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专论 综述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 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蔡世忠
    2011, 40(6):  1-4. 
    摘要 ( )   PDF (9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分析了"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标志,据此诊断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DEA 分析
    孙江, 贠鸿琬
    2011, 40(6):  5-8,12. 
    摘要 ( )   PDF (7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BC2模型,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衡量各个地区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洛阳等7个地区的纯技术效率为1,而这其中只有鹤壁、周口和信阳的综合技术效率达到最优,说明除了在地理、经济条件及相关的农业投入方面之外,规模的无效率也会使得各个地区农业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存在差异。因此,必须合理调整农业资源,加大科技研发,合理规划农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河南省农户小麦生产投入对单产的影响
    孟俊杰, 胡海燕
    2011, 40(6):  9-12. 
    摘要 ( )   PDF (4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小麦生产中不同生产要素投入对产量的影响,有利于优化生产投资结构、减少生产投资成本、确保小麦产量提高。鉴此,以河南省安阳县、沈丘县、新蔡县农户投入数据为基础,采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影响小麦单产的主要投入因素基本相同,主要有单位面积化肥投入、种子投入、农业机械投入、农药投入等,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相对影响程度又有所差别。单位面积劳动投入量不再是影响小麦单产的主要因素。 
    河南省特色烟叶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和思考
    李彦平, 郭芳阳, 丁燕芳, 朱景伟, 孟智勇
    2011, 40(6):  13-16. 
    摘要 ( )   PDF (4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河南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河南省烟叶走特色烟可持续发展之路面临的机遇,并对制约河南省烟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对策。 
    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徐世千, 张建国, 李晓东
    2011, 40(6):  17-20. 
    摘要 ( )   PDF (6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植物离体培养中,选择高产的外植体,寻找合适的培养条件,运用不同的离体培养方法是提高细胞生长速度和次生代谢物产量并实现工厂化生产的先决条件。为此,从以上几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8种利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物的方法,并提出了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对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芝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郑永战, 刘艳阳, 张海洋, 梅鸿献
    2011, 40(6):  21-27. 
    摘要 ( )   PDF (1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芝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是重要出口创汇农产品。芝麻种质资源利用率较低,限制了芝麻科研、生产及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对芝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评价、核心种质构建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当前芝麻种质资源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甘薯遗传转化及其抗病毒转基因研究进展
    张磊, 邢国珍, 郑文明, 张振臣
    2011, 40(6):  28-31. 
    摘要 ( )   PDF (8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薯病毒病是影响甘薯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抗病育种由于缺乏抗源材料和育种周期长等原因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抗病毒甘薯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鉴此,综述了近年来甘薯遗传转化及其抗病毒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毒素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胡骁飞, 栗力, 邢广旭,裴亚峰, 职爱民, 王 耀,孙亚宁, 王 磊, 赵丽娜, 邓瑞广
    2011, 40(6):  32-35. 
    摘要 ( )   PDF (3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霉菌毒素严重危害动物及人类健康,毒素检测已成为评价农产品、食品、饲料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毒素检测有一定危险性,建立新的毒素检测手段意义重大。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设计精巧、具有极强分离多肽功能的生物学技术。综述了此项技术的发展和在筛选霉菌毒素模拟表位肽中的作用及模拟表位肽在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朱延姝, 于丽姣, 樊金娟, 阮燕晔, 崔震海, 胡?? 凯, 汪?? 澈, 张立军, 王?? 茜, 张福珍
    2011, 40(6):  36-38,42. 
    摘要 ( )   PDF (9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方法,分析玉米幼苗展叶过程中叶尖、叶中和叶基部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研究C4植物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化学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叶尖部位,在叶片从2 cm伸展到30 cm过程中,Fo以5%的幅度逐渐下降;Fv/Fo和Fv/Fm分别从2.59和0.76逐渐升高到3.92和0.82,而在叶长2 cm时Fv最低,ABS/RC、TRo/RC、ETo/RC和DIo/RC最高。30 cm长的叶片从叶基到叶尖相应的荧光参数变化特性与展叶过程中的叶尖部位一致。这些结果说明在玉米叶片展开过程中从叶基到叶尖光化学活性逐渐完善。
    晚播对豫北冬小麦叶片生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姜丽娜, 张菡, 吴珊珊, 蒿宝珍1, 祁诗月, 李彩云, 邵云, 李春喜
    2011, 40(6):  39-42. 
    摘要 ( )   PDF (8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冬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设置4个播期,同时对应不同播量,研究了晚播对豫北地区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对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期,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期,至生长发育后期,播期对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减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晚播加大播量,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在生长后期增加迅速,但成熟期仍以T1处理(10月18日播种,播量150 kg/hm2)单茎干物质的积累量表现最高(3.14 g)。从产量性状来看,播期推迟,穗粒数明显减少,T1处理比T4处理(11月2日播种,播量240 kg/hm2)高7.3粒;同时籽粒质量降低,T1处理的千粒重为43.63 g,显著高于T4处理。综合来看,在4个播期处理中,T1处理的产量最高(10 354 kg/hm2),较T4处理增产22.80%。豫北地区冬小麦适宜晚播期为10月18日。
    超高产小麦收获指数与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周琳, 王 贤, 殷贵鸿, 王丽娜, 陈龙
    2011, 40(6):  43-45. 
    摘要 ( )   PDF (4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10种不同基因型的超高产冬小麦收获指数与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光合指标与小麦收获指数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叶绿素b(0.838 1)>叶绿素a/b(0.827 2)>叶绿素a(0.819 2)>净光合速率(0.771 2)。可以看出,小麦收获指数与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间关联度大,在选育品种方面要注重其优势。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
    刘京宝, 房志勇,赵 霞,黄璐, 夏来坤, 冯保荣, 刘麦囤
    2011, 40(6):  46-48,55. 
    摘要 ( )   PDF (8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2009年利用48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了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结果表明,当籽粒黑层形成(达到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在25%~35%,果穗苞叶完全变干,彻底松散,可作为收获期标准。个别品种稍有差异。籽粒乳线位置品种间变化较大,如10月10日,2个品种籽粒乳线消失,6个品种乳线位置在70%~80%,10个品种在80%~90%,30个品种在90%~100%,乳线消失不能作为收获期的标准。在河南省一年两熟制地区,10月上旬为夏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豫中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袁刘正, 柳家友
    2011, 40(6):  49-51. 
    摘要 ( )   PDF (6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漯河市近10 a的温度、降雨量及日照时数的变化及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阐述了豫中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立足豫中南气候,充分利用地方种质、外来资源及野生资源,通过物理、化学、分子生物技术、异地选择等多种方法,进行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创新;加强玉米抗逆性研究;加强管理,规范育种秩序;改进栽培措施,良种良法配套等一系列措施。
    河南省不同地区烤烟碳氮代谢与衰老启动关系的分析
    杜铮, 魏庆华, 刘卫群
    2011, 40(6):  52-55. 
    摘要 ( )   PDF (3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烤烟NC89为材料,研究了河南宝丰和确山两地区碳氮代谢关键物质和关键酶的变化趋势,以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变化,分析了两地区不同时期碳氮代谢的强度和协调程度。结果表明,确山地区烤烟较低的碳代谢引起蔗糖的积累。由于游离氨的限制,两地区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宝丰烟叶碳代谢比确山高;移栽后98 d,宝丰烤烟积累的蔗糖比确山烤烟高160%,加速了宝丰烤烟进入次生代谢的进程,积累了较多的次生代谢物。 
    百棉3 号、百棉018 杂交种及其亲本SSR指纹图谱构建
    李成奇, 王晓芸, 刘莹, 王清连
    2011, 40(6):  56-59. 
    摘要 ( )   PDF (2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我国不同生态棉区种植的33份棉花自交系品种和1份棉花杂交种品种为背景材料,构建了百棉3号、百棉018杂交种及其亲本的SSR指纹图谱。20对核心引物分属棉花15条染色体,共检测到116个等位基因,平均5.8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平均为0.723。引物NAU2627、NAU1255、NAU1043、NAU1085在百棉3号亲本间的多态性为共显;引物NAU1028、NAU2092、NAU3337、NAU4024、NAU1043、NAU3110在百棉018亲本间的多态性为共显。引物组合NAU1028/NAU1085、NAU1028/NAU1043/NAU5262、DPL0209/NAU2869、NAU1028/NAU5104、NAU2121/NAU3703、NAU2092/NAU2869可分别将百棉3号母本、百棉3号父本、百棉3号、百棉018母本、百棉018父本和百棉018与其他所有材料区分开。2个杂交种的共显性分子标记和引物组合指纹图谱相结合,为其真伪鉴定和纯度检测提供了分子依据。 
    高产杂交棉数量性状组间的多元统计分析
    曹雯梅, 王振宇, 杨青华, 刘松涛, 赵威
    2011, 40(6):  60-62,70 . 
    摘要 ( )   PDF (1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河南省2007-2009年3 a区试参试品种为材料,采用聚类分析从中筛选出13个高产杂交棉组合,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13个高产杂交棉性状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产量因素性状组、形态性状组、品质性状组间均达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育种中,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协调产量因素性状组、形态性状组实现高产的同时,同步改良品质。
    花生油酸/亚油酸(O/L)比值的AFLP 分子标记筛选
    丁锦平
    2011, 40(6):  63-65. 
    摘要 ( )   PDF (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采用不同的酶切组合,即EcoRⅠ/MseⅠ组合240对引物、PstⅠ/MseⅠ组合96对引物、PstⅠ/TaqⅠ组合96对引物,分别对花生高油酸品种Sunoleic95R和低油酸品种汕油162进行AFLP分析。分析了两亲本之间的差异,回收了72条AFLP多态性条带,在所选定高和低O/L比值亲本材料之间建立了AFLP片段序列数据库。 
    一株烤烟根际解磷细菌的鉴定及其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
    李晓举, 吴风光, 王豹祥, 席淑雅, 张朝辉, 邱立友
    2011, 40(6):  66-70. 
    摘要 ( )   PDF (5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分离自烤烟根际的解磷菌P04进行鉴定,并通过小区试验探讨其在烤烟生产中的作用。应用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生理指标、生化反应,对解磷菌P04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初步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将解磷菌P04制作菌肥(代号B),在烤烟移栽时施入解磷菌肥(30 kg/hm2),同时施用磷肥(常规施肥的80%),与常规施磷肥(对照)相比,施用解磷菌肥可提高烤烟根际解磷菌的数量,平均提高28.19%;不同生长期烤烟叶片中磷的平均含量提高19.13%,达到显著水平;烤烟产量、产值和均价也高于对照。施用解磷菌肥,尽管磷肥减施了20%,但对烤烟生产没有影响,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首次报道了烤烟根际具有解磷作用的阴沟肠杆菌,将其制成解磷菌肥施用,可以增加烤烟根际解磷菌数量,提高烤烟的产量、质量。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杂双5 号的选育
    朱家成, 张书芬, 文雁成, 王建平, 赵磊, 曹金华
    2011, 40(6):  71-73. 
    摘要 ( )   PDF (1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双5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88A作母本,以98143做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杂双5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 a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66.3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73%;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杂双5号平均产量3 079.6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15.89%。杂双5号种子芥酸含量0.15%,硫苷含量25.6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98%,属高含油量品种。杂双5号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此外,介绍了杂双5号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资源与环境
    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颜艳伟, 张红, 刘露, 咸洪泉, 崔德杰
    2011, 40(6):  74-78. 
    摘要 ( )   PDF (2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从不同连作年限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优势细菌,结合菌株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对优势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种植过花生及花生连作后,土壤中优势细菌种类发生明显变化,从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7种优势细菌,分别为Leifsonia xyli、氯酚节杆菌(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黄色微杆菌(Mi-crobacterium flavescens)、鞘氨醇单胞菌属细菌(Sphingomonassp.)、巴斯德菌属细菌(Pasteurel-lasp.)、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未发现花生病原细菌,说明花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不是细菌引发花生病害所导致,但花生种植后土壤中优势细菌种类会发生明显变化。细菌与花生连作障碍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荔枝果园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贾若凌, 李丽, 刘香玲, 邓以邦
    2011, 40(6):  79-81. 
    摘要 ( )   PDF (3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广东光良镇高、低产园荔枝果树树冠滴水线处水平向内外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荔枝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荔枝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园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低产园的土壤脲酶活性。经统计分析,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且脲酶活性在土壤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水平分布是在树冠滴水线处,脲酶活性最高,由此处向内向外脲酶活性逐渐降低;垂直分布是0~20 cm土层脲酶活性最高,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
    络合剂对转基因印度芥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
    魏明宝, 胡波, 郝法政, 王敏
    2011, 40(6):  82-84. 
    摘要 ( )   PDF (4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络合剂木醋液(wood vinegar,WV)和EDTA对转基因印度芥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不同种类的印度芥菜分别浇WV和EDTA,以浇清水为对照,研究重金属在芥菜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DTA显著提高了Cu、Zn、Cd、Pb的转移系数,而WV未能提高Cu、Zn、Cd、Pb的转移系数;EDTA和WV均能显著提高印度芥菜3个品系对Cu、Zn和Cd的修复效率。
    施硫对短季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房存金, 陈传印
    2011, 40(6):  85-86.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硫素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在常规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进行了3个施硫水平(30、60、90 kg/hm2)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一定量的硫肥可以提高棉花的生物量和经济产量。在传统施肥的基础上施用60 kg/hm2硫肥,较不施硫处理单株结铃数增加14.3%,籽棉产量增加15.9%,皮棉产量增加16.0%,施硫的增产效果主要在于单株现蕾数量增加和结铃数增加。在豫东地区中、高产棉田,施用单质硫肥能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植物保护
    防治小麦纹枯病有益内生细菌的筛选
    张海燕, 张 颖, 王磊, 刘凤英, 王刚
    2011, 40(6):  87-89. 
    摘要 ( )   PDF (4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采自河南西部地区的38份健康小麦根系内分离到小麦内生细菌296株。通过活体植株筛选,从中获得的13株细菌,可显著降低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其中菌株Z8-15的生防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1.82%。在平板上测定了13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的拮抗能力以及产生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和蛋白酶等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能力,发现不同菌株间差别明显,暗示不同内生生防菌株对小麦纹枯病可能具有不同的生防机制。
    侧孢短芽孢杆菌B8 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理化性质研究
    赵秀香, 张春波, 赵柏霞, 李晓菲, 吴元华
    2011, 40(6):  90-93. 
    摘要 ( )   PDF (7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生防菌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B8,其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var.nicotianae)的抑菌圈直径可达到63 mm。为了明确生防菌株B8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理化性质,对发酵液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B8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能耐受100℃的高温,抑菌活性在酸性条件下略优于碱性条件;抑菌物质对蛋白酶K及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胃蛋白酶部分敏感;不能被常用有机溶剂完全萃取;硫酸铵能够将部分抑菌物质沉淀下来,其中30%和80%饱和度下沉淀的抑菌物质较多。由此推断,该抑菌物质可能为蛋白或多肽类物质。
    5 种杀菌剂防治山药炭疽病的效果
    梁魁景
    2011, 40(6):  94-96. 
    摘要 ( )   PDF (2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在山药炭疽病发生前、发生初期和中期施药,测定爱苗、施保功、世佳、炭息、代森锰锌5种杀菌剂对山药炭蛆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爱苗是防治山药炭疽病的最好药剂,其5 000倍液在发病前、初期、中期施用的防效分别为98.72%、95.27%、90.61%,且持效期较长。50%施保功1 500倍液在山药发病前、初、中期喷施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84.32%~95.20%,但持效期较爱苗短。10%世佳1 500倍液和40%炭息500倍液在发病前、初期喷施有一定的防效,但在中期喷施防治效果较差,仅为78.27%和61.42%。70%代森锰锌500倍液作为保护性杀菌剂,在发病前使用对山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宜在发病期使用。 
    小麦白粉病生防菌株的筛选及其防效的初步研究
    张 晶, 曹远银, 程艳辉, 宋晶晶
    2011, 40(6):  97-99. 
    摘要 ( )   PDF (6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09年以来,从山东、甘肃等11省采集土样74份,通过稀释平板法共分离菌株198株,其中真菌46株,细菌68株,放线菌84株。通过小麦白粉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和小麦离体叶药效试验的初步筛选,共得到3株防效较好的菌株。将所筛选的3个菌株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放线菌DL26和PJ2对小麦白粉病抑制能力较强,病情指数与三唑酮处理差异不显著,防治效果分别达74.43%和70.01%。并对不同处理的小麦株高和千粒重进行方差分析,菌株DL26和PJ2处理的小麦株高分别为76.39 cm、74.65 cm,千粒重为41.21 g、40.69 g,与清水对照株高(67.73 cm)和千粒重(32.55 g)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与三唑酮处理(株高73.11 cm,千粒重39.41 g)相比,DL26处理的小麦株高显著增加,2个菌株处理的小麦千粒重均显著提高。
    郑州市光肩星天牛寄主植物种类及危害现状调查
    丁 鑫, 沈植国, 李永成, 程建明, 李高杨
    2011, 40(6):  100-102. 
    摘要 ( )   PDF (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2010年,对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常见树种中易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的寄主植物进行全面调查,以了解郑州市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及危害情况。调查发现,郑州市光肩星天牛分布广泛,有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状态;市区西部、北部聚集区域光肩星天牛较东部、南部密集,虫口密度从西向东、由北往南呈递减趋势;聚集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北部>西部>中北部>中南部>南部>东部。危害严重的树种依次为柳树>杨树>悬铃木>五角枫,其中米径30 cm以上的柳树,虫株率最高,达到75.24%。米径20 cm以下的悬铃木受危害较轻,虫株率为16.82%。多数杨树栽植时间长,树体高大,虫株率较高,而五角枫栽植面积及密度较小且分散,受危害较轻。寄主植物同时分布的区域,植株受害程度有明显不同,单独分布的寄主植物间,受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
    氟吗啉对家蚕体内丙二醛含量和2 种保护酶系活力的影响
    王小奇, 杨海荣
    2011, 40(6):  103-105. 
    摘要 ( )   PDF (3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评价氟吗啉对家蚕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安全性,研究了4种剂量(1.5、3.0、6.0、12.0 g/kg)氟吗啉对家蚕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药后24 h,3.0 g/kg氟吗啉处理的家蚕体内MDA含量最低,为9.34 mol/L,12.0 g/kg剂量处理的MDA含量最高,为14.22 mol/L,各给药剂量组的MDA含量与空白对照之间有显著差异。给药剂量组中,6.0 g/kg氟吗啉处理的家蚕体内CAT活力最低,为195.25 U/g,3.0 g/kg处理的CAT活力最高,为275.73 U/g,各给药剂量组的CAT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2.0 g/kg氟吗啉处理的家蚕体内SOD活力最低,为137.86 U/mg,3.0 g/kg处理的SOD活力最高,为159.51 U/mg。除6.0 g/kg氟吗啉处理外,其余剂量下SOD活力与空白对照差异均显著。饲料中氟吗啉剂量在3.0 g/kg以上时,随着剂量增加,MDA含量升高,SOD和CAT活力降低。 
    园艺 林学
    不同采收期对凉香苹果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李宏建, 徐贵轩, 宋哲, 何明莉, 张春波
    2011, 40(6):  106-110. 
    摘要 ( )   PDF (11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凉香苹果果实为试材,分5批采收,测定不同采收期果实的理化指标,探讨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后期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宁熊岳地区,9月21日和25日采收的凉香苹果,在贮藏过程中品质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且贮后180 d果实的硬度分别为7.84 kg/cm2和7.76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2.27%和13.24%,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047 5 mg/g和0.047 0 mg/g,腐烂率分别为3.26%和2.87%。果实采收期过早,内部物质积累不足,从而大大降低果实的耐贮藏性,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均较高;采收期过晚,由于果实内部酶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物质降解速率增加,使得果实的贮藏性能降低,果肉硬度下降,果实水分散失,品质降低。
    铬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小平, 吴向华
    2011, 40(6):  111-114. 
    摘要 ( )   PDF (7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莴苣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不同质量浓度Cr3+胁迫后,植株的叶绿素合成、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以及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r3+≤40 mg/L时对莴苣叶绿素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在40 mg/L时叶绿素含量最大,约为对照的145%;Cr3+≤80 mg/L能诱导并提高SOD、POD活性,在Cr3+为80 mg/L时,活性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的253%、287%;植株受到Cr3+(≤80 mg/L)胁迫,其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也呈现增加趋势,在80 mg/L时为对照的207%,而高质量浓度的Cr3+(>80 mg/L)不但抑制酶的活性,而且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也呈下降趋势,例如,当Cr3+为320 mg/L时,SOD、POD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27%、31%和24%;脯氨酸和MDA则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增加趋势。
    蝴蝶兰ACC 氧化酶和ACC 合成酶融合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王宇腾, 崔波, 蒋素华, 武思, 牛苏燕, 叶永忠
    2011, 40(6):  115-117,121. 
    摘要 ( )   PDF (7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具有超常花期的蝴蝶兰新品系,根据已报道的蝴蝶兰ACC合成酶(ACS)基因和ACC氧化酶(ACO)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从蝴蝶兰总RNA中克隆出ACS保守区的461 bp片段和ACO的333 bp片段,完成2个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后,将ACS基因片段和ACO基因片段以反义的方向插入到中间载体pBI221 CaMV启动子的下游,酶切后获得含有CaMV启动子的ACS和ACO基因的反义融合片段。将此包含启动子的反义融合片段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中,获得ACC合成酶基因和ACC氧化酶基因融合的反义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LBA4404,用于侵染蝴蝶兰原球茎。
    嘎拉苹果多酚氧化酶性质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王琼波, 陈琦, 冯金丹
    2011, 40(6):  118-121. 
    摘要 ( )   PDF (8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嘎拉苹果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对其最适反应pH值、最适反应温度、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抗坏血酸(Vc)、NaCl、柠檬酸、蔗糖、柠檬汁和橘子汁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嘎拉苹果PPO的最适反应pH值为6.0,最适反应温度是45℃,在80、90、100℃分别处理280、240、200 s时完全失活。NaCl和蔗糖对嘎拉苹果PPO活性没有影响,抗坏血酸、柠檬酸、柠檬汁和橘子汁对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柠檬汁和橘子汁在嘎拉苹果加工中的应用是天然、安全无害的。Vc、柠檬酸、橘子汁以及Vc和柠檬酸的交互作用对PPO的抑制作用极显著,它们对PPO的抑制顺序是Vc>柠檬酸>Vc×柠檬酸>橘子汁。复合抑制剂的最优组合是0.2 g/LVc、2 g/L柠檬酸、15%(V/V)橘子汁。
    不同封口方法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徐明辉, 陈世昌
    2011, 40(6):  122-124. 
    摘要 ( )   PDF (3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7种封口方法对杏鲍菇、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环+无棉盖体封口效果最好,菌丝生长健壮,杏鲍菇、金针菇料袋污染率分别为4.0%、4.7%,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8.0 mm/d、4.3 mm/d,比尼龙绳扎口的提前11 d、12 d长满料袋。其次是尼龙绳+海绵块封口方法,杏鲍菇、金针菇料袋污染率为3.3%、4.0%,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7.7 mm/d、4.4 mm/d,菌丝满袋时间比尼龙绳扎口的提前10 d、13 d。微孔通气法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杏鲍菇、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8.3 mm/d、5.0 mm/d,但污染率最高,分别达10.7%、9.3%,料袋失重量最大。采用套环+棉花、套环+牛皮纸封口,菌丝满袋时间比尼龙绳扎口的提前7~12 d,但污染率较高。
    艾叶提取液对黄瓜的保鲜作用研究
    李建民, 辛莉
    2011, 40(6):  125-127. 
    摘要 ( )   PDF (6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不同含量艾叶提取液浸泡处理的方法,研究艾叶提取液对黄瓜的保鲜作用。艾叶提取液含量设0%、8%、13%、18%、23%5个水平。结果表明,采用艾叶提取液处理的黄瓜,贮藏12 d时失重率比对照组平均降低50.5%,硬度比对照组平均提高21.5%,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组平均提高28.1%。用含18%艾叶提取液的浸泡液浸泡黄瓜8 min,能获得较好的保鲜效果。
    俄罗斯杨热值与含碳率特征分析
    郑朝晖, 马春霞, 马江林, 刘 灿, 李 宏
    2011, 40(6):  128-131. 
    摘要 ( )   PDF (3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乔木俄罗斯杨茎、枝、根的干、皮的热值、灰分、化学组分、含碳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杨不同器官的热值变化表现为干的热值均大于皮的热值。不同器官的热值为主干干(19.220 kJ/g)>主干皮(18.867 kJ/g)>侧枝干(18.381 kJ/g)>根干(18.162 kJ/g)>侧枝皮(17.914 kJ/g)>根皮(16.243 kJ/g);俄罗斯杨的热值与灰分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皮的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干(P<0.01);化学成分中木质素与热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464;俄罗斯杨的主干、侧枝、根的干的含碳率分别为49.15%、49.30%、48.71%,明显高于其皮的含碳率46.76%、47.40%、44.42%。俄罗斯杨干的热值与含碳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皮的热值与含碳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677。 
    畜牧 兽医
    山羊IGFBP-5 基因克隆及特征分析
    李 利, 李 秋, 王林杰, 张红平
    2011, 40(6):  132-137. 
    摘要 ( )   PDF (5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山羊IGFBP-5基因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其在山羊上的表达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以初生南江黄羊肝脏组织为材料抽提RNA进行克隆测序,并利用ExPasy、NetPhos、NetO-Glyc、SignalP等生物软件分析IGFBP-5基因CDS区及其编码氨基酸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结果显示,山羊IGFBP-5基因的CDS全长819 bp,编码272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量为30.392 kD,理论等电点pI=8.56,开始1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信号肽,具有2个疏水区、5个亲水区且总平均疏水性值为-0.619,成熟肽定位于细胞外。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83.8%),α-螺旋和延伸片段分别为13.6%和2.6%。N-端存在IGFBP信号,C-端有Ⅰ型甲状腺球蛋白结构域,发现3个O-糖基化位点,22个磷酸化位点,主要磷酸化方式有CKⅡ、PKA、PKC、MAPK 4种。山羊与其他物种IGFBP-5基因mRNA及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在89%和94%以上,其N-端在几个物种中完全一致。山羊和人IGFBP-5蛋白前体分别有特异性的氨基酸插入(Ala102、Leu3)。山羊IGFBP-5蛋白是位于细胞外且具有信号肽的弱亲水性分泌蛋白,磷酸化是调控其功能的主要因素。 
    猪细小病毒感染Marc􀀁145 细胞后对其分泌白细胞介素6 转录时相的影响
    张彦桃, 梁秀丽, 刘 芳, 李金磊, 耿静微, 魏战勇
    2011, 40(6):  138-141. 
    摘要 ( )   PDF (10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Marc-145后引起的细胞炎性反应,特别是白细胞介素6(IL-6)的反应,以及探讨宿主与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PV感染Marc-145细胞后病毒DNA含量的变化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1 h就可以检测到病毒DNA,但病毒量相对较低,在感染48 h达到最高峰,为感染时的170倍左右。IL-6的表达量在感染后1 h、3 h、24 h显著增加,48 h下降至低于对照水平,说明猪细小病毒感染后可引起Marc-145细胞分泌IL-6的增加。 
    欧洲鳗鲡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探析
    田 田
    2011, 40(6):  142-144,148. 
    摘要 ( )   PDF (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把生态学理念应用到欧洲鳗鲡养殖管理中的思路,即通过调控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因子,建立多样性水体生物结构,最大程度提高养殖水体自净和生态防病抗病能力,实现少换水、少用药、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养殖效果。试验共投白仔苗961 188尾,经过280 d的养殖,共收获鳗鱼54 890 kg,平均59 g/尾,成活率97.8%。与往年相比,饲料转化率提高12.6%,换水率下降70%,病害发生率明显降低,养殖周期缩短,养殖成本随之下降。
    用AMS-V 型动物血细胞定量分析法监测犬瘟热治疗效果的研究
    刘小飞, 周密密, 刘振湘
    2011, 40(6):  145-148. 
    摘要 ( )   PDF (1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2009年8-9月温州市犬瘟热的发病特点,在温州市叮叮当宠物医院对100例经CDV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确诊为犬瘟热的病犬,用AMS-V型动物血细胞定量分析法全程跟踪病犬,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病犬的病情,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抗体疗法、血清疗法、食物疗法、支持疗法、对症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等治疗病犬,大大提高了犬瘟热的治愈率,呼吸道型、消化道型和混合型犬瘟热的治愈率分别为45.7%、46.7%和25.0%。
    微生物转化玉米秸秆用于饲料生产的研究
    孙芹英, 葛春梅, 张洁, 徐娟娟
    2011, 40(6):  149-152. 
    摘要 ( )   PDF (6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开辟新的饲料资源,在采用混合酶液对玉米秸秆进行初步酶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接种混合菌进行固态发酵。接种15 d测定发现,秸秆中木质纤维素各成分降解显著,其中木质素含量由开始的16.8%降至7.3%,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也分别由最初的27.2%、39.0%降至13.4%、16.1%;同时固体基质中蛋白质、还原糖含量迅猛提升,分别比对照高出341%和77%。以上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经微生物转化后,其营养成分大幅增加,完全可成为动物饲料的重要来源
    农产品加工
    洋葱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刘江, 胡筱波, 郝强, 时国庆
    2011, 40(6):  153-156,160. 
    摘要 ( )   PDF (7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优化洋葱皮黄酮的提取工艺,以洋葱皮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洋葱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次数、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都对黄酮得率有影响。采用SAS软件进行运算分析,建立提取率吸光度(Y)与调控因子(Xi)间的回归方程:Y=0.439 431+0.019 437X1+0.007 312X2+0.009 812X3-0.014 998X12+0.001 125X1X2-0.004 873X22-0.003 375X1X3-0.001 875X2X3-0.007 373X32。主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洋葱皮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大小顺序为浸提温度(X1)>液料比(X3)>提取时间(X2);因素间交互效应分析表明,交互作用并不显著。对回归模型进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醇水提取黄酮的具体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72.7℃、浸提时间2.1 h、液料比32.1 1,在此条件下用50%乙醇浸提2次,提取率吸光度均值为0.433,则洋葱皮黄酮的提取率可达3.8%。 
    二次发酵冷冻面团成品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陈 颖, 王显伦
    2011, 40(6):  157-160. 
    摘要 ( )   PDF (7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改善不同发酵工艺下冷冻面团成品的品质,采用测量物性指标结合感官评价以及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发酵时间和添加剂对冷冻面团比容、色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二次醒发时间为20 min,添加剂组合为:单甘脂0.40%,维生素C 0.32%,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0.125%,在此条件下制作的冷冻面团品质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