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兴雨, 席玉强, 宋南, 尹新明. 黄色小长蝽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6): 91-99. |
[2] |
张永泽, 王瑞刚, 王艺媚, 王梓豪, 李俊周, 杜彦修, 孙红正, 彭廷, 赵全志, 张静. 播期和施氮量对中籼杂交稻群体质量、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4): 37-46. |
[3] |
吴民华, 吴子健, 叶晓霞, 谭靖怡, 王燊, 黄琼林. 鸡矢藤叶绿体基因组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1): 70-77. |
[4] |
马琴, 王祉诺, 琚铭, 秦灵灵, 张战有, 张海洋, 牛庆杰, 苗红梅. 向日葵染色体核型特征及rDNA 分布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2): 66-73. |
[5] |
杨金初, 童治军, 李萌, 赵旭, 徐永明, 冯颖杰, 杨宗灿, 曲鹏, 李悦, 孙九喆, 张轲. 基于SNP 标记的4 个品种复烤烟叶鉴别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1): 174-180. |
[6] |
张凯, 陈明睿, 刘秋员. 减氮增密对籼粳杂交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0): 14-21. |
[7] |
王会伟, 朱世新, 张新友, 王艳, 杨铁钢, 张向歌, 王树峰, 李春鑫. 油莎豆基因组大小、倍性和系统发育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 34-41. |
[8] |
冯云贵, 冯跃华, 张建冲, 龙丽荣, 赵庆凯, 秦建权. 不同减氮模式对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6): 32-42. |
[9] |
宋宇. 稻蟹共生系统根际土壤菌群组成及主要代谢通路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3): 73-83. |
[10] |
李春鑫, 赵明忠, 韩留鹏, 高崇, 李正玲, 王艳, 昝香存, 胡琳. 黄淮麦区41 个小麦品种(系)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2): 18-27. |
[11] |
桑世飞, 王亚男, 王君怡, 曹梦雨, 孙晓涵, 姬生栋. 9 个抗稻瘟病基因在291 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的分布及组合特征[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2): 19-27. |
[12] |
宋宇. 稻蟹共作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水稻产量的关联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0): 86-95. |
[13] |
张扬, 孙曙光, 李晴, 魏珍. 莴苣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0): 114-124. |
[14] |
赵晨云, 郭小丽, 陈亚轲, 龚思远, 李俊周, 赵全志, 孙虎威. 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参与磷素调控水稻分蘖的机制初探[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 21-26. |
[15] |
张艳秋, 邢桂梅, 崔玥晗, 杨迪, 屈连伟. 郁金香种间杂交障碍克服方法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8): 124-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