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新美, 齐红志, 何家帅, 杨康娜, 魏跃鹏, 郭航兆, 孙磊康, 李孝永, 贾绪存, 李玉霞, 李荣发, 王群. 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N2O排放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5): 92-100. |
[2] |
张盼盼, 乔江方, 李川, 张美微, 穆蔚林, 郭涵潇, 岑俊娟. 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灌浆期籽粒氮、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3): 17-32. |
[3] |
乔江方, 何佳雯, 侯传伟, 张美微, 杨铭波, 韩琳琳, 张盼盼, 李川, 牛军, 郭涵潇, 穆蔚林. 施氮量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3): 33-42. |
[4] |
杨明达, 张素瑜, 李帅, 郑东方, 杨慎骄, 关小康, 王同朝. 不同播种灌溉方式对夏玉米出苗、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1): 22-31. |
[5] |
牟兰, 薛世明, 臧庆吉, 刘彦培, 段佳鑫, 蔡明, 张美艳. 香格里拉高寒区禾豆间作模式及青贮品质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1): 78-86. |
[6] |
赵立尚, 王香生, 高楠楠, 韩鹏彬, 李杰, 任永哲, 林同保, 王志强, 连延浩. 2 种基因型小麦间作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8): 18-25. |
[7] |
范晓庆, 赵心月, 王钰文, 张靓瑶, 袁进成, 刘颖慧, 瓮巧云. 青贮玉米和饲用油菜间作对饲草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7): 40-51. |
[8] |
吴思, 周迎鑫, 罗薇, 陶明德, 陈平平, 罗红兵, 周文新, 易镇邪.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4): 42-50. |
[9] |
宋鹏慧, 焦奎宝, 李雨泽, 杨瑞华, 张磊, 段亚东, 张鹍, 武新娟, 周双, 王明洁. 草莓间作诱集植物的筛选及其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4): 82-89. |
[10] |
陈艳, 吴健, 马海彬, 杨丽, 刘迎雪, 李成玉, 刘天学, 李潮海, 赵亚丽.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3): 36-47. |
[11] |
李乡春, 隋益虎, 唐靖雯, 胡能兵. 4 个栽培因子组合对大棚西瓜—辣椒间作体系农艺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2): 116-126. |
[12] |
张盼盼, 乔江方, 李川, 张美微, 牛军, 何佳雯. 叶面喷锌时期对不同夏玉米品种植株微量元素含量及分配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 11-23. |
[13] |
张盼盼, 乔江方, 李毓珍, 何冠华, 李川, 张美微, 牛军. 喷锌时期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及锌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6): 22-31. |
[14] |
杨明达, 张素瑜, 杨慎骄, 关小康, 陈金平, 李顺江, 王同朝, 邹国元. 砂壤土夏玉米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和湿润峰运移模拟及设计参数优选[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5): 148-161. |
[15] |
梁晓红, 曹雄, 张瑞栋, 刘静, 黄敏佳, 王爱爱. 高粱和大豆间作对土壤水分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7): 3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