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种子引发专题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含ACC 脱氨酶的植物促生菌对金铁锁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茜, 贾颜, 李新艺, 李芹梅, 刘松, 王梦雨, 黄海泉, 黄美娟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 (5): 45-5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2.05.005
    摘要207)      PDF (1611KB)(139)    收藏
    探究含ACC脱氨酶的植物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PGPB)对金铁锁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筛选适宜的促生菌株,为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利用及金铁锁的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金铁锁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4株含ACC脱氨酶的PGPB菌株及其混合菌株对其进行浸种催芽试验,以无菌水为对照(CK),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日平均发芽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含ACC脱氨酶的不同PGPB菌株对金铁锁种子萌发表现出不同效果。其中,F195菌株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日平均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32%、49%、223%、32%、358%;第1粒种子萌发天数、萌发高峰期天数分别提前了3、2 d,平均发芽天数最短为8.30 d;种子的吸水百分率增加80%;根系长度、胚芽长度、幼苗鲜质量和幼苗干质量分别增加了63%、63%、76%、131%。Z24和Mix菌株处理萌发效果次之,与CK相比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胚芽长度、根系长度、发芽率、日平均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在主成分1中载荷较高,可作为评价不同PGPB菌株对金铁锁种子萌发生长影响的重要指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促进萌发效果较好的菌株为F195,其次为Z24、Mix和Z39菌株。综上,F195菌株在金铁锁种子萌发生长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促生特性。
    图表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水杨酸浸种处理对藏药甘青青兰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禄亚洲, 李宁, 张二豪, 尹秀, 赵垦田, 兰小中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 (3): 63-6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3.009
    摘要122)      PDF (1536KB)(211)    收藏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甘青青兰( Dracocephalum tanguticum)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能力的影响,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以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0、0.2、0.4、0.6、0.8 mmol/L)对藏药甘青青兰进行浸种 24 h处理,研究不同浓度SA对甘青青兰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6 mmol/L SA浸种甘青青兰种子萌发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CK(蒸馏水处理)分别提高了34.82%、34.42%、34.87%和54.86%;干旱胁迫(20% PEG-6000模拟干旱)下,与CK相比,0.6 mmol/L SA浸种显著提高了甘青青兰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但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说明外源水杨酸浸种可通过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并增强植物抗渗透胁迫能力,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提高甘青青兰幼苗的抗旱能力,且0.6 mmol/L SA浸种24 h效果最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不同试剂及温度对解除滇重楼种子休眠的影响
    汪佳维, 王华磊, 赵致, 刘红昌, 罗春丽, 陈松树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 (3): 47-5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3.007
    摘要126)      PDF (1740KB)(306)    收藏
    为筛选解除滇重楼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氟啶酮(FL)浸种和不同层积温度对滇重楼种子发芽和胚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GA单独处理、GA+FL组合、恒温20℃沙藏都可有效打破滇重楼种子的休眠,其中GA单独处理下发芽情况最好的是300 mg/L GA处理,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79.00%、54.33%;GA+FL组合处理下300 mg/L GA+10 mg/L FL处理发芽率最高(81.33%),300 mg/L GA+0 mg/L FL处理发芽势最高(54.33%),200 mg/LGA+10 mg/L FL处理烂种率最高(4.33%);不同沙藏温度处理中恒温20℃沙藏处理下滇重楼种子胚率增长最快。综合滇重楼种子的发芽情况来看,GA+ FL组合及恒温20 ℃沙藏这2种处理解除滇重楼种子休眠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即300 mg/L GA+10 mg/L FL为最佳浸种处理,恒温20℃为最佳沙藏温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干旱胁迫下种子引发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孟衡玲, 卢丙越, 苏一兰, 王田涛, 张 薇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 (9): 54-5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09.008
    摘要120)      PDF (682KB)(259)    收藏
    为筛选适宜的板蓝根种子引发剂,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以PEG-6000、CaCl2、GA3、水 4种不同引发剂对板蓝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探讨板蓝根种子在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特性及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20% PEG-6000模拟干旱)下,4种引发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综合比较来看,18 h水引发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较CK2(干旱胁迫但未进行引发)分别提高33.3%、36.6%、106.4%。其次是25% PEG-6000引发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较CK2分别提高35.2%、51.2%、32.8%;50 mg/L GA3引发处理下的种子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CK2提高171.1%,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速率;1.5% CaCl2处理引发效果最差,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CK2分别提高16.7%、19.5%和23.9%。种子经过引发后,可不同程度提高板蓝根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综上,4种不同引发剂对板蓝根种子的引发效果依次为18 h水>25% PEG-6000>50 mg/L GA3>1.5% CaCl2,建议在板蓝根种子播种前进行18 h水引发处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引发剂对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耐旱性的影响
    李小玲, 华智锐, 许肖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 (8): 61-67.  
    摘要126)      PDF (1771KB)(288)    收藏
    为选择适合黄芩生长的引发剂,提高人工栽培黄芩的产量和质量,以商洛黄芩种子及 1年生黄芩幼苗为材料,采用20% 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设蒸馏水处理(CK1)和20% PEG-6000处理(CK2)2个对照,研究了3种单引发剂和8种复合引发剂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耐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引发剂处理黄芩种子以20 mmol/L CaCl2效果最好,黄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较CK2分别增加120.47%和103.66%;复合引发剂以0.3% NaCl+5 mmol/L Na2SO3+15 mmol/L CaCl2处理效果最佳,黄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较CK2分别增加97.91%和86.94%;2种引发剂比较以20 mmol/L CaCl2效果最好。用单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效果最佳,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分别比CK2增加147.75%、182.47%、166.4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CK2分别增加41.75%、80.29%、82.24%,MDA含量较CK2降低65.94%;复合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 NaCl +5 mmol/L Na2SO3 +15 mmol/L CaCl2效果最佳,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较CK2分别增加114.61%、146.75%、146.83%;SOD、POD、CAT活性较CK2分别增加34.42%、65.69%、64.80%;2种引发剂相比以0.4% NaCl效果最佳。可见,种子引发能有效提高黄芩种子的萌发率及幼苗的耐旱性,单引发剂处理种子以20 mmol/L CaCl2效果最好,复合引发剂处理种子以0.3% NaCl+5 mmol/L Na2SO3+15 mmol/L CaCl2效果最佳;单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 NaCl效果最佳,复合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 NaCl+5 mmol/L Na2SO3+15 mmol/L CaCl2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质和外源激素对新疆紫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马留纯, 马生军, 朱金芳, 马丽娜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 (4): 46-54.  
    摘要151)      PDF (1338KB)(241)    收藏
    为筛选新疆紫草种子萌发的最佳基质及外源激素,研究了不同基质和外源激素浸种对新疆紫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及播种深度对新疆紫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JZZ4(河沙中部)发芽率最高,为73.333%,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鲜质量分别为11.329、41.684、3.676 cm和0.094 g,JZS10(河沙+泥炭土上部)次之,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鲜质量分别为63.333%、10.645、70.624、6.634 cm和0.084 g;不同外源激素浸种的新疆紫草生长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矮壮素浸种最好,赤霉素次之,2,4-D最差,且以150 mg/L矮壮素浸种效果最好,发芽率达68.889%,为对照(蒸馏水浸种)的2.583倍,并且具有较高的发芽指数(9.935)、活力指数(41.076)、鲜质量(0.086 g)和根长(4.093 cm)。综上所述,促进新疆紫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为河沙,浸种的最佳外源激素为150 mg/L矮壮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