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研究进展
    李俊州,文才艺
    2015, 44(10):  1-7. 
    摘要 ( )   PDF (8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菌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理想因子。综述了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筛选途径、筛选技术以及生防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在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防细菌的筛选途径与技术、基础研究和遗传改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叶子花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李春牛,周锦业,关世凯,屈婷婷,宋倩,曾宋君,卜朝阳
    2015, 44(10):  8-11,28. 
    摘要 ( )   PDF (6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叶子花生长开花特性、花期调控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地栽叶子花开花少或花期不整齐问题,分析了其花期不易被人工调控的原因,指出今后应在选育易开花品种、改良种植方式、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优化调控方法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成功地进行叶子花的花期调控,使叶子花在园林中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应用。
    猪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进展
    刘运超,陈玉梅,姬鹏超,赵宝磊,王聚财,邓瑞广,张改平
    2015, 44(10):  12-16. 
    摘要 ( )   PDF (7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细小病毒(PPV)感染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和肠炎性腹泻等疾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防控以接种疫苗为主,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型PPV疫苗的研究工作成绩显著。VP2蛋白是PPV主要的衣壳蛋白,对研究新型PPV疫苗至关重要,综述了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及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PPV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水稻白化复绿突变体白784的生理特性分析及基因精细定位
    王付华,王 亚,王青林,尹海庆,王生轩,陈献功,孙建军,王越涛,付 景,白涛,周柯
    2015, 44(10):  17-23. 
    摘要 ( )   PDF (11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水稻白化复绿突变体白784的生理特性和相关遗传机制,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下白784的表型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白化表型受温度控制,20、22、24 ℃低温处理使白784叶片的色素合成不同程度受阻,叶片呈白化表型;与对照相比,白784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20 ℃处理(10 d)白784叶绿素a、叶绿素b较对照分别下降95.18%(P<0.01)、86.86%(P<0.01);22 ℃处理(14 d)白784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较对照分别下降96.19%(P<0.01)、93.25%(P<0.01)、92.76%(P<0.01);24 ℃处理(12 d)白784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较对照分别下降86.17%(P<0.05)、91.67%(P<0.01)、95.30%(P<0.01);26 ℃处理(12 d)白784叶色绿化,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27.63%、25.70%、27.17%(P>0.05);28 ℃处理(12 d)白784叶色与正常无异,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差异不显著;表明24~26 ℃是白784叶色白化的敏感温度。同时构建F2作图群体(白784×郑州早粳),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结果表明,该突变体温敏白化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424个SSR分子标记将Abt6初步定位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上,位于标记RM5988~RM6071,与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4、 9.7 cM;进一步扩大F2群体,在F2、F3群体白化单株中寻找目标区段发生重组的个体,利用InDel标记分析目标区段杂合单株的标记基因型,将Abt6定位在InDel标记Y15420~Y15648,标记间物理距离约278 kb
    不同群体下小麦花期干物质转运和冠层光分布特性研究
    张黛静,王真,李雪梅,马雪,王多多,张艳艳,李春喜
    2015, 44(10):  24-28. 
    摘要 ( )   PDF (8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不同群体条件下小麦开花期干物质转运及光分布特性,以半冬性周麦22和弱春性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个品种在不同群体条件下开花期分层干物质转运、光分布、光能利用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个小麦品种群体中,40~60 cm冠层单株干物质转运量、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优于其他冠层。半冬性周麦22地上部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以及产量三要素都优于弱春性郑麦9023。
    外源性碳源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碳氮代谢的影响
    王雅楠,刘 存,孟 珂,闫慧慧,卢继科,郭亚飞,马 超
    2015, 44(10):  29-34. 
    摘要 ( )   PDF (17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外源性碳源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碳、氮代谢的影响,利用室内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外源性果糖、葡萄糖、蔗糖、海藻糖、麦芽糖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晋麦47和郑引1号蔗糖、可溶性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两品种分别升高了151.88%和90.31%、259.13%和97.39%、225.39%和163.91%;而硝态氮、铵态氮含量降低,分别降低了20.58%和28.01%、25.49%和21.52%。外源性果糖、葡萄糖、蔗糖、海藻糖、麦芽糖均能显著增加干旱条件下两品种蔗糖、可溶性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5.52%~31.53%和22.20%~79.23%、9.44%~26.15%和3.52%~22.91%、16.69%~55.58%和-5.61%~59.67%;降低了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分别降低了1.86%~25.33%和0.92%~31.00%、-9.85%~9.19%和-5.11%~12.10%,并与干旱胁迫表现出明显的加和效应。5种外源碳源均能显著增加非干旱条件下小麦蔗糖、可溶性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而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外源性碳源的添加增加了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碳、氮养分的积累量,增强了碳、氮代谢水平。
    11份超甜玉米自交系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齐建双,卢彩霞,岳润清,燕树锋,韩小花,铁双贵
    2015, 44(10):  35-38. 
    摘要 ( )   PDF (4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8个分属于Reid、Lancaster类群超甜玉米自交系为母本,3个唐四平头类群超甜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超甜玉米鲜食种皮厚度、鲜食甜度、煮食种皮厚度、煮食甜度及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H6048对子代籽粒5个性状均表现为正遗传效应,12H6004对子代籽粒5个性状均表现为负遗传效应;12HZ46-48鲜食与煮食甜度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12H351的5个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最低;每种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组合均是由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或中的自交系组配,至少也要有一个亲本是高或中等水平的一般配合力组配而成。
    国审玉米品种浚单20和浚单29的光温需求特征
    王秀萍,齐红志,胡景辉
    2015, 44(10):  39-42. 
    摘要 ( )   PDF (4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国审夏玉米品种浚单20和浚单29的区域试验数据和对应的气象数据,分析了2个品种对光温资源的需求及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浚单29的生育期平均较浚单20长4 d,但2个品种完成生育期所需积温无显著差异,其中浚单29生育期延长主要表现在吐丝后生育天数的延长。浚单20和浚单29全生育期所需积温分别为2 384~2 852 ℃和2 366~2 927 ℃。浚单29出苗—吐丝所需≥10 ℃积温显著低于浚单20,吐丝—成熟所需≥10 ℃积温显著高于浚单20。除播种—出苗外,出苗—吐丝、吐丝—成熟和播种—成熟3个阶段均表现为浚单29的日照时数较浚单20显著偏低。2个品种吐丝—成熟天数和全生育期天数对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
    不同育苗方式对甘薯出苗特性的影响
    刘志坚,秦素研,张勇跃,于 蕾,李建国
    2015, 44(10):  43-45. 
    摘要 ( )   PDF (3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甘薯最适宜的育苗方式,研究了大棚与小拱棚条件下覆地膜与不覆地膜育苗对漯薯10号、广薯87、商薯19的出苗期、齐苗期、成苗数、百苗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育苗,覆地膜比不覆地膜出苗期均提早3 d,齐苗期提早1~2 d,成苗数增加17.4%~35.2%,百苗质量减少1.9%~4.1%。小拱棚育苗,覆地膜比不覆地膜出苗期提早1~2 d,齐苗期均提早1 d,成苗数增加12.1%~31.0%,百苗质量减少1.2%~4.3%。大棚与小拱棚育苗相比,覆地膜与不覆地膜育苗方式3个甘薯品种出苗期、齐苗期均提早,成苗数、百苗质量均增加。相同育苗方式下,商薯19出苗期与齐苗期早于漯薯10号,漯薯10号早于广薯87,成苗数量以商薯19最多,广薯87较少,而百苗质量漯薯10号最高。总之,在不同育苗方式下,3个甘薯品种成苗期、成苗数表现为大棚优于小拱棚、覆地膜优于不覆地膜。
    高产、优质、多抗谷子新品种豫谷23号的选育
    李君霞,代小冬,杨育峰,杨国红,范艳萍,薛华政,王春义,杨晓平,朱灿灿
    2015, 44(10):  46-48. 
    摘要 ( )   PDF (4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豫谷2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60D1为母本,以郑407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广适谷子新品种,2012—2014年在河南省夏谷新品种区域试验中,3 a 19点平均产量5 644.9 kg/hm2,比对照豫谷9号增产3.85%,2014年河南省谷子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5 368.5 kg/hm2,比对照豫谷9号增产5.45%,居参试品种第2位,该品种外观商品性好,抗倒性强,适应性广。2015年3月通过河南省鉴定,鉴定编号为豫鉴谷2015002。
    TBA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菊,常云霞,詹秀环,周琳,陈龙,王子云
    2015, 44(10):  49-52. 
    摘要 ( )   PDF (5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了5-(4-氯苯基)-2-(2-硝基苯甲酰胺基)-1,3,4-噻二唑(TBA)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TBA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在水培条件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6、8、10、12、14 mg/L)TBA浸泡处理油菜种子,并测定了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的根长、茎高、根粗、茎粗,幼苗叶片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幼苗根系活力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TBA质量浓度在6~10 mg/L时,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根长、茎高、根粗、茎粗随着TBA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大,TBA高于10 mg/L时则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同时,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幼苗根系活力也随着TBA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然后随之下降,在10 mg/L TBA时达到最高。因此,TBA能有效促进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且TBA质量浓度为10 mg/L效果最好。
    拟南芥响应过氧化氢突变体的筛选及遗传分析
    雷凯健,王棚涛,刘浩
    2015, 44(10):  53-56. 
    摘要 ( )   PDF (9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获得的拟南芥突变体库筛选过氧化氢(H2O2)敏感突变体,以期为研究氧化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遗传材料。从该突变体库中筛选出1株H2O2敏感突变体hps12 (hydrogen peroxide sensitive 12)。表型分析发现,hps12突变体植株矮小,果荚较短,并且在4 mmol/LH2O2处理下hps12的子叶变绿情况明显低于野生型(WT),突变体的离体叶片在10 mmol/L H2O2处理下相比WT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衰老症状。进一步遗传学分析表明,该突变体为单基因隐性突变。
    烟叶调理剂及其施用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杨文蛟,周海燕,杨帆,彭瀚辉,黄李萍,吴永尧
    2015, 44(10):  57-60. 
    摘要 ( )   PDF (6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施用烟叶调理剂对烤烟增香提质方面的作用效果,研究了烟叶调理剂喷叶2次与灌根+喷叶组合2种施用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烟叶调理剂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烤烟单叶质量、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烟叶调理剂喷叶及灌根+喷叶组合处理的上述指标较不施用调理剂处理分别提高3.71%、2.86%、6.82%、2.22%、5.89%、2.04%,3.07%、5.21%、5.17%、2.33%、3.02%、1.34%,但对初烤烟叶叶面积与叶厚度无明显影响。增施烟叶调理剂使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更为协调,烟叶调理剂喷叶2次处理效果更优。增施烟叶调理剂可以明显提高烤烟叶黄素、β-胡萝卜素、芸香苷含量。综合分析认为,增施烟叶调理剂对烟叶质量提升明显,其中喷叶2次施用效果优于灌根+喷叶组合施用方式。
    Co-γ辐射对3株南山茶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查钱慧,金俊,杨亚慧,龚海光,黄永芳
    2015, 44(10):  61-64,72. 
    摘要 ( )   PDF (13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60Co-γ辐射对不同南山茶优树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3株南山茶优树种子分别进行0(对照)、10、20、30 Gy 60Co-γ 辐射处理。结果表明:增城1号种子经10 Gy辐射,其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分别为29.00%和5.00%,11月苗高为16.56 cm,均为4个处理中最低值;东莞5号和广宁2号则表现为30 Gy辐射组成活率、苗高、叶片生长指标居4个处理中最低;增城1号20、30 Gy辐射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东莞5号和广宁2号则表现为辐射组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对增城1号发芽及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辐射剂量为10 Gy,对东莞5号、广宁2号发芽及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为30 Gy,表明3株南山茶优树对60Co-γ辐射的响应不完全一致。
    丰产抗虫常规棉花新品种sGK中301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陈伟,王红梅,赵云雷,李运海,龚海燕,桑晓慧,霍飞超
    2015, 44(10):  65-67. 
    摘要 ( )   PDF (4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GK中3017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35为母本,以sGK9708优系为父本,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11—2012年在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 479 kg/hm2,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6.2%。2013年在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 486.5 kg/hm2,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0.9%。枯萎病和黄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5.2和22.0,抗棉铃虫。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种植。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晓菁,李中方,臧贺藏,张杰,胡峰,李国强,冯晓,赵晴,郑国清
    2015, 44(10):  68-72. 
    摘要 ( )   PDF (7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河南省的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模式:0 kg/hm2(N0)、180 kg/hm2(N1,基肥120 kg/hm2+追肥60 kg/hm2)、240 kg/hm2(N2,基肥120 kg/hm2+追肥120 kg/hm2)和300 kg/hm2(N3,基肥120 kg/hm2+追肥180 kg/hm2),研究不同施氮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以期为该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2个玉米品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各模式先玉335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郑单958;2个玉米品种叶绿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各模式先玉335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郑单958。随施氮量增加,郑单958和先玉335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籽粒产量以N2模式最高,为10 209.04 kg/hm2和11 115.08 kg/hm2;氮素利用效率以N1模式最高,为57.37 kg/kg和57.01 kg/kg,与N2模式无显著差异;总体上先玉335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郑单958。综合认为,2个玉米品种均以N2模式可以同步协调实现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且先玉335优于郑单958。
    施用控失尿素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王国文,郭景丽,姜瑛,冯梦喜,顾朝晖,秦彦林,张艳菲,王文亮
    2015, 44(10):  73-75. 
    摘要 ( )   PDF (4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置施用常规复合肥(T1)、普通尿素配方肥(T2)、控失尿素配方肥(T3)3个处理并采用基追结合的施肥方式探讨施用控失尿素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为控失尿素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T1、T2处理相比,施用控失尿素配方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施用控失尿素配方肥能够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进而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5.26%、9.91%;施用控失尿素配方肥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增幅分别达到8.75%、9.92%。综上,控失尿素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氮肥偏生产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潜力。
    菌肥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石灰性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胡可,王琳,秦俊梅
    2015, 44(10):  75-80. 
    摘要 ( )   PDF (6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小区试验,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CK)、施化肥(NP)、施有机肥(M)、施有机肥+化肥(M+NP)、施有机肥+化肥+菌肥(M+NP+B)]对石灰性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有机肥与菌肥在石灰性土壤培肥改良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总体上,所有施肥处理的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微生物数量均高于对照。对于土壤氨化、固氮化作用强度,所有含有机肥处理均高于化肥处理,其中M+NP+B处理最高,在玉米生育中后期效果更明显。对于土壤硝化作用强度,所有含有机肥处理均高于化肥处理,其中M+NP处理最高,M+NP+B〖JP〗处理次之,该处理在玉米生育中后期效果更明显。总体上,M+NP+B、M+NP处理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高于M处理,三者都高于NP处理。总体上,所有含有机肥处理的微生物数量均高于化肥处理,其中细菌数量以M处理最高,真菌数量以M+NP+B处理最高。
    恩施魔芋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翟琨,向东山
    2015, 44(10):  81-84. 
    摘要 ( )   PDF (5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恩施魔芋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及潜在的健康风险,对土壤重金属元素铜(Cu)、铬(Cr)、镉(Cd)、砷(As)、铅(Pb)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JP+1〗魔芋产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低于1.0,综合污染指数为0.4,土壤处于安全等级,适合发展魔芋无公害生产。其中,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高(0.77),是潜在的首要污染物。在5种重金属中,Cu含量与C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b含量与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几种重金属引起的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总非致癌风险、总致癌风险均低于相应风险阈值,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明显危害,但Cr和As存在着潜在的健康风险威胁。儿童总非致癌风险和总致癌风险出现的概率分别是成人的1.5倍和3.5倍,且儿童的总致癌风险处于临界点,需要高度关注并及时进行土壤修复和治理。因此,为确保魔芋无公害生产能够顺利开展,需要及时监控土壤中Cd、Cr、As的进入途径和进入量,必要时采取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措施,以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和魔芋生产安全性。
    球序卷耳的镉积累特性研究
    胡容平,石军,黄廷友,林立金
    2015, 44(10):  85-89. 
    摘要 ( )   PDF (6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球序卷耳在不同镉含量处理下的生长状况及镉积累特征,以期筛选出新的用于农田镉污染修复的镉富集植物。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镉含量的增加,球序卷耳的生物量及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从镉含量来看,球序卷耳的根系、地上部分的镉含量均随着土壤中镉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镉含量为75 mg/kg时,球序卷耳根系镉含量为684.78 mg/kg,地上部分镉含量为110.02 mg/kg,超过了镉超富集植物的临界值。球序卷耳根系和地上部分镉富集系数均大于1,但转运系数小于1。因此,球序卷耳是一种镉富集植物。就镉积累量而言,球序卷耳根系、地上部分及整株的镉积累量均与土壤中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综上所述,球序卷耳能够用于农田镉污染土壤的修复。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任若凡,赵腾飞,王晴晴,马友华,张云华
    2015, 44(10):  90-95. 
    摘要 ( )   PDF (6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淮南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为治理重金属污染与恢复污染区的生态系统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对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分析发现,8个样地中仅1个样地受到轻度污染,其余样地均受到重度污染;随着样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增大,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与个体数总体呈减少趋势;样地土壤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相反,土壤动物群落的Simpson优势性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一致。
    植物保护
    8种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焦浩,范艳云,高小宁,黄丽丽,王小波,王丽
    2015, 44(10):  95-99. 
    摘要 ( )   PDF (9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有效防治苹果树腐烂病,通过夏季药剂涂干和春季病斑刮治试验,评价了8种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连续3 a(2012—2014年)的预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戊唑醇、噻霉酮、链霉菌Hhs.015、苯醚甲环唑和农抗120五种药剂在7月份连续2次喷涂苹果树枝干,能够有效地抑制腐烂病新病斑的形成,第2年新生病斑减少百分率的均值介于75.8%~84.1%,表现出稳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3%的戊唑醇200倍液和1.6%的噻霉酮30倍液的效果相对较好,新生病斑减少百分率均值分别达到了84.1%和81.6%。连续2 a(2012—2013年)的病斑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戊唑醇表现出优良的病斑治疗效果,处理的40个病疤中只有1个复发,复发率为2.5%;噻霉酮、苯醚甲环唑、拂蓝克和腐植酸·铜的治疗效果次之,病疤复发率为5%;进一步测量了药剂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发现拂蓝克和戊唑醇促进愈伤组织形成的能力较强,其愈伤组织宽度均值分别达到了16.7 mm和15.3 mm,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以上结果说明,夏季在树干上喷涂适宜的化学药剂可以显著降低新生病疤的发生数量,从而起到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预防作用。在苹果树腐烂病的化学防治上要树立预防为主、刮治为辅的理念,即在夏季选择适宜的药剂喷涂树干2次(间隔7~10 d),以降低新病疤的发生数量,然后再结合病疤刮治措施进行防治。
    几种新烟碱类似物杀虫剂对星天牛的防治效果
    王方晓,洪家宝,程新胜
    2015, 44(10):  100-103. 
    摘要 ( )   PDF (10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有效防治林木上的星天牛,2010—2012年用4种新烟碱类似物杀虫剂对美国红枫苗圃中植株进行了星天牛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20%丁诺特呋喃涂干对星天牛成虫羽化出孔有一定抑制作用;50%噻虫胺、25%噻虫嗪和20%丁诺特呋喃根施虽对星天牛幼虫有一定的毒杀作用,但达不到在苗圃中阻止星天牛传播的目的。各处理中,75%吡虫啉根施对星天牛防治效果最好,2种剂量下(单位胸径有效成分用量0.22 g/cm、0.12 g/cm)施药后1 a防治效果均达100%,连续2 a根施吡虫啉后,第3年在未施药的情况下星天牛成虫的死亡率仍在80%以上,说明利用吡虫啉根施可以有效控制美国红枫苗圃中的星天牛。
    25%异丙威·毒死蜱乳油在稻米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测定
    常虹,陈妍
    2015, 44(10):  104-108. 
    摘要 ( )   PDF (7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全面准确地评价25%异丙威·毒死蜱乳油在水稻上使用后的生态环境安全性,指导其科学合理使用,借助GC-NPD检测技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异丙威和毒死蜱在稻米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2010年和2011年在贵阳、长沙和天津3地进行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按推荐用药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喷施25%异丙威·毒死蜱乳油3~4次,末次用药33 d后,异丙威在稻米中的残留量≤0.049 mg/kg,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0.20 mg/kg,土壤中未检测到异丙威残留;毒死蜱在稻米中的残留量≤0.038 mg/kg,土壤中的残留量≤0.054 mg/kg,均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0.10 mg/kg。建议采用25%异丙威·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时,有效成分最高用量0.27 g/m2,最多施药4次,安全间隔期为33 d。
    生物柴油与苯对几种环境生物活性的测定
    吴仁海,职倩倩,苏旺苍,鲁传涛,孙润红,朱昆,闫培培
    2015, 44(10):  109-112. 
    摘要 ( )   PDF (8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评价生物柴油替代苯作为农药助剂的生态风险,室内测定了生物柴油和苯对斑马鱼、蚯蚓及黑麦草的毒性,评价二者对鱼类、土壤环节动物及植物的生态效应。在处理后24~96 h,苯对斑马鱼的毒性是生物柴油的3.9~4.8倍。不同剂量生物柴油和苯处理都抑制蚯蚓的生长,苯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生物柴油与苯单独使用对黑麦草基本无活性,0.3%生物柴油与炔草酯混用对黑麦草的鲜质量抑制中浓度(IC50值)为1.22 g/hm2,0.3%苯与炔草酯混用对黑麦草的IC50值为7.69 g/hm2,生物柴油对炔草酯的增效作用明显高于苯。综上,生物柴油对鱼类、土壤环节动物的安全性明显高于苯,对植物的毒性较低,但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明显高于苯。
    园艺 林学
    不同滴灌量对新疆温室土壤水分、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克全,郑国玉,马军勇,周建伟,何帅,陈云
    2015, 44(10):  113-116. 
    摘要 ( )   PDF (12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新疆温室滴灌番茄适宜灌水量,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研基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处理对温室滴灌番茄土壤水分状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番茄土壤水分状况变化幅度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增大而后缓慢减小的趋势,就灌水量的影响程度而言,灌水量较小的T1(3 600 m3/hm2)、T2(4 200 m3/hm2)处理仅对0~4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影响较大,而灌水量较高的T4(5 400 m3/hm2)与T3(4 800 m3/hm2)处理对0~60 cm土层均有较大影响。番茄红素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大呈现减少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随灌水量增大先减小而后增大,之后再减小;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以T2最高。番茄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减少趋势。建议新疆温室滴灌番茄灌水量为4 800 m3/hm2
    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周先容,幸春渝,江波,李昌满,刘秀玲
    2015, 44(10):  117-121. 
    摘要 ( )   PDF (6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并建立合理的菜粮轮作模式,以茎瘤芥、玉米和水稻3种作物种子为受体,以茎瘤芥叶片为供体,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10、50、100 g/L)的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对受体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具有明显的化感效应,对3种受体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3种受体作物中,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最强,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其对根长的化感效应强于对株高的化感效应。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对3种受体作物幼苗中的MDA含量均有较明显的影响,浸提液质量浓度为100 g/L时,MDA含量最高。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大于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从化感作用角度考虑,榨菜—水稻这种水旱轮作模式可能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更具优势。
    GA3、6-BA和根长对牡丹凤丹白成熟胚解除上胚轴休眠的影响
    贺 丹,吕博雅,王雪玲,高小峰,王 政,刘艺平,何松林
    2015, 44(10):  122-126. 
    摘要 ( )   PDF (6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缩短牡丹无性繁殖周期,以凤丹白(Paeonia ostii‘Fengdanbai’)种子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GA3、6-BA及根长对牡丹凤丹白成熟胚解除上胚轴休眠的影响,探讨能够快速解除上胚轴休眠的适宜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和根长。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结果表明,在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对照中,上胚轴未萌动;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后,上胚轴均能在2~5 d内萌动,其中最快打破上胚轴休眠的处理是6-BA 0.1 mg/L+GA3 1.0 mg/L,而较快打破休眠且诱导出的胚苗生长状况最佳的处理为6-BA 0.5 mg/L+GA3 1.0 mg/L。根长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根长度对解除上胚轴休眠有一定的影响,根长0~1、4~5 cm时打破上胚轴休眠所需时间最短,但以根长为3~4 cm能较快打破上胚轴休眠且成苗率和真叶抽生率最高,成苗的各项形态指标较优,同时对胚苗可溶性糖、淀粉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均验证了适宜的根长度为3~4 cm。综上,当凤丹白离体成熟胚胚苗根长长至3~4 cm时,使用1.0 mg/L GA3和0.5 mg/L 6-BA同时处理,既可快速打破上胚轴休眠缩短成苗时间,又可收获品质较好的种苗。
    综述
    流苏树嫩枝扦插及生根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
    魏巍,张鸽香
    2015, 44(10):  127-131. 
    摘要 ( )   PDF (10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处理时间、留叶量对流苏树嫩枝扦插生根影响,以及生根过程中插穗韧皮部、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生根影响最大,其次是浓度,流苏树嫩枝扦插的最佳组合为500 mg/L的IBA溶液浸泡30 min,生根率为76.67%;保留2片1/2叶的插穗生根率最高,为73.33%;经IBA处理的插穗可溶性糖含量的谷值比清水对照插穗提前了10 d,且可溶性糖含量基本高于对照;IBA处理插穗韧皮部的淀粉含量在初期下降以补充愈伤组织形成的营养需要,变化进程比清水对照要快;且叶片淀粉含量基本高于清水对照。因此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插穗营养物质的积累、缩短生根周期。
    园艺 林学
    人工花棒林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初步研究
    刘丽丹,张 娜
    2015, 44(10):  132-135. 
    摘要 ( )   PDF (6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干旱风沙区营造人工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林对退化沙地土壤改良及植被的恢复作用,2013—2014年,对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19、24、30、35年生人工花棒林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花棒林生长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组成趋于丰富,结构趋于复杂。群落组成逐渐由人工种植的灌木树种演变为以草本、灌木结构为主的植物群落,且优势种的重要值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生活型组成看,植物种从以沙生、1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占优势地位,逐步让位于耐旱、抗风蚀的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从7年生、19年生至24年生花棒群落呈现增加趋势,之后从30年生至35年生花棒群落又逐渐降低,最低是7年生花棒群落,最高是24年生花棒群落。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趋势是从7年生至35年生花棒群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在各花棒群落间Pielou指数均差异不显著。说明随着人工花棒林植物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组成结构趋向均匀和稳定。
    杏鲍菇漆酶的诱导及其对染料的脱色降解
    李 飞,夏文静,臧 玲
    2015, 44(10):  136-140. 
    摘要 ( )   PDF (8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培养条件对杏鲍菇诱导漆酶的影响,进一步开发杏鲍菇漆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采用碳源、氮源、不同浓度的Cu2+、香兰素、愈创木酚等诱导物对杏鲍菇产漆酶进行诱导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索了反应温度、pH值、染料浓度和杏鲍菇漆酶用量对3种染料(酸性铬兰K、溴酚蓝、龙胆紫)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蛋白胨时杏鲍菇产漆酶活力最高,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不同诱导物能促进漆酶的合成,当Cu2+ 0.2 mmol/L、愈创木酚0.01 mmol/L、香兰素0.1~0.5 mmol/L时对杏鲍菇漆酶的诱导效果最显著。杏鲍菇漆酶对染料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在pH值5.0、40 ℃条件下反应16 h,酸性铬兰K、溴酚蓝、龙胆紫的脱色率分别达到76.9%、69.1%、63.8%,显示杏鲍菇漆酶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畜牧 兽医
    日粮营养水平对临高猪H-FABP基因表达量和肉品质的影响
    孙瑞萍,魏立民,刘圈炜,晁 哲,郑心力,王 峰
    2015, 44(10):  141-145. 
    摘要 ( )   PDF (6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日粮营养水平对临高猪生产性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表达量和肉品质的影响。挑选48头体质量为(34.54±1.58) kg的阉割临高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高(DE 12.50 MJ/kg、CP 15.50%)、低(DE 11.60 MJ/kg、CP 13.00%) 2种营养水平的日粮,至体质量达到约85 kg时,每重复挑选1头 (共8头)体质量接近平均体质量的临高猪进行屠宰,测定临高猪的生产性能、H-FABP基因表达量及肉品质。结果表明:高、低2种营养水平的日粮对临高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与高营养水平日粮相比,低营养水平日粮可显著提高临高猪H-FABP 基因表达量及熟肉率,提高临高猪肌内脂肪含量、减少滴水损失、降低肌肉pH值。临高猪H-FABP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可见,日粮营养水平对临高猪H-FABP基因表达量和肉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部分地区奶山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曹树轩,张志敏,崔艳艳,王金鸿,吕亚莉,李 丹,菅复春,王荣军,张龙现,宁长申
    2015, 44(10):  146-149. 
    摘要 ( )   PDF (7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麦克马斯计数法对采自河南省西峡县和陕西省富平、麟游、泾阳、高陵县共316份奶山羊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共发现11种(类)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高达98.1%(310/316),优势虫种为球虫、阿米巴以及圆线虫,其中以球虫感染率最高,达88.6%(280/316),最高OPG达56 000;阿米巴和圆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5.5%和37.7%,圆线虫最高EPG达7 000;隐孢子虫、贾第虫、鞭虫、细颈线虫、肺线虫、莫尼茨绦虫、矛形双腔吸虫、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3%、0.9%、3.2%、0.3%、4.1%、4.1%、1.3%、0.3%;75.0%的阳性样品为2~4种寄生虫混合感染,且以2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率最高,高达47.2%;舍饲和放牧奶山羊的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98.6%和97.1%。可见,我国奶山羊的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
    放牧强度与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高度的对应分析
    殷国梅,吕世杰,丁海君,薛艳林,王海明,赵和平,刘永志
    2015, 44(10):  150-155. 
    摘要 ( )   PDF (9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物高度的影响,以植物种群及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高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短花针茅、冷蒿和无芒隐子草种群高度受不同放牧强度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群落高度在不同放牧强度处理间差别不大。Q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高度的总体变化规律为:零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受各放牧强度综合影响,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高度的总体表现为植物群落>短花针茅种群>冷蒿种群>无芒隐子草种群。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增加会导致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高度下降,其中,短花针茅和群落高度变化对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响应敏感,冷蒿和无芒隐子草高度变化对零放牧和轻度放牧响应敏感。
    农产品加工 农业工程 农业信息技术
    不同控水方法对多雨条件下烤烟下部叶烘烤效果的影响
    罗定棋,魏 硕,胡战军,聂 鑫,刘媛媛,张永辉,赵锦超
    2015, 44(10):  156-159. 
    摘要 ( )   PDF (10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泸州多雨条件下烤烟下部叶易烤青烤黑的问题,烘烤中采取不同温、湿度调控失水方法,对烘烤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雨条件下烤烟下部叶采取控湿烘烤效果较好,烘烤过程间歇排湿,烘烤更为灵活,可以实现烟叶变黄与失水协调,有效减少青烟、黑糟烟的发生。控湿烘烤工艺较常规烘烤工艺烤后烟经济产量提高138.1 kg/hm2,上中等烟比例提高16.3个百分点,烘烤成本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