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目录
    目录
    2024, 53(6):  0. 
    摘要 ( )   PDF (546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氮锌配施对不同锌效率玉米品种植株矿质元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张盼盼, 乔江方, 李川, 张美微, 穆蔚林, 郭涵潇, 周艳丽, 程泽强
    2024, 53(6):  1-1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01
    摘要 ( )   PDF (27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锌高效玉米品种郑单958 和锌不敏感品种隆平638 为试验材料,设置90 kg/hm2(LN)、180kg/hm2(MN)、225 kg/hm2(HN)3个施氮量和不喷施锌肥(F0)、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4.5 kg/hm2(F1)2个喷锌处理,分析氮锌配施对不同锌效率玉米品种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分配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为玉米生产上氮锌合理配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中铜、锌含量以MN处理最高,分别为1.82、16.23 mg/kg。F1处理能够提高籽粒中氮、锌含量和锌有效性。植株中氮、磷、钾累积量以MNF1处理隆平638最高,籽粒中铜和锌、锰和铁累积量分别以LNF1、HNF1处理郑单958最高。籽粒中氮、磷、铜的占比以隆平638 HNF1处理最高,籽粒中锌占比以郑单958 HNF0和LNF0处理较高。HN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平均为10.31 t/hm2,其次是MN处理,LN处理最低。2个品种籽粒磷含量与锰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隆平638籽粒钾含量与铁、锌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铜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体来看,施氮量180 kg/hm2配合拔节期和大口期1∶1叶面喷施锌肥能够提高玉米籽粒中锌生物有效性和矿质元素累积量,促进玉米籽粒产量和矿质元素营养同步提高,可在大田中进行推广应用。
    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面团黏性与小麦醇溶蛋白组成关系研究
    曹颖妮, 王俊艳, 辛玉杰, 赵光华, 冯丹, 胡卫国, 裴金花, 王红旗, 尹海燕, 刘冬梅, 王允, 郑嘉, 曹成, 刘继红
    2024, 53(6):  11-1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02
    摘要 ( )   PDF (16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74份不同黏性等级的小麦品种(系)为研究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分离不同黏性小麦品种的醇溶蛋白特征图谱,并进行面团黏性、醇溶蛋白组分含量与小麦面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以期建立采用少样本量快速准确识别面团黏性的方法。结果表明,经RP-HPLC分离后,ω-、α/β-和γ-醇溶蛋白3个组分在图谱上清晰可见;不同黏性等级小麦材料的醇溶蛋白得到了不同的特征图谱,黏性较大的小麦ω-醇溶蛋白的组分峰数较多,总峰面积较大;ω-醇溶蛋白在不同黏性等级小麦材料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面团黏性与ω-醇溶蛋白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α/β-和γ-醇溶蛋白相对含量相关性不显著;ω-醇溶蛋白相对含量与沉淀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能量、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ɑ/β-醇溶蛋白相对含量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γ-醇溶蛋白相对含量与小麦各品质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可见,面团黏性主要与ω-醇溶蛋白相对含量有关,ω-醇溶蛋白对面团质量有弱化作用。
    MWCNTs-COOH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韩金玲, 钟婷玮, 杨晴, 赵晓丽, 杨敏, 王秀平
    2024, 53(6):  18-2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03
    摘要 ( )   PDF (21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10%PEG模拟干旱胁迫,以超纯水和10%PEG溶液处理为非干旱处理对照(CK1)和干旱处理对照(CK2),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10、20、40、80、160、320 mg/L)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缓解干旱胁迫对小麦的伤害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途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随着MWCNTs-COOH质量浓度增加,小麦苗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最大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160 mg/L MWCNTs-COOH处理最高。与CK2 相比,10~160 mg/L MWCNTs-COOH处理提高了干旱胁迫下小麦苗高、最大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促进小麦生长,且对根的促进作用高于地上部;320 mg/L MWCNTs-COOH处理降低了干旱胁迫下苗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抑制小麦生长。对小麦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和根系活力进行分析发现,与CK2相比,160 mg/L MWCNTs-COOH处理小麦叶片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提高,水分饱和亏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根系活力增强,高质量浓度的MWCNTs-COOH(320 mg/L)则使各指标值向相反方向发展,胁迫程度加重。表明低质量浓度MWCNTs-COOH处理可通过保持叶片水分和激活植物防御系统,诱导幼苗对干旱产生耐受性。综上,适宜质量浓度(10~160 mg/L)的MWCNTs-COOH可促进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增强其抗旱性,以160 mg/L MWCNTs-COOH处理效果最好;高质量浓度(320 mg/L)的MWCNTs-COOH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具有毒性效应。
    化肥优化减施对麦茬旱直播稻强、弱势粒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刘奇华, 孙召文, 尹秀波, 郑崇珂
    2024, 53(6):  27-3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04
    摘要 ( )   PDF (35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常规施肥处理(F0,施N 350 kg/hm2、P2O5 135 kg/hm2、K2O 135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化肥优化减施处理(F1:施N 280 kg/hm2、P2O5 108 kg/hm2、K2O 135 kg/hm2;F2:施N 210 kg/hm2、P2O5 81 kg/hm2、K2O 135 kg/hm2;F3:施N 140 kg/hm2、P2O5 54 kg/hm2、K2O 135 kg/hm2)对麦茬旱直播稻强、弱势粒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优质高产施肥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化肥优化减施处理总体上均显著提高了直播稻强、弱势粒崩解值和峰值黏度,改善了食味品质,F1、F2、F3处理强势粒的崩解值分别比F0 处理显著提高8.35%、7.65%、9.78%,F1、F3 处理弱势粒的崩解值分别比F0 处理显著提高13.25%、11.13%。各化肥优化减施处理总体上均显著降低了强、弱势粒中组氨酸、脯氨酸及锰含量,总体上均显著提高了强、弱势粒中酪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含量和弱势粒中铜、锌含量,另外,F1处理还显著提高弱势粒中铁含量,F2处理显著提高强势粒中铁、铜含量及强、弱势粒中钙含量。与F0处理相比,F1、F2、F3处理强势粒的酪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00.28%、44.76%、41.08%,弱势粒的酪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85.21%、61.64%、22.47%;F1、F2、F3处理强势粒的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8.87%、27.32%、70.62%,F1和F3处理弱势粒的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7.23%、39.44%;F1、F2、F3处理强势粒的精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6.54%、11.84%、2.18%,弱势粒的精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2.83%、33.59%、23.02%。与F0处理相比,F1处理弱势粒铁含量显著提高27.16%,F1、F2、F3处理弱势粒锌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8.86%、6.56%、3.39%,F1、F2、F3处理弱势粒铜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49%、2.95%、3.11%。综上,化肥优化减施在提高强、弱势粒食味品质的同时,可以改善营养品质,总体上以F1处理最优。
    不同促生真菌菌肥配施对烤烟致香成分、感官质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叶志晖, 邵新光, 赵晓忠
    2024, 53(6):  37-4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05
    摘要 ( )   PDF (15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云烟87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分别施用共生型哈茨木霉(Rh)、内外共生型摩西斗管囊霉(Fm)、内生型球孢白僵菌(Bb)及其组合性处理(RF、RB、FB、RFB),探索不同促生真菌对烤烟致香成分、感官质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促生真菌菌肥应用于烤烟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促生真菌单独接种及组合施用对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中性致香组分、感官品质及植烟土壤性质均有积极影响。与CK相比,相关接菌处理(Rh、Fm、Bb、RF、RB、FB、RFB)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显著提高87.93%~186.21%,其他土壤指标(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铁含量)以多元接菌处理(RF、RB、FB、RFB)整体较优。非挥发性有机酸(丁二酸、富马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与中性致香组分(芳香族氨基酸类、棕色化类、质体色素类、西柏烷类)含量以含摩西斗管囊霉的多元接菌处理(RF、FB、RFB)较高。感官质量中,各处理评吸总评分差异较小,但接菌处理香气质、香气量、劲头、燃烧性等方面表现更佳。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铁含量与烤烟致香成分、感官质量密切相关;主成分分析排序表明,FB处理最有利于提高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中性致香组分及评吸感官品质。综上,摩西斗管囊霉与球孢白僵菌组合接种处理效果较佳,其可通过增强土壤离子交换性能提高烤烟品质,是最优处理。
    增施铃肥对化学封顶棉花光合特性、秋桃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胡浩然, 段松江, 张承洁, 吴一帆, 张巨松, 郭仁松
    2024, 53(6):  49-5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06
    摘要 ( )   PDF (20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学封顶会加快棉花衰老进程,造成棉花养分供应不足,影响顶部棉铃正常发育,导致棉花顶部不结铃、结铃少、铃质量低,最终影响产量。为解决该问题,以J206-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2个铃期增施尿素处理[0 kg/hm2(N0)和150 kg/hm2(N1)],副区设置4种铃期叶面肥喷施处理[不喷施叶面肥(F0)和喷施1%硫酸钾(F1)、0.1%硼酸盐(F2)、0.3%磷酸二氢钾(F3)],共8个处理,探究化学封顶条件下增施铃肥对棉花光合能力、秋桃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功能叶SPAD值在增施铃肥后21 d达到峰值,所有处理中以N1F3处理SPAD值最高,较N0F0提高15.02%。增施铃肥后21 d,N0水平下F3、F1、F2处理净光合速率(Pn)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20.72%、17.71%和14.42%,N1水平下,F3、F1处理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20.00%、11.81%。增施铃肥处理的秋桃棉铃长度、体积均高于N0F0处理,其中除N0F2处理外,各处理秋桃棉铃长度均与N0F0处理差异显著。在同一氮肥水平下,F1—F3处理秋桃棉籽与纤维干质量均高于F0处理;N0水平下,F1与F3处理棉籽、纤维干质量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31.43%、25.53%与38.57%、35.46%;N1水平下,F1—F3处理棉籽干质量较F0处理显著提高32.92%、17.39%、37.89%,F1与F3处理的纤维干质量分别较F0处理提高23.81%与32.65%。增施铃肥各处理的秋桃单铃质量与籽棉产量均高于N0F0 处理,其中N1F3 处理秋桃单铃质量最大(6.18 g),较N0F0处理显著提高14.44%;除N0F2、N1F0、N1F2处理外,各处理籽棉产量均显著高于N0F0处理,其中N1F3处理籽棉产量最高,达7 273.35 kg/hm2,较N0F0处理显著提高30.20%。综上所述,基于棉花化学封顶且纯氮施用量为南疆常规水平300~375 kg/hm2 条件下,建议于棉花铃期增施尿素150kg/hm2配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可提升棉花光合能力,利于秋桃生物量的积累,增加棉花秋桃数量及单铃质量,进而提高棉花产量。
    农业资源与环境
    玉米秸秆对煤矸石中重金属释放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徐秀月, 王宁宁, 董慧林, 王杰, 韦荣乖, 王可伟
    2024, 53(6):  58-6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07
    摘要 ( )   PDF (26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秸秆对煤矸石重金属释放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向煤矸石中添加不同比例(0%、1%、2%、5%、10%)的玉米秸秆,研究其对煤矸石中铁(Fe)、锰(Mn)、铜(Cu)、锌(Zn)、铅(Pb)和镉(Cd)等重金属释放及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添加促进了煤矸石中Fe、Mn的快速释放,且秸秆添加比例越高,浸出液中Fe、Mn的质量浓度越高,试验结束时(秸秆腐解180 d)秸秆添加量为10%的处理组中Fe、Mn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459.30、47.30 mg/L;玉米秸秆的添加整体上促进了煤矸石中Cu、Zn的释放,抑制了煤矸石中Pb的溶出,对Cd的溶出影响不明显。总体上,秸秆添加促进了煤矸石中Fe、Mn由可还原态向可交换态及可氧化态转化,Cu由可交换态及可还原态向可氧化态转化,使Zn由可还原态转化为可交换态。重金属RAC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重金属中活性形态占比大小依次为Mn>Zn>Cu>Fe>Cd>Pb,秸秆的添加使煤矸石中Mn、Zn活性形态占比升高,秸秆添加量为5%的处理组煤矸石中Cu、Cd活性形态占比最低。综上,玉米秸秆添加量为5%时对煤矸石中的Cu、Pb、Cd有固定作用,但同时会活化煤矸石中的Mn、Zn,在使用玉米秸秆对煤矸石进行修复改良时,应关注煤矸石中Mn、Zn活性的变化,以防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砷胁迫下接种PGPR 对水生植物砷累积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圆圆, 张文静, 李楠
    2024, 53(6):  67-7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08
    摘要 ( )   PDF (24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水生植物芦苇、灯芯草与根围促生细菌(PGPR)组合对重金属污染水体中砷(As)的富集作用以及生理响应,模拟水体As 质量浓度(0、5、15、30 mg/L)并添加PGPR 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v)以及不添加菌株(对照,CK)共设计24个处理。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As对芦苇、灯芯草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下产生抑制。添加PGPR能够增加芦苇和灯芯草株高和生物量,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改善芦苇和灯芯草的根系构型并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植物地上部和根系的氮吸收量,增强根系对As的富集能力。5 mg/LAs质量浓度下,与CK相比,添加Pf处理芦苇株高、生物量、根系氮吸收量和地上部氮吸收量分别增加54.6%、38.5%、11.5%、48.4%,叶绿素总含量增加23.4%,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提高6.7%、20.6%,根系总长度、根系总投影面积、根系总体积和根分叉数分别增加4.8%、19.3%、27.4%、14.8%;添加Bv处理芦苇株高、生物量、根系氮吸收量、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根系构型参数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 mg/L As质量浓度下,与CK相比,添加Pf和Bv处理灯芯草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根系构型等也有所提高。在30 mg/L As质量浓度下,Pf处理芦苇地上部和根部As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6.1、432.1 mg/kg。综上,芦苇+Pf对As的吸收和富集效果最好,可应用于重金属As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
    植物保护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蔬菜中3 种农药残留#br#
    魏茂琼, 王丽, 兰珊珊, 刘振环, 沙凌杰, 林昕, 李俊, 普娅丽, 刘宏程,
    2024, 53(6):  79-9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09
    摘要 ( )   PDF (63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研制吡虫啉、丙溴磷及克百威快速检测试纸条,评价其在大蒜、白菜检测中的应用效果。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用胶体金颗粒标记吡虫啉、丙溴磷及克百威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探针,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包被吡虫啉-BSA、丙溴磷-BSA及克百威-BSA偶联物为检测线,羊抗鼠IgG抗体为质控线,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金标抗体用量、标记抗体浓度、检测线包被浓度等参数条件进行优化,评价试纸条的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大蒜、白菜为对象,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并对这2种蔬菜样品进行阴性检测及添加标准品农药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中吡虫啉、丙溴磷、克百威的最适标记抗体质量浓度分别为9.6、8.4、9.6 μg/mL,抗原的包被质量浓度均是0.3 mg/mL,检测用时约15 min。吡虫啉、丙溴磷及克百威的检出限分别为20、3 000、20 ng/mL,符合国标对2种蔬菜的限量规定。检测与吡虫啉、丙溴磷及克百威功能和结构相似的其他药物时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克百威和吡虫啉农药的最适提取剂分别为4 mL乙酸乙酯和4 mL甲醇,样品用量均为2 g,上清液3 mL;丙溴磷农药的最适提取剂是9 mL乙酸乙酯,样品用量3 g,上清液8 mL,上清液用氮气吹干。50份蔬菜阴性样品和加标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假阳性率为6%,假阴性率为0。可见,研制的试纸条适用于大蒜、白菜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基层实验室中大量样本的筛查,可为大蒜、白菜中农药残留控制提供有效监管手段。
    黄色小长蝽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林兴雨, 席玉强, 宋南, 尹新明
    2024, 53(6):  91-9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10
    摘要 ( )   PDF (20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黄色小长蝽(Nysius inconspicuus)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长蝽科(Lygaeidae)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二代测序方法获得黄色小长蝽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在系统发育分析中使用长蝽科14个物种作为内群,并选择大眼长蝽科(Geocoridae)的1个物种作为外群,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长蝽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黄色小长蝽的线粒体基因组包含37个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和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全长为14 893 bp(GenBank 登录号:OR099699)。黄色小长蝽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除cox1nad6 利用TTG、nad4l 利用AAC作为起始密码子,其余蛋白质编码基因都是以ATN开头,终止密码子除cox1、cox2、nad3nad1 以不完整的T作为结尾,其余蛋白质编码基因都是以TAA结尾。此外,基于3种不同的数据矩阵,分别采用2种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得到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基本一致。
    园艺
    干旱胁迫下外源褪黑素对王族海棠光合作用、ASA-GSH循环以及激素变化的影响
    杨艳, 肖斌
    2024, 53(6):  100-11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11
    摘要 ( )   PDF (16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外源褪黑素(MT)对王族海棠(Malus‘Royalty’)生长状况、光合作用、激素代谢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生理的影响,盆栽条件下设置正常水分(CK)、干旱胁迫(DS)以及干旱胁迫下叶片喷施6 个质量分数(50、100、150、200、250、300 mg/kg,分别记为MT1、MT2、MT3、MT4、MT5、MT6)的褪黑素,共8个处理,分析干旱胁迫下不同质量分数褪黑素处理对王族海棠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激素代谢以及ASA-GSH循环中相关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S处理相比,DS+MT3 处理下的株高、基径、总干质量、根系总体积以及根系平均直径分别增加54.7%、20.0%、143.2%、33.5%、6.9%;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20.5%、115.7%和83.0%;光合参数中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增加51.8%、110.9%、55.5%和96.6%,且Pn恢复至CK水平,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则分别下降43.3%和57.0%;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以及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分别增加5.4%、61.8%、171.6%和168.7%。王族海棠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以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分别增加168.3%、90.4%、167.2%和126.0%;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ASA/DHA)、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分别增加102.5%、67.5%、129.8%和342.1%;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分别增加26.2%、24.6%和89.3%,脱落酸(ABA)含量降低49.0%。干旱胁迫下,王族海棠的生长参数、光合作用以及ASA-GSH循环过程受到抑制,激素平衡遭到破坏。叶片喷施不同质量分数的褪黑素能够调节内源激素的代谢水平,提高光合作用,增强ASA-GSH循环中相关酶活性以及抗氧化物质含量,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和积累,改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而提高植物的生物量,增强王族海棠的抗旱能力,其中以叶片喷施150 mg/kg的褪黑素提高王族海棠的抗旱性效果最好。
    色季拉山杜鹃花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抗逆性评价
    郭文文, 卓么草, 韩嘉华, 方江平
    2024, 53(6):  111-11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12
    摘要 ( )   PDF (46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杜鹃花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种间差异及其环境响应策略,能够为该属植物的适应性进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以色季拉山5种杜鹃花属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物种间各解剖结构的差异性和抗逆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杜鹃花属植物叶片均为典型的异面叶,由叶脉、表皮和叶肉三部分组成;叶片厚度(LLT)、上角质层厚度(LUCT)、上表皮厚度(LUET)、栅栏组织厚度(LPMT)、海绵组织厚度(LSMT)与组织结构紧密度(LPMT/LT)种间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下表皮厚度(LLET)、LSMT、LPMT/LT、栅海比(LPMT/SMT)和主脉突起度(LMPD)可作为5种杜鹃花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抗逆性评价的关键指标;5种杜鹃花属植物的抗逆性排序依次为:雪层杜鹃(RNH)>黄杯杜鹃(RWW)>散鳞杜鹃(RBH)>林芝杜鹃(RNR)>雪山杜鹃(RAB)。综上所述,RNH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可在杜鹃花品种选育方面加以利用。
    番茄磷酸盐转运蛋白SlPT2 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功能分析
    王佳音, 张云逸, 薛婷婷, 闫品月, 朱姝, 李文静
    2024, 53(6):  120-12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13
    摘要 ( )   PDF (55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番茄磷酸盐转运蛋白SlPT2基因启动子的功能及活性,以番茄Micro-Tom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SlPT2基因表达模式,利用PCR技术克隆SlPT2启动子(pSlPT2)序列,通过启动子在线分析网站Plant Care 和New Place 分析pSlPT2内部所含有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p1300GN-pSlPT2重组载体,转化拟南芥,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研究SlPT2启动子表达模式及表达活性。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SlPT主要在番茄根部表达。通过Plant Care和New Place分析发现,启动子(1 801 bp)内部除含有CAAT-Box与TATA-Box等核心启动子元件外,还包含与根特异性表达有关的元件(ROOTMOTIFTAPOX1、RAV1AAT、OSE1ROOTNODULE),以及参与光响应(Box 4、G-Box、TCTmotif)、茉莉酸甲酯反应(CGTCA-motif)、脱落酸反应(ABRE)、玉米醇溶蛋白代谢调控(O2-site)的顺式作用元件等。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SlPT2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拟南芥根部特异表达,将其初步鉴定为根特异性表达启动子。
    畜牧·兽医
    艾草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对PRRSV 抑制作用研究
    李鹏, 王俊茹, 冯丽丽, 王华健, 安娜, 雷梦瑶, 郑洪双, 王利平, 刘兴友
    2024, 53(6):  128-13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14
    摘要 ( )   PDF (35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艾草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抑制作用,首先筛选适合艾草固态发酵的益生菌菌株,优化其发酵工艺后,研究其有效成分的变化及抗病毒作用。以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为检测指标,筛选出适合艾草固态发酵的益生菌菌株为乳酸片球菌。以乳酸片球菌活菌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优化艾草固态发酵工艺,并对艾草固态发酵产物进行成分测定及细胞毒性分析。结果显示,艾草最佳固态发酵工艺为料水比1∶0.95、接种量7%、发酵时间41 h、温度28.6 ℃;固态发酵后艾草总黄酮含量提高15.3%,总多酚含量提高22.4%,总多糖含量降低38.1%,粗纤维含量下降1.69百分点,对细胞毒性降低50%。将固态发酵前后的艾草提取物加入到感染PRRSV的Marc145细胞中,72 h后利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PRRSV增殖情况,当艾草质量浓度为0.625~1.25 mg/mL时,固态发酵组对PRRSV的抑制作用高于未发酵组,病毒载量从9.24×106拷贝/μL下降至7.90×103 拷贝/μL。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艾草固态发酵后有效成分得到充分释放,抗病毒作用增强。
    不同性别织金白鹅胸肌和腿肌的肉质测定及对比分析
    赵中龙, 何长青, 杨红, 杨远青, 王智伟, 艾照碧, 叶丽, 朱颖, 张勇
    2024, 53(6):  138-14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15 收
    摘要 ( )   PDF (12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性别对织金白鹅胸肌和腿肌肉品质的影响,随机挑选40只10周龄健康、体质量相近的织金白鹅(公鹅25只,母鹅15只)进行屠宰,对胸肌和腿肌肉色、pH值、剪切力、失水率进行测定及差异分析,并对胸肌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铁、铜、锌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公、母鹅胸肌和腿肌pH值、失水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鹅腿肌剪切力均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鹅腿肌黄度值和红度值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腿肌亮度值显著高于胸肌(P<0.05),而母鹅腿肌黄度值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鹅胸肌维生素A 的含量显著高于母鹅(P<0.05),母鹅胸肌中镁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鹅(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性别对10周龄织金白鹅胸肌及腿肌的肌肉品质具有影响,公鹅胸肌中富含维生素A及各类脂肪酸,而母鹅胸肌中含有更多的矿物质元素。
    农业信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
    不同样本集划分策略对农作物遥感分类精度的影响
    刘洋, 李强子, 杜鑫, 王红岩, 张源, 张喜旺, 沈云祺, 张思宸, 余仕奇
    2024, 53(6):  144-15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16
    摘要 ( )   PDF (32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作物分布的提取精度对于后续的农田参数反演和作物单产估算等均具有深刻的影响,而农作物分类识别过程中,训练样本的准确性和数量对其最终分类结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针对样本较少且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通过实地标识和目视解译2种方式构建农作物分类样本数据集,设计5种样本数据集构建方案:方案①全部采用实测样点(70%训练、30%验证);方案②全部采用目视解译样点(70%训练、30%验证);方案③实测样点与目视样点分别选取相同比例的训练样本与验证样本,再结合构建训练样本集与验证样本集(70%训练、30%验证);方案④目视解译样点作为训练样本,实测样点作为验证样本;方案⑤目视样点与实测样点选取相同数量的样本进行结合构建样本集(70%训练、30%验证)。研究不同方案下的农作物遥感分类精度。结果表明,除方案④外,①②③⑤4种样本数据集划分方案的整体精度均在95%以上,分类结果较好,表明采用目视解译补充样本点,可以有效解决样本点较少和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方案③作为研究区作物识别提取的最佳分类方案,总体精度达到97.6%,Kappa系数达到0.970,且玉米、水稻、大豆单类精度均超过97%,表明目视解译样点与实测样点分别选取训练样本与验证样本再结合构建训练样本集与验证样本集,不仅可以提升分类结果的精度,而且可以提高分类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基于光合有效吸收的水稻穗生物量遥感估测
    张朝冉, 彭漪, 杨凯丽, 袁宁鸽, 黎远金, 刘小娟, 吴慧丽
    2024, 53(6):  154-16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17
    摘要 ( )   PDF (40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水稻抽穗后冠层几何和光谱特征复杂性的影响,基于传统植被指数的遥感方法难以对水稻稻穗的生物量进行精确估算。基于无人机平台获取的光合有效辐射区域吸收系数,通过分析水稻抽穗后对不同波段光合有效辐射吸收能力的变化,建立基于光合有效吸收的穗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蓝红吸收差值指数建立的模型相较于传统的植被指数经验模型对穗生物量有更优的估算精度,对于2018年海南试验田获取的数据,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3,均方根误差(RMSE)为147.50 g/m2,变异系数(CV)为10.19%,跨年跨地测试的R2为0.72,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迁移能力。因此,基于光合有效吸收的穗生物量估测模型实现了稻穗生物量的遥感准确估测,有助于提升农作物大面积估产精度与估产效率。
    箱式烘烤烟叶化学成分变化与温湿度耦合分析
    宋宗昊, 蒋宸光, 吴岳轩, 吴中心, 王龙飞, 路晓崇, 遆晋松, 刘剑君
    2024, 53(6):  162-17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18
    摘要 ( )   PDF (62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箱式烘烤过程中烤烟质量形成和温湿度场的时空耦合关系,采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烤房不同位点的温湿度,构建温、湿度场云图,分析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烤后烟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揭示箱式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场与箱体内烤烟质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箱体内不同层面的温度分布呈现下层温度最高,中层次之,上层最低。随着烘烤进程的推进,箱体内部各层面高温区的分布模式呈现从四周向中心聚集的趋势;箱体内不同层面湿空气由箱体中层向箱体上层移动,从定色前期至干筋期,在箱体内上层面逐渐形成相对高湿环境,箱体内同一层面湿空气的分布遵循中心高四周低的规律。箱式烘烤过程中,箱体下层较中、上层温度高且湿度偏低,淀粉降解量大,烘烤结束时烟叶淀粉含量降为3.88%;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层面;蛋白质降解速率快;总氮含量总体变化平缓;香气物质积累量大,为1 308 μg/g。箱式烘烤箱体内不同层面烟叶烤后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下层烤烟综合评分为0.817,中层烤烟为0.765,上层烤烟为0.721,箱体下层的烤后烟叶质量最优。以上结果表明,位于箱体下层烟叶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低,其淀粉降解量大,香气物质及总糖和还原糖转化积累量高,烤后烟品质优。
    乙基香兰素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鼠源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赵银丽, 陈盼盼, 王金荣, 段二珍, 甘丽平
    2024, 53(6):  173-18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6.019
    摘要 ( )   PDF (14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检测乙基香兰素(EV)的免疫学方法,采用活性酯(AE)和混合酸酐(MA)2种方法,将乙基香草酸(EV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乙基香兰素人工免疫抗原BSA-EV(AE)和BSA-EV(MA),并采用紫外扫描(UV)和凝胶电泳(SDS-PAGE)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将BSA-EV(AE)和BSAEV(MA)分别免疫BALB/c 小鼠,3 免后10 d 断尾采血并分离血清制备鼠源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乙基香兰素人工抗原制备成功,BSA-EV(AE)和BSA-EV(MA)的偶联比分别为1∶2.92和1∶37.95。BSA-EV(AE)免疫组3 号血清效价最高为1∶51 200,对EV 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3.78 μg/L,线性范围为14.79~2 041.74 μg/L。BSA-EV(MA)免疫组1 号血清效价最高为1∶102 400,对EV的IC50 为617.00 μg/L,线性范围为42.66~8 709.64 μg/L。2个免疫组的血清抗体与香兰素、甲基香兰素、麦芽酚、乙基麦芽酚、BSA、鸡卵清蛋白(OVA)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1%。综上,人工抗原BSA-EV 合成成功,并成功制备了对EV灵敏特异的鼠源多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