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振山, 李猛, 卫云飞, 刘秋员, 刘娟, 王付娟, 季新. 氮肥运筹对豫南地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6): 12-21. |
[2] |
王付华, 李锐, 张骐飞, 马梦娟, 付景, 杨文博, 王生轩, 王越涛, 白涛, 尹海庆, 王亚. 耐直播粳稻种质资源筛选及其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2): 31-41. |
[3] |
王付华, 李自超, 王亚, 付景, 杨文博, 尹海庆, 王生轩, 王越涛, 白涛, 张珍. 利用EMS诱变创制抗除草剂粳稻新种质[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4): 8-16. |
[4] |
胡珍珍, 陈喜娜, 袁泽科, 杜彦修, 张静, 李俊周, 彭廷, 孙红正, 赵全志. 135份粳稻种质资源在河南省沿黄稻区的品质性状表现及相关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8): 6-15. |
[5] |
谢菲菲, 田普江, 马帅国, 白天亮, 陈静茹, 张倩, 田蓉蓉, 杨治伟, 田蕾, 李培富. 粳稻种质资源苗期耐盐相关性状的SSR标记关联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10): 13-22. |
[6] |
杨治伟,刘晓刚,田 玲,马嘉欣,田 颖,马 钰,田 蕾,张银霞,杨淑琴,李培富. 粳稻种质资源籽粒锌、铁含量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03): 8-16. |
[7] |
胡 月,郭晓红,李 猛,周 健,姜红芳,徐声亮,徐令旗,王洪洋,那永光,苏晓月,吕艳东. 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7): 27-32,42. |
[8] |
孙润红,徐俊蕾,杨丽荣,张 洁,夏明聪,武 超,薛保国,吴 坤. 安全剂双苯恶唑酸对水稻精恶唑禾草灵药害的解毒效应[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9): 67-72. |
[9] |
李俊周,王书玉,尹海庆,姬生栋,王生轩,赵全志. 黄淮稻区优质抗病粳稻“六位一体”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12): 42-47. |
[10] |
刘秋员,宋晓华,段 斌,何世界,李慧龙,甄才红,宋世枝. 播期对豫南地区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2): 17-21. |
[11] |
鲁伟林,段仁周,余新春,严德远,申关望,扶 定,马汉云,霍二伟. 两系和三系杂交粳稻组合性状差异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5): 42-45. |
[12] |
邱喜阳,王彦丽,邱海军,任秋芳,罗 明,沈天民. 国审小麦品种天民198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12): 39-41. |
[13] |
陈俊华,郭世保,熊建伟,胡孔峰,史洪中. 信阳中籼稻、粳稻害虫调查初报[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9): 110-115. |
[14] |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杨 攀,晁岳恩,李 巍,周正富,刘加平,徐福新. 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101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10): 23-25. |
[15] |
李雪君,王海波,丁燕芳,孙焕,孙计平,平文丽,张玉林. 豫西烟区烤烟新品种特征特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3): 4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