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7, Vol. 46 ›› Issue (4): 10-16.

•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 上一篇    下一篇

施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运红1,孙克刚1*,杜 君1,杜保池2,和爱玲1,丁 华1,许为钢3,程小龙2   

  1.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2.长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长葛 461506;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小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 收稿日期:2016-10-28 出版日期:2017-04-15 发布日期:2017-04-15
  • 通讯作者: 孙克刚(1965-),男,河南信阳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植物营养和精准农业养分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kgsun@ipni.ac.cn
  • 作者简介:张运红(1983-),女,河南新乡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施肥研究。E-mail:snowgirl23@126.com
  • 基金资助: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7,2015BAD23B0208)

  • Received:2016-10-28 Published:2017-04-15 Online:2017-04-15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120、180、240 kg/hm2)对3种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郑麦0943、郑麦0856和郑麦7698)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优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为发挥其产量潜力和优化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施氮可不同程度地促进3种优质小麦生长,施氮量在0~240 kg/hm2时,功能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相关指标总体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郑麦0856除外)。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比较,郑麦7698所有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其他2个小麦品种,主要归因于其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高,其中施氮240 kg/hm2处理的产量(11 591.70 kg/hm2)、小麦干物质转移率(29.45%)及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91.66%)最高,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大。郑麦0856在不施氮条件下产量最低,较其施氮180 kg/hm2处理的最高产量(10 200.00 kg/hm2)降幅最大,为18.63%,氮素农学利用率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说明郑麦0856对氮素较为敏感。郑麦0943在不施氮条件下干物质转移率及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其他2个品种,产量较其施氮240 kg/hm2处理的最高产量(9 933.45 kg/hm2)降幅最小,为8.89%,氮素收获指数则高于其他2个品种,且氮素利用效率在不施氮和高氮条件下均较高,说明郑麦0943具有氮素高效利用特征,且干物质积累以生育前期为主。综上,郑麦7698不施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产量,最佳施氮量为240 kg/hm2;郑麦0856产量对氮素缺乏较为敏感,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郑麦0943产量对氮素缺乏不太敏感,具有氮素高效利用特征,最佳施氮量为240 kg/hm2

关键词:  , 施氮水平, 优质小麦, 基因型,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