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乔江方, 何佳雯, 侯传伟, 张美微, 杨铭波, 韩琳琳, 张盼盼, 李川, 牛军, 郭涵潇, 穆蔚林. 施氮量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3): 33-42. |
[2] |
张科谦, 程钢, 吴微, 宋向阳, 张子谦, 姚顺, 吴帅. 融合主被动遥感影像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6): 160-171. |
[3] |
韩雅婷, 郭天骄, 贾国涛, 赵红朝, 黄五星. 保水剂和抗蒸腾剂配施对土壤水分和云烟87 化学成分、碳氮代谢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1): 57-65. |
[4] |
钟子毓, 林力卓, 崔鹏, 吕尊富, 庞林江, 陆国权. 生育期对甘薯块根抗营养因子含量(活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9): 36-43. |
[5] |
张杰, 张慧, 陈丹丹, 李国领, 张建涛, 臧贺藏, 赵晴, 胡峰, 李国强, . 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和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9): 173-180. |
[6] |
华夏, 方宇辉, 高崇, 韩留鹏, 胡琳, 李艳. 水稻磷高效基因OsPHR2转化小麦及转基因植株的耐低肥能力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10): 6-12. |
[7] |
郭 瑞,李正玲,张 煜,赵明忠,胡 琳. 30 a来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演变规律[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4): 15-20. |
[8] |
张慢慢,邵惠芳,许自成,王海波,赵攀攀. 烤烟产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7): 34-38. |
[9] |
甄 贞,段俊枝,于艳波,曲 波,袁肖寒,高学军,栾凤侠,张明辉. 转基因小麦B73-6-1外源基因拷贝数的确定[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4): 19-22,30. |
[10] |
邓 飞,薛晓静,董永彬,张飞飞,马智艳,李玉玲. 外引杂交种对HL5311自交系植株性状的改良潜势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2): 7-14. |
[11] |
孙建军,尹海庆,陈献功,王付华,王 亚,王越涛,翟顺国,姜明波,王生轩. 播期对豫南机插籼稻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12): 16-19,25. |
[12] |
梁晓杰,董永彬,张飞飞,李玉玲. 优良玉米杂交种植株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与亲本自交系的相关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5): 33-37,48. |
[13] |
黄伟,张晓光,刘灵娣,赵婷. 冀西北坝上地区大葱定制密度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11): 111-113. |
[14] |
申炳涛,董永斌,周 强,张 洋,李彦伟,薛晓静,李玉玲. 玉米F1、F2代植株性状的遗传背景及适宜群体筛选[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5): 8-14. |
[15] |
刘战东,肖俊夫,郎景波,李铁男. 灌溉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4): 12-1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