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植物microRNA靶基因的预测与验证技术研究进展
    崔俊霞,魏康宁,谢伊源,王 丽,李用芳
    2018, 47(7):  1-7. 
    摘要 ( )   PDF (10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一类小分子RNA。植物mi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引导RNA沉默复合体识别靶基因并介导靶基因mRNA被剪切或蛋白质翻译被抑制,所以对植物miRNA靶基因的分析和验证是研究miRNA功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植物miRNA靶基因可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主要根据 miRNA与 mRNA的互补程度进行,然而理论上预测的靶基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验证。简要介绍了植物miRNA产生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靶基因的预测方法,重点综述了植物miRNA靶基因的验证方法,包括RLM-5′RACE、降解组测序、瞬时共表达和转基因系统,为更深入地研究植物miRNA介导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在茄科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曲 玲,李彦龙,安 巍,焦恩宁,赵建华,刘兰英,秦 垦,曹有龙
    2018, 47(7):  8-19. 
    摘要 ( )   PDF (12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茄科植物中有许多重要的经济与药用植物,随着茄科植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陆续完成,急需对基因组中大量功能未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是近20 a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植物基因功能的高效反向遗传学技术,在总结VIGS作用原理、VIGS载体开发和改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就近年来VIGS在茄科植物品质性状、生长发育、植物-病原真菌互作以及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和调控相关重要基因功能分析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VIGS技术应用于茄科植物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氮肥运筹模式下垄作双深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立强,赵海成,赫 臣,周 健,吕艳东,李红宇,殷大伟,郑桂萍
    2018, 47(7):  20-26. 
    摘要 ( )   PDF (8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耕作方式[垄作双深(L)、常规平作(P)]和氮肥运筹[穗氮前移基施(F1)、调节氮前移基施(F2)、常规施肥(F3)]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氮肥运筹模式下垄作双深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垄作双深栽培模式下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与P处理相比,L处理改善了水稻产量,增幅达19.66%,其中LF1处理最高,达11 735.40 kg/hm2,LF3处理次之。这主要是因为L处理改善了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其中对穗数,一、二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千粒质量,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SPAD值等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P处理相比,总体上L处理提高了稻米加工、外观、营养及食味品质,其中对稻米的整精米率及食味综合评分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总体以LF1处理最优。F1处理稻米加工品质最优,外观、食味品质较好,产量较高;F2处理食味综合评分最高,外观品质较好,但产量最低;F3处理产量最高,但食味综合评分最低,外观品质最差。综合考虑,以LF1处理最优,可实现增产并提高稻米品质。
    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胡 月,郭晓红,李 猛,周 健,姜红芳,徐声亮,徐令旗,王洪洋,那永光,苏晓月,吕艳东
    2018, 47(7):  27-32,42. 
    摘要 ( )   PDF (6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促进寒地早粳稻优质育种工作,对205份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类鉴定和筛选,并探讨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矮秆类型水稻品种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较好,矮秆品种外观品质较好,株高越高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越高,蛋白质含量越低。中穗型品种粒长较短。中长剑叶类型品种碾磨品质较好,短剑叶类型品种食味品质较好;随着剑叶长度增加,稻米粒长变长,垩白度和垩白粒率降低。直立型品种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较好,平展型品种粒型较细长。优质寒地早粳稻株型模式为株高在70.0~90.0 cm,剑叶长度在20.0~35.0 cm,穗长中短,剑叶角度≤20°。
    串联重复序列在高粱基因组中的特征及分布
    赵志新,李春鑫,李雨娇
    2018, 47(7):  33-42. 
    摘要 ( )   PDF (20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高粱全基因组及基因中不同结构区域为研究对象,从Phytozome数据库中下载高粱基因组数据及基因注解数据,利用重复序列分析工具(Phobos v3.3.12),检测串联重复序列在不同区域的密度变化、模体类型及其在基因内与基因间的位置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高粱基因组中5′UTR、UI200、UI500中重复序列密度较高,分别为25 655 bp/Mb、16 761 bp/Mb、10 718 bp/Mb,其余区域密度差别不大,约为6 000 bp/Mb。在基因内及基因间区域中,重复序列模体主要为二碱基和三碱基重复,占到总密度的30%以上;特别在基因编码区(CDS),重复序列模体主要为3的倍数(如三碱基、六碱基等)。并且串联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并非随机分布,在基因间隔区,串联重复序列的分布明显靠近基因,这样的分布特征可能与其基因转录调控有关;在内含子(Intron)区域,更多的重复序列分布偏向于内含子两端,这可能与内含子剪切有关。
    密度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及其耐密性分析
    齐建双,郭书磊,谷利敏,夏来坤*,傅晓雷,铁双贵
    2018, 47(7):  43-47. 
    摘要 ( )   PDF (8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不同类群的12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设置10.5万株/hm2和18.0万株/hm2 2个密度水平,调查并计算散粉—吐丝间隔期、茎秆穿刺强度、单株产量等16个生物学性状,并结合耐密系数对各自交系进行耐密性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吐丝期、吐丝—散粉间隔期、穗位高、叶面积、茎腐病率、空秆率、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强度、穗长、穗粗、单株产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对散粉期、株高、锈病级、倒伏率和秃尖长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结合耐密系数分析,筛选出3份耐密性好的自交系DQ3M、DQ1&2F、PZ58和3份耐密性较差的自交系DQ7M、335gM、DQ1M&335gF。初步确定,散粉—吐丝间隔期、空秆率、单株产量与耐密系数相结合可以作为预测玉米自交系耐密性的参考指标。
    自然贮藏时间对谷子发芽率的影响
    吕建珍,独俊娥,马建萍,赵 凯,王海岗
    2018, 47(7):  48-52. 
    摘要 ( )   PDF (8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谷子种子自然贮藏条件下的最佳贮藏时间,测定了2011—2015年参加全国谷子西北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当年收获的65份谷子品种的发芽率,分析谷子种子自然贮藏2~6 a发芽率的变化趋势,并对年际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分析及多重比较;同时对不同品种在相同年度区间的发芽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贮藏4 a是一个关键的拐点,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差异较大,贮藏4 a,朝201058的发芽率仅为10.5%,而长农35号的发芽率高达92.5%;连续参加2 a区域试验(2012—2013年)的品种中,7个品种发芽率变幅最大,为10.5%~67.5%;当种子贮藏5 a后,发芽率全部降低至21.0%以下;贮藏6 a后降低至15.5%以下。
    密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品种耐密性分析
    董文召,张 俊,韩锁义,张忠信,吴继华,宋江春,刘娟
    2018, 47(7):  53-58. 
    摘要 ( )   PDF (26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密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并阐明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耐密性,以远杂9102、远杂6号、豫花23号、DF12、商花4号和商花6号为供试品种,设置1.125×105~3.600×105株(穴)/hm2不同处理,对花生单粒密植、双粒密植及密植情况下配置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花生品种密植均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双粒播种的商花4号、商花6号、远杂9102、豫花23号种植密度达到2.250×105穴/hm2时产量最高,DF12和远杂6号则在密度达到2.700×105穴/hm2时产量最高。6个品种在1.800×105穴/hm2密度以下时,双粒播种的产量高于单粒播种的产量,但在2.700×105穴/hm2时,除豫花23号以外,其他5个品种单粒播种产量高于双粒播种的产量。在达到一定密度情况下,单、双粒播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大花生品种商花6号在密植的情况下(2.250×105穴/hm2),单粒等行种植产量最高;小花生品种远杂9102在密植的情况下(2.700×105穴/hm2),单粒宽窄行种植产量最高。密植情况下,单株结果数减少,但饱果率、出仁率明显增加,商品性变好,花生株高增加。
    菊叶香藜精油合成关键HMG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付苏宏,雷 鸣,张勇群,施 静,郝豆豆
    2018, 47(7):  59-66,89. 
    摘要 ( )   PDF (55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菊叶香藜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DsHMGR)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并进行多条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DsHMGR基因包含一段1 72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74个氨基酸,非极性氨基酸为主要氨基酸,等电点为7.46,为不稳定蛋白质,编码蛋白质中不含有信号肽,在N端具有2个疏水区域,含有2个跨膜结构域,DsHMGR蛋白定位到内质网上,在C端和连接区具有较高保守性,在N端保守性较低,含有HMGR蛋白特有的4个保守活性位点,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三级结构预测显示DsHMGR蛋白具有N、L和S 3个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域。HMGR蛋白进化分析中,菊叶香藜与藜科植物聚为一支,遗传距离较近。
    大皂角与猪牙皂的形态结构及成分分析
    李建军,马静潇,尚星晨,张光田,许 平
    2018, 47(7):  67-70. 
    摘要 ( )   PDF (9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对大皂角与猪牙皂的形态结构与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荚果外部形态和结构指标,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和HPLC法测定粗皂苷和刺囊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大皂角与猪牙皂大、小果的荚果长、宽、厚、质量、长宽比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大皂角荚果长宽积为最大,与猪牙皂小果差异极显著,与猪牙皂大果差异显著;大皂角与猪牙皂大、小果孔纹细胞壁厚且明显,可见气孔,但大皂角与猪牙皂大果具有栅状细胞,具有种子且石细胞数众多,与猪牙皂小果显著差异。大皂角、猪牙皂小果、猪牙皂大果的粗皂苷含量分别为37.40%、46.70%、35.15%,刺囊酸含量分别为0.37%、0.11%、0.27%,大皂角与猪牙皂大小果的粗皂苷和刺囊酸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大皂角与猪牙皂形态结构及成分存在极显著差异。
    农业资源与环境
    产生化黄腐酸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应用效果
    张林利,王国文,刘 晔,姜 瑛,汪 强
    2018, 47(7):  71-76. 
    摘要 ( )   PDF (8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利用玉米秸秆发酵制取生化黄腐酸新型肥料的可行性,从郑州市砂质潮土中筛选发酵玉米秸秆产生化黄腐酸效果较好的菌株,然后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所筛选菌株的发酵试验,发酵结束后将其固体发酵产物施于大田中,进行效果验证试验,通过测定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玉米产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养分含量等验证发酵产物的功能。结果表明,共筛选获得发酵玉米秸秆产生化黄腐酸效果较好的菌株5株,分别为YC8、YM3、HS3、HS4、YC4。经形态、生理生化指标以及16S rDNA鉴定结果发现,这5株菌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酸快生芽孢杆菌(Bacillus acidiceler)、壁芽孢杆菌(Bacillus muralis)、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总体上,施加菌株发酵产物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玉米产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养分含量均较不施发酵产物处理(对照)提高,且大部分与市售商品黄腐酸肥料的应用效果无显著差异,甚至个别菌株的发醇产物的应用效果优于市售商品黄腐酸肥料。其中,施加YM3发酵产物处理对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效果明显,施加YC8发酵产物处理对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效果明显,成熟期二者分别比施加商品黄腐酸肥料处理提高6.51%、7.40%;施加HS3发酵产物处理对增加玉米产量、植株地上部干质量的作用明显,产量较对照提高13.39%,随后依次为施加YC4、YM3发酵产物处理,三者之间及与施加商品黄腐酸肥料处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总体上施加YM3发酵产物处理使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量较对照显著增加,施加HS4发酵产物处理使植株地上部磷素积累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且与施加商品黄腐酸肥料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可知,施加YM3发酵产物处理应用效果最好。
    基于统计分析与高光谱结合的土壤重金属监测研究——以铜为例
    徐夕博,张森林,卜凡升,刘玉红
    2018, 47(7):  77-80. 
    摘要 ( )   PDF (8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精确高效地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解决传统土壤地球化学测试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以潍坊北部平原土壤中铜元素为例,将52个土壤样品高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导数变换后与实测铜元素含量值进行相关分析,获取对土壤中铜元素敏感的特征波段,并将其作为自变量,实测铜元素含量值为因变量,分别建立多元逐步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估算模型。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描述特征分析发现,区域内存在轻度的铜积累,范围大,覆盖面广,主因是受到人为扰动;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提取到12个特征波段,其中心波长分别在385、667、729、731、791、802、822、834、840、841、870、873 nm处;利用一阶导数光谱变换信息建立的MLR模型和PLS模型的R2分别达到为0.538和0.858,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4和1.6,对比来看PLS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可以较好地对土壤中铜元素含量进行监测。
    植物保护
    安融乐对花生田除草剂防效和花生药害的影响
    李秀杰,孙慧慧,崔小伟,吴仁海,苏旺苍,薛 飞,徐洪乐,孙建伟
    2018, 47(7):  81-89. 
    摘要 ( )   PDF (11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安融乐对花生田除草剂作用效果的影响,以豫花22为材料,采用安融乐与除草剂混合茎叶喷施,分析加入安融乐后杂草防效、花生药害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期内安融乐可提高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后期总体上降低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处理[(45+337.5)、(60+450)g/hm2)]的除草活性,提高高效氟吡甲禾灵+乙羧氟草醚[(48.6+30)、(64.8+45)g/hm2]高剂量处理和甲咪唑烟酸72、108 g/hm2处理的除草活性。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处理造成花生2~4级药害,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低剂量下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高剂量下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加入安融乐使低剂量下药害降低1~2级,对高剂量下药害无明显缓解,POD、APX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保持显著升高,CAT活性变化表现为低剂量下降至空白对照水平,高剂量下显著升高。高效氟吡甲禾灵+乙羧氟草醚处理初有轻微药害,7 d后症状消失,甲咪唑烟酸处理14 d产生轻微药害,均表现为仅高剂量下APX活性显著升高,加入安融乐,前者处理低剂量下POD、CAT、APX活性显著升高,高剂量下APX活性降至空白对照水平,后者处理高剂量下APX活性仍保持显著升高状态,对其余指标影响较小。因此推测,花生叶片POD、CAT、APX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安融乐调节花生应对除草剂胁迫的生理反应。
    不同植保器械在玉米全程防控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马建英,刘 莉,丁海波,赵文幸,郝延堂,陈立涛
    2018, 47(7):  90-94. 
    摘要 ( )   PDF (6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不同植保器械在玉米病虫草害防控方面的应用效果,以玉米苗期杂草和中后期褐斑病、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害为防治对象进行玉米全程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杂草防治中,各个植保器械处理区防效均高于80%,差异不显著;褐斑病防治中,药后7 d,水旱两用喷杆喷雾机处理区防效最高,达到77.69%,药后15 d,多旋翼无人植保机处理区防效最高,达到81.15%;玉米螟和棉铃虫防治中,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处理区防效明显低于其他各植保器械处理区;产量测定中,除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处理区外,其他植保器械处理区增幅明显,均大于7%。新型植保器械在玉米全程防控中效率高、防效突出,优于传统背负式喷雾器,值得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不同绿盲蝽抗性茶树品种新梢挥发物组成比较
    杨 春,陈正武,郭 燕,乔大河,李 帅,孟泽洪
    2018, 47(7):  95-99. 
    摘要 ( )   PDF (18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茶树新梢挥发物与茶树品种对绿盲蝽抗性的关联,通过田间调查确定不同茶树品种的绿盲蝽抗性,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方法分析茶树新梢挥发物组成,然后分析茶树新梢挥发物与绿盲蝽抗性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同一茶园同一时间调查,4个茶树品种绿盲蝽危害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苔选0310表现出抗绿盲蝽特性,黄金芽表现为易感绿盲蝽;绿盲蝽危害程度不同的茶树品种新梢挥发物组成亦不同,受害程度最轻的苔选0310新梢挥发物主要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和水杨酸甲酯等,且较之其余3个品种新梢内萜烯烃类挥发物数量和相对含量明显更丰富,受害最严重的黄金芽新梢中含有较高的己醛、青叶醛和己醇等挥发物。茶树品种挥发物相对含量与绿盲蝽危害指数间的关联分析发现,萜烯醇类含量与茶树抗绿盲蝽间呈一定正相关,己醇含量与茶树感绿盲蝽间呈一定正相关。
    园艺
    土壤熏蒸剂及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米国全,王裔娜,史艳艳,韩娅楠,卢甜甜,李 欣
    2018, 47(7):  100-105. 
    摘要 ( )   PDF (7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番茄圣罗兰3689为材料,通过3种土壤熏蒸剂和2种生物菌肥处理,研究了土壤熏蒸剂及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威百亩熏蒸抑制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激发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石灰氮熏蒸抑制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激发土壤蔗糖酶活性,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棉隆熏蒸抑制土壤脲酶活性,激发土壤蔗糖酶活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2种生物菌肥的施入,土壤酶活性都趋于恢复和提升状态。威百亩熏蒸剂结合金汇生物菌肥处理番茄产量最高,为118 294 kg/hm2;其次为棉隆熏蒸剂结合ETS生物菌肥处理,番茄产量为110 938 kg/hm2;石灰氮结合生物菌肥处理番茄产量最低。
    野生鸡瑽菌鉴定及最适菌株、培养基的筛选
    周会明,张焱珍,柴红梅,孔令舰,刘芳艳,陆艺娇,雷启丽,黄 雯
    2018, 47(7):  106-111. 
    摘要 ( )   PDF (13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保护和利用鸡瑽菌(Termitomyces)野生种质资源,在广泛收集临沧鸡瑽菌菌株的基础上,通过测定ITS序列,结合GenBank已有序列,分析了供试菌株的分类地位,并进行了最适菌株及其培养基初步筛选研究。结果证明,供试菌株与Termitomyces属内的其他物种能很好地聚在一起,但又被分为明显的两大类和四小类。在YPD培养基上其生长特性存在差异,其中菌株4279表现最优,随后依次是2871与2878,而4288 表现最差。菌株4279在供试的11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且在牛粪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浓密,生长速度最快,达(0.77±0.04)mm/d,与在其他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总之,ITS序列分析能够解决鸡瑽菌属种类混淆的问题,可用于真菌的分类鉴定;优良菌株4279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50 g牛粪+20 g葡萄糖+15 g琼脂+2 g蛋白胨,培养基成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较大。
    薄皮甜瓜糖酸含量及其与果实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黄 松,高路银,杨森要,刘海英,胡建斌
    2018, 47(7):  112-115. 
    摘要 ( )   PDF (5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明与薄皮甜瓜糖酸含量相关的性状指标,对不同来源的18份薄皮甜瓜种质的糖酸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糖酸含量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甜瓜种质间糖酸组分含量差异显著,总体上梨瓜和香瓜变种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较高,总糖含量一般在40.00 g/kg以上,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较低,总酸含量低于1.30 g/kg;泡瓜和酸瓜变种糖组分含量低而酸组分含量高,其总糖含量低于20.00 g/kg,总酸含量高于1.70 g/kg。不同甜瓜种质的果糖、葡萄糖和苹果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50.00%、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60,种质间差异明显,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总酸含量与单果鲜质量、果纵径的关联度较大,总糖含量、糖酸比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厚度关联度较大。
    畜牧·兽医
    新疆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进化分群及耐药特性研究
    马 帅,乔 军,孟庆玲,伍晔晖,王熙凤,郭 晶,蔡扩军,王登峰,才学鹏
    2018, 47(7):  116-123. 
    摘要 ( )   PDF (16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新疆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进化分群及耐药特性,对新疆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样品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采用PCR技术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种系分群、耐药基因检测,测定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产ESBLs菌株携带质粒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奶牛临床样品中成功分离到210株大肠杆菌;种群分析表明,B1群(48.1%)分布最多,其次分别是A群(28.6%)、C群(12.9%)、E群(6.7%)、D群(3.8%)。210株分离株对16种抗菌药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95.2%,其次是氨苄西林(83.3%)、庆大霉素(73.8%)、头孢氨苄(71.9%),而对诺氟沙星耐药率最低,为6.2%,然后是复方新诺明(6.7%)、氯霉素(10.0%)、多西环素(10.5%)。所有的分离株对不同的抗菌药物耐药,其中多重耐药性主要集中在4~10耐,且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基本一致。对产ESBLs菌株携带质粒分析表明,同一质粒可以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这些质粒可介导菌株的多重耐药。提示新疆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流行株已经对多种临床常用药物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且分离株的耐药性与耐药质粒的转移密切相关。
    miR-200b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功能的影响
    边艳杰,韩金汾,段江燕
    2018, 47(7):  124-131. 
    摘要 ( )   PDF (14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miR-200b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能力的影响,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体外研究模型,利用miR-200b mimics转染进行miR-200b过表达;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miR-200b靶基因,qRT-PCR检测miR-200b过表达后预测靶基因及乳成分合成相关信号通路关键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通过CASY细胞活力分析仪及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标记法分别检测miR-200b过表达对细胞活力及增殖的影响;应用CSN2(β-酪蛋白)试剂盒、TG试剂盒及乳糖试剂盒检测细胞胞外分泌β-酪蛋白、甘油三酯及乳糖含量的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200b与乳腺泌乳功能基因Pten、Dnmt3a、Dnmt3b的3′UTR区序列具有互补结合的位点;qRT-PCR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200b后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Pten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而乳成分合成相关信号通路关键基因Akt、Srebp1、Csn2、Glu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miR-200b 过表达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力,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β-酪蛋白、甘油三酯和乳糖的合成分泌。综上,miR-200b能够负调控靶基因Pten的表达进而在奶牛乳腺泌乳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正调控作用。
    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匙吻鲟仔鱼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秦国兵,熊 伟,姚俊杰,杨通枝,贾美香
    2018, 47(7):  132-136. 
    摘要 ( )   PDF (22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初步探究水体中添加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匙吻鲟内源营养期及混合营养期仔鱼抗亚硝酸盐胁迫能力的影响,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仔鱼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内源营养期及混合营养期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以卵黄为营养的内源营养期,LZM、AKP、ACP活性和T-AOC随维生素C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趋势,且90 mg/L和120 mg/L 维生素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胁迫组;以卵黄和外源饵料作营养的混合营养期,LZM、AKP、ACP活性随维生素C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降低”趋势。90 mg/L 维生素C组LZM、AKP、ACP活性和T-AOC从内源营养期到混合营养期显著上升,上升率分别为71.8%、33.7%、48.4%和61.1%。MDA含量随维生素C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在同一取样时间下显著低于胁迫组,维生素C添加组MDA含量从内源营养期到混合营养期无显著变化。综上,在亚硝酸盐胁迫下,90 mg/L维生素C浸泡对匙吻鲟仔鱼内源营养期及混合营养期保护效果较好;亚硝酸盐胁迫可导致匙吻鲟内源营养期及混合营养期仔鱼机体的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的不平衡,但不同质量浓度维生素C浸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亚硝酸盐胁迫的负面影响。
    8种水产药物对长薄鳅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张建明,田 甜,姜 伟
    2018, 47(7):  137-143. 
    摘要 ( )   PDF (8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水温(22±1)℃、溶氧量(6.7±0.5)mg/L、pH值7.9±0.2的条件下,采用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8种水产药物对长薄鳅幼鱼(1.95±0.24)g的急性毒性,旨在为长薄鳅的幼鱼培育阶段常规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数据,并为养殖生产提供有效指导。试验结果显示:氟苯尼考、盐酸强力霉素、聚维酮碘、氯胺T、盐酸奎宁、亚甲基蓝、阿维菌素、敌百虫8种水产药物对长薄鳅幼鱼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 691.18、606.03、51.49、32.80、35.97、12.80、0.25、1.54 mg/L;48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 626.97、486.18、45.51、30.98、26.93、11.16、0.18、1.41 mg/L;72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 575.34、390.03、40.23、27.96、24.10、9.56、0.16、1.16 mg/L;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 515.53、359.99、34.23、27.65、20.17、8.63、0.13、1.10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451.73、93.87、10.67、8.29、4.53、2.55、0.03、0.35 mg/L。其中,阿维菌素对长薄鳅幼鱼高毒,亚甲基蓝和敌百虫对其中毒,氟苯尼考、盐酸强力霉素、聚维酮碘、氯胺T、盐酸奎宁对其低毒。
    四环素类药物对鲤细胞色素P450酶系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在建,刘文强,司振书,朱明霞
    2018, 47(7):  144-148. 
    摘要 ( )   PDF (8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四环素类药物对鲤P450酶系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超速离心法制得鲤肝微粒体,Bradford法测定肝微粒体蛋白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CYP450酶系的活性,测定了土霉素(OTC)、四环素(TC)、霉素(CTC)、多西环素(DOTC)4种四环素类药物对鲤的肝微粒体蛋白含量、肝脏细胞色素P450含量以及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CYP450含量为(0.39±0.03)nmol/mg,OTC、TC、CTC、DOTC处理组CYP450含量分别为(0.22±0.02)、(0.28±0.02)、(0.21±0.03)、(0.25±0.03)nmol/mg;空白对照组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ND)活性为(1.27±0.09)nmol/(min•mg),OTC、TC、CTC、DOTC处理组其活性分别为(0.86±0.09)、(0.79±0.05)、(0.84±0.05)、(0.86±0.06)nmol/(min•mg);空白对照组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为(0.85±0.04)nmol/(min•mg),OTC、TC、CTC、DOTC处理组其活性分别为(0.63±0.03)、(0.57±0.02)、(0.49±0.04)、(0.52±0.02)nmol/(min•mg);空白对照组苯胺-4-羟化酶(AH)活性为(0.034±0.001)nmol/(min•mg),OTC、TC、CTC、DOTC处理组其活性分别为(0.026±0.004)、(0.027±0.003)、(0.025±0.004)、(0.028±0.004)nmol/(min•mg)。综上,四环素类药OTC、TC、CTC、DOTC处理会使鲤CYP450含量明显降低,对AND、ERND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对鲤肝微粒体蛋白和CYPb5的含量没有影响。
    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
    河南省农作物最大光能利用率综合评估与时空特征分析
    孟 琪,王来刚,秦 奋,张喜旺,刘 莎
    2018, 47(7):  149-156. 
    摘要 ( )   PDF (28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对遥感估产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光能利用率εmax取值进行优化,本研究基于植被光合模型(VPM)与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统计数据、MOD09A1遥感数据、气象站点数据,对河南省2001—2015年农田生态系统εQmax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5年各市县εmax均值在0.072~1.034 g/MJ,εmax较高的区域分布在东部黄淮海平原,整体上呈现出中部和北部高,西部和南部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尺度上存在较大年际波动。εmax均值与化肥施用量、CO2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5和0.335,εmax与植被指数拟合较好。研究区气候类型以秦岭淮河为界,南部的亚热带气候区冬季温度较高,降雪较少,坡度因素对作物光能利用效率影响较小。较高的光温水平对εmax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农业灌溉可以有效克服降水较少对作物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遥感估算模型估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εmax的时空分布差异。
    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梁再培,鲁春阳
    2018, 47(7):  157-160. 
    摘要 ( )   PDF (5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对农业信息化的贡献率最大,为51.741%;其次是农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贡献率为36.829%。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投入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呈正向推动作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河南省农业总产值的Granger原因,但农业总产值不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Granger原因;农业信息化投入与农业总产值互为Granger原因的关系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