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目录
    目录
    2022, 51(10):  0. 
    摘要 ( )   PDF (338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土壤改良剂影响盐渍土NH3 挥发和N2O排放的研究进展
    高攀攀, 李国瑜, 刘若薇, 位宇婧, 冯浩杰, 娄燕宏, 王会, 杨全刚, 诸葛玉平, 潘红
    2022, 51(10):  1-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01
    摘要 ( )   PDF (1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盐渍化影响氮素循环转化,制约氮素供应,影响作物产量。添加改良剂是盐渍土壤改良的重要手段。综述了生物炭、石膏、有机物料3种盐渍土改良剂的作用原理及其对盐渍土壤NH3挥发、N2O排放的影响,从氮素转化的角度对改良剂的施用提出建议,并对改良剂的未来应用研究作出展望,以期对盐渍化土壤的高产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MicroRNA 在杆状病毒侵染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张小霞, 孙笑颜, 杨艳青, 王秋云, 梁振普
    2022, 51(10):  9-1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02
    摘要 ( )   PDF (1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非编码RNA,约22 nt,是基因表达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生物体中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大多数DNA病毒编码miRNA,包括杆状病毒。杆状病毒由双链环状DNA组成,能特异性感染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在农业害虫防治和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介绍了miRNA的生物合成和作用机制,并综述了杆状病毒感染宿主后病毒和昆虫宿主编码的miRNA以及其在杆状病毒侵染过程中的功能,为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不同面团强度小麦品种差异表达贮藏蛋白基因分析
    晁岳恩, 李文旭, 王沙沙, 杨攀, 吴政卿
    2022, 51(10):  17-2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03
    摘要 ( )   PDF (13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个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合完全一致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团强度有较大差异的小麦品种(郑麦158:低蛋白质含量、高面团强度;郑麦119:高蛋白质含量、低面团强度)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开花后14、21、28 d,对其籽粒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3个时间点2个品种间差异表达的贮藏蛋白基因、面粉中硫和巯基含量及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半胱氨酸和自由巯基含量,以探讨HMWGS组合相同情况下面粉质量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郑麦158的籽粒总蛋白质含量较低,但面筋指数、面团稳定时间较高;2个品种的HMW-GS组合完全一致,而且高、低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筛选出28个显著差异表达的贮藏蛋白基因,其中,5个基因(3个类燕麦贮藏蛋白和2个醇溶蛋白基因)在郑麦158中表达量显著上调,23个基因(16个醇溶蛋白基因、5个类燕麦贮藏蛋白基因和2个球蛋白基因)在郑麦158中表达量显著下调;郑麦158面粉中硫元素含量较低,但自由巯基、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较高,且郑麦158中上调表达贮藏蛋白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半胱氨酸、自由巯基含量均较高。综上,HMW-GS组合可能不是决定面团强度的主要因素,降低醇溶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是提高面团强度的有效措施,个别醇溶蛋白和类燕麦贮藏蛋白可能与面团强度密切相关,高自由巯基含量是高面团强度的分子基础。
    Pita、Pib 在宁夏及引进水稻种质资源中的分布及与穗颈瘟抗性的关系
    李晓蓉, 苏思荣, 张银霞, 张振海, 田蕾, 罗成科, 李培富
    2022, 51(10):  25-3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04
    摘要 ( )   PDF (14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85份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地及引进水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进行鉴定,分析Pita、Pib 基因在这些水稻种质资源中的分布及其与穗颈瘟抗性的关系,明确这2个基因在水稻抗穗颈瘟方面的价值,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穗颈瘟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5份水稻种质资源中,抗叶瘟的有66份,抗病率为77.65%;抗穗颈瘟的有40份,抗病率为47.06%;综合抗稻瘟病的有56份,综合抗病率为65.88%,综合抗性评价最高能达到抗。85份水稻种质资源中,基因组合为Pita+/Pib+的有42份,对穗颈瘟的抗病率为40.47%,对稻瘟病的综合抗病率为69.05%;基因组合为Pita+/Pib-的有17份,对穗颈瘟的抗病率为70.59%,对稻瘟病的综合抗病率为82.35%;基因组合为Pita-/Pib+的有17份,对穗颈瘟的抗病率为47.06%,对稻瘟病的综合抗病率为52.94%;基因组合为Pita-/Pib-的有9份,对穗颈瘟的抗病率为33.33%,对稻瘟病的综合抗病率为44.44%。不同基因组合对穗颈瘟的抗性表现为Pita+/Pib->Pita-/Pib+>Pita+/Pib+>Pita-/Pib-,对稻瘟病的综合抗性表现为Pita+/Pib->Pita+/Pib+>Pita-/Pib+>Pita-/Pib-。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ib基因与穗颈瘟抗性无显著的相关性,Pita基因与穗颈瘟抗性有显著的相关性。综上,Pita基因可以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稻抗穗颈瘟育种,同时在生产上Pita基因也可以和Pib基因相结合,用于抗稻瘟病的基因聚合育种。
    玉米自交系小斑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参数分析
    张志方, 张素娟, 张守林, 章慧玉, 徐国举, 靳海蕾
    2022, 51(10):  36-4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05
    摘要 ( )   PDF (12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8份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28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对小斑病病株率进行调查,计算病情指数,并对病情指数配合力及遗传力等遗传参数进行分析,为供试玉米自交系在抗小斑病种质改良、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对小斑病的抗性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浚313表现高抗,Mo17表现抗,浚50X、丹340、浚SN12E表现中抗,B73表现感,鲁9801、昌7-2表现高感;浚313所组配的组合抗性表现相对较好,昌7-2组配的组合抗性相对较差。8份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别较大,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呈现正负两向效应;浚SN12E作母(父)本组配的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为负(正)值;亲本及组配方式对杂交后代的小斑病抗性有极显著影响。小斑病病情指数的广义遗传力为89.73%,狭义遗传力为56.61%;该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存在一定的非加性效应;该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不明显,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重点选择。
    摘叶对芝麻叶产量、营养成分和籽粒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丰, 高桐梅, 王东勇, 田媛, 苏小雨, 张鹏钰, 杨自豪, 卫双玲
    2022, 51(10):  44-5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06
    摘要 ( )   PDF (14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芝麻叶的最佳采摘时期和方式,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于2017、2018年以白芝麻品种郑太芝3号为材料,设置初花期(T1)、盛花期15 d(T2)、盛花期30 d(T3)、终花期(T4)4个摘叶时期处理和摘一侧叶(D1)、摘全部叶(D2)2个摘叶方式处理,以不摘叶处理为对照(CK),研究摘叶时期和摘叶方式对芝麻叶产量、籽粒产量和植株性状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摘叶时期和摘叶方式对芝麻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与CK相比,籽粒减产幅度表现为盛花期15 d摘叶>初花期摘叶>盛花30 d摘叶>终花期摘叶,其中盛花期15 d摘全部叶片2 a均减产73%以上,初花期摘全部叶片2 a分别减产50.80%(2017年)和53.33%(2018年)。芝麻叶产量表现为盛花期15 d摘叶>盛花30 d摘叶>终花期摘叶>初花期摘叶。芝麻叶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E、总糖和总黄酮含量随着摘叶时期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盛花期30 d摘叶最高;粗蛋白含量随着摘叶时期推迟而降低;总灰分和硒含量随着摘叶时期推迟而增高。盛花期30 d采摘全部芝麻叶的经济效益较CK提高19.36%(2017年)和34.54%(2018年),摘一侧叶经济效益较CK提高20.29%(2017年)和24.39%(2018年),经济效益高于其他处理。因此,盛花期30 d摘叶,芝麻叶品质最佳且经济效益最高。
    添加外源碳对植烟土壤供氮能力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李青山, 彭玉龙, 张玉琴, 张本强, 万军, 王德权, 王刚, 王慎强
    2022, 51(10):  53-6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07
    摘要 ( )   PDF (19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烤烟生长后期“以碳控氮”提高烟叶质量的可行性,在大田条件下,以葡萄糖作为碳源,设置不添加葡萄糖(CK)、添加葡萄糖11.25 t/hm2(T1)、添加葡萄糖22.5 t/hm2(T2)3个处理,于烟苗移栽后90 d添加,探究烤烟生长后期添加外源碳对土壤供氮能力,烤后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长后期添加外源碳显著降低了植烟土壤的矿质氮水平,添加碳源后3~40 d,T1、T2处理和CK土壤矿质氮含量分别为13.03~61.25、15.93~23.42 mg/kg和52.64~92.36 mg/kg。另外,与CK相比,烤烟生长后期施加外源碳(T1、T2)处理中部叶和上部叶外观质量得分分别增加20.9%~22.5% 和21.4%,烟碱含量分别降低了17.1%~19.5% 和21.6%~25.4%,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别提高4.7%~6.5% 和28.1%~29.0%,上部叶上等烟比例提高35.8%~37.0%,中部叶和上部叶均价分别增加1.8~2.8元/kg和1.2~1.4元/kg。可见,在烤烟生长后期可通过向植烟土壤施加外源碳调控植烟土壤氮素水平,进而提高烤烟烟叶质量。
    贵州省灵芝的生态种植适生区及关键生态因子研究
    王志威, 胡优琼, 黄安玲
    2022, 51(10):  61-7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08
    摘要 ( )   PDF (33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贵州省灵芝的生态适生区、关键生态因子及适宜种植范围,基于灵芝在该省的19个采样点信息与95个生态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对其进行了生态位模拟,并通过刀切法、生态因子贡献率和响应曲线对其关键生态因子及适宜种植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灵芝的高适生区主要位于贵州北部、东北部和中至南部地区,集中在惠水县、龙里县、平塘县、贵定县、余庆县、绥阳县、都匀市、紫云县和湄潭县等地;混交林占比(Lcov4)、平均气温日较差(Bio2)、2月份降水量(Prec2)、灌木林占比(Lcov5)、10月份太阳辐射值(Srad10)、常绿阔叶林占比(Lcov2)、常绿/落叶针叶林占比(Lcov1)和9月份降水量(Prec9)为影响灵芝在贵州适生分布的关键生态因子;植被因子累积贡献率(48.17%)>降水因子(21.36%)>温度因子(15.36%)>太阳辐射因子(13.70%)>地形因子(1.41%)。基于以上结果,建议在贵州的北部、东北部和中至南部地区对灵芝进行重点生态种植;种植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植被因子,其次分别是降水、温度、太阳辐射、地形因子;Lcov4、Bio2、Prec2、Lcov5、Srad10、Lcov2、Lcov1、Prec9应分别控制在30%~55%(最适40%)、5~8 ℃(最适7℃)、20~60 mm(最适30 mm)、10%~30%(最适15%)、9 000~12 000 kJ(/ m2·d)[最适10 000 kJ(/ m2·d)]、2%~20%(最适2%)、1%~15%(最适2%)、100~140 mm(最适120 mm)。
    农业资源与环境
    镉砷污染耕地玉米重金属安全品种筛选
    柴冠群, 周礼兴, 王丽, 刘桂华, 秦松, 曹艳, 范成五
    2022, 51(10):  74-8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09
    摘要 ( )   PDF (17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不同玉米品种籽粒镉(Cd)、砷(As)积累能力的差异及品种与环境的作用效应,并筛选出籽粒Cd、As低富集的玉米品种,以毕节市七星关区50个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在七星关区T地与Y地的Cd、As污染耕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玉米籽粒Cd、As积累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对玉米籽粒Cd、As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玉米籽粒重金属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表现为Cd>As。T、Y两地50个玉米品种籽粒As含量均显著低于粮食As限值(0.7 mg/kg,NY 861—2004)与饲料As限值(2.0 mg/kg,GB 13078—2017);T、Y两地50个玉米品种籽粒Cd含量均显著低于饲料Cd限值(1.0 mg/kg,GB 13078—2017);T、Y两地种植的新中玉801、金都玉2号、金都玉808、康农玉109、铜玉3号与渝单7号6个品种较稳定,其Cd含量均高于粮食Cd限值(0.05 mg/kg,NY 861—2004),此外,在T地,金湘369 Cd含量也高于粮食Cd限值(0.05 mg/kg,NY 861—2004)。综上,在研究区Cd、As污染耕地上,50份玉米种质均可作为饲料原料种植;新中玉801、金都玉2号、金都玉808、康农玉109、铜玉3号、渝单7号与金湘369不可作为粮食种植,其余玉米品种可作为粮食种植。
    稻蟹共作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水稻产量的关联分析
    宋宇
    2022, 51(10):  86-9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10
    摘要 ( )   PDF (13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稻蟹共作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与水稻生长和产量指标的相关性,设置施入生物有机肥的稻蟹共作稻田(HXTCS)和仅施入生物有机肥稻田(对照,YJTCS)的水稻大田试验,测定水稻的根长、株高、穗长、单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Spearman相关法分析成熟期水稻生长和产量指标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YJTCS相比,稻蟹共作稻田中水稻的单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显著提升(P<0.05);河蟹引入稻田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相对丰度分别下降了5.71%、16.12%、51.01%,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则分别增加了23.35%、41.36%、50.00%。HXTCS土壤中的Chao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1.22%、7.54%、2.00%。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个处理间微生物群落结构整体差异较大。Spearman 分析结果表明,绿弯菌门与株高和穗长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单穗粒数与酸杆菌门、Gemmatimonadetes_d_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微生物COG(蛋白质相邻类的聚簇)、KEGG(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功能注释与水稻生长和产量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综上,河蟹引入生物有机肥稻田后利于水稻产量指标提升,这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
    植物保护
    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肠道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功能的影响
    向立刚, 李文红, 郑苹, 李凤良, 汪汉成, 余知和
    2022, 51(10):  96-10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11
    摘要 ( )   PDF (43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溴氰虫酰胺是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第二代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为明确其对小菜蛾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功能的影响,采用分离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1 mg/L溴氰虫酰胺浸叶饲喂后小菜蛾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采用Biolog-ECO碳源代谢表型技术研究1 mg/L溴氰虫酰胺浸叶饲喂以及0.1、1、10、100 mg/L溴氰虫酰胺直接作用后小菜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变化。结果表明,小菜蛾肠道可培养优势细菌主要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和血杆菌(Sanguibacter sp.),经1 mg/L溴氰虫酰胺浸叶饲喂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小菜蛾(对照)肠道可培养细菌分别约为2.4Í106 cfu/g和4.5Í106 cfu/g。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小菜蛾肠道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在溴氰虫酰胺处理和对照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4.0%和94.0%、8.6%和3.4%、13.4%和0.8%;优势菌属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血杆菌属(Sanguibacter),其在溴氰虫酰胺处理和对照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4.0%和94.0%、2.5%和0.5%。1 mg/L溴氰虫酰胺浸叶饲喂后,小菜蛾肠道中厚壁菌门和肠球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而蓝细菌门和血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小菜蛾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整体较对照增加,且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幅显著。1 mg/L溴氰虫酰胺浸叶饲喂以及0.1、1 mg/L溴氰虫酰胺直接作用对小菜蛾肠道微生物的碳源代谢能力均无显著影响,而10、100 mg/L溴氰虫酰胺直接作用于肠道可降低肠道微生物的碳源代谢能力。综上,1 mg/L溴氰虫酰胺浸叶饲喂可降低小菜蛾肠道可培养细菌数量,显著增加肠道微生物群落丰富度与多样性,高质量浓度溴氰虫酰胺直接作用可抑制肠道菌群的代谢能力。
    芦笋茎枯病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苏卓文, 卢彩鸽, 蔡淑琳, 张涛涛, 董丹, 赵娟, 张殿朋
    2022, 51(10):  106-11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12
    摘要 ( )   PDF (30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对芦笋茎枯病具有良好生防效果的优良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分离自北京密云区野生芦笋根部的52株内生细菌中筛选对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 asparagi)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内生细菌,并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温室防效测定和生防相关性状测定。结果表明,有3株内生细菌对芦笋茎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为63.70%~85.00%,其中菌株YS-G10的拮抗活性最高,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菌率高达85.00%。温室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S-G10能够有效预防芦笋茎枯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73.44%。生防相关性状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推测菌株YSG10可能通过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等水解酶类物质破坏病原真菌细胞壁或抑制病原菌致病毒素的产生,从而达到抑制芦笋茎枯病的效果。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和gyrB 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园艺
    莴苣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张扬, 孙曙光, 李晴, 魏珍
    2022, 51(10):  114-12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13
    摘要 ( )   PDF (15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分析栽培莴苣Lactuca sativa‘Salinas’和野生莴苣Lactuca saligna 的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特征差异,对2种莴苣的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研究,比较其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栽培莴苣和野生莴苣线粒体编码基因的总GC 含量分别为43.43%和42.54%,富含A/T碱基。2种莴苣的有效密码子数(ENC)都在36.61~61.00,密码子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分析表明,2种莴苣线粒体编码基因的第1、2位和第3位碱基GC含量较为保守,选择是影响2种莴苣线粒体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因素。PR2-plot分析表明,2种莴苣线粒体基因第3位碱基更偏好使用嘧啶碱基。ENC-plot分析结果显示,2种莴苣的线粒体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主要受到选择压力影响。对2种莴苣的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表明,栽培莴苣和野生莴苣分别有28个和29个高频密码子,除亮氨酸外,2种莴苣的高频密码子均以A/U结尾。2种莴苣线粒体编码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总体上较接近,但最优密码子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2种莴苣的低表达基因库差异造成的,也可能与选择压力及人工育种对栽培莴苣线粒体基因组进化的影响有关。
    畜牧·兽医
    牛卵巢黄体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表达研究
    赵园园, 孟金柱, 伍春亚, 潘春威
    2022, 51(10):  125-13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14
    摘要 ( )   PDF (31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筛选牛卵巢大黄体细胞(LLC,直径>25 μm)和小黄体细胞(SLC,直径12 ~25 μm)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获得黄体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特征性基因。使用R软件limma包对GSE83524芯片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LLC和SL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DAVID软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在线软件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将其可视化;利用软件Cytoscape中的Cyto-Hubba插件筛选其中节点度最高的10个关键(Hub)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获得的黄体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特征性基因在思南黄牛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牛卵巢LLC和SLC中共筛选出226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226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3个类别,共39组;KEGG分析结果表明,显著富集的通路有25条,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与黄体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密切相关;PPI网络分析获得10个节点度最高的Hub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VWF、CYP19A1、CYP17A1、PRLR、BMPR2 在LLC和SLC中的表达趋势与GEO芯片数据结果一致。
    金银花提取物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王琳燚, 徐彬, 王丁, 李文嘉, 李绍钰, 邓文
    2022, 51(10):  134-14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15
    摘要 ( )   PDF (16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Ross 308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外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 mg/kg金银花提取物。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400 mg/kg 金银花提取物组肉鸡的平均日增质量,以及胸肌的肉色红度值、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显著提高9.47%、18.21%、23.13%和25.84%;胸肌中GSH-Px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料肉比、胸肌的滴水损失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5.98%、17.22%和17.09%。日粮添加600 mg/kg金银花提取物组肉鸡的平均日增质量,以及胸肌的肉色红度值、T-AOC 和GSH-Px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1.08%、18.99%、27.21% 和35.88%;胸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Nrf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料肉比、胸肌的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MD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7.07%、19.33%、15.33%和22.70%。综上,肉鸡日粮中添加金银花提取物通过调控胸肌中Nrf2基因表达,提高胸肌中GSH-Px 基因表达量及其相应抗氧化物酶活性,进而提高胸肌的抗氧化性能,改善肉鸡胸肌肉品质。
    农业信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
    推迟采收对永州烤烟上部6 片叶SPAD 值及焦甜醇甜型风格的影响
    孟智勇, 周雨, 杨坤, 李伟, 宗胜杰, 刘芳, 马浩波, 朱银峰, 朱景伟, 宋笑龙, 靳志丽, 李淑君
    2022, 51(10):  142-15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16
    摘要 ( )   PDF (15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湖南永州烟区上部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彰显其焦甜醇甜型风格特征,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应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上部6片烟叶(按叶位自上而下命名为B1—B6)在不同推迟采收时间下(采收时间推迟0、3、6、9 d)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并研究相应成熟度对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上部叶成熟采收时间推迟,同叶位的叶基、叶中、叶尖平均SPAD值及各位点、各叶位、所有位点平均SPAD值均呈线性下降趋势。成熟过程中B1和B2叶位SPAD值较为一致,B3—B6叶位SPAD值相对一致;推迟3 d采收,B1、B2叶位SPAD值发生显著变化,其他叶位SPAD值变化不显著,利于适当推迟一次性采收分类烘烤(上2片和下4片)。与常规成熟采收相比,推迟采收时间提高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弱化烤后上部烟叶感官焦香,提升醇甜香、焦甜香,香气质变好、回甜感增加,明显提高感官品质特征,增加烟叶在一、二类卷烟配方使用比例。其中,推迟3 d采收,烤后烟叶干草香、醇甜香、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程度、烟气细腻程度和柔和程度、口感回甜感及余味等指标表现突出,风格特征彰显度(2.81分)无明显变化,在一类卷烟配方使用比例最高,可用性明显提升;继续推迟采收,烤后烟叶风格特征彰显度下降,在一类卷烟配方使用比例及可用性降低。可见,在常规采收时间的基础上,永州烟区上部烟叶推迟3 d采收较为适宜,有利于焦甜醇甜型风格彰显和可用性提高。
    加热状态下云南烤烟的热失重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吴键, 张贾宝, 周国俊, 王骏, 徐建, 梁淼, 张峻松, 蒋健
    2022, 51(10):  151-16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17
    摘要 ( )   PDF (19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考察低温加热状态下烟叶的失重行为从而指导加热卷烟产品设计,利用热重分析技术研究云南烤烟叶片在线性升温-恒温烘焙条件下的热失重特性,考察施加甘油对烟叶失重行为的影响,并对失重过程中的非等温干燥、脱挥发分阶段及恒温烘焙阶段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中上部烟叶干燥温度区间和最大失重温度较下部叶大,且施加甘油使非等温干燥温度区间变窄,并可提高脱挥发分阶段的最大失重速率和失重率,不同部位烟叶失重率平均提升33.1%,促进烟气的释放;非等温Page干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烟叶脱水干燥过程,施加甘油对不同部位烟叶干燥活化能提升度不一;脱挥发分阶段的热分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化学反应控制模型,活化能值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施加甘油可增加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恒温烘焙阶段的分解动力学由二维扩散模型描述,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施加甘油升高反应速率常数,提高烘焙反应活化能。不同部位云南烤烟烟叶的热失重特性及动力学参数有所不同,施加甘油可增大烟叶在脱挥发分阶段及恒温烘焙阶段的失重率,有利于烟气释放。
    基于轮廓纹理特征和线性判别分析的鲜烟叶部位识别方法
    赵晨, 赵浩斌, 路晓崇, 张晓阳, 白涛, 毛岚, 宋朝鹏, 王涛
    2022, 51(10):  161-16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18
    摘要 ( )   PDF (37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鲜烟叶采收部位的数字化识别,进一步提升采收鲜烟叶素质的一致性,利用轮廓纹理特征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技术对不同着生部位鲜烟叶进行研究,首先,对采集的鲜烟叶图像进行图像缩放、灰度化、二值化等预处理操作,提取狭长度、矩形度等4个轮廓特征参数,进而提取鲜烟叶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GLCM)特征,并通过LDA进行特征降维,之后利用K近邻算法(KNN)对鲜烟叶部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所提取未经降维处理的轮廓纹理特征在不同分类模型中的识别准确率均达到0.80以上,可有效反映鲜烟叶部位特征。相对于主成分分析(PCA)处理和未经降维处理,采用LDA降维处理的模型识别准确率最高。所构建的基于KNN算法的鲜烟叶部位识别模型,其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准确率均达到0.99,能够较好地识别鲜烟叶着生部位。
    农作物生产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设计与应用——以怀地黄为例
    赵迪, 杨阳, 陈立伟
    2022, 51(10):  169-18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0.019
    摘要 ( )   PDF (49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指导农户规范进行怀地黄生产活动,提升农户生产技能,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怀地黄科学生产要求,开发怀地黄三维可视化生产仿真系统。系统包括怀地黄栽培-采收-加工流程、技术要求和数据分析等模块,实现了怀地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可视化。通过辨识怀地黄物候期环境的变化,推送相应的种植指导建议。通过人机交互,指导用户进行栽培、田间管理、采收和加工等操作。通过对比试验,该系统指导农户可节约肥料7.36%,节约用水23.38%,提高产量13.74%,降本增产的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