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25, Vol. 54 ›› Issue (6): 175-184.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5.06.019
• 农业信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 • 上一篇
翟顺龙1,赵永伟2,常剑波2,王建安1,贺帆1,刘玲玲2
ZHAI Shunlong1,ZHAO Yongwei2,CHANG Jianbo2,WANG Jian’an1,HE Fan1,LIU Lingling2
摘要: 为了探明密集烤房保温处理对烟叶烘烤过程中蛋白质降解和氮代谢的影响,采用2种能源类型(空气源热泵、生物质燃烧)与2种保温材料(聚氨酯、无机塑化微孔)交叉组合,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聚氨酯保温空气源热泵烤房(CK1)、聚氨酯保温生物质烤房(CK2)、无机塑化微孔保温空气源热泵烤房(T1)和无机塑化微孔保温生物质烤房(T2)。通过测定烘烤过程中烟叶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氮代谢相关酶(内肽酶、氨肽酶、羧肽酶)活性及烤后烟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不同保温处理对烟叶烘烤过程中氮代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烘烤42 ℃时,T1、T2处理的蛋白质降解率分别为38.59%、37.26%,较CK1、CK2 处理分别提高了6.99、6.39 百分点;在烘烤40~42 ℃时,T1、T2 处理氨基酸变化幅度分别为31.13%、34.60%,均高于CK1和CK2处理,且烤后烟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了71.14%、47.47%,其中,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80.61%、52.00%,比例分别提高了4.01、2.26百分点。T1、T2处理在烘烤变黄期38~42℃的平均内肽酶活性为2.71、2.70 U/mL,平均羧肽酶活性为210.88、204.10 U/mL,平均氨肽酶活性为187.27、186.89 U/mL,均高于CK1、CK2处理。T1处理的氨肽酶活性峰值和T2处理的羧肽酶和氨肽酶活性峰值提前出现至40 ℃,有利于烟叶在变黄期(38~42 ℃)充分进行含氮物质转换和降解。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含氮物质的转化和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氨肽酶,其次是羧肽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等氨基酸对烤后烟风味具有较大贡献,T1和T2处理烤后烟呈味氨基酸综合得分高于CK1和CK2处理。综上,无机塑化微孔保温处理后的密集烤房能够优化烟叶的烘烤环境,提高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积累,并提高烤后烟的香气量、改善香气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