉勇,张 帆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 (12): 20-24.  
    摘要209)      PDF (223KB)(1563)    收藏
    从赤眼蜂的分类、寄主范围、寄生机制、寄生潜能、大规模生产、田间放蜂技术、大面积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我国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小麦抗寒性研究进展
    方宇辉, 韩留鹏, 华夏, 赵明忠, 郭瑞, 齐学礼, 胡琳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 (4): 1-1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04.001
    摘要981)      PDF (1275KB)(1424)    收藏
    低温冻害是小麦生产中经常遭受的自然灾害,是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综述了小麦冻害类型、抗寒生理机制(细胞膜系统、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光合特性和内源激素)和分子机制(抗寒基因、抗寒组学),并探讨了小麦抗寒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开展小麦抗寒机制研究和抗寒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伏牛山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戴攀峰,侯小改,张亚冰,段春燕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 (7): 48-53.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5.07.017
    摘要71)      PDF (200KB)(1359)    收藏
    通过调查,整理出伏牛山有毒植物共92科239属358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9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85科231属34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77科208属314种,单子叶植物8科23属33种。并列出了伏牛山有毒植物名录,提出了开发和保护对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时最适波长的确定
    王俊丽;聂国兴;李素贞;谢艳敏;曹香林;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 (4): 115-118.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4.032
    摘要505)      PDF (211KB)(1346)    收藏
    探讨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时的最适波长。以DNS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了木糖和葡萄糖显色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最适测定波长。结果表明,木糖和葡萄糖与DNS显色剂反应后,均在49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标准曲线糖含量范围为0~40 mg/L时,OD值在520 nm处的R2最接近于1,精确度和回收率均较高。提示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时,520 nm为最适测定波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及其在植物学中的应用概况
    樊慧梅,仇建飞,宋志峰,杨建,马虹,魏春雁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 (2): 9-11,53.  
    摘要141)      PDF (278KB)(1314)    收藏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技术是先进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LSCM具有高分辨率,可以实现无损伤连续光学切片,对活体或固定的组织细胞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和定时定位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并应用LSCM技术,对LSCM的基本原理及LSCM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8. 巩义市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分析
    于丹丹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 (1): 106-109.  
    摘要144)      PDF (176KB)(1291)    收藏
    为查清巩义市现今园林植物资源状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市区园林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巩义市市区建成区现有近200种园林植物,隶属于55科93属。从道路绿化植物,公园、广场及街头绿地绿化植物,摆放花卉等方面调查分析,指出巩义市园林植物存在多样性低、群落结构不合理、管护水平较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性措施,以期为今后城区绿化建设和管理提供有益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4)
    9.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昆虫多样性研究
    金文斌,邱实,汤宛地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 (2): 91-93,100.  
    摘要42)      PDF (31024KB)(1256)    收藏
     在河南省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设立72块标准样地,对7种森林群落中的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森林类型中昆虫群落的相似性,为该地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昆虫方面的基础资料。结果表明:小秦岭自然保护区主要有昆虫14目79科517种,优势类群为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直翅目等;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的昆虫多样性较高,秦岭冷杉林、油松林、华山松林和灌丛矮曲林中的昆虫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而竹林中的昆虫多样性最低;总体上针阔混交林昆虫群落组成与其他森林类型相似性较高,而竹林与其他各森林类型的相似性较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对峙培养法在生防菌抑制效果研究中的应用
    田书鑫,刘南南,王桂清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 (8): 1-6.  
    摘要1786)      PDF (843KB)(1250)    收藏
    对峙培养法是明确有益微生物或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抑(杀)菌效果和作用范围时必须采用的方法,是研制开发微生物农药的第一步。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对峙培养法具体分为四大类,包括菌饼法、菌液法、划线法和扩散法。详细概述了不同对峙培养法的应用范围、特点和操作流程,比较了彼此间的异同,为在抑菌试验中正确选择合适的对峙培养方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杀青技术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概述
    马惠民,施秋妤,钱 和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 (8): 1-5.  
    摘要113)      PDF (206KB)(1241)    收藏
     杀青是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绿茶的品质主要体现在色、香、味、形4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外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杀青的目的和要求,重点阐述了不同杀青方式、杀青温度和时间、鲜叶摊放时间和程度以及投叶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以更好地提高绿茶品质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12. 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代西梅;黄群策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 (1): 9-12.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5.01.002
    摘要715)      PDF (141KB)(1239)    收藏
    多倍体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一个显著特征,约70%的被子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曾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多倍化事件.多倍体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由于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已逐渐成为广大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文中介绍了植物多倍体起源、诱导方法、鉴定方法及多倍体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多倍体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98)
    13. 智慧农业背景下的植物表型组学研究进展
    杨文庆, 刘天霞, 唐兴萍, 徐国富, 马喆, 杨贺凯, 吴文斗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 (7): 1-1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07.001
    摘要753)      PDF (1262KB)(1238)    收藏
    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农业的关键阶段,智慧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农业旨在将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结合,使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数字化。植物表型组学是研究植物表现型特征的科学,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通过采集细胞、器官、组织、植株以及群体各层面的表型数据,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可重复性高、可信度高的重要性状信息,为基因挖掘、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过程精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方法支撑。从表型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国内外植物表型分析平台建设方面综述了智慧农业背景下植物表型组学的发展现状,概述了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在智慧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最后对植物表型组学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除草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恒亮,吴仁海,职倩倩,苏旺苍,高新菊,张永超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 (12): 11-15.  
    摘要208)      PDF (226KB)(1221)    收藏
    阐述了光合作用抑制型、色素合成抑制型、氨基酸生物合成抑制型和脂类合成抑制型四大类除草剂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除草剂研究开发的前景予以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信阳毛尖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刘佳,梁丽云,冯建灿,郑先波,贺巍,刘建军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 (7): 1-5.  
    摘要151)      PDF (311KB)(1211)    收藏
     信阳毛尖是我国名优绿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质。从茶树品种、生态条件、栽培措施、采制技术、冲泡条件等方面对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各品种茶叶的内含物含量存在差异;信阳地区的气候条件为茶树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热和光照条件,土壤条件不同,茶叶品质也不同;合理间作和茶园覆盖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不同的采摘时间、采摘标准、加工工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也不同;冲泡条件不同,茶叶的感官品质也存在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16. 植物源农药的研制及其开发现状
    张雁冰 ;艾国民 ;刘宏民 ;王克让 ;徐向军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 (5): 30-32+4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5.05.010
    摘要157)      PDF (140KB)(1197)    收藏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的特点、开发利用形式、主要活性成分、安全性、品种登记要求及其登记现状、以植物源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农药品种、研究开发的一般程序等,讨论了我国当前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就其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1)
    17. 园艺植物叶色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陈延惠,李跃霞,郭晓丽,连红可,李洪涛,胡青霞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 (12): 30-34.  
    摘要126)      PDF (224KB)(1179)    收藏
     园艺植物叶色变化受叶片色素成分、含量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对叶片色素的研究可以为改良和培育彩叶植物品种提供参考依据。从叶片色素成分、叶片色素含量与叶形态和结构特征、光合特性及其他相关影响因子等方面论述了园艺植物叶色变化的研究概况,总结了提取园艺植物三大叶片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最佳方法,并提出了今后彩叶园艺植物育种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18. 河南外来入侵植物及防除研究
    田朝阳 ;李景照 ;徐景文 ;郑晓军 ;朱长山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 (1): 31-34.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5.01.009
    摘要168)      PDF (148KB)(1172)    收藏
    报道了河南外来入侵植物13科26属30种,分别介绍了其中分布广、危害大的18种植物的识别特征、繁殖方式、生境、河南分布现状、危害、控制及防除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6)
    19. 信阳中籼稻、粳稻害虫调查初报
    陈俊华,郭世保,熊建伟,胡孔峰,史洪中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 (9): 110-115.  
    摘要41)      PDF (738KB)(1170)    收藏
    为明确信阳稻区害虫种类及其危害情况,为害虫防治提供参考,对水稻生长季节的稻田害虫进行了调查。经鉴定,该区水稻害虫共187种,隶属于8目34科,优势害虫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大螟、中华稻蝗、褐飞虱、白背飞虱、稻蓟马和稻管蓟马。稻蓟马和稻纵卷叶螟在粳稻上危害较籼稻重,褐飞虱和三化螟第3代在粳稻上危害较籼稻轻,“籼改粳”的推广使二化螟由原来的1a2代变为3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植物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突变体检测研究进展
    郭建秋;雷全奎;杨小兰;马雯;张向召;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 (6): 150-15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6.039
    摘要154)      PDF (192KB)(1132)    收藏
    突变体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材料,为此,介绍了创造突变体的方法,特别是理化诱变方法以及突变体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4)
    21. 单倍体的产生途径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志国,海 燕,康明辉,赵永英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 (11): 17-21.  
    摘要208)      PDF (229KB)(1096)    收藏
    综述了诱导单倍体产生的花药培养、远缘杂交、诱导系、着丝粒介导等途径,及其在加速育种进程、构建DH群体、非同源染色体配对研究、转基因供体、突变体研究及基因组测序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9)
    22. 温室番茄干物质分配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薛俊华;罗新兰;李东;贺明慧;裴育宏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37 (10): 110-112,11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8.10.032
    摘要24)      PDF (246KB)(1077)    收藏
    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对植株生长期各器官干物质分配及单个果实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在开花结果后,地上部分配指数保持在0.9以上,地下部分配指数维持在0.1以下,同化物大多供给地上部用于茎、叶、果的生长;番茄果实横径与发育时间呈“S”形曲线变化规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建立番茄果实生长的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2)
    23. 植物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孟庆杰;王光全;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 (4): 9-12.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04.002
    摘要554)      PDF (145KB)(1071)    收藏
    综述了五大类植物激素的发现、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以及传输特点,扼要阐明了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与生理功能,并结合生产实践,介绍了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24. CRISPR/Cas13a重组蛋白表达纯化及其连带剪切酶活性的鉴定
    王勋, 张雨杭, 孙亚宁, 李青梅, 李鸽, 王丽, 郭军庆, 邓瑞广,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 (4): 147-15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1.04.019
    摘要558)      PDF (4597KB)(1055)    收藏
    为建立LwaCas13a连带剪切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LwaCas13a重组蛋白,并对其连带剪切酶活性进行鉴定。将重组质粒pET His6-TwinStrep-SUMO-LwaCas13a转化至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可溶性LwaCas13a重组蛋白。对诱导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16 ℃条件下诱导培养15 h时,LwaCas13a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量最高。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对表达的LwaCas13a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得到单一的目的条带,纯化效果较为理想。此外,通过体外转录合成了1对CRISPR RNA及靶标RNA,建立LwaCas13a连带剪切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可在37 ℃条件下30 min内完成检测,对靶标RNA的检出限为31.2 nmol/L。综上,成功利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可溶性表达了LwaCas13a重组蛋白,且纯化后的LwaCas13a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连带剪切酶活性,建立了LwaCas13a连带剪切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河南省叶蝉名录(半翅目:叶蝉科)
    钱兰华,申效诚,沈雪林,蔡 平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 (12): 113-119.  
    摘要207)      PDF (288KB)(1046)    收藏
     对河南省叶蝉科昆虫进行系统分类,共记述河南省分布的18个亚科86属209种,其中包括7个新种,即宽板短头叶蝉(Iassus latus Shen et Cai,sp.nov.)、刻缘短头叶蝉(Iassus acutangulusShen et Cai,sp.nov.)、突缘短头叶蝉(Iassus flangus Shen et Cai,sp.nov.)、铲突长突叶蝉(Ba-tracomorphus spadixShen et Cai,sp.nov.)、棒突长突叶蝉(Batracomorphus clavatus Shen et Cai,sp.nov.)、拱缘长突叶蝉(Batracomorphus arcuatus Shen et Cai,sp.nov.)、直缘长突叶蝉(Batra-comorphus lineatus Shen et Cai,sp.nov.)。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虫生真菌及其在害虫生物控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王利军;谭万忠;罗华东;杜喜翠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 (4): 119-12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4.033
    摘要148)      PDF (221KB)(1043)    收藏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虫生真菌资源与分类、致病机制、基因工程改造、制剂开发研制及虫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今害虫生物防治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9)
    27. 河南省羊寄生虫名录
    宁长申,张龙现,菅复春
    河南农业科学   
    28. 动物启动子的研究策略
    冯 政,梅书棋,武华玉,彭先文,孙 华,李良华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 (12): 20-23.  
    摘要116)      PDF (401KB)(1028)    收藏
     动物启动子是调控动物基因表达的重要元件,开展动物启动子的研究对于阐明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动物启动子的一般结构、研究启动子的意义及其克隆和功能分析方法,并对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网络资源工具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29. 农业生产中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及防治
    王列富;陈元胜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38 (8): 101-104.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9.08.027
    摘要50)      PDF (147KB)(1011)    收藏
    介绍了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特点、危害及入侵途径,并提出了防控措施和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30.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动态与防治技术
    周海峰,杨云,牛亚娟,袁虹霞,李洪连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 (5): 114-117.  
    摘要251)      PDF (198KB)(998)    收藏
    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近年已成为我国黄淮部分麦区生产上的新问题,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而且呈现不断蔓延态势。结合近年的研究工作,系统介绍了该病害的发生分布、危害情况、症状特点、病原组成、侵染和发病规律。分析了其成灾机制,重点论述了该病的防治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9)
    31.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马国胜,何博如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 (2): 42-46.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5.02.013
    摘要40)      PDF (169KB)(988)    收藏
    对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危害、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抗病毒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抗病毒制剂研制及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等方面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建议引入“有害生物生态治理”的观念 ,从烟草病毒病的生态位角度出发对烟草病毒病进行有效治理 ,加强烟草病毒病流行规律、防治药剂、生态治理策略的研究 ,完善烟草病毒病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网络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9)
    32. 不同基质对小叶赤楠生长的影响
    刘术新,丁枫华,朱伟清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 (3): 112-114.  
    摘要89)      PDF (734KB)(978)    收藏
    为缩短小叶赤楠出圃时间,采用3种不同栽培基质,研究其生长态势及光合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蛭石+泥炭(体积比为1∶1,T1)处理小叶赤楠的株高、地径和冠幅最大,分别为45.80、0.68、29.20cm,蛭石+泥炭+黄泥(1∶1∶1,T2)处理的次之,分别为41.20、0.59、23.10cm,蛭石+黄泥(1∶1,T3)处理的最小;3个处理下小叶赤楠光合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双峰曲线,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日均净光合速率表现为T1>T2>T3。蛭石+泥炭作栽培基质小叶赤楠长势最好,出圃最早,但考虑生产成本,推广使用蛭石+泥炭+黄泥作为栽培基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夏来坤,郭天财,康国章,岳艳军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 (5): 88-92.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5.05.029
    摘要106)      PDF (167KB)(974)    收藏
    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特点及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与治理提出了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7)
    34. 彩叶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王慧娟 ;赵秀山 ;孟月娥 ;韩俊章 ;理向阳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33 (11): 70-72.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4.11.022
    摘要91)      PDF (109KB)(970)    收藏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环境的绿化和美化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绿化植物材料品种单一,绿化景观单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人们迫切需要一些新奇的造景材料来丰富我们的景观.植物绚烂的花朵总是短暂的,真正的长期欣赏的还是其叶片的美.彩叶植物正是以其花朵一样绚丽的叶色,极大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层次,成为目前园林绿化、美化的新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进展
    李莉,李春梅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 (2): 26-32.  
    摘要250)      PDF (316KB)(963)    收藏
    鱼类是兼具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低等脊椎动物,而非特异性免疫在抵御外源微生物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概述了鱼类非特异性免疫抗原识别以及非特异性细胞毒细胞、吞噬细胞、溶菌酶、抗菌肽、干扰素、补体、白细胞介素、天然抗体、铁传递蛋白等在抵御病原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9)
    36. 影响葡萄果实品质的因素分析及栽培管理
    谢兆森, 曹红梅, 王世平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 (3): 125-128.  
    摘要248)      PDF (143KB)(960)    收藏
    介绍了影响葡萄果实品质的各种因子:品种特性、生态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栽培管理(套袋、架式与负载量、土壤耕作、根域限制)等,阐述了以上各种因子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机制,这对我国的葡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草莓白粉病研究进展
    刘博;傅俊范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 (2): 20-23.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7.02.005
    摘要339)      PDF (156KB)(959)    收藏
    草莓白粉病已成为我国草莓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文中系统介绍了草莓白粉病病原菌、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为此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1)
    38. 烟草减害降焦研究进展
    孙计平,李雪君,孙焕,王红军,孙喜坤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 (1): 11-15.  
    摘要154)      PDF (222KB)(948)    收藏
     卷烟减害降焦是一项系统工程,烟草行业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就卷烟降焦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总结,重点对工业和农业所采用的减害降焦技术与方法以及目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3)
    39.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徐文静,靳晓东,杨秋生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 (5): 6-12.  
    摘要185)      PDF (288KB)(943)    收藏
    根际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组分,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因此它对于土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关于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植物自身因素(植物种类、生长状况、根系分泌物、转基因)和外界因素   (C02浓度、地理条件、重金属与化学物质、施肥),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40. 光调控的叶绿体运动研究进展
    乔新荣,张 凯,肖 颖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 (2): 1-5.  
    摘要190)      PDF (244KB)(941)    收藏
    光可诱导植物叶绿体运动,从而适应环境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蓝光受体向光素(phototropin,PHOT)参与蓝光诱导的叶绿体运动。弱蓝光下,PHOT1和PHOT2以功能冗余方式介导叶绿体聚集运动;强蓝光下,PHOT2单独介导叶绿体回避运动。PHOT可能通过多种不同的信号途径调节肌动蛋白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叶绿体运动速率的调控。此外,Ca2+和H2O2信号分子也参与叶绿体运动的调节。主要综述了介导叶绿体运动的蓝光受体PHOT及信号成分CHUP1、KAC、JAC1、WEB1、THRUMIN1等蛋白对肌动蛋白微丝的调节,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