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Vol. 42 ›› Issue (12): 55-58.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王健胜,刘沛松,文祯中   

  1. 平顶山学院 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 平顶山 467000
  • 收稿日期:2013-05-22 出版日期:2013-12-15 发布日期:2013-12-15
  • 作者简介:王健胜(1978-),男,陕西礼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环境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E-mail:wjsheng1998@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公益性专项(201004044);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12B180025);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1008/G)

  • Received:2013-05-22 Published:2013-12-15 Online:2013-12-15

摘要: 为了探讨林草复合模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及不同植被修复模式间土壤水分的差异,对6种植被恢复模式(紫花苜蓿、杨树+紫花苜蓿、侧柏+紫花苜蓿、栓皮栎+紫花苜蓿、刺槐+紫花苜蓿、荒草)下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栓皮栎+紫花苜蓿模式下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最好;6种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其中荒草模式和刺槐+紫花苜蓿模式在改善不同深度土壤水分方面效果较好;6种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坡面的降低总体上呈逐步减小趋势,不同植被模式在改善不同坡面土壤含水率方面各具优势,其中荒草模式和刺槐+紫花苜蓿模式在改善坡顶和坡中土壤水分方面效果较好,而紫花苜蓿模式在改善坡底土壤水分方面效果最好。总体来讲,刺槐+紫花苜蓿模式较适合在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植被恢复, 林草复合模式, 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