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研究进展
    石治鹏,李 敏,林忠旭,李晓方,李定国
    2017, 46(7):  1-8. 
    摘要 ( )   PDF (10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棉花生产过程中运用缩节胺进行化学调控是我国发展轻简化棉花栽培技术的必然趋势。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可以分为基本效应和复合效应2类,基本效应指喷施缩节胺后棉花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直接变化,如农艺性状变化等;复合效应是指在基本效应的基础上,结合外界环境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后形成的变化,如产量性状变化等。重点讨论了缩节胺在棉花栽培上的使用技术,以及缩节胺对棉花种子萌发、根系活力、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纤维品质和抗性的影响,同时还总结了缩节胺在目前生产中应用面临的问题,并对缩节胺化控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性状的QTL
    韩赞平,陈彦惠,刘海英,赵瑞芳,郭书磊
    2017, 46(7):  9-17,85. 
    摘要 ( )   PDF (9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基于豫82×沈137和豫537A×沈137构建的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20个家系为材料,借助SNP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了发芽率(GP)、发芽势(GE)、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苗长(SL)、幼苗干质量(SDW)、根干质量(RDW)7个种子发芽相关性状的QTL。结果表明,基于豫82×沈137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到24个QTLs,分布在1、2、3、5、6、7、10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性状遗传变异的5.61%~11.01%;基于豫537A×沈137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到40个QTLs,分布在除第2染色体外的其余9条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性状遗传变异的5.39%~11.92%。通过元分析方法将64个原初QTLs中的25个(39.1%)整合进6个mQTLs,分别分布于第3、5、7、10染色体上,每个mQTL平均包含4.17个QTLs,分别参与2~4个性状的调控,其中,mQTL3-2包含了7个QTLs,参与对VI、SDW、RDW、GE等4个性状的调控。确定了位于6个mQTLs对应标记区间的35个候选基因,主要参与种子萌发、氧化还原代谢途径、信号传导、逆境抵御等生物学过程。
    施氮量对沿黄粳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付 景,王越涛,尹海庆,王生轩,王付华,陈献功,王 亚,杨文博,白 涛
    2017, 46(7):  18-25. 
    摘要 ( )   PDF (58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沿黄常规粳稻品种郑稻19和郑稻20为材料,设置8个氮肥施用水平,即整个生育期不施用氮肥和整个生育期施氮肥(折合纯氮)180、210、240、270、300、330、360 kg/hm2,分析不同氮肥水平对其产量及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郑稻19和郑稻20的地上部干质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增加,而根系体积、根干质量、根系氧化力、根系吲哚乙酸含量、根系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则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2个水稻品种的根系体积、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在分蘖中期、穗分化始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根系氧化力、吲哚乙酸含量、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在分蘖中期和穗分化始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郑稻19和郑稻20的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分别为9.35 t/hm2和8.79 t/hm2,显著高于其他施氮量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总体上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分别为17.0 kg/kg 和14.9 kg/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则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降低。综上,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郑稻19和郑稻20的根系形态、生理特性最佳,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且品种间比较,郑稻19优于郑稻20。
    小麦冬季低温冷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初探
    高 翔,聂彦文,杨占平,荆恩恩,李宗震,任永哲,王志强,辛泽毓,林同保
    2017, 46(7):  26-29. 
    摘要 ( )   PDF (5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降低冬季低温冷害对小麦的不利影响,于2015—2016年,采用田间试验,调查了对照(低温灾害频发地区农户的栽培措施)、预防、补救3个处理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紧实度和呼吸速率、小麦叶片光合速率。结果显示,预防和补救处理均较对照显著提高了小麦穗数和籽粒产量,穗数增幅分别为129.27%和96.98%,产量增幅分别为266.56%和130.58%。预防处理小麦穗数和籽粒产量分别较补救处理显著提高16.39%和58.97%。拔节期和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以及后期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均表现为预防处理>补救处理>对照。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预防处理>对照>补救处理,预防处理较对照显著增加11.71%。说明预防处理、补救处理均有一定减灾效果,且预防处理效果优于补救处理。
    外源ALA对常温和高温条件下裸燕麦生长发育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传凯,郭 淼
    2017, 46(7):  30-34. 
    摘要 ( )   PDF (5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盆栽裸燕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喷施0、10、50、100 mg/L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裸燕麦生长发育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裸燕麦耐热性和生产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施用ALA增加了裸燕麦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干鲜质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其中,叶面积、叶宽、干鲜质量、SOD和POD活性均以50 mg/L ALA处理最高,株高、叶长、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CAT活性均以100 mg/L ALA处理最高。在高温条件下,裸燕麦生长受到抑制,喷施ALA可减轻高温胁迫对裸燕麦的伤害,以50 mg/L ALA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下裸燕麦株高、叶面积、叶长、叶宽、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及SOD、POD、CAT活性最高,分别较不施用ALA处理提高13.0%、43.6%、53.5%、39.6%、116.4%、34.5%、54.5%、21.8%、47.4%、19.1%、38.9%、105.4%。
    外源NO对棉花幼苗重度镉胁迫的缓解效应
    张 茜,郭 婧,吕思洁,康西璐,顾文哲,李存东,刘连涛
    2017, 46(7):  35-38. 
    摘要 ( )   PDF (13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对棉花幼苗重度镉(Cd)胁迫的缓解效应,以农大棉60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50、100、200 μmol/L)硝普钠(SNP,NO供体)对重度Cd胁迫(75 μmol/L)下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处理下棉苗株高、叶面积较CK(不添加CdCl2和SNP)显著下降40.9%、31.9%,干物质积累量、组织含水量仅为CK的34.3%、33.2%,光合速率显著下降。重度Cd胁迫下添加低浓度外源NO(50、100 μmol/L),棉花幼苗株高、叶面积较T0处理(75 μmol/L CdCl2)稍有增加(P>0.05),叶绿素含量比T0处理(75 μmol/L CdCl2)分别增加4.5%、15.5%(P>0.05),光合速率分别增加36.6%、27.9%(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增加;而添加高浓度NO(200 μmol/L)下棉苗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低于T0处理。因此认为,外源NO对重度Cd胁迫下棉苗生长的缓解效果不显著。
    烤烟井窖式移栽下不同密度和留叶数对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
    赵 辉,王喜英,刘国权,刘杨舟
    2017, 46(7):  39-43. 
    摘要 ( )   PDF (6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烤烟井窖式移栽下烟株的适宜群体结构,提高烟叶品质,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井窖式移栽下不同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井窖式移栽下,密度、留叶数、密度×留叶数互作对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随密度降低,烤后烟叶叶绿素含量呈“V”形变化趋势,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留叶数处理比较,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表现为B3(24片/株)>B1(18片/株)>B2(22片/株),且B2处理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均最高。不同密度与留叶数互作处理烤后烟叶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类胡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均以A2B2[密度16 675株/hm2(行株距100 cm×60 cm)+留叶数22片/株]最高,分别为1 095.15μg/g和69.561 7 μg/g,占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89.29%和5.67%。综合分析,井窖式移栽下,密度16 675株/hm2(行株距100 cm×60 cm)+留叶数22片/株的群体结构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
    农业资源与环境
    黔西北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全磷及有效磷的分布与残留
    薛晓辉,熊劲松,汪炎林
    2017, 46(7):  44-48. 
    摘要 ( )   PDF (8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黔西北关门山小流域选取5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磷及有效磷的分布与残留特征,以期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施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灌木林地坡面表层土壤全磷含量总体高于乔木林地,有效磷含量无明显分布规律。在坡顶、坡中和坡脚3个位置,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土壤剖面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总体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以表层最高,坡中和坡脚处0~60 cm土层全磷含量高于坡顶;乔木林地坡中和坡顶处土壤剖面全磷分别在80~100 cm和60~80 cm土层附近出现累积现象,但坡脚没有。5种利用类型土壤剖面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以表层最高,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果园土壤剖面全磷含量远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以玉米地最高,乔木林地最低。在0~80 cm土层中,乔木林全磷残留量最低,仅为 1 783.7 kg/hm2,果园全磷残留量最高,达3 416.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有效磷残留量以灌木林地最低,撂荒地最高,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不显著。
    柠条堆肥和改良剂对黄瓜连作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刘 馨,许 帆,祁娟霞,张亚萍,张雪艳
    2017, 46(7):  49-56. 
    摘要 ( )   PDF (35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宁夏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碱化度高等问题,以连作黄瓜10 a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施用鸡粪(CK)、鸡粪+有机酸性改良剂(T1)、含氮量与鸡粪相等的柠条堆肥(T2)、含氮量相当于鸡粪75%的柠条堆肥(T3)、含氮量相当于鸡粪50%的柠条堆肥(T4)、含氮量与鸡粪相等的柠条堆肥+有机酸性改良剂(T5)、含氮量相当于鸡粪75%的柠条堆肥+有机酸性改良剂(T6)、含氮量相当于鸡粪50%的柠条堆肥+有机酸性改良剂(T7)对连作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添加有机酸性改良剂可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EC及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缓苗期, T1、T5、T6处理土壤pH值较CK显著下降;T1、T7处理土壤EC较CK显著提高;T6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106.61%,T5处理次之;T6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最高,较CK显著提高42.78%,T7处理次之;T7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103.54%,T1、T6处理次之;T6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CK显著增加;T6、T7处理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均较高,均显著高于CK;T7和T1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CK;T5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多,T7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T7处理放线菌数量最高,T2、T6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T1处理土壤真菌数量最多,T7、T6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盛果期,T6处理土壤pH值最低,T7处理次之,均显著低于CK;T6处理土壤EC最高,T1、T7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T7处理土壤全氮、速效氮含量均最高,T6处理较高,均显著高于CK;T6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T7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T1和T7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最高,T6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T7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T6和T7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最高,均显著高于CK;T6处理土壤放线菌数量最高,T7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6处理土壤真菌数量最高,T5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高,T6、T7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拉秧期,T5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最高,T7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T7和T3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较高,均显著高于CK;土壤蔗糖酶活性以T1处理最高,T7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T6和T7处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与CK 差异不显著;T7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高,T6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真菌数量T6处理最高,T7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放线菌数量T5和T7处理较高,T6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CK。综上,柠条堆肥和有机酸性改良剂配合施用的T6和T7处理可以有效调节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综合成本考虑,以T7处理最佳。
    植物保护
    松墨天牛ADP核糖基化因子1基因的序列及表达特性分析
    陈敬祥,程 杰,林 同
    2017, 46(7):  57-63. 
    摘要 ( )   PDF (20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Ras基因超家族中ADP核糖基化因子1基因(ARF1在昆虫生长发育进程中以及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特性,以松墨天牛为研究对象,从已构建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松墨天牛ARF1基因,命名为MaARF1(GenBank:KY368168),对其进行序列分析以及不同虫态和不同温度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结果显示,MaARF1基因编码区序列长为549 bp,编码18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与β片层组成,其次是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通过DNAMAN软件比对发现,MaARF1与赤拟谷盗ARF1蛋白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二者同源性为100%,且存在1个十四酰基化位点(G2)和5个保守域(G1 box—G5 box)。通过RT-qPCR分析表明,MaARF1的表达量与松墨天牛的完全变态发育相关,各虫态不间断表达,幼虫期在2龄幼虫(L2)、5龄幼虫(L5)中表达量较高,蛹化期间(L5—P0)表达量表现为上升趋势,并在第2天蛹(P2)中达到最大值,羽化期间(P10—A0)表达量表现为下降趋势;MaARF1在不同温度胁迫下均有表达,低温与高温都会导致表达量下调,温度越高或越低,表达量下调越显著。因此,MaARF1可能主要影响松墨天牛蛹化和羽化这2个变态发育关键点,从而影响整个变态发育历程,同时其也可能参与了松墨天牛体内依赖温度的Ca2+信号途径。
    二甲戊灵降解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胡佳月,张国强,韩小强,杨德松
    2017, 46(7):  64-70. 
    摘要 ( )   PDF (14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新疆棉田土壤中分离筛选二甲戊灵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二甲戊灵降解的影响,以期为二甲戊灵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经平板法初筛获得9株高度耐受二甲戊灵的降解细菌,其中,菌株JY-2和JY-5在3 d后对100 mg/L二甲戊灵的降解率在75%以上。此2株细菌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被初步鉴定为沙雷氏菌(Serratia s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2株细菌均能在以二甲戊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其在外加碳源量0.5%、菌株接种量10%、初始二甲戊灵质量浓度200 mg/L、pH值7.0、温度30 ℃的最佳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3 d,对二甲戊灵的降解率分别可达83.34%和82.79%。可见,此2株细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高效、快速地降解二甲戊灵。
    河南省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原玉香,赵艳艳,魏小春,姚秋菊,蒋武生,王志勇,李 扬,许 茜,杨双娟,张晓伟
    2017, 46(7):  71-76. 
    摘要 ( )   PDF (10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河南省大白菜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从新野县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基地采集2份大白菜根肿病菌样品(XY-1为原始菌,XY-2为新引菌),采用菌液注射接种法,利用Williams 和ECD 2套鉴别系统分别对其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鉴定的2份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相同,均为4号生理小种;采用ECD鉴别系统鉴定的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明显不同,原始菌XY-1为ECD16/15/31,新引菌XY-2为ECD21/31/31,后者较前者的致病性更强。以上结果表明,Willams鉴别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病原菌致病力强于4号生理小种时无法区分,而ECD鉴别系统由于所用寄主数量及种类较多,可以将4号生理小种进一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鉴定结果更为精确。
    6种药剂对田间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逯 昀,王红军,贾利元,王春华
    2017, 46(7):  77-80. 
    摘要 ( )   PDF (5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防治小菜蛾的高效、低毒、安全农药,利用6种药剂对小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药后72 h,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0.584 2 mg/L;其次是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和10%虫螨腈悬浮剂,LC50分别为0.792 3 mg/L和1.621 3 mg/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毒力最低,LC50为3.508 2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最好,施药后1 d防效达到84.4%,施药后7 d防效达到96.2%,均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具有防效快、残留低、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等特点;其次为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和10%虫螨腈悬浮剂,施药后1 d防效分别达到77.8%和71.2%,施药后7 d防效分别达到87.3%和87.9%;再次为20%甲维盐虫酰肼乳油和5%氟虫氰悬浮剂,施药后1 d防效分别为65.1%和64.3%,施药后7 d防效分别为77.1%和75.0%;防效最差的是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施药后1 d防效为56.3%,施药后7 d降至42.5%;试验期间,各供试药剂对作物均安全。因此认为,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10%虫螨晴悬浮剂、20%甲维盐虫酰肼乳油、5%氟虫氰悬浮剂适宜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使用。
    园艺·林学
    鱼蛋白多肽对铜胁迫下彩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金龙,辛寒晓,范学明,刘丽英,孙中涛
    2017, 46(7):  81-85. 
    摘要 ( )   PDF (12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鱼蛋白多肽对铜胁迫下彩椒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以彩椒品种花仙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1、3、5、7 g/L)鱼蛋白多肽溶液对铜胁迫(150 mg/L)下彩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胁迫下彩椒幼苗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而叶面施用适宜质量浓度的鱼蛋白多肽溶液后,彩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其中以5 g/L的鱼蛋白多肽溶液处理效果最佳。说明鱼蛋白多肽能有效缓解铜胁迫对彩椒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其抗铜胁迫能力。
    花吊丝竹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瞿印权,徐 雯,沈 露,何天友,施成坤,荣俊冬,陈礼光,郑郁善
    2017, 46(7):  86-91. 
    摘要 ( )   PDF (13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关于花吊丝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花吊丝竹种质资源鉴定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PCR扩增效果的Mg2+浓度、dNTPs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及模板DNA用量等5个PCR反应体系主要成分以及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分析,并利用建立的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对100条候选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适合花吊丝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0 μL的反应液中含3.0 mmol/L Mg2+、0.20 mmol/L dNTPs、1.25 U Taq DNA聚合酶、0.6 μmol/L 引物、10 ng模板DNA、2 μL 10×Buffer、8.55 μL ddH2O。扩增程序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45 s,52.7 ℃退火30 s,72 ℃延伸90 s,40个循环;72 ℃延伸10 min,4 ℃保存。建立的花吊丝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能够扩增出清晰、多态性较高的条带,且筛选出的16条引物具有高度多态性。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适用性。
    切根对侧柏实生苗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杨果果,刘伟超,范贝贝,裴 丙,杨喜田
    2017, 46(7):  92-96. 
    摘要 ( )   PDF (16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侧柏根系受到伤害后,其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等在短期内的应激变化,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以切根作为胁迫因子,设置1/2切根、1/3切根、1/4切根和不切根(对照)等4种处理,研究侧柏水培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对切根的响应。结果显示:在切根处理4 h时SOD活性均比对照组高,随着切根时间的延长,1/2和1/3切根组SOD活性出现下降趋势,1/4切根组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1/2切根组和1/4切根组的POD、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1/3切根组则持续升高。MDA含量在1/2切根和1/4切根条件下随着切根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1/3切根组持续上升。切根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可溶性糖含量正好相反。表明经1/3切根、1/4切根处理后侧柏水培苗能够在短期内通过提高自身的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来消除切根的伤害,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而在1/2切根条件下,侧柏水培苗自我修复能力丧失,导致保护酶活性在后期均迅速下降。
    不同机械授粉方式对猕猴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刘 丽,张 洋,方金豹
    2017, 46(7):  97-100,114. 
    摘要 ( )   PDF (6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出能够适合生产推广的机械授粉方式,以生产中主栽的猕猴桃品种海沃德、徐香、华优为供试材料,研究液体喷雾授粉和固体喷粉授粉对其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套袋处理时,采用自行研发的花粉悬浊液专利配方对不同品种进行液体喷雾授粉时,坐果率可达61.03%~61.88%。以石松子孢子为稀释剂,采用国产授粉枪对不同品种进行授粉时,坐果率可达46.84%~81.59%,均高于自然授粉或者人工点授的坐果率。与自然授粉相比,喷施花粉悬浊液处理的单果质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使用国产授粉枪处理的单果质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亦无显著差异。在授粉树配置不当或者天气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可利用花粉悬浊液专利配方进行喷雾授粉或使用授粉枪喷粉辅助授粉进行弥补。国产授粉枪与韩式授粉枪效果相当。石松子孢子是较佳的花粉稀释剂。
    畜牧·兽医
    3种主要DNA病毒多重感染复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学伍,刘 媛,王 丽,邓瑞广,赵 东,杨继飞,柴书军
    2017, 46(7):  101-105. 
    摘要 ( )   PDF (10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GenBank中注册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鸡痘病毒(FPV)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3种病毒各设计3对引物,共计9对引物,经生物学软件筛选后,得到3对相互匹配较佳的引物。3对匹配引物经单一PCR验证后,优化复合PCR反应条件,确定最佳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和Taq DNA聚合酶浓度;经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及简化PCR试验,建立简易复合PCR检测方法。复合PCR扩增出的3条带大小与预期一致,即228 bp(MDV)、400 bp(ILTV)、499 bp(FPV);建立的复合PCR方法能同时检测出100 fg MDV、ILTV、FPV的DNA。同时依据PCR技术原理,将经典的三温热循环改进为二温热循环试验,即将退火和延伸合并为一步(62 ℃),缩短了反应时间。建立的3种病毒的复合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用于临床病料的快速诊断。
    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塞北乌骨鸡消化器官发育、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官丽辉,刘海斌,张立永,王志伟,苏体军
    2017, 46(7):  106-109. 
    摘要 ( )   PDF (5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塞北乌骨鸡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塞北乌骨鸡在不同阶段选择合理的日粮能量水平提供理论依据。选择400只体质量相近的1日龄塞北乌骨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0.38、10.94、11.51、12.34、12.96 MJ/kg的饲粮(Ⅰ、Ⅱ、Ⅲ、Ⅳ、Ⅴ组),试验期120 d。试验结束后,所有供试鸡只全部宰杀,测定消化器官相对质量、消化道长、免疫器官指数及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整体上,Ⅴ组的各项指标值均较〖JP2〗高,与Ⅰ组相比,Ⅴ组的腺胃、肌胃、空肠、回肠、盲肠相对质量分别显著提高16.67%、20.65%、26.60%、〖JP〗25.26%、21.35%,十二指肠、回肠、盲肠长分别显著提高18.28%、10.45%、18.78%;Ⅴ组胸肌和腿肌的亚麻酸、亚油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十六烷酸及十八烷酸相对含量均显著提高;Ⅴ组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胰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分别显著提高10.47%、15.68%、15.03%、15.08%。可见,塞北乌骨鸡日粮以12.96 MJ/kg能量水平效果较佳。
    日粮中不同含量葵花籽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梁兴龙,党文庆,杨晋青,焦福林,何 敏,张 洁,梁佶宇,迟慧武
    2017, 46(7):  110-114. 
    摘要 ( )   PDF (6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含量葵花籽皮对母猪的饲喂效果,将36 头妊娠经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葵花籽皮(0、4%、7%、10%),测定葵花籽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母猪的平均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试验1组和试验2组能显著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以试验2组母猪的繁殖性能、维持背膘厚度和体质量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母猪的窝均产仔数提高0.7头,窝均初生质量提高0.83 kg,断奶存活率提高2.33个百分点,窝均断奶质量提高12 kg,发情间隔缩短2 d,哺乳期背膘厚度下降5.0 mm,整个繁育周期平均体质量下降12 kg。综上,饲粮中葵花籽皮的最佳用量为7%。
    石荠苧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树平,文 莉,黄程程,王志刚,徐 超,李霞辉,舒 刚
    2017, 46(7):  115-119,136. 
    摘要 ( )   PDF (9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石荠苧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和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提取石荠苧活性成分,并对乙醇总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进行分步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各部分提取物,分别采用管碟法、倍比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提取物的敏感性,同时采用DPPH法和Fenton法研究不同溶剂萃取的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石荠苧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3、125.00、125.00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25、250.00、250.00 mg/mL;乙醇总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MIC、MBC分别为125.00、250.00 mg/mL。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醇总提取物、水提液清除DPPH·的IC50分别为422.5、425.8、413.4、611.4 mg/mL,其中乙醇总提取物清除作用最强;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醇总提取物、水提液清除·OH的IC50分别为542.2、577.1、925.5、781.2 mg/mL,其中正丁醇萃取物清除能力最强。综上,石荠苧提取物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山羊FSHR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杨佳栋,刘月琴,张英杰
    2017, 46(7):  120-124. 
    摘要 ( )   PDF (10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ProtParam和ProtScale等在线软件对山羊FSHR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及功能进行分析,分别使用Chou-Fasman和同源建模方法对二级、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并对采用邻近法构建的不同物种FSHR基因编码蛋白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羊FSHR基因编码蛋白由69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含7个跨膜域和1个G蛋白耦合受体,属于不稳定蛋白,具有较高的亲水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FSHR基因编码蛋白分布在内质网、液泡和线粒体内;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三级结构富含helix螺旋结构域和长链卷曲。对不同物种FSHR基因编码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与其他物种相比,山羊与绵羊、家牛、野猪亲缘关系较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其动物学分类结果一致。
    HPLC法测定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包封率
    徐 馨,闫志金,刘洪斌,张学栋,牛静华,王洪斌
    2017, 46(7):  125-128. 
    摘要 ( )   PDF (5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速离心分离游离的苦参碱(MAT)和氧化苦参碱(OMT),应用HPLC法测定MAT和OMT的浓度并计算包封率,建立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包封率的HPLC测定方法。结果显示,MAT进样量在0.074~0.370 μg/mL、OMT进样量在0.263~1.315 μg/mL时,两者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高加样量0.148 μg/mL和低加样量0.111 μg/mL下, MAT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8.2%,RSD分别为1.07%和2.38%;OMT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和100.2%,RSD分别为0.75%和0.66%。制剂中MAT和OMT的包封率分别为80.43%和74.70%,RSD分别为1.03%和1.11%。建立的方法适用于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包封率的测定。
    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
    亚临界芝麻饼粕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综合利用研究
    高锦鸿,芦 鑫,杨文丽,孙 强,黄纪念
    2017, 46(7):  129-136. 
    摘要 ( )   PDF (20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充分利用亚临界芝麻饼粕中糖类和蛋白质,以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和产率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工具酶酶解芝麻饼粕中的糖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可溶性糖,随后利用碱提酸沉法从酶解后的芝麻饼粕中提取芝麻蛋白质。结果表明,酶解制备可溶性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α-淀粉酶与纤维素酶(酶活力之比为1∶1)组成的复合酶、酶解温度37.0 ℃、酶解时间2.5 h、pH值5.0、料液比5%、加酶量69.4 U/g,芝麻中可溶性糖产率达86.8%。在pH值10.5、温度45 ℃、料液比5.6%、酶解时间20 min的工艺条件下,对酶解后得到的芝麻饼粕沉淀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质,蛋白质的提取率为41.2%,纯度为86.5%。以上研究证实,酶解结合碱提酸沉可以实现芝麻饼粕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综合利用,为亚临界芝麻饼粕的综合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微波辅助提取竹荪中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
    卢忠英,鲁道旺,陈仕学,姚元勇
    2017, 46(7):  137-141. 
    摘要 ( )   PDF (14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竹荪为原料,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其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自变量,利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竹荪水溶性纤维(SDF)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90 W、微波提取温度60 ℃、提取时间10 min、液料比20〖DK〗∶1,此条件下竹荪SDF得率可达12.26%,非水溶性纤维(IDF)得率为74.34%,该SDF得率与SDF得率的最大估计值比较,相对误差约为0.65%,且重复性也很好,因此,该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
    基于ARM11的土壤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胡国强,陈书军,刘 强
    2017, 46(7):  142-147. 
    摘要 ( )   PDF (12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对土壤湿度有不同的需求,为了给温室大棚农作物提供一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结合温室大棚现有滴灌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套以ARM11为控制核心、土壤湿度传感器为采集模块、WIFI模块为通信模块的土壤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此系统通过控制与滴灌系统连接的电磁阀保证土壤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实现了温室大棚内土壤湿度的远程监测与自动控制;温室大棚管理人员不仅能使用HTTP协议随时、随地访问嵌入式Boa WEB Server来获取实时的土壤湿度数据,还可以通过SQLite嵌入式数据库查询存储的土壤湿度的历史数据。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农作物土壤湿度的远程监测与智能调控,运行可靠,测量的土壤湿度绝对误差为±3%,有一定的实用性。
    基于Spark的支持向量机在小麦病害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林中琦,牟少敏,时爱菊,孙肖肖,李 磊
    2017, 46(7):  148-153. 
    摘要 ( )   PDF (12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小麦病害图像分类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Spark的并行式支持向量机算法。首先对小麦病害图像进行滤波去噪、灰度压缩等处理,利用灰度共生矩阵、不变矩阵等从颜色、纹理和形状3个方面提取49个特征向量;然后通过数据集的切分和并行框架的支持,将大数据并行处理技术Spark与支持向量机结合,运用Scala语言实现了串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并行化,并将其应用于小麦病害图像识别。针对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图像分类测试结果表明,当测试图像分别是2 600、3 900、5 120张时,该算法对锈病的分类精度依次是76.03%、81.18%、77.82%,对白粉病的分类精度依次是83.27%、85.91%、83.14%,比串行支持向量机分类精度有所提升。分类时间依次是13 928.0、18 506.1、24 897.2 ms,明显低于串行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时间。改进的算法实现了小麦病害分类精度的小幅度提升,明显提高了处理速度,具有较快的学习收敛速率。
    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对蔬菜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胡世霞,李崇光,梁维娟,张春阳,沈祥成
    2017, 46(7):  154-160. 
    摘要 ( )   PDF (10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农业信息化对蔬菜产业发展意义的剖析,选取了农村电视机、移动电话、计算机每百户拥有量,以及农村交通通讯人均支出、互联网普及率、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个数、农村信息员人数、农业信息网站个数、已通邮行政村的比例共9个指标,运用回归方程分析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对蔬菜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蔬菜销售收入与农村电视机、计算机每百户拥有量、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以及互联网普及率、农村信息员人数、农业信息网站个数显著相关,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8.948、5.830、14.208、9.486、10.820、10.690。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大蔬菜产业信息技术设施装备投入、加快蔬菜产业信息人才培养、加强蔬菜产业信息网站平台建设及着力发展蔬菜产业电子商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