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耀辉, 魏光普, 马斌, 肖凤洁, 马明. 菊花CmSVP基因结构及表达模式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2): 124-129. |
[2] |
苏天增,任 伟,丁光省,侯 珺,侯乐新. 青贮玉米高产制种技术措施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4): 55-58. |
[3] |
李春牛,周锦业,关世凯,屈婷婷,宋倩,曾宋君,卜朝阳. 叶子花花期调控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10): 8-11,28. |
[4] |
武荣花;李勇;牛小花;王升;王世茹;. 盆栽月季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12): 144-148. |
[5] |
雷晓兵;赵保献;梁晓伟;陈润玲;李林;卫勇强;王向阳. 玉米新品种洛玉4号的亲本繁殖及制种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37(12): 53-54. |
[6] |
侯小改;刘改秀;段春燕;刘素云;吕静霞;戴攀峰. 露地牡丹花期调控研究初探[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3): 84-85. |
[7] |
王建平;胡正元;张书芬;朱家成;文雁成;赵磊;赵志芳;刘建明.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制种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1): 49-50. |
[8] |
胡正元 ;王敏 .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9): 39-41. |
[9] |
高岩 ;王人民 . 烟青虫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5): 46-48. |
[10] |
胡学安;周波. 糯玉米新品种郑黑糯1号的选育与利用[J].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33(1): 13-14. |
[11] |
柳家友;柏志安;张宏套;贾延钊;崔振华. 豫玉31号的示范推广与开发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32(2): 15-16. |
[12] |
宋建华,王风霞,何莉. 西瓜双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32(2): 40-41. |
[13] |
王德芝. 茶薪菇快速制种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32(12): 49-50. |
[14] |
郑永战;张海洋;梅鸿献;张体德;卫双玲;马强国;范国成. 中国杂交芝麻的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32(11): 17-19. |
[15] |
祁玉良;张淮;张明年;石守设;高桐梅;鲁伟林;严德远;何世界. 两系亚种间杂交粳稻信杂粳1号的选育及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32(10):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