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新美, 齐红志, 何家帅, 杨康娜, 魏跃鹏, 郭航兆, 孙磊康, 李孝永, 贾绪存, 李玉霞, 李荣发, 王群. 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N2O排放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5): 92-100. |
[2] |
张盼盼, 乔江方, 李川, 张美微, 穆蔚林, 郭涵潇, 岑俊娟. 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灌浆期籽粒氮、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3): 17-32. |
[3] |
乔江方, 何佳雯, 侯传伟, 张美微, 杨铭波, 韩琳琳, 张盼盼, 李川, 牛军, 郭涵潇, 穆蔚林. 施氮量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3): 33-42. |
[4] |
杨明达, 张素瑜, 李帅, 郑东方, 杨慎骄, 关小康, 王同朝. 不同播种灌溉方式对夏玉米出苗、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1): 22-31. |
[5] |
谢世兴, 蒋超, 赵冰欣, 董晓旭, 栗慧, 卢海博, 赵海超, 刘松涛, 魏东, 黄智鸿. 冀西北寒旱区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特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1): 32-40. |
[6] |
吴思, 周迎鑫, 罗薇, 陶明德, 陈平平, 罗红兵, 周文新, 易镇邪.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4): 42-50. |
[7] |
陈艳, 吴健, 马海彬, 杨丽, 刘迎雪, 李成玉, 刘天学, 李潮海, 赵亚丽.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3): 36-47. |
[8] |
张盼盼, 乔江方, 李川, 张美微, 牛军, 何佳雯. 叶面喷锌时期对不同夏玉米品种植株微量元素含量及分配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 11-23. |
[9] |
张盼盼, 乔江方, 李毓珍, 何冠华, 李川, 张美微, 牛军. 喷锌时期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及锌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6): 22-31. |
[10] |
杨明达, 张素瑜, 杨慎骄, 关小康, 陈金平, 李顺江, 王同朝, 邹国元. 砂壤土夏玉米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和湿润峰运移模拟及设计参数优选[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5): 148-161. |
[11] |
管艳霞, 王群, 赵寒梅, 贾绪存, 闫振华, 刘东尧, 董朋飞, 李潮海. 深松和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区夏玉米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4): 31-39. |
[12] |
张杰, 张慧, 陈丹丹, 李国领, 张建涛, 臧贺藏, 赵晴, 胡峰, 李国强, . 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和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9): 173-180. |
[13] |
张美微, 刘京宝, 乔江方, 李川, 黄璐, 张盼盼, 赵霞, 李萍. 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5): 55-62. |
[14] |
刘卫玲, 程思贤, 李娜, 吴健, 杨丽, 李潮海, 赵亚丽. 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养分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3): 8-16. |
[15] |
李俊红, 邵运辉, 刘瑞, 丁志强, 李舞, 张洁, 吕军杰, 姚宇卿. 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3): 2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