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目录
    2019年第48卷第7期目次
    2019, 48(7):  0.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转录因子KLF家族的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杨堤贻,张子敬,王大会,安清明,王二耀,王献伟,雷初朝,陈 宏,黄永震
    2019, 48(7):  1-5. 
    摘要 ( )   PDF (5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录因子KLF家族(Krüppellike factors)成员的C-末端区域中均存在3个保守的Cys2/His2锌指结构,它们能够参与调控真核生物的多种生理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促进脂肪组织和肌肉形成、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参与肿瘤发生过程、调控细胞和组织及系统水平的代谢和修复损伤的代谢组织等,是当前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综述了KLF家族成员的共同结构特征,以及KLF3、KLF5、KLF6、KLF7、KLF8、KLF14、KLF15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未来进一步探讨KLF家族转录因子的作用和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叶面喷施有机水溶肥锌与无机锌对水稻生长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杨蕾静,黄运湘,向艳艳,黄 煌,刘利杉
    2019, 48(7):  6-10. 
    摘要 ( )   PDF (6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镉(Cd)污染土壤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有机水溶肥锌(Zn)和无机Zn对水稻生长及Cd吸收转运的影响,为Cd超标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叶面喷施Zn肥总体上可提高稻谷产量,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和糙米Cd含量。其中,以2 g/L无机Zn处理稻谷产量最高,较不施Zn处理(对照)增产11.36%,以1 g/L有机水溶肥Zn处理糙米中Cd含量最低,较对照下降45.5%。有机水溶肥Zn处理增产效果(-3.05%~4.24%)低于无机Zn处理(7.63%~11.36%),降低糙米中Cd含量的效果(26.3%~45.5%)高于无机Zn处理(23.2%~41.4%)。Cd在水稻各部位的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稻壳>糙米;Zn的分布规律:低质量浓度Zn(1 g/L ZnSO4)处理表现为根>叶>茎>稻壳>糙米,高质量浓度Zn处理表现为叶>根>茎>稻壳>糙米。有机水溶肥Zn处理Cd转运系数高于无机Zn处理,前者是后者的1.2~1.6倍,但从地下部分转运至糙米中的Cd含量比例以有机水溶肥Zn处理低于无机Zn处理,有机水溶肥Zn处理糙米中Cd含量占根中Cd含量的0.968%~1.385%,而无机Zn处理为1.120%~1.271%。综合考虑,以叶面喷施1 g/L有机水溶肥Zn效果最佳。
    花期高温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乔江方,李 萍,张美微,李 川,朱卫红,代书桃,黄 璐,宇 婷,郭国俊,牛 军,刘京宝
    2019, 48(7):  11-18. 
    摘要 ( )   PDF (9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个黄淮海区域主栽夏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花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夏玉米品种的耐热性进行评价,为黄淮海区域耐热夏玉米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可降低夏玉米品种百粒质量、穗行数和穗粒数,进而降低产量,其中,郑单958、隆平206、登海605、伟科702、郑单1002、郑单309、京科968、中科玉505的产量耐热系数较高,而浚单29、先玉335、蠡玉16、农华101、迪卡517、联创808、郑单343等品种的产量耐热系数较低。与对照(常温处理)相比,高温处理夏玉米品种总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4.27%,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含量分别增加13.33%、10.53%、12.12%;总淀粉含量下降2.11%,其中支链淀粉含量下降了3.02%。其中,高温处理伟科702、郑单1002、郑单309、先玉335的总蛋白质含量较对照增加较多,分别增加了23.06%、19.77%、18.67%、18.58%,而浚单29、农大372、裕丰303较对照降低较多,分别降低了9.68%、10.25%、11.36%;秋乐218、新单68、中科玉505、裕丰303的总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较多,分别降低了5.60%、6.47%、5.13%、5.49%,而浚单29、伟科702、郑单1002分别较对照降低了0.28%、0.03%、0.34%。利用产量耐热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20个品种分为3类:耐热型、中间型和热敏感型,耐热型包括农大372、登海605、郑单1002、郑单309、京科968、中科玉505,中间型包括郑单958、隆平206、宇玉30、伟科702、新单68,热敏感型包括浚单29、先玉335、蠡玉16、联创808、农华101、迪卡517、秋乐218、裕丰303、郑单343。高温处理下,热敏感型品种的籽粒总蛋白质含量最高,但较对照变化幅度最小;不同类型品种淀粉含量相近,但以热敏感型品种较对照的变化幅度最大。
    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耐热性比较研究
    方保停,李向东,邵运辉,王汉芳,岳俊芹,张德奇,杨 程,秦 峰
    2019, 48(7):  19-23. 
    摘要 ( )   PDF (10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黄淮麦区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16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通过人工模拟高温胁迫处理,分析不同冬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籽粒千粒质量、产量及其热感指数,筛选耐热品种,以期为黄淮麦区冬小麦高效生产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田间自然生长的对照相比,热胁迫降低了灌浆中后期冬小麦旗叶SPAD值,并随灌浆进程推进降幅增大,且SPAD值降幅在不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不同时期旗叶SPAD值与冬小麦千粒质量热感指数、产量热感指数关系均不显著。通过对千粒质量热感指数、产量热感指数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千粒质量热感指数、产量热感指数均小于1的综合耐热性较强的冬小麦品种:周麦18、矮抗58、西农979、平安8号、良星99、郑麦7698。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花生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油脂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陈玉梅, 李璐璐, 陈锦玲, 徐 媛, 李惠敏, 秦新民
    2019, 48(7):  24-37. 
    摘要 ( )   PDF (44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花生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油脂合成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对花后20、35、50、60 d的花生籽粒(分别表示为HS20、HS35、HS50、HS60)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HS20、HS35、HS50、HS60样品的文库分别获得了109 321 068、106 867 224、109 313 082、107 123 540条Clean reads。将得到的花生籽粒转录组数据按发育时期的先后顺序进行两两比对,HS20-vs-HS35、HS35-vs-HS50和HS50-vs-HS60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分别是25 769、18 403、12 308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分别占12.55%、62.92%、26.28%。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 Pathway分析,得到135条代谢通路,其中与油脂合成相关的有脂肪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延长、脂肪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代谢通路。
    大豆与蒺藜苜蓿Kunitz蛋白酶抑制剂的全基因组分析
    缑绪卓,严子成,况 玉,曹 锐,陈巧灵,杨雅丽,周嘉裕,廖 海
    2019, 48(7):  38-47. 
    摘要 ( )   PDF (37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Kunitz蛋白酶抑制剂(Kunitz protease inhibitor,KPI)基因是植物中具有抗逆功能的基因家族之一。为研究KPI基因家族的进化与功能,对大豆和蒺藜苜蓿的KPI基因家族成员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大豆与蒺藜苜蓿的KPI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染色体定位进行分析,确定了大豆与蒺藜苜蓿KPI基因成员的直系同源与旁系同源基因及保守基序,并对大豆与蒺藜苜蓿不同组织及不同胁迫条件下KPI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豆、蒺藜苜蓿各含有48、46个KPI基因成员,它们在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并存在串联重复而形成的基因簇;大豆与蒺藜苜蓿有11对直系同源基因,二者各有14对旁系同源基因;大豆和蒺藜苜蓿均含有3个结构基序,靠近N末端的2个结构基序为大豆与蒺藜苜蓿共有,而靠近C末端的第3个结构基序位置有较大差异,可以作为区分大豆与蒺藜苜蓿KPI成员的一段特征性标记;EST(Express sequence tags,表达序列标签)分析结果表明,KPI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在根、种子中表达;干旱与盐胁迫条件下,KPI成员的数量增加,推测KPI参与了大豆与蒺藜苜蓿对干旱与盐胁迫的逆境响应过程。
    凤丹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及其繁殖特征研究
    罗长维,陈 友,刘 云
    2019, 48(7):  48-53. 
    摘要 ( )   PDF (11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凤丹(Paeonia ostii)为我国新型食用油原料植物,为了解其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繁殖特性,促进凤丹繁殖成功,采用TTC染色法测定了凤丹的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以去雄、套袋、人工授粉法检测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的变化,并研究凤丹花开放式样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花两性,雄蕊寿命一般4 d,随后开始脱落。花药在开花后第1天开始向下纵裂散粉,至第2天中午花药完全开裂花粉全部散出。花粉活力在花后不同天数具有显著差异,以第1、2天最高,第3天显著降低,第4天最低。柱头寿命约4~7 d,柱头表面有明显渗出物,套袋数日的未授粉柱头表面可见渗出物凝结成透明胶体。柱头可授性在花后第1天较强,并于第2~3天达到最强,第4~7天可授性开始逐渐降低,第8天基本失去可授性。群体开花持续时间17.7 d,其中始花期6.7 d,盛花期7.7 d,末花期3.3 d。开花曲线为单峰曲线,开花同步性指数为0.82,呈集中开花模式,使花展示更为醒目,对访花昆虫的招引作用显著增加,为保障繁殖成功提供了机会。
    拟南芥miR156与miR399在低磷胁迫中的对话机制初探
    刘 浩,李玉龙,汤萌萌,雷凯健
    2019, 48(7):  54-58. 
    摘要 ( )   PDF (18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进一步研究miR156与miR399在低磷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对话机制,采用杂交方法,将35S:MIM156(miR156功能降低拟南芥植株)与 miR399f(miR399f超表达拟南芥植株)杂交获得杂交转基因植株35S:MIM156 miR399f。采用原位显色法和根际酸化能力测定法,研究低磷胁迫下35S:MIM156、miR399f及35S:MIM156 miR399f植株根际酸化情况,并测定其花青素和无机磷含量。结果表明,35S:MIM156植株的花青素含量较野生型(WT)植株显著降低,miR399f、35S:MIM156 miR399f植株与WT无显著差异;35S:MIM156植株的酸化能力较WT显著降低,miR399f、35S:MIM156 miR399f植株酸化能力均较WT显著增强;35S:MIM156、miR399f、35S:MIM156 miR399f植株的无机磷含量均较WT显著升高。综合分析,推测在低磷条件下miR399参与了miR156调控的花青素积累和根际酸化过程,miR156和 miR399共同参与磷平衡过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钝化剂组合对水稻土Pb、Zn赋存形态及水稻根系富集的影响
    韦小了,牟 力,付天岭,李相楹,张 弛,何腾兵
    2019, 48(7):  59-67. 
    摘要 ( )   PDF (9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出有效抑制Pb、Zn在土壤-水稻根系中积累的有机、无机材料钝化剂组合,选取水稻土,以盆栽试验研究了15种钝化剂组合(生石灰、鸡粪、钝化剂D1—D4,分别构成一元组合、二元组合、三元组合)对水稻土壤Pb、Zn赋存形态及水稻根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钝化剂后,与CK相比,土壤pH值上升0.25~1.04,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增加2.65%~50.96%,有机质(OM)含量上升0.22%~17.20%,土壤总Pb、Zn含量无明显变化。施用钝化剂后,与CK相比,可交换态Pb含量降低14.59%~27.06%,可还原态Pb含量增加7.99%~17.65%,土壤可氧化态、残渣态Pb含量无明显变化。施用钝化剂后,与CK相比,可交换态Zn含量降低12.58%~33.30%,可还原态Zn含量增加1.35%~22.40%,可氧化态、残渣态Zn含量无明显变化。施用钝化剂后,与CK相比,水稻根系中Pb、Zn含量降低,一元、二元、三元组合使水稻根系中Pb含量分别降低8.53%~47.40%、29.09%~52.54%、43.54%~68.97%,一元、二元、三元组合使水稻根系中Zn含量分别降低20.41%~42.39%、6.45%~44.90%、45.40%~57.89%,施用钝化剂后,与CK相比,水稻根系Pb、Zn富集系数分别降低了5.00%~70.00%、4.55%~59.09%。综上所述,施用钝化剂后,与CK相比,土壤Pb、Zn由可交换态向其他形态转化,钝化剂三元组合在降低水稻根系中Pb、Zn含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GET技术应用中农家肥与水稻秸秆混合发酵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耿启明,黄永文,陈芳清
    2019, 48(7):  68-73. 
    摘要 ( )   PDF (12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引进和推广GET(Methane gas as renewable energy at rice fields tian)技术,并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开展了基于GET技术的农家肥和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生产生物甲烷的田间试验。通过对利用和未利用该技术的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探讨了试验过程中农家肥类型(猪粪和牛粪)、水稻秸秆施用量2个试验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农家肥类型、水稻秸秆施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土壤肥力产生了一定影响。农家肥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以猪粪+水稻秸秆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促进效果较好,其土壤有机质含量比牛粪+水稻秸秆、水稻秸秆处理分别提高7.67%、29.86%,水稻秸秆处理土壤全氮、全磷含量相比对照分别增加35.72%、59.97%。水稻秸秆施用量对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分别有极显著、显著影响,不同施用量的水稻秸秆使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增加24.70%、71.12%、156.15%,但水稻秸秆施用量超过100 kg/垄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不再显著。2种农家肥+水稻秸秆配比中,均以农家肥∶水稻秸秆(质量比)=120∶125对土壤的增肥效果较好。
    植物保护
    小粒黑豆GmRHF1基因生物信息学及线虫诱导表达分析
    王 芳,吴 鹏,张珍珠,刘林馨,段玉玺
    2019, 48(7):  74-8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E3泛素连接酶基因在大豆抗线虫病害中的功能,利用RT-PCR方法从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侵染的小粒黑豆(Glycine max)根部组织中克隆到1个E3泛素连接酶RING家族基因GmRHF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位于大豆基因组3号染色体上,具有一个完整的外显子,编码区长度783 bp,编码260个氨基酸,含有1个RING-H2模体和1个跨膜结构域。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7 880.43 u,理论等电点为 5.59。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质与ATL3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属于RING-H2 zinc finger ATL3类。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GmRHF1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诱导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接种后48 h内该基因的表达量较未接种的样品显著增加,推测该基因介导小粒黑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的防御反应。
    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DBR-9产橘霉素的发酵条件优化
    汤夏安,刘彩莲,邓业成,冯蓓蓓,骆海玉,邓志勇
    2019, 48(7):  81-87. 
    摘要 ( )   PDF (20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优化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DBR-9产抗菌物质橘霉素的发酵条件,以发酵液中橘霉素质量浓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Placke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DBR-9产橘霉素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分析确定各关键因素的最优取值。结果表明,影响DBR-9产橘霉素的关键因素为葡萄糖、酵母粉和氯化钠,经对响应面试验所拟合出的模型进行解析,得到各关键因素的最优质量浓度为酵母粉1.474 g/L、葡萄糖38.628 g/L、氯化钠0.379 g/L。在最佳培养基成分组合及初始接种量20.8×106个孢子、发酵时间35 d条件下发酵,橘霉素质量浓度可达到692.421 mg/L,与原始发酵液中的橘霉素质量浓度相比提高了19.01%。
    露地和大棚条件下鱼藤酮和印楝素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陈 妍,刘新社
    2019, 48(7):  88-94. 
    摘要 ( )   PDF (9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拟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黄瓜和土壤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的方法,并比较分析鱼藤酮和印楝素在露地和大棚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按照农药登记残留田间试验施药标准操作规程,设计了2.5%鱼藤酮乳油84.375 g/hm2(推荐高剂量的1.5倍)和0.3%印楝素乳油40.50 g/hm2(推荐高剂量的10倍)在露地和大棚各施药1次,施药后1、6 h和1、2、3、5、7、10、14 d分别采样检测,再将二者按推荐剂量56.25、4.05 g/hm2和1.5倍推荐剂量84.375、6.075 g/hm2分别施药2、3次,施药间隔6 d,距离末次施药3、5、7 d采样测定。结果表明,鱼藤酮和印楝素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鱼藤酮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45、2.36 d (露地) 和1.74、2.62 d(大棚),印楝素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11、1.86 d(露地) 和1.36、2.18 d(大棚);采收期距最后一次施药3~7 d时,露地和大棚采收的黄瓜样品中未检出印楝素,鱼藤酮的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136 8、0.203 1 mg/kg,均低于我国规定的鱼藤酮在甘蓝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0.5 mg/kg,此时收获的黄瓜食用安全。鱼藤酮和印楝素于大棚条件下使用时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均明显大于露地条件的相应值,与露地条件下相比更难降解,降解半衰期更长。
    园艺
    切段水稻秸秆土表覆盖对设施水生蔬菜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朱丽丽,钱佳宇,江解增,张 昊,张永仙
    2019, 48(7):  95-103. 
    摘要 ( )   PDF (13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设施水生蔬菜田土表覆盖切段水稻秸秆的腐解规律及其对土壤性质和水生蔬菜生长的影响,夏秋茬种植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冬春茬种植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均在土表按每公顷7 500 kg覆盖5 cm长度的切段水稻秸秆,分别比较其土壤水层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秸秆腐解率,水生蔬菜产量及氮、磷、钾含量和土壤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夏秋茬与冬春茬,7 500 kg/hm2覆盖秸秆处理的土表水层电导率分别在秸秆放入后的2 d与3 d达最大值1 584.33、1 109.67 μS/cm,随后下降至趋缓;土表水层氧化还原电位前期迅速下降,在夏秋茬与冬春茬,覆盖秸秆处理分别于5 d与3 d降至最小值(-481.33、-434.33 mV),后逐渐上升至趋缓;夏秋茬2015年7—10月共77 d稻秸秆完全腐解;冬春茬2015年11月—2016年3月共129 d稻秸秆腐解率为83.33%。蕹菜产量前期低于对照(不覆草),后期高于对照,总产量略高于对照,而豆瓣菜总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24.41%。2个茬口土壤全钾、速效钾、全磷、速效磷含量降幅均小于对照,夏秋茬土壤有机质含量降幅为9.44%,低于对照(12.98%),冬春茬处理土壤有机质降幅为6.52%,低于对照(15.34%),全氮、硝态氮含量降幅均大于对照。5 cm短规格切段稻秸秆还田腐解率明显高于长规格稻秸秆,能增加当季蔬菜产量,有效补充土壤中的磷、钾元素,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温季节宜用短规格切段秸秆,而高温季节则可以适当加长切段规格并增加秸秆覆盖总量。
    不同砧木与红地球葡萄硬枝嫁接亲和力评价及遗传背景分析
    袁军伟,李敏敏,刘长江,韩 斌,尹勇刚,郭紫娟,赵胜建
    2019, 48(7):  104-109. 
    摘要 ( )   PDF (8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红地球葡萄与不同遗传背景砧木的硬枝嫁接亲和力,筛选红地球适宜的抗性砧木,利用8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砧木品种与红地球配置砧穗组合进行硬枝嫁接,并对各砧穗组合萌芽率、接口愈合率、愈伤生成率、营养钵苗生长势、秋后新梢生长量、根系生长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遗传背景不同的砧木和红地球嫁接组合的亲和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来自河岸葡萄×沙地葡萄组合的101-14和3309与红地球嫁接亲和力均较强,秋后成苗率分别为73.0%和50.0%;来自冬葡萄×河岸葡萄组合的砧木5C、SO4、5BB与红地球亲和力较差,主要因为该杂交组合的砧木有来自冬葡萄的遗传背景。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最终成苗率与温床催根后的萌芽率、根粗<2.0 mm的根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分析,筛选出亲和力强的红地球嫁接组合2个:红地球/101-14和红地球/3309,而5C、SO4、5BB三个砧木品种与红地球亲和力极差,在嫁接育苗生产实践中应谨慎选择。
    西天山野生忍冬和蔷薇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艾克拜尔·毛拉,方紫妍,李林瑜,周 龙,陆 彪
    2019, 48(7):  110-115. 
    摘要 ( )   PDF (22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种子休眠原因,明确解除休眠的适宜方法及层积处理的最佳时间,为忍冬和蔷薇的种苗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以西天山野果林小叶忍冬、鞑靼忍冬、疏花蔷薇和腺齿蔷薇当年生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种子形态特征、吸水特性,以及种皮、低温层积和不同质量浓度GA3处理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温层积60 d,小叶忍冬和鞑靼忍冬种子的休眠基本能被解除,发芽率分别高达84.8%和82.5%;而疏花蔷薇和腺齿蔷薇种子的发芽率分别只有3.0%和7.5%,低温层积100 d的发芽率也分别只有35.0%和51.3%,种子休眠没有被解除。进一步对2种蔷薇种子采用打磨种皮处理,低温层积60 d〖JP3〗种子发芽率分别高达45.5%和47.3%,低温层积80 d发芽率分别为60.7%和65.7%,种子休眠基本被解除。鞑靼忍冬种子发芽率在GA3 300 mg/L处理时最高,为91.1%(低温层积60 d)。3种质量浓度GA3处理的疏花蔷薇和腺齿蔷薇打磨种皮种子发芽率均高于清水对照。GA3 100 mg/L处理时,腺齿蔷薇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7.4%(低温层积100 d),打磨种皮的种子发芽率高达71.3%;GA3 200 mg/L处理的小叶忍冬和疏花蔷薇种子发芽率最高,分别为85.6%(低温层积60 d)和42.4%(低温层积100 d),打磨种皮的疏花蔷薇种子发芽率高达64.2%(低温层积80 d)。
    畜牧·兽医
    不同月龄牦牛睾丸中LYZL4、LYZL6的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定位
    李忠邦,阎 萍
    2019, 48(7):  116-121. 
    摘要 ( )   PDF (17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人源类溶菌酶蛋白4(Human lysozymelike protein 4,LYZL4)和人源类溶菌酶蛋白6(Human lysozymelike protein 6,LYZL6)在牦牛睾丸中的表达机制,分别选取6、18、30、72月龄健康的牦牛12头(每组3头)采集睾丸组织。应用q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分析了LYZL4和LYZL6在不同月龄牦牛睾丸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显示,在不同月龄牦牛睾丸中均检测到LYZL4、LYZL6基因和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其基因表达量随着牦牛月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72、30月龄牦牛睾丸中LYZL4、LYZL6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6月龄和18月龄牦牛(P<0.01)。LYZL4蛋白在6月龄牦牛睾丸中定位于间质细胞内,在18月龄牦牛睾丸中主要定位于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内,在30、72月龄牦牛睾丸中定位于圆形精子细胞内。而LYZL6蛋白在6月龄牦牛的睾丸中定位于间质细胞内,在18月龄牦牛睾丸中主要定位于精原细胞内,在30、72月龄牦牛睾丸中定位于圆形精子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内。LYZL4和LYZL6基因主要在牦牛性成熟后高丰度表达,而在性成熟前相对低丰度表达。因此,在牦牛雄性生殖系统的发育过程以及在精子发生的调控过程中LYZL4和LYZL6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蛋内注射黄芪多糖增强高温孵化时雏鸡法氏囊抗氧化性能
    苏兰利,江海宙,赵银利,王金荣,贾 葳,胡三龙
    2019, 48(7):  122-127. 
    摘要 ( )   PDF (6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蛋内注射黄芪多糖能否缓解高温孵化导致的雏鸡法氏囊抗氧化能力下降,选取120枚固始肉鸡种蛋,随机分为4组,入孵前分别在种蛋气室内注入含0、10、20、30 mg黄芪多糖的注射液,首先进行常规孵化,在10—18胚龄时每天39.5 ℃孵化8 h,然后再转入常规孵化。出雏后分别采集0、7日龄雏鸡血清和法氏囊样品,测定抗氧化指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蛋内注射30 mg的黄芪多糖显著提高了0、7日龄雏鸡的体质量和法氏囊质量,分别提高5.72%、20.79%和31.25%、29.12%(P<0.05),但对雏鸡法氏囊指数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在蛋内注射20、30 mg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0日龄雏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40.30%、46.35%和35.76%、39.81%(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此效应持续到雏鸡7日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在蛋内注射30 mg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0、7日龄雏鸡法氏囊组织GSH-Px和SOD活性,分别提高33.65%、24.46%和49.93%、37.52%(P<0.05),显著降低雏鸡法氏囊组织MDA含量(P<0.05)。因此,在蛋内注射20、30 mg黄芪多糖能够显著缓解高温孵化对雏鸡法氏囊抗氧化能力的降低效应,且注射30 mg的黄芪多糖效果更好。
    口灌醋酸棉酚对鲤血清转氨酶、肝脏抗氧化酶活力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孟丹,梁俊平,张 静,许振山,李 慧,张建新,聂国兴
    2019, 48(7):  128-135. 
    摘要 ( )   PDF (19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评价醋酸棉酚对鲤肝脏的急性毒性效应,对鲤单次口灌20 mg/kg醋酸棉酚,分别于口灌后0.5、1、2、4、6、12、24、48、72 h时测定鲤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观察口灌醋酸棉酚24 h时,鲤肝细胞的组织学特征和凋亡现象,并检测鲤肝脏中caspase3、caspase6、caspase7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对鲤单次口灌20 mg/kg醋酸棉酚后,其血清GOT活力在0.5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口灌醋酸棉酚的鲤(P<0.05),在48、7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1、2、4、6、12、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血清GPT活力在0.5、1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48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6、12、24、72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鲤肝脏SOD活力在0.5、1、2、48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1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24、72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GSH-Px活力在0.5、1、2、24、48、7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1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口灌醋酸棉酚24 h时,鲤肝细胞体积和细胞核大小无明显变化,细胞未发生凋亡现象;鲤肝脏中caspase3、caspase6caspase7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对鲤单次口灌20 mg/kg醋酸棉酚后,鲤的肝功能短时间内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但未引起组织病变或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机体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醋酸棉酚的毒性作用。
    保育猪舍中猪源、粪源、气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
    郭慧慧,陈剑波,武守艳,程晓亮,韩文儒,韩一超
    2019, 48(7):  136-140. 
    摘要 ( )   PDF (24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断奶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选取山西省介休市某规模化猪场中单栋饲养量为500头并有大肠杆菌病发生的半封闭保育猪舍1栋,分别采集舍内的空气、猪的粪便和鼻腔黏液、发病猪的肺部组织样品,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16S rDNA基因全长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培养鉴定后共分离出大肠杆菌21株(包括舍内空气中12株、猪的粪便中3株、猪的鼻腔黏液中3株、发病猪的肺部组织中3株),通过细菌通用引物27F和1492R,扩增到大肠杆菌16S rDNA基因全长约1 500 bp。其中,空气中的大肠杆菌与猪的粪便、鼻腔黏液、发病猪的肺部组织样品中的大肠杆菌相似度分别为98.0%~99.2%、94.9%~96.3%和98.3%~99.1%。由此可见,粪源大肠杆菌是猪舍空气环境中大肠杆菌的主要来源,且保育猪舍内大肠杆菌在猪体、粪便和舍内环境中均存在,不同源大肠杆菌16S rDNA基因之间具有较高同源性。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
    不同品种和加工方式对甘薯糖化特性的影响
    叶夏芳,胡琼之,邱天越,王永徐,吕尊富,陆国权
    2019, 48(7):  141-149. 
    摘要 ( )   PDF (39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甘薯糖化机制,筛选优质品种,以24个甘薯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品种及不同加工方式对甘薯糖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品种间淀粉酶活性、干率、淀粉率、直链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加工方式熟化后甘薯还原糖含量增量在0.81~6.86个百分点,增幅在24.50%~248.07%,可溶性糖含量增量在6.76~11.03个百分点,增幅在131.50%~187.48%,总体上烤薯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增量高于蒸薯。熟化后甘薯还原糖含量增量与鲜薯淀粉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蒸薯还原糖含量增幅与鲜薯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烤薯还原糖含量增幅与鲜薯淀粉率呈显著正相关;熟化后可溶性糖含量增量与鲜薯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增幅与鲜薯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经过分析筛选出渝217、10-17-2、渝薯9-14-27、商1320-3、湘09-8和绵薯12为高干品种;渝217、心香、渝薯12-3-10、渝薯9-14-27、万薯56、济农277、济农45为易糖化品种,渝217、心香、万薯56、济农277、济农45为优质蒸薯品种,心香、万薯56、渝薯12-3-10、渝薯9-14-27为优质烤薯品种。渝薯11-15-15感官评价总评分最高,其次为渝217。综合分析,渝217为综合糖化品质最优品种。
    茶用荔枝产香菌的筛选与鉴定
    玉 云,尹团章,庞登红,马煜明,朱 雯,黄友谊
    2019, 48(7):  150-154. 
    摘要 ( )   PDF (10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利用组织块分离法、组织匀浆法和富集分离法从荔枝果肉中分离并初筛具有产香能力的菌株,将菌株接种市售绿茶进行发酵,参照黑茶审评标准复筛适用于发酵茶叶的菌株,并对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荔枝果肉中共分离得到6株产香菌,茶叶发酵复筛表明,其中的荔枝ZYF3菌株发酵的茶样香气怡人甜香,滋味醇和,感官品质最佳。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荔枝ZYF3为泰国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thailandica)。从荔枝果肉中分离的泰国有孢汉逊酵母为常规的果酒发酵菌株,属于安全菌株,有利于特色发酵茶产品的开发。
    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对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工艺的影响
    秦 枫,朱善元,李金贵,辛雪梅,王安平,吴 双
    2019, 48(7):  155-160. 
    摘要 ( )   PDF (14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药液质量体积比、壳聚糖用量和作用温度为自变量,以固形物去除率和皂苷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试验,研究壳聚糖用于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最佳工艺:药液质量体积比[生药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6,壳聚糖(1%溶液)用量(壳聚糖溶液体积与生药量之比)为0.8 mL/g,作用温度为65 ℃。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工艺优化后,固形物去除率及皂苷保留率分别为26.09%、96.10%,其RSD分别为1.54%、0.69%,重现性较好,表明该模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