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洋, 李强子, 杜鑫, 王红岩, 张源, 张喜旺, 沈云祺, 张思宸, 余仕奇. 不同样本集划分策略对农作物遥感分类精度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6): 144-153. |
[2] |
王东辉, 王奥轩, 何长海, 刘志豪, 石永春, 王燃, 王潇然. 酶的理性设计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与前景展望[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5): 1-9. |
[3] |
崔承齐, 刘艳阳, 杜振伟, 武轲, 江晓林, 郑永战, 梅鸿献.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芝麻籽粒品质相关性状QTL 定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9): 66-77. |
[4] |
赵立尚, 王香生, 高楠楠, 韩鹏彬, 李杰, 任永哲, 林同保, 王志强, 连延浩. 2 种基因型小麦间作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8): 18-25. |
[5] |
陈涵, 胡慧云, 程建峰, 黄英金, 毛晓嵘, 徐小明, 曾研华. 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自然富集元素能力的差异性[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7): 24-39. |
[6] |
李成玉, 程思贤, 马海彬, 刘卫玲, 张学林, 刘天学, 李潮海, 赵亚丽. 豫南砂姜黑土水浇地不同产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其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4): 74-81. |
[7] |
王焕鑫, 沈志豪, 刘泉, 刘金江. 基于改进MobileNetV2 模型的农作物叶片病害识别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4): 143-151. |
[8] |
汤伟, 陈灿, 黄璜, 周天送, 王忍. 不同作物+小龙虾种养模式作物产量及氮、磷平衡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 24-33. |
[9] |
许嘉桐, 陈书涛, 张苗苗, 夏可, 王晖. 不同作物叶片和茎全磷含量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关系[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9): 141-150. |
[10] |
白天亮, 李杰, 冉杰, 杨辉, 乔承彬, 李培富, 田蕾.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QTL 精细定位的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8): 1-8. |
[11] |
何建清, 张格杰. 植物根际促生菌肥代替部分化肥对黑青稞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7): 93-101. |
[12] |
刁智华, 闫娇楠, 赵素娜, 贺振东. 基于图像处理的作物行识别算法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3): 12-19. |
[13] |
饶巍, 李春萍, 文晓阳, 覃德华, 郭芳阳, 王慧, 陈明灿. 不同基因型烟草对氯离子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差异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1): 56-64. |
[14] |
王新涛, 李保叶, 杨青, 代资举, 郝俊杰. 玉米籽粒相关性状的QTL 定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9): 9-15. |
[15] |
焦耀磊, 王春生, 曲硕, 孙珊珊, 朱婷婷, 赵贺, 王丕武. CRISPR/Cas9 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7):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