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专论 综述
    农业技术模式转换与对策探讨———以河南省欠发达平原农业区为例
    邵明伟
    2011, 40(7):  1-4. 
    摘要 ( )   PDF (1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转换农业技术模式尤为重要。采用理论分析和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河南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农业技术模式转换必须结合本地实际,遵循诱致性轨迹,注重转换过渡模式,即以农民社会资本为纽带进行土地流转,形成土地适度渐进规模经营,以村集体、宗族等为核心发展种子、生物科技、中小型机械设备等农业技术服务的互助组织,通过农村智力回流机制培养规模经营和互助组织主体等。并对影响农业技术模式转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模式转换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农产品供应链SWOT 分析
    李建伟
    2011, 40(7):  5-8. 
    摘要 ( )   PDF (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由于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介绍了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和发展模式,并对河南省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了SWOT分析,阐述了河南省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兰州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区域布局分析
    马丽荣, 王保福, 刘润萍, 梁伟, 陈珩
    2011, 40(7):  9-12. 
    摘要 ( )   PDF (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兰州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其生产分布进行了分析。综合优势指数比较结果表明,兰州市小麦、玉米、油料生产的优势区为水澄县、皋本县、榆中县;蔬菜生产的优势区为七里河区、西周区、红占区、皋兰县、榆中县;水果生产的优势区为西固、安宁、红古区和皋兰县。同时提出了兰州市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方向和推进兰州市农产品合理布局的建议: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和基础保障;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基于钻石模型的河北省花生产业发展研究
    白丽, 赵邦宏, 刘晓东
    2011, 40(7):  13-16. 
    摘要 ( )   PDF (1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从影响花生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竞争与战略、政府和机会等驱动因素入手,分析了河北省花生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并结合河北省具体情况,提出了河北省花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天然虾青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
    张碧娜, 吕飞, 丁玉庭
    2011, 40(7):  17-20. 
    摘要 ( )   PDF (1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虾青素因其诱人的感官呈色性及优良的生理功能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因此,就有关天然虾青素的提取工艺技术与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如生物体自身、环境、金属离子、抗氧化剂和制备方法等进行了比对阐述。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NAC 类转录因子在玉米未成熟雌穂发育中的作用
    朱 昀, 付俊杰, 李朝炜, 王国英
    2011, 40(7):  21-25. 
    摘要 ( )   PDF (3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转录因子在玉米雌穗早期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情况,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利用Arizona大学的玉米芯片对未成熟玉米雌穂的早期关键发育阶段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数据标准化之后对差异基因中的转录因子家族进行超几何分析,挑选并分析差异明显的转录因子家族。结果表明,在玉米雌穗发育早期,有1 844个基因差异表达,有7个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变化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中NAC类转录因子家族的变化最为显著,P值为5.6E-05。从生长锥伸长期到小穗分化期,该家族有9个基因上调表达,有6个成员下调表达。说明NAC类转录因子家族对玉米雌穗早期发育起到一定作用。 
    紫外线-B 胁迫下芦荟蒽醌类物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慧, 徐玲, 闫芝琪, 白方坤, 王太霞
    2011, 40(7):  26-29. 
    摘要 ( )   PDF (4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水稻为材料,通过对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PA)、相对电导率(REC)和光合速率的测定,研究了UV-B胁迫下芦荟蒽醌类物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1 mg/L和10 mg/L的芦荟蒽醌类物质喷施水稻,水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4.5%和17.8%,POD活性分别上升12.4%和29.4%,MDA含量分别降低了50.5%和21.9%,水稻叶片REC有所下降,而净光合速率均有所提高。说明喷施芦荟蒽醌类物质能有效减轻UV-B辐射对水稻的损伤。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植株磷含量的影响
    王春虎, 杨文平
    2011, 40(7):  30-34. 
    摘要 ( )   PDF (1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作制度下进行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植株磷含量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以寻求最佳耕作措施。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4个处理,8次重复。结果表明,各处理玉米植株不同器官含磷量以处理①(麦秸还田+深旋耕)较高,根系含磷量比对照(麦秸不还田+免耕)高0.46 g/kg,提高10.72%;茎秆含磷量比对照高0.43 g/kg,提高12.72%;叶片含磷量比对照高0.27 g/kg,提高6.43%;雄穗含磷量比对照高0.43 g/kg,提高15.58%。灌浆-成熟,雌穗磷含量比较,以处理③(麦秸还田+免耕)较高,比对照提高16.02%。综合分析比较,处理③不但雌穗磷含量高而且全生育期玉米植株磷素累计吸收量也最多,因此,该处理有利于玉米生殖生长和籽粒灌浆,易获高产,且省工省时,还有利于玉米苗期早发,增强玉米抗倒伏性,生产上应大力推广该项耕作措施。 
    超级小麦郑麦7698 生长发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田 伟, 张慎举, 郭振升, 王绍中, 皇甫自起, 刘艳侠, 崔保伟
    2011, 40(7):  35-37,40. 
    摘要 ( )   PDF (6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配合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系郑麦7698的推广,采用大田攻关和小区试验相结合,探讨郑麦7698生长发育特点和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郑麦7698自动调节能力强,分蘖成穗中等;籽粒灌浆期长,粒质量增加快,每1 000粒日增重平均达2.1 g;在大于10 500 kg/hm2产量水平下,郑麦7698产量结构为穗数648万穗/hm2,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7.2 g;在9 750~10 500 kg/hm2产量水平下,其产量结构为588万穗/hm2,穗粒数38.1粒,千粒重46.3 g。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增施有机肥,重施底肥;足墒精细播种,保证全苗、匀苗;因地因苗因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强化生育期间的应变调控和管理。 
    锰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侯典云, 赵盼盼, 马占强
    2011, 40(7):  38-40. 
    摘要 ( )   PDF (7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锰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小麦品种金丰三号为材料,设置0、0.02、0.2、2.0、20.0 mg/L 5个锰质量浓度处理,进行水培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锰处理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及叶绿素含量,研究锰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2 mg/L锰处理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99.93%和88.67%,比对照分别增加6.66、28.00个百分点,叶绿素含量为1.89 mg/g,比对照增加了51.2%。0.2 mg/L锰处理最适于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文平, 王春虎, 茹振钢
    2011, 40(7):  41-43. 
    摘要 ( )   PDF (5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田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耕作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其根际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际土壤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开花期较高。不同处理根际土壤活性和小麦产量均表现为玉米秸秆还田翻耕>玉米秸秆还田旋耕>玉米秸秆清除旋耕。秸秆还田翻耕处理的产量比还旋和清旋处理分别高8.45%和13.93%(P<0.05)。建议进一步推广秸秆还田并结合深耕。 
    35SP-rolB 基因在棉花转基因系基因组中转录稳定性研究
    曹燕燕, 李志辉, 郭春强, 靳巧玲, 刘欢乐, 姚明镜, 杨业华
    2011, 40(7):  44-47. 
    摘要 ( )   PDF (11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8个T7代的棉花35 SP-rolB转基因系为材料,通过提取转基因株系及对照植株叶片总DNA和总RNA,对各个转基因株系分别进行PCR检测和Northern杂交,研究转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和转录稳定性。结果表明,35 SP-rolB目的基因和NPTⅡ选择标记基因在经过对转基因系的连续多代定向选择后,在各个转基因系基因组中都能够稳定遗传和高效转录,说明针对强生根、早发、抗早衰等特殊性状进行定向选择是保持rolB转基因系遗传稳定性和转基因表达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小麦品种泛麦8 号播期播量试验
    罗家传, 崔晓东, 吴秋艳, 孙艳华, 张钰
    2011, 40(7):  48-50. 
    摘要 ( )   PDF (6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泛麦8号小麦的最佳播期,进行了泛麦8号的播期播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10月10-30日)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播量(112.5×104~450×104苗/hm2)处理间产量差异达0.05显著水平,以225×104苗/hm2处理产量最高,为7 074kg/hm2,播量112.5×104~337.5×104苗/hm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泛麦8号在河南中部的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播量在112.5×104~337.5×104苗/hm2。 
    断根、环割对烤烟叶片钾含量及产质的影响
    尹永强, 沈方科, 何明雄, 顾明华, 韦 忠, 廖曼玲, 黄芩芬
    2011, 40(7):  51-54. 
    摘要 ( )   PDF (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大田试验,对烤烟进行断根、环割和断根+环割处理,考察烟叶片的钾含量、经济学性状以及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断根、环割和断根+环割处理提高了不同部位烟叶钾含量,与对照相比,上部叶钾含量分别提高了45.58%、20.00%、9.77%,中部叶分别提高了33.86%、33.33%、49.47%,下部叶分别提高了146.07%、198.31%、167.42%。断根、环割和断根+环割处理,烟叶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00%、20.08%、9.42%;烟叶的均价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42.69%、70.13%、53.25%;烟叶的产植极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104.28%、67.69%、66.95%。断根、环割、断根+环割处理均可以改善烤烟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其中,断根+环割处理的效果最好。断根、环割、断根+环割对烤烟的上等烟、中上等烟比例的影响不明显。 
    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养分释放及烤烟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波, 顾明华, 沈方科, 卢燕回, 唐新莲, 区惠平,梁和平, 黄芩芬, 廖曼玲
    2011, 40(7):  55-60. 
    摘要 ( )   PDF (12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植烟土壤养分释放及烤烟养分吸收的影响,于2008年在广西靖西县和南丹县烟区进行了化肥配施花生麸、猪厩肥、糖厂滤泥堆肥和稻草堆肥等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纯化肥或当地推荐施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的烤烟产量和上等烟比例在靖西县分别提高4.6%~15.5%和92.3%~106.7%,南丹县提高0.06%~32.4%和65.7%~97.8%;两县烤烟上、中部叶片的全钾、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提高,烟碱下降,氮/碱比更接近0.8~0.9,糖碱比更接近10。不同的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间,烤烟产量及优质烟比例差异不显著;化肥配施有机肥在烤烟移栽后65 d内氮素释放较慢,但肥效较长,显著提高烤烟生长期土壤速效磷、钾供应能力,烟株养分吸收能力增强,后期烤烟叶片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提高8.6%~61.5%和2.9%~34.3%。各处理中以化肥配施40%花生麸处理的烤烟产量、质量最佳,土壤养分指标与烤烟叶片养分指标含量最高,是烟田土壤较优的有机肥配施模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速效养分与烟叶养分、烤烟大部分化学品质呈正相关,与烟碱呈负相关,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烤烟养分吸收及烤烟品质的影响是一致的。
    铬对烟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宋威, 张芹, 李桂玲, 赵敏
    2011, 40(7):  61-63. 
    摘要 ( )   PDF (4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K2Cr2O7溶液处理烟草种子,对烟草幼苗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和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r6+质量浓度的不断增加,烟草幼苗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均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Cr6+胁迫对SOD及POD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在Cr6+胁迫下,POD同工酶主要是表达量的变化,在低质量浓度Cr6+的诱导下,酶的表达量增多,当Cr6+质量浓度较高时,酶的表达量减少。SOD同工酶除了表达量的变化外,还有酶带数目的变化。当Cr6+质量浓度较低时,同工酶表达被激活,有新的酶带出现,一部分酶分子表达量增多;而当Cr6+质量浓度较高时,同工酶表达被抑制,新的酶带消失,酶分子的表达量减少。 
    美国菜用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薛香, 郜庆炉
    2011, 40(7):  64-67. 
    摘要 ( )   PDF (4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引自美国东北部麻萨诸塞州的12个菜用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结荚特性和产量性状进行系统观察,并与当地品种豫豆29号比较,结果表明:引进品种在新乡地区种植后比当地品种表现出早结荚、早鼓粒、早成熟等性状,可以在新乡地区种植。引进品种M-1、M-4、M-9、M-20、M-24的生育期为89~106 d,比对照品种短11~28 d;M-4、M-9、M-24的二、三粒荚数为58.8~92个,比对照品种多3.8~37个;M-1、M-4、M-9、M-24的单株粒数为127.8~198粒,比对照品种多9.8~80粒;M-1、M-4、M-9、M-20、M-24的单株籽粒产量28.4~54.6 g,比对照品种高0.6~26.8 g;从产量、农艺性状、生育期等方面综合考虑,M-1、M-4、M-9、M-20、M-24的主要经济和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资源与环境
    岩溶山区岩石土壤牧草系统中矿质元素的分布、迁移和富集特征
    蓝芙宁, 蒋忠诚, 谢运球, 张敏, 宁良丹
    2011, 40(7):  67-72. 
    摘要 ( )   PDF (7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我国南方3个典型岩溶石山区岩石、土壤和牧草中14种矿质元素的分布、迁移和富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山区土壤与成土母岩矿质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具有相似性,Al、Fe、Ca、Mg、K含量普遍较高,而Pb、Cu、Mo、Cd含量较低。岩溶山区在成土过程中,Fe、Al、Mn、K元素富集而其他元素相对淋失,矿质元素在土壤各层位的富集表现为A>B>C。Ca、Mg、K等元素主要富集在牧草的叶片中,而Fe、Al、Mn元素主要富集在牧草的根部。牧草根部与土壤之间相同元素的相关性最大,其次是茎部,叶片部分与土壤各层位矿质元素的相关性最差,岩石、土壤、牧草之间矿质元素相关性具有非共轭关系,在土壤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其与牧草体内矿质元素的相关性不一定高,而牧草体内相对富集的矿质元素,如Ca、Mg、K元素与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也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铜尾矿对万寿菊根系生长的影响
    谈成林, 张凤美, 王友保, 郭凯, 张洁, 惠勇
    2011, 40(7):  73-77. 
    摘要 ( )   PDF (6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万寿菊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尾矿砂5种不同改良方式对花卉根系生长的影响。盆栽基质以尾矿与淤泥按100∶0、75∶25、50∶50、25∶75、0∶100比例混合而成,分别标记为:S100y00、S75y25、S50y50、S25y75、S00y100。结果表明:随淤泥在混合基质中比例的增加,万寿菊根系的主根长逐渐增长;根体积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逐渐增加;万寿菊对铜尾矿中铜的积累,主要集中在根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差异显著。 
    脱硫渣施用量对盐碱地油葵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赵辉, 杨涓, 李正娟
    2011, 40(7):  78-81. 
    摘要 ( )   PDF (1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盐碱地油葵在不同脱硫渣处理下其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固氮菌、硝化细菌生理类群的区系动态变化,研究盐碱地油葵对不同脱硫渣处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脱硫渣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及4类生理细菌类群的数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脱硫渣为1.5 t/hm2时,每克干土中细菌数量为1.81×106个,放线菌的数量为3.62×105个,氨化细菌为9.37×105个,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为95.01×104个,固氮菌为15.71×103个。真菌呈现出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适宜的脱硫渣施用量有利于油葵根际细菌、放线菌及4类细菌生理类群数量的提高,过高则微生物数量下降;施用脱硫渣前后,各微生物类群都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 
    植物保护
    电子束处理对杂拟谷盗的辐照效应
    陈云堂, 张晓燕, 郭东权, 吕晓华, 张建伟,杨保安, 杜阅光, 田占军
    2011, 40(7):  82-85. 
    摘要 ( )   PDF (1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杂拟谷盗幼虫、成虫进行辐照处理,研究其辐照效应。结果表明:杂拟谷盗幼虫对电子束辐照的敏感性高于成虫。幼虫经250 Gy剂量辐照后,可以完全阻止其发育为成虫,在14 d内全部死亡;成虫经250 Gy剂量辐照后,则需42 d才能全部死亡,而且不能产生下一代成虫。250 Gy的剂量可以作为电子束辐照防治杂拟谷盗的参考剂量。
    白素芬, 张国威, 李欣, 蒋金炜
    2011, 40(7):  86-89. 
    摘要 ( )   PDF (1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摸清河南省的食蚜蝇资源,于2004-2009年在全省各地进行食蚜蝇采集。经整理,鉴定出食蚜蝇科昆虫2亚科,11族,27属,47种,其中包括河南省新记录属3个,即斑目蚜蝇属、斑胸蚜蝇属和棒腹蚜蝇属,以及新记录种12个,即天台长角蚜蝇、黄胫异食蚜蝇、月斑优蚜蝇、暗跗细腹食蚜蝇、秦巴细腹食蚜蝇、野食蚜蝇、异带黄斑食蚜蝇、亮黄斑食蚜蝇、绿黑斑目蚜蝇、暗纹斑目蚜蝇、黑色斑目蚜蝇和江氏铜木蚜蝇。分别对各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的特征及分布进行了描述。标本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不同抑制性土壤真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
    陈井生, 李肖白, 李泽宇, 范文艳, 贾洪琪, 潘红丽, 倪洪涛
    2011, 40(7):  90-92. 
    摘要 ( )   PDF (1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稀释分离法,从抑制性土壤中分离获得真菌菌株,研究不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获得的100株真菌中有5个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和二龄幼虫(J2)具有抑制活性,分别是Dq012、Dq059、Dq003、Dq030和Dq101。经Dq012发酵液处理后,大豆胞囊线虫J2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0.84%,经其他4株真菌处理后校正死亡率均在70%左右。Dq012发酵液对胞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达到87.69%,Dq003和Dq030发酵液对胞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也在80%以上。用5个菌株的发酵液包衣处理大豆种子,能够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的繁殖,其中菌株Dq059的抑制作用最强,Dq012次之,Dq030的抑制作用最弱,抑制率分别为83.05%、80.58%和41.52%。综上所述,菌株Dq012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活性最高,其他4株效果接近,但Dq030对胞囊形成的抑制效果一般。 
    攀西地区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刘 铭, 尹福强, 张文友
    2011, 40(7):  93-97. 
    摘要 ( )   PDF (2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评估攀西地区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对从不同地点采集的89个黑胫病菌菌株进行甲霜灵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有3株对甲霜灵敏感,22株对甲霜灵敏感性处于中间状态,64株抗甲霜灵。敏感菌株、中间菌株和抗性菌株分别占总体的3.37%、24.72%和71.91%。不同地区的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以仁和地区的菌株最为敏感,EC50值最低0.676 2 mg/L,平均为1.478 4 mg/L;而其他地区的菌株表现出一定的抗药性,平均EC50为3.085 7 mg/L,最高达6.318 1 mg/L。
    几种杀虫剂对芝麻虫害的防控效果
    李伟峰, 杨光宇, 宋玉峰, 王瑞霞
    2011, 40(7):  98-101. 
    摘要 ( )   PDF (1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筛选防控芝麻虫害的有效杀虫剂,进行了吡虫啉等9种杀虫剂在夏播芝麻田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甲胺基阿维菌素和25%噻虫嗪对蝽类的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后14 d,防效仍在85%以上;10%吡虫啉和25%噻虫嗪对飞虱的防效最好,药效可维持到药后14 d,5%甲胺基阿维菌素防效次之,表明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综合防效最好的药剂是25%噻虫嗪,其次为10%吡虫啉和5%甲胺基阿维菌素。对棉铃虫的防效,以15%茚虫威和40%辛硫磷最好,药后14 d,防效仍达100%;对甜菜夜蛾的防效,以15%茚虫威最好,5%氯虫苯甲酰胺次之;5%氯虫苯甲酰胺和15%茚虫威对象甲的综合防效较好,表明对咀嚼式口器害虫综合防效较好的药剂是5%氯虫苯甲酰胺和15%茚虫威。 
    腐植酸铵与除草剂配伍的效应研究
    何秀院, 周永全, 许恩光
    2011, 40(7):  102-105. 
    摘要 ( )   PDF (1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和省时、高效、环保、经济的原则,要求肥料和农药等尽可能科学合理地配合使用,为此,研究了腐植酸铵与除草剂的配伍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铵与除草剂草甘膦配伍,可提高除草剂药效10%~15%,药效进程提前2~5 d;腐植酸铵与烟嘧磺隆、2,4-D丁酯配伍不仅可提高药效20%,而且还能促进玉米生长,增加其抗旱性。此外,腐植酸铵的抗蒸腾性,还可增加叶面喷药效率,这些对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和绿色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
    温素卿
    2011, 40(7):  106-108,112. 
    摘要 ( )   PDF (1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梨黑星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梨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浅析了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因素,提出了抗性育种、清除越冬菌源、加强栽培管理、果实套袋、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为生产上防治梨黑星病提供参考。
    园艺 林学
    农杆菌介导法将bFGF 基因转入木立芦荟的初步研究
    刘思言, 姚丹, 关淑艳, 王丕武
    2011, 40(7):  109-112. 
    摘要 ( )   PDF (2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FGF基因导入木立芦荟中,通过对农杆菌介导芦荟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优化的芦荟转化体系。用继代培养获得的粗壮的芦荟单株茎段作为转化外植体,以OD=0.55~0.68的EHA105农杆菌工程菌液侵染25 min,在MS+蔗糖10 g/L+100μmol/L乙酰丁香酮的共体培养基上培养3 d,在MS+6-BA 3 mg/L+头孢霉素400 mg/L+卡那霉素80 mg/L的筛选培养基上培养60 d,然后转至MS+6-BA 2 mg/L+NAA 0.15 mg/L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培养,生根后移栽。通过PCR初步检测,并经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明外源基因bFGF已经整合到芦荟的基因组中。 
    乐昌含笑群落的分布格局分析
    彭重华, 巫涛, 王海峰, 刘晖, 张程
    2011, 40(7):  113-117. 
    摘要 ( )   PDF (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调查乐昌含笑群落,并根据种群聚集度指标,主要对群落内的乔木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分布上,乐昌含笑群落呈现稳定的金字塔型生长状态;水平分布上,群落内乐昌含笑的扩散系数(C)=0.38,丛生指数(I)=-0.62,扩散指数(Iδ)=0.18,聚块性指数(M*/-X)=0.99,Cassie R.M.指数(CA)小于0,经分析可知,乐昌含笑在群落中呈现均匀分布,依照相同的方法判断,群落内其他伴生树种类少,个体数量不多,呈现星散分布,整个群落趋于稳定,属于地带性顶级群落。
    东魁杨梅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对光照与水分胁迫的响应
    杨蓓芬, 李钧敏
    2011, 40(7):  118-122. 
    摘要 ( )   PDF (3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下栽培的东魁杨梅幼苗叶片的总黄酮、总鞣质、总绿原酸和游离蒽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东魁杨梅幼苗叶片的总黄酮、总鞣质、总绿原酸和游离蒽醌含量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差异,各光强处理总黄酮的含量表现为1层遮荫(光照强度约为全光照的4%)>全光照>2层遮荫(光照强度约为全光照的18%)>3层遮荫(光照强度约为全光照的6%);总绿原酸和总鞣质的含量均为全光照>1层遮荫>3层荫>2层遮荫;游离蒽醌的含量为2层遮荫>1层遮荫>全光照>3层遮荫。全光照有利于总绿原酸、总鞣质的合成积累,1层遮荫有利于总黄酮的合成积累,2层遮荫有利于游离蒽醌的合成积累,含量分别为(99.6±8.44)g/kg、(16.1±0.41)g/kg、(27.6±0.42)g/kg、(0.169±0.016 5)g/kg。不同土壤含水量下东魁杨梅叶片总黄酮、总绿原酸、总鞣质、游离蒽醌含量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壤水分供应充分有利于东魁杨梅叶片中总绿原酸、总鞣质和游离蒽醌的合成积累,但不利于总黄酮的合成积累;适宜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总黄酮的合成积累;轻度水分胁迫对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中度水分胁迫可提高东魁杨梅总黄酮、总绿原酸、总鞣质、游离蒽醌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合成积累。
    大果型早熟牛角椒新品种——青秀大椒的选育
    王伯楠, 臧新, 司艳红, 田保明, 胡安杰,蔡毓新, 苏波, 陈云
    2011, 40(7):  123-125. 
    摘要 ( )   PDF (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秀大椒是利用离子束辐射技术创新育种材料最新育成的粗牛角型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强健,株形紧凑;早熟性好;果实粗长牛角型,果长18~22 cm,果肩径5~6 cm,果肉厚0.4 cm,单果质量140~160 g,维生素C含量1.04 mg/g;连续结果能力强,高产稳产,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辣椒品种区域试验,总产量平均53 503.9 kg/hm2,比对照增产9.8%,达显著水平。2010年1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豫品鉴菜2010004)。适宜河南省及气候近似地区作春秋保护地或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不同梨品种需冷量研究
    李先明, 秦仲麒, 涂俊凡, 杨夫臣, 朱红艳, 刘先琴
    2011, 40(7):  126-129. 
    摘要 ( )   PDF (1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6个梨品种金水1号、安农1号、金水2号、早酥、鄂梨2号、鄂梨1号为材料,分别采用≤7.2℃模型、0~7.2℃模型、犹他模型研究其需冷量。结果表明:采用3种模型评价,不同品种叶芽的需冷量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之间的叶芽需冷量应用≤7.2℃模型和犹他模型评价的结果较为接近。金水1号、安农1号、金水2号、早酥、鄂梨2号、鄂梨1号6个品种叶芽的需冷量分别为383 h、440 h、543 h、645 h、733 h、1 034 h,腋花芽的需冷量分别为383 h、440 h、440 h、645 h、733 h、1 034 h,金水2号腋花芽需冷量低于叶芽主要是其萌芽期要早于叶芽。 
    茜草茎段组织培养灭菌方法研究
    于相丽, 李勇慧, 王 静
    2011, 40(7):  130-131,134. 
    摘要 ( )   PDF (1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不同灭菌剂(0.1%HgCl2、10%NaClO、10%H2O2)、不同灭菌时间、二步灭菌法对茜草不同年龄的茎段污染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5%酒精处理30 s+10%NaClO灭菌20 min效果最好,污染率20%,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5%;二步灭菌法不适合于茜草茎段的灭菌;幼嫩茜草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55%。 
    一体化育苗营养基在西瓜上的应用效果
    刘喜存, 张玲玲, 郭玉霞, 王文洁, 薛伟, 孟宪民
    2011, 40(7):  132-134. 
    摘要 ( )   PDF (1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西瓜为试材,对北京中农赛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体化育苗营养基进行了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体化育苗营养基育苗幼苗期立枯病发病率2.06%,在西瓜后期生长过程中,立枯病和枯萎病发病率仅为1.50%和5.88%,小区果实产量为88.2 kg,坐果率达100%。西瓜幼苗立枯病发病率较营养钵育苗降低4.5个百分点,枯萎病的发病率降低11.72个百分点、产量提高20%以上,同时可促进提前开花4~5 d,坐果率提高6.7个百分点。
    畜牧 兽医
    圈养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赵金凤, 齐萌, 王鹤磊, 冯超, 张龙现
    2011, 40(7):  135-138,143. 
    摘要 ( )   PDF (1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圈养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广西、河南和四川的3个猕猴养殖场共346份新鲜猕猴粪便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1.4%(178/346),共检出6种肠道寄生虫:阿米巴原虫、球虫、贾第虫、鞭虫、类圆线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39.6%、0.9%、0.3%、22.8%、3.2%、2.3%;河南、广西和四川圈养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89.2%、42.2%和35.0%,地区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均以阿米巴原虫和鞭虫为主要感染虫种;0~1岁、1~3岁和3~5岁猕猴感染率分别为96.4%、47.4%和51.3%。 
    不同贮藏条件对苦荬菜种子活力的影响
    韩玉竹, 曾兵, 伍莲, 马慧敏, 肖兰
    2011, 40(7):  138-143. 
    摘要 ( )   PDF (1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牧草苦荬菜种子为材料,选取4个种子含水量(6.94%、3.27%、1.24%、0.98%)及6个贮藏温度(常温、25℃、15℃、10℃、3℃、-15℃),连续贮藏5个时期(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6个月),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苦荬菜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对苦荬菜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贮藏温度在-15~15℃条件下,苦荬菜种子活力相对较高(贮藏16个月发芽率33%~42%),常温和25℃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明显,到16个月时种子活力几乎完全丧失(发芽率1.9%~2.4%);种子贮藏的最适含水量受贮藏温度的影响,贮藏温度越高,最适含水量相对要求越低。贮藏温度25℃,种子含水量为0.98%、1.24%、3.27%时种子发芽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0%、30%、34.7%,与种子含水量6.94%的种子发芽率(14%)有显著性差异(P<0.05)。
    饲料中添加硫酸亚铁对鹌鹑体内和蛋中铁沉积量的影响
    祁艳霞, 张爱提, 张爱静, 张小辉, 庞有志
    2011, 40(7):  144-146. 
    摘要 ( )   PDF (1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50只60日龄已经开产的朝鲜鹌鹑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FeSO4(添加量为4.978、3.485、1.991、0.498、0 g/kg),经过15 d的试验期后,采集鹌鹑心脏、肝脏、小肠、腺胃、肌胃、胸肌和腿肌组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铁的含量;同时收集试验期第5、10、15天的鹌鹑蛋,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蛋清和蛋黄中的铁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FeSO4添加量的增加,各种组织和鹌鹑蛋中铁含量也逐渐增加,铁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组织是腺胃和肌胃,其次是肝脏,含量最低的是肌肉组织;鹌鹑蛋黄中的铁含量显著高于蛋清中的铁含量。因此,在饲料中添加FeSO4可以明显提高鹌鹑各组织和鹌鹑蛋中的铁含量。 
    鲤鱼Sox9 基因HMG保守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华慧颖, 王芳,常重杰,杜启艳
    2011, 40(7):  147-151. 
    摘要 ( )   PDF (6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鲤鱼中与性别决定及骨组织发育相关基因Sox 9的特征及功能,从大量常见养殖鲤鱼品种及黄河野生鲤鱼个体中克隆得到了多个版本CcSox 9基因的HMG保守区序列,并对这些序列及国内外的其他鲤鱼Sox基因进行了启动子、多态性等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鲤鱼中至少存在5个版本的活性Sox 9基因及1个Sox 9假基因。这些基因在编码序列中存在一定的多态性,在内含子序列中存在大量序列多态,并且活性基因中都存在至少1个启动子序列。假基因无内含子序列,在编码序列中存在多个终止密码子。 
    桂皮精油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姚成强, 郑俏然
    2011, 40(7):  152-154. 
    摘要 ( )   PDF (2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桂皮精油处理冷藏猪肉,旨在为冷却猪肉开发一种适宜的保鲜剂。将桂皮精油配制成0.4%、0.8%和1.2%3种不同体积分数的保鲜剂,分别对鲜猪肉进行处理,然后于0~4℃条件下贮藏,再定期测定其肉样的理化、微生物及感官指标,并对肉样新鲜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皮精油对冷却猪肉有较好的保鲜作用,能延长冷却猪肉的贮藏期,其中,以0.8%桂皮精油的保鲜效果最佳,可延长贮藏期至15 d,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猪肉的感官品质。 
    一株猪圆环病毒2 型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赵 朴, 赵坤, 李任峰, 王三虎, 刘兴友, 陈金山, 赵恒章,郑玉姝1
    2011, 40(7):  155-157. 
    摘要 ( )   PDF (1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PCR技术初步检测疑似PCV2感染的猪肺脏和淋巴结中的病毒。将样品处理后接种于PK-15细胞。从感染PK-15细胞PCR扩增PCV2基因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和比较。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病毒的PCR产物与国内多株PCV2核酸同源性大于98%,说明所分离的病毒为PCV2。
    SYNJ1 基因SNPs 与牛、绵羊角的关联性研究
    楚康康, 孙志颖, 孙少华, 乔冬雨, 刘 媛
    2011, 40(7):  158-160. 
    摘要 ( )   PDF (4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SYNJ1基因与牛、羊角的关联性,利用PCR-SSCP技术并以3个牛品种(荷斯坦奶牛(有角)、安格斯牛(无角)、海福特牛(无角))以及3个不同角型的羊品种河北小尾寒羊(无角)、无角道赛特、杂种蒙古羊(有角、无角)为样本,对SYNJ1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发现SYNJ1基因C3981T位点的SNP与牛、绵羊角的有无存在关联。将不同角型的牛、羊PCR产物进行测序,经过比对也没有发现突变位点,只是牛羊品种间存在一个C-T突变。关于控制牛、绵羊角的基因,还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