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政策与伦理
道德声明
编辑评审
版权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服务
专题策划
更多>>
《河南农业科学》
微信公众号
《河南农业科学》
官网二维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专题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氮肥及有机物料配施对黄壤冬油菜-玉米轮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魏全全, 顾小凤, 芶久兰, 张萌, 饶勇, 肖华贵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 (
6
): 41-5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3.06.005
摘要
(
905
)
PDF
(6331KB)(
145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氮肥及有机物料配施对黄壤冬油菜-玉米轮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贵州黄壤地力改善以及冬油菜和玉米丰产提质提供科学依据。2018—2021年连续4 a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展氮肥配施不同有机物料长期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磷钾肥(T1,CK);氮肥+磷钾肥(T2);氮肥+磷钾肥+秸秆(T3);氮肥+磷钾肥+生物炭(T4);氮肥+磷钾肥+商品有机肥(T5)],于2021年5月油菜收获后采集不同处理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T1—T5处理的细菌OTU数量分别为3 557、3 413、3 315、3 452、3 468个,真菌OTU数量分别为1 530、1 196、1 488、1 428、1 579个。氮肥及有机物配施后的T2—T5 处理,土壤细菌群落Chaol 指数、Shannon 指数较T1 分别增长0.67%~7.79%、0.30%~1.36%,Simpson指数降低2.94%~11.76%;土壤真菌群落Chaol指数、Shannon指数较T1分别增长9.64%~20.66%、29.55%~61.86%,Simpson指数降低55.83%~89.52%。群落相对丰度以及线性判别分析(LEfSe)结果显示,与T1处理相比,氮肥及有机物料配施改变土壤中细菌优势菌种的丰度,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1.74%~24.05%、9.03%~29.06%、2.13%~12.12%,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分别下降17.78%~42.79%、12.61%~14.68%;土壤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Unclassified_k_Fungi、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分别下降2.79%~41.84%、33.14%~54.85%、4.13%~69.97%、37.64%~79.47%,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提升29.78%~249.21%,镰刀菌属(
Fusarium
)的相对丰度下降4.95%~55.77%。综上,氮肥及有机物料配施均能改善黄壤冬油菜-玉米轮作田土壤中微生物环境,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配施有机物料有提升土壤有益菌群、降低或抑制有害菌群的作用,可改善黄壤地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
张济世, 刘春增, 吕玉虎, 王守刚, 曹卫东, 张玉亭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 (
11
): 82-9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11.010
摘要
(
398
)
PDF
(8309KB)(
76
)
可视化
收藏
紫云英还田替代部分化肥是豫南稻区节肥增效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探讨等量紫云英还田条件下,不同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磷素供应和水稻磷素吸收的影响,依托豫南稻区紫云英与化肥配施的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08年),共设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100)、等量紫云英还田(22.50 t/hm
2
)与不同用量化肥配施(100%化肥,MVF100;80%化肥,MVF80;60%化肥,MVF60;40%化肥,MVF40)],通过分析2021年的数据,研究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有效磷含量、植株磷含量及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MVF100、MVF80处理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较F10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8.52%、7.14%;MVF100 处理成熟期秸秆干物质积累量较F100 处理显著提高了12.84%;MVF80处理成熟期穗干物质积累量较F100处理增加了11.05%,但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处理成熟期穗干物质积累量和F100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处理孕穗期叶面积指数均低于F100处理,而MVF100、MVF60处理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高于F100处理。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植株磷含量和积累量均显著高于CK,整体上与F100处理无显著差异。其中,孕穗期土壤有效磷含量、植株磷含量和积累量均以MVF100处理最高,成熟期均以MVF60处理最高。综合考虑,豫南稻区紫云英还田22.50 t/hm2可替代20%~40%的化肥,替代效果和单施化肥无显著差异。随后,通过显著相关的二次曲线关系发现,适量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可提高成熟期穗干物质积累量,而要达到最高的成熟期穗干物质积累量所需的最佳成熟期土壤有效磷含量为7.56 mg/kg,叶面积指数为7.02,以MVF60处理接近最佳值。综上,我国南方稻田紫云英还田22.50 t/hm
2
与60%化肥配施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秸秆和有机肥配施对设施菜地氮素流失和产量的影响
曹秀鹏, 黄兴学, 周国林, 张润花, 谢言兰, 施玲芳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 (
9
): 79-8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09.008
摘要
(
453
)
PDF
(1644KB)(
163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上施肥灌溉不合理现象,围绕解决因氮素流失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通过田间原位淋溶监测平台,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中无机氮迁移、地下淋溶水氮素损失、蔬菜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等的影响。以砂壤土为供试土壤,以白菜为供试蔬菜,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优化施肥(生物有机肥替代30%化肥氮,OF)、秸秆与常规化肥配施(CFS)、秸秆与优化施肥结合(OFS)、秸秆与优化施肥结合水平上减少30%灌溉(OFSW)。结果表明,硝态氮(NO
3
-
-N)是地下淋溶水氮损失的主要形式,其次为溶解性有机氮(DON),淋失占比分别为可溶性总氮(TDN)的25.578%~62.756%、18.957%~43.483%。与CF处理相比,OF、OFS、OFSW均显著降低了TDN的淋失量,分别降低了24.1%、33.9%、47.3%,但地下淋溶水DON的淋失量较高,可能会成为地下水污染新的威胁。相较于CF处理,OF、CFS、OFS和OFSW处理白菜产量分别增加了21.4%、14.1%、38.8%、27.0%,同时增加了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率。综合来看,OFSW处理在保证蔬菜生物量和产量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减少了氮素淋失,一定程度上协调了生产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其次为OFS处理,二者均是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可推荐的施肥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甘薯土壤养分变化及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的影响
刘亚军, 王文静, 李敏, 王红刚, 储凤丽, 胡启国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 (
7
): 75-8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07.008
摘要
(
504
)
PDF
(1745KB)(
249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不同施肥措施对甘薯土壤养分变化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2020—2021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甘薯轮作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单施化肥(T1)、秸秆还田不施肥(T2)、单施生物有机肥(T3)、80%化肥+生物有机肥配施(T4)、80%化肥+秸秆还田配施(T5)、80%化肥+生物有机肥+秸秆还田配施(T6)]甘薯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以及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或有机肥相比,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变土壤pH值。其中,T6处理土壤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含量较其他处理分别显著提高9.27%~31.80%、5.79%~28.06%、3.97%~18.54%;土壤有机质含量较T1、T2和T5处理分别显著提高6.56%、11.21%、6.86%。土壤微生物培养120 h时,各处理平均颜色变化率表现为T6>T4>T5>T3>T1>T2;T6处理土壤微生物对多聚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的利用能力较其他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2.75%~74.24%、5.71%~131.25%、20.65%~177.50%;T6处理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McIntosh指数、Richness指数均最高,Simpson指数最低。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各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以及多样性指数受多种环境因子共同制约。其中,土壤速效磷(贡献率35.3%)和速效氮(贡献率23.4%)、有机质(贡献率15.7%)分别是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和功能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秸秆还田、化肥减量与生物有机肥配施能够有效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及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氮肥减施配施有机物料对贵州高山甘蓝生长的影响
魏全全, 芶久兰, 张萌, 柳玲玲, 顾小凤, 陈龙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 (
6
): 76-8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06.008
摘要
(
1367
)
PDF
(1417KB)(
125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氮肥减施及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在贵州高山冷凉蔬菜甘蓝上的应用效果,于2021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采用田间试验,设置3个氮肥(N)梯度(100%N、85%N和70%N)配施有机物料[生物炭(B)或商品有机肥(O),6 000 kg/hm
2
]处理,研究其对贵州高山冷凉蔬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减施情况下,与单施氮肥(100%N)相比,配施生物炭(100%NB)和商品有机肥(100%NO)处理甘蓝产量分别增加5 544、6 433 kg/hm
2
,增幅分别为7.16%、8.31%;收益分别增加5 299、6 476元/hm
2
,增幅分别为6.47%、7.91%;甘蓝养分累积量及氮磷钾农学效率、吸收利用效率高于100%N处理;甘蓝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当氮肥减施15%时,配施生物炭(85%NB)和商品有机肥(85%NO)处理甘蓝产量、产值、纯收益、养分累积量、品质以及氮磷钾农学效率、吸收利用效率均与100%N处理相当(差异不显著),均能起到稳产和增产的效果,其中商品有机肥效果优于生物炭。当氮肥减施30%时,即使配施生物炭(70%NB)和商品有机肥(70%NO),甘蓝产量、产值、纯收益、养分累积量、品质以及氮磷钾农学效率、吸收利用效率较100%N处理均呈降低趋势。综上,在贵州高山冷凉蔬菜区,配施生物炭或商品有机肥均能替代15% 化学氮肥,且替代效果以商品有机肥优于生物炭。建议在该地区氮肥投入量为191.25 kg/hm
2
,同时配施6 000 kg/hm
2
有机物料,且有机物料以商品有机肥为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有机无机肥配施影响土壤肥力与土壤环境的研究进展
梁路, 张卫杰, 徐博涵, 庄秋丽, 姜秀芳, 黄玉波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 (
3
): 1-1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03.001
摘要
(
894
)
PDF
(10218KB)(
309
)
可视化
收藏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氮磷流失以及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施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