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增产效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13(3):124-129.
[2] 郑惠玲,杨永辉,武继承,等.水肥条件对潮土区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1):59-63.
[3] 闫丽霞,石玉,于振文.测墒补灌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5,35(3):372-378.
[4] 韩占江,于振文,王东,等.测墒补灌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0,36(3):457-465.
[5] 郭增江,于振文.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9):34-38.
[6] 张凤翔,周明耀,徐华平,等.水肥耦合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5,3(2):22-24.
[7] 郑惠玲,武继承,潘晓莹,等.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与补灌结合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6):18-23.
[8] 吴海卿,杨传福,孟兆江,等.以肥调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物学机制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1998,17(4):6-10.
[9] 易立攀,于振文,张永丽,等.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5):1361-1366.
[10] 许骥坤,石玉,赵俊晔,等.测墒补灌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3):277-280.
[11]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等.测墒灌溉施肥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1):54-58.
[12]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等.分期灌溉与施肥耦合对砂质潮土地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4,33(4):35-39.
[13]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等.水肥互作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7):67-72.
[14] 杨永辉,武继承,何方,等.水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5):67-71.
[15] 杨永辉,武继承,王洪庆,等.不同水肥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11):50-54.
[16] 刘作新,郑昭佩,王建.辽西半干旱区小麦、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540-544.
[17] 杨蕊菊,马忠明.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5,24(1):54-59.
[18] 李绍飞,王仰仁,孙书洪.不同节水灌溉方案对冬小麦用水效率及效益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1,3(3):1-5,8.
[19] 李开峰,张富仓,祁有玲,等.根区水肥空间耦合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2):3154-3160.
[20] 张鑫,安景文,邹晓锦,等.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2):41-44.
[21] 梁钢,梁林洲,董晓英,等.控释肥料在华北平原小麦-〖JP〗玉米轮作体系中的施肥效应[J].土壤,2016,48(1):53-58.
[23] 卢艳丽,白由路,王磊,等.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应用效果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1):209-215.
〖HT〗〖H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