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7, Vol. 46 ›› Issue (7): 18-25.

•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 上一篇    下一篇

施氮量对沿黄粳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付 景,王越涛,尹海庆*,王生轩,王付华,陈献功,王 亚,杨文博,白 涛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 收稿日期:2016-12-25 出版日期:2017-07-15 发布日期:2017-07-15
  • 通讯作者: 尹海庆(1965-),男,河南南阳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栽培与育种研究。E-mail:yinhq98@163.com
  • 作者简介:付 景(1982-),女,河南南阳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水稻栽培生理生态研究。E-mail:fujing8210@sina.cn
  • 基金资助:
    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项目(S201004);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41100110600);河南省超级产粮大省奖励资金扶持粮油良种培育等项目(豫财贸[2015]131号2069999)

  • Received:2016-12-25 Published:2017-07-15 Online:2017-07-15

摘要: 以沿黄常规粳稻品种郑稻19和郑稻20为材料,设置8个氮肥施用水平,即整个生育期不施用氮肥和整个生育期施氮肥(折合纯氮)180、210、240、270、300、330、360 kg/hm2,分析不同氮肥水平对其产量及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郑稻19和郑稻20的地上部干质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增加,而根系体积、根干质量、根系氧化力、根系吲哚乙酸含量、根系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则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2个水稻品种的根系体积、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在分蘖中期、穗分化始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根系氧化力、吲哚乙酸含量、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在分蘖中期和穗分化始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郑稻19和郑稻20的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分别为9.35 t/hm2和8.79 t/hm2,显著高于其他施氮量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总体上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分别为17.0 kg/kg 和14.9 kg/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则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降低。综上,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郑稻19和郑稻20的根系形态、生理特性最佳,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且品种间比较,郑稻19优于郑稻20。

关键词: 水稻,  , 施氮量,  , 产量,  , 根系形态、生理特性,  , 氮肥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