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Vol. 43 ›› Issue (1): 48-53.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调理剂对污泥好氧堆肥的影响

张 蔓1,2,魏明宝1,2,马 闯1,2,李明峰1,2,张宏忠1,2,赵继红1,2*   

  1. 1.郑州轻工业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2.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
  • 收稿日期:2013-07-17 出版日期:2014-01-15 发布日期:2014-01-15
  • 通讯作者: 赵继红(1968﹣),女,河南汝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应用环境与微生物研究。E-mail: zjh@zzuli.edu.cn
  • 作者简介:张 蔓(1989﹣),女,河南周口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固体废弃物处理。E-mail:zhangmansmile@126.com
  • 基金资助: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4-001);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招标项目(101100910300)

  • Received:2013-07-17 Published:2014-01-15 Online:2014-01-15

摘要: 为探讨不同调理剂对污泥堆肥过程的影响,分别采用锯末(处理1)、花生壳(处理2)、厨余+锯末(处理3)作为污泥堆肥的调理剂,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温度、含水率、pH值、电导率、全氮含量、种子发芽指数、好氧纤维素降解菌数目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调理剂对污泥堆肥温度的影响不同,处理2由于花生壳结构蓬松,保温效果不好和对,未能达到高温和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堆肥失败。处理1和处理3升温快速,处理1温度在55℃以上持续了5d,处理3温度在50℃以上持续了7d,均达到了无害化的效果;处理1和处理3含水率分别从初始的61.04%、59.95%下降到堆肥结束时的54.67%、56.73%,堆体体积明显减小,实现了堆肥的减量化;处理1和处理3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无需进行调整;堆肥结束时处理1和处理3的电导率均小于3.00mS/cm,种子发芽指数大于0.50,表明堆肥不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处理1保氮效果最好,处理3次之。综合考虑,锯末、花生壳及厨余3种调理剂的调理效果次序为锯末>厨余>花生壳。 

关键词: 污泥, 好氧堆肥, 调理剂, 锯末, 厨余, 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