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1, Vol. 40 ›› Issue (6): 39-42.

•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 上一篇    下一篇

晚播对豫北冬小麦叶片生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姜丽娜1, 张?? 菡1, 吴珊珊1, 蒿宝珍1, 2, 祁诗月1, 李彩云1, 邵云1, 李春喜1   

  1. 1. 河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2. 新乡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 收稿日期:2010-12-25 出版日期:2011-06-15 发布日期:2011-06-15
  • 作者简介:姜丽娜(1973-),女,河南延津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作物生理生态研究。E-mail:jln5094@yahoo.com.cn
  • 基金资助: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02);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1047619)

  • Received:2010-12-25 Published:2011-06-15 Online:2011-06-15

摘要:  以冬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设置4个播期,同时对应不同播量,研究了晚播对豫北地区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对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期,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期,至生长发育后期,播期对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减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晚播加大播量,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在生长后期增加迅速,但成熟期仍以T1处理(10月18日播种,播量150 kg/hm2)单茎干物质的积累量表现最高(3.14 g)。从产量性状来看,播期推迟,穗粒数明显减少,T1处理比T4处理(11月2日播种,播量240 kg/hm2)高7.3粒;同时籽粒质量降低,T1处理的千粒重为43.63 g,显著高于T4处理。综合来看,在4个播期处理中,T1处理的产量最高(10 354 kg/hm2),较T4处理增产22.80%。豫北地区冬小麦适宜晚播期为10月18日。

关键词: 冬小麦, 晚播, 生理指标, 产量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