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24, Vol. 53 ›› Issue (7): 10-20.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7.002
李志1,2,3,路浩冉2,3,杨官官2,3,李鸿萍1,王群1,李潮海1,周国涛4,卢春光4,张永恩1,2,3,4
LI Zhi1,2,3,LU Haoran2,3,YANG Guanguan2,3,LI Hongping1,WANG Qun1,LI Chaohai1,ZHOU Guotao4,LU Chunguang4,ZHANG Yongen1,2,3,4
摘要: 基于1957—2022年河南省109个县(区)气象站的逐日气象数据,计算夏玉米花期日最高气温≥35 ℃持续天数及累计天数,从连续型高温热害与非连续型高温热害2个方面分析河南省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的发生频率和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河南省夏玉米生产上的抗灾避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1957—2022年,河南省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发生频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2010年以后,高温热害呈现频发趋势,且连续型高温热害的发生频率更高。高温热害发生频率较高的时间为1960年代和2010年以后,且1960年代以中度和重度高温热害为主,2010年以后以轻度和中度高温热害为主。在空间分布上,河南省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发生频率呈现出豫东、豫南地区较高,豫西、豫北较低的特征。高温热害高风险地区分布于南阳市南部、驻马店市、周口市和商丘市东部,低风险地区分布于安阳市、濮阳市和鹤壁市。在高温热害类型上,商丘市南部更容易发生连续型高温热害;漯河市和周口市更容易发生非连续型轻度高温热害,南阳市南部更容易发生非连续型中度和重度高温热害,驻马店市南部更容易发生非连续型重度高温热害。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