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天亮, 李杰, 冉杰, 杨辉, 乔承彬, 李培富, 田蕾.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QTL 精细定位的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8): 1-8. |
[2] |
杨明达, 张素瑜, 杨慎骄, 关小康, 陈金平, 李顺江, 王同朝, 邹国元. 砂壤土夏玉米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和湿润峰运移模拟及设计参数优选[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5): 148-161. |
[3] |
郑春风,任 伟,徐福新,车 军,杨 攀,吴政卿,马卫民,曹 源. 孕穗前期叶面喷赛苗旺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质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11): 8-12. |
[4] |
郭金生,鲁晓民,曹丽茹,张前进,魏 昕,王振华,胡艳霞,张 新.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及抗旱性评价[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11): 18-24. |
[5] |
张 磊,李国领,张建周,张德奇. 拔节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11): 13-18. |
[6] |
代小冬,?杨育峰, 陈煜, 王春义, 杨晓平, 杨国红, 李君霞. 施肥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10): 47-52. |
[7] |
张怀胜,陈士林,王铁固. 玉米行粒数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2): 30-33,40. |
[8] |
张慎举,达龙珠,胡 新,王绍中,李华荣. 砂土、砂壤土强筋小麦保优增产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6): 34-37. |
[9] |
汪洋;张慎举;侯乐新;王绍中. 豫东砂壤土强筋小麦应用叶面肥增产保优效应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9): 35-36. |
[10] |
高燕;崔党群;彭涛;成东梅;赵伟峰;于金林.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及其选择效果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12): 12-16. |
[11] |
季书勤;田云峰;王绍中. 因地制宜,抓好春季麦田管理[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37(3): 36- . |
[12] |
祁玉良;石守设;卢兆成;余新春;何道君;余明慧;胡建涛. 粳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9): 27-29. |
[13] |
宋长江;郭瑞林;孙海潮;卢道文;裴振群;刘智萍;芦连勇;牛永锋;郑丽敏;李海燕. 小麦夏播加代繁育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5): 17-19. |
[14] |
季书勤;刘发魁;田云峰;宋玉立. 2006年春季小麦苗情分析及管理意见[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3): 36-37. |
[15] |
王世杰. 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的选育及其表现[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2): 3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