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东辉, 王奥轩, 何长海, 刘志豪, 石永春, 王燃, 王潇然. 酶的理性设计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与前景展望[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5): 1-9. |
[2] |
乔雨轩, 申潇潇, 焦雪辉, 周小娟, 岳长平, 史喜兵. 基于表型性状的观赏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2): 108-117. |
[3] |
张林霞, 张蔚, 张书婷, 孙苗苗, 张晓敏, 李志能, 刘国锋. 矮牵牛花朵大小及相关性状遗传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2): 118-127. |
[4] |
崔承齐, 刘艳阳, 杜振伟, 武轲, 江晓林, 郑永战, 梅鸿献.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芝麻籽粒品质相关性状QTL 定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9): 66-77. |
[5] |
王晓洁, 黎美霞, 陶蕾, 张波, 何昕孺, 米佳, 戴国礼, 徐文娣. 48 份黑果枸杞种质主要表型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9): 78-90. |
[6] |
豆丹丹, 孙建军, 郭玉玺, 王德新, 郭新海, 丁超明. 基于DUS 测试性状的黄淮海地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5): 24-32. |
[7] |
许琳, 张瑞, 王胜, 李金涛, 刘琳玲, 闫梅霞. 基于ITS 和ISSR 的灵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1): 66-74. |
[8] |
史辉, 陈美霞, 李萍萍, 叶祖云. 基于ISSR 和RAPD 标记的太子参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8): 64-73. |
[9] |
李春鑫, 张永战, 陈国参, 杨铁钢, 张英涛, 李春, 董诚明. 黄淮产区地黄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SSR指纹图谱构建[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7): 61-74. |
[10] |
王俊娜, 李凌薇, 王秋霞, 师雯, 张新, 刘兴友, 姜金庆, 裴大伟. 河南省新乡市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5): 133-139. |
[11] |
李春, 段迎辉, 琚铭, 苗红梅, 杜华, 张海洋. 我国芝麻主要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异变异位点挖掘[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3): 55-64. |
[12] |
安义伟, 梁慧慧, 仲崇佳, 孙迪虎, 生嘉诚, 张震, 李浩, 郭光辉. 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2): 1-9. |
[13] |
杨丽娟, 付亮, 任星旭, 朱坤, 蒋志凯. 15 份黑、紫色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及籽粒花青素含量[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2): 28-36. |
[14] |
王健胜, 王二伟, 马爱锄, 侯桂玲. 普冰3228 籽粒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遗传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2): 37-44. |
[15] |
王慧娟, 王二强, 符真珠, 李艳敏, 王晓晖, 王占营, 袁欣, 高杰, 王利民, 张和臣. 芍药不同品种群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2): 11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