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方杰, 常志杰, 史大坤, 卫晓轶, 魏锋, 洪德峰, 马俊峰, 郑秋道.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气孔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8): 21-29. |
[2] |
王玉华, 王德权, 王玉林, 张杨, 董小卫, 熊莹, 刘中庆, 孙延国. 打顶和激素对上部烟叶烟碱的影响及源库关系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7): 44-53. |
[3] |
黄双杰, 李梦真, 罗金蕾, 常亚丽, 张亚丽, 郭桂义. 茶树根系发育及生长素对不同氮形态的响应[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7): 54-65. |
[4] |
牟兰, 薛世明, 臧庆吉, 刘彦培, 段佳鑫, 蔡明, 张美艳. 香格里拉高寒区禾豆间作模式及青贮品质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1): 78-86. |
[5] |
赵立尚, 王香生, 高楠楠, 韩鹏彬, 李杰, 任永哲, 林同保, 王志强, 连延浩. 2 种基因型小麦间作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8): 18-25. |
[6] |
范晓庆, 赵心月, 王钰文, 张靓瑶, 袁进成, 刘颖慧, 瓮巧云. 青贮玉米和饲用油菜间作对饲草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7): 40-51. |
[7] |
许豆豆, 贺云新, 李飞, 刘爱玉, 周仲华. 间套作模式在棉田上的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6): 1-11. |
[8] |
宋鹏慧, 焦奎宝, 李雨泽, 杨瑞华, 张磊, 段亚东, 张鹍, 武新娟, 周双, 王明洁. 草莓间作诱集植物的筛选及其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4): 82-89. |
[9] |
屈小玉, 吴娜, 赵匆, 陈娟, 刘吉利. 供磷水平对柳枝稷干物质量及磷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3): 82-90. |
[10] |
李乡春, 隋益虎, 唐靖雯, 胡能兵. 4 个栽培因子组合对大棚西瓜—辣椒间作体系农艺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12): 116-126. |
[11] |
梁栋, 刘光亮, 石屹, 王树声, 王程栋, 王晓琳. 油菜素内酯对烟草幼苗根系构型的影响及调控机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8): 37-44. |
[12] |
赵晨云, 郭小丽, 陈亚轲, 龚思远, 李俊周, 赵全志, 孙虎威. 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参与磷素调控水稻分蘖的机制初探[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 21-26. |
[13] |
梁晓红, 曹雄, 张瑞栋, 刘静, 黄敏佳, 王爱爱. 高粱和大豆间作对土壤水分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7): 30-38. |
[14] |
张茜, 向春阳, 赵秋, 史昕倩, 田秀平, 杜锦. 长期冬绿肥翻压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11): 62-71. |
[15] |
王立波, 邵泽强, 陆文龙. 施氮和根系分隔对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体系中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和固氮能力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1): 4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