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永会, 靳海洋, 闫雅倩, 李向东, 郑飞, 岳俊芹, 张德奇, 方保停, 杨程, 程红建, 李春喜.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4): 9-19. |
[2] |
刘新, 蒋雨洲, 张吉立, 岳志强, 黄锐, 王鹏. 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中磷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磷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4): 65-75. |
[3] |
秦猛, 董全中, 薛红, 张明明, 李微微, 宋欢, 翟玲侠. 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7): 1-11. |
[4] |
熊瑞, 张玮, 钟康裕, 周文涛, 欧茜, 王泓睿, 龙攀, 徐莹, 傅志强. 秸秆还田与轮耕对双季稻土壤物理特性及碳氮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5): 81-90. |
[5] |
傅玺豪, 朱建强, 范先鹏, 张志毅, 何绍华, 倪承凡, 吴茂前. 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1): 75-84. |
[6] |
宫亮, 金丹丹, 何志刚, 王娜, 邹晓锦, 张鑫, 隋世江, 牛世伟, 解占军. 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还田对化肥替代潜力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0): 60-71. |
[7] |
徐佳敏, 王帅丽, 穆心愿, 赵霞, 唐保军, 夏来坤, 赵亚丽, 刘天学. 秸秆附着微生物对土壤养分、小麦根际细菌多样性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 60-70. |
[8] |
吕泽芳, 王蓉, 郭显金, 高珍珍, 刘章勇, 金涛. 还田秸秆种类对稻田N2O排放及nosZ 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8): 66-75. |
[9] |
韩金, 韩秋静, 马静, 卢剑, 姚鹏伟, 武秦漾, 叶协锋, 吴福如. 秸秆还田对洛阳植烟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8): 76-84. |
[10] |
张雪松, 张鹏, 汪秀志, 陈荣发, 王文玉, 万思宇, 宋维民, 张巩亮, 李逸, 钱永德. 秸秆还田下氮钾肥配施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3): 17-24. |
[11] |
刘高远, 和爱玲, 杜君, 薛广原, 杨焕焕, 杨占平, 潘秀燕, 许纪东, 张玉亭. 大球盖菇—玉米轮作对秸秆降解、土壤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10): 60-68. |
[12] |
郝昕, 王博文, 陈洁, 李洋, 马玲. 食线虫真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1): 1-9. |
[13] |
马建辉, 黄培新, 姜丽娜, 赵凌霄, 李春喜.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氮肥对麦田碳平衡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11): 62-69. |
[14] |
吕中伟, 张柯, 王鹏, 娄玉穗, 樊红杰, 吴文莹, 张晓锋. 河南省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10): 120-126. |
[15] |
萨如拉,杨恒山,范 富,邰继承. 秸秆还田量和腐熟剂对秸秆降解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9): 5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