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闫锋, 董扬, 赵富阳, 侯晓敏, 李清泉, 王立达, 李青超, 刘洋, 张磊, 刘凯. 谷子品种光合性能综合评价及高光效品种筛选[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5): 40-48. |
[2] |
李君霞, 马小倩, 代书桃, 秦娜, 宋迎辉, 朱灿灿, 刘海霞, 金松灿. 谷子品质性状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9): 14-23. |
[3] |
杨忠亮, 徐怀友, 侯玉兵, 张瑞, 雷秀娟, 王英平. 人参新品种福星牛性状观测及SSR 分子鉴定[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3): 56-63. |
[4] |
朱灿灿, 付森杰, 秦娜, 王春义, 代书桃, 宋迎辉, 魏昕, 李君霞. 磷肥施用深度对谷子根系分布、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2): 22-30. |
[5] |
张红涛, 罗一铭, 谭联, 杨加蓬, 王宇. 基于迁移学习和残差网络的谷子病害识别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2): 162-171. |
[6] |
徐芳芳, 郑磊, 琚铭, 马琴, 李春, 段迎辉, 张仙美, 苗红梅. 评价芝麻种质油分含量水平的SSR 标记筛选与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1): 49-56. |
[7] |
许琳, 张瑞, 王胜, 李金涛, 刘琳玲, 闫梅霞. 基于ITS 和ISSR 的灵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1): 66-74. |
[8] |
史辉, 陈美霞, 李萍萍, 叶祖云. 基于ISSR 和RAPD 标记的太子参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8): 64-73. |
[9] |
罗世武, 李凯, 来幸樑, 程炳文.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土壤水温、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7): 42-50. |
[10] |
李春鑫, 张永战, 陈国参, 杨铁钢, 张英涛, 李春, 董诚明. 黄淮产区地黄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SSR指纹图谱构建[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7): 61-74. |
[11] |
冯链, 田翔, 乔治军, 王海岗. 谷子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相关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6): 43-53. |
[12] |
刘光宇, 徐晓静, 夏科科, 孙海汐, 陶月如, 崔震, 顾颖. 基于原生质体的谷子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优化[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 34-42. |
[13] |
李琼, 李金花, 常世豪, 杨青春, 舒文涛, 耿臻 . 61 份高油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9): 53-62. |
[14] |
李君霞, 樊永强, 代书桃, 朱灿灿, 韩燕丽, 秦娜, 王彦辉, 宋迎辉. 播期对不同谷子品种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7): 39-47. |
[15] |
相吉山, 张恒儒, 于佳东, 索良喜, 郭普丞, 李岩, 韩奕, 杜鹤恬, 马静泽, 陈佳宁. 495个不同产区谷子品种(系)在赤峰地区的农艺性状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8): 1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