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目录
    2019年第48卷第2期目次
    2019, 48(2):  0. 
    摘要 ( )   PDF (2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CIE L*a*b*颜色模型在烟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于国锋,冯 媛,郑宏伟,苏海建,乔治
    2019, 48(2):  1-7. 
    摘要 ( )   PDF (8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草颜色特征指标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获取,主观性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CIE L*a*b*颜色模型色域宽阔、色彩分布均匀,常用于烟草(含烟草制品和卷烟材料)颜色参数等的测定与分析。对CIE L*a*b*颜色模型在烟叶产地、烟叶品种、烟叶分级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在烟草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烟草分级、采购、原料控制提供参考。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小麦VP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初探
    朱 昀,李朝炜,刘 颖,魏景芳
    2019, 48(2):  8-16. 
    摘要 ( )   PDF (31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小麦液泡膜H+转运无机焦磷酸酶基因VP在植物中的作用,根据大麦、水稻等植物VP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用RACE法扩增小麦VP基因全长,对VP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V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对阳性转基因纯合体株系进行筛选和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VP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2 286 bp,共编码761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17。VP蛋白为无信号肽的疏水性蛋白,主要含α螺旋。转VP基因拟南芥在NaCl胁迫下的萌发率、绿苗率均高于野生型拟南芥,成苗生长状态优于野生型拟南芥,说明小麦VP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2品质性状及其分子标记分析
    王掌军,刘 妍,李 阳,杨乔乔,田 蕊,亢 玲,张晓岗,刘 萍,刘生祥
    2019, 48(2):  17-24. 
    摘要 ( )   PDF (24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明确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各自品质性状的基础上,以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2 331个单株为材料,进行品质性状及其分子标记分析,以期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小麦品质性状改良发掘可利用的育种中间材料和QTL。结果表明,籽粒含水量、硬度、沉降值、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在F2均出现较大分离,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硬度、沉降值的群体平均值分别为14.71%、32.03%、50.98%、34.77 mL,均超过高亲亲本(依次为12.72%、24.06%、48.64%、17.96 mL),超高亲比例分别达82.94%、90.48%、66.27%、99.60%;含水量的群体平均值(10.72%)介于高亲亲本(10.75%)与低亲亲本(10.01%)之间,超中亲比例达77.78%,超高亲比例达46.63%。蛋白质含量分别与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含水量与硬度、面筋含量与沉降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类群Ⅱ、Ⅲ的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较高,为优质类群。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到携带Bx17、Psy-A1基因的单株分别为233、294株,同时携带Bx17和Psy-A1基因的单株为206株;利用新开发的5个SSR标记共发掘出8个品质性状QTL位点,涉及5A、1B、5B、7B、5D等5条染色体,加性效应为-2.93~1.86,表型贡献率为3%~5%,LOD值最大为9.40,其中,1B和5D染色体存在品质性状QTL富集区。
    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刘梦红,杜春颖,杨锡铜,周雪松,赵海成,李红宇,郑桂萍,吕艳东
    2019, 48(2):  25-34. 
    摘要 ( )   PDF (12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垦粳5号为材料,设计3种土壤肥力(高、中、低肥力)和5种氮肥运筹模式[农民习惯施肥(M1)、V字形施肥(M2)、减氮施肥(M3)、减氮减磷施肥(M4)、前氮后移施肥(M5)],研究不同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寒地水稻氮肥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稻米品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二因素互作对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影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模式产量(31.2 g/穴)最高,M1、M2、M4模式依次次之;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1模式产量(28.0 g/穴)最高,M2、M4模式依次次之;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1模式产量(26.7 g/穴)最高,M2、M4、M3模式依次次之。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4模式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M3和M4模式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中、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5模式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M1模式蛋白质含量较低。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M5模式的食味评分(84.11、83.30、83.36)较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1、M2模式的食味评分(85.49、84.47)较高;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1、M3、M4模式的食味评分(85.17、85.39、85.14)较高。M1模式茎秆抗倒伏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模式,其他模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4、M5模式氮肥贡献率较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各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2模式氮肥贡献率最低,其余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模式的地上部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51.46%)、氮肥吸收利用率(66.83 g/g)和氮肥偏生产力(131.52 g/g)最高,M5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134.54 g/g)最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5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58.29 g/g)、M4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104.05 g/g)、M1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100.18 g/g)最高,M2模式较高;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2模式的地上部吸氮量、M2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61.18 g/g)、M4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100.39 g/g)、M1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90.93 g/g)最高,M3模式较高。综合考虑,高肥力土壤采用M3模式、中肥力土壤采用M2模式、低肥力土壤采用M3模式有利于协调寒地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二棱青稞品系群体动态及农艺性状分析
    白 婷,周珠扬,靳玉龙,朱明霞,强小林
    2019, 48(2):  35-39. 
    摘要 ( )   PDF (5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六棱青稞品种藏青2000、藏青25为对照,研究QTB11、QTB13、QTB16、QTB17、QTB23、QTB24、QTB25等7个二棱青稞品系的群体动态及农艺性状,为二棱青稞育种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二棱青稞品系QTB16、QTB17、QTB25基本苗数较高,均显著高于藏青2000,与藏青25差异不显著,其余二棱青稞品系均与2个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大部分二棱青稞品系的分蘖力和有效分蘖率均高于对照,分蘖力最高的为QTB11,有效分蘖率最高的为QTB13,均显著高于其他二棱青稞品系和对照品种;二棱青稞品系QTB11、QTB24虽分蘖能力强,但分蘖成穗差。二棱青稞品系小穗数、穗粒数、穗粒质量均显著低于六棱青稞品种,千粒质量由高到低表现为QTB17>QTB25>QTB16>藏青2000>QTB24>QTB23>QTB13>藏青25>QTB11。二棱青稞品系籽粒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影响二棱青稞品系产量的因子主要为小穗数、穗粒数及穗粒质量。在二棱青稞品系株高与对照品种藏青2000、藏青25差异均不显著(除QTB25与藏青25差异显著外)的情况下,二棱青稞品系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六棱青稞品种,最高增幅可达94.9%。
    甘草NRAMP基因家族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卢婷婷,李艳玲,李存法,李利红
    2019, 48(2):  40-47. 
    摘要 ( )   PDF (32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甘草自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RAMP)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甘草全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并鉴定甘草NRAMP家族基因序列,并对该家族成员做进化分析、基因结构分析、保守结构域和保守基序分析、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从甘草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1个NRAMP基因家族成员,通过进化分析发现,亲缘关系近的NRAMP家族成员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都更为相似,甘草和大豆的NRAMP家族成员间亲缘关系更接近。甘草大部分NRAMP家族成员的氨基酸数量差异不大,介于300~549个,且亚细胞定位在细胞膜上,而2个分子质量较大的成员GurNRAMP7和GurNRAMP8亚细胞定位在叶绿体上,各个成员的跨膜结构数量不尽相同。各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较为分散,只有NRAMP9、NRAMP10、NRAMP11定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α-螺旋是甘草NRAMP家族成员中最主要的二级结构,但各个成员含有的α-螺旋数量不完全一样。
    生物炭基肥对豫中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毛 娟,何晓冰,许跃奇,王晓强,徐放达,张 凯,马文辉,常 栋
    2019, 48(2):  48-53. 
    摘要 ( )   PDF (6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生物炭基肥对浓香型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及经济指标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量生物炭基肥(0、0.9、1.5、2.1 t/hm2)后烤烟产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基肥显著提高了烤烟中部叶和上部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了总氮和烟碱含量,显著提高了中部叶的钾含量。2个部位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均随生物炭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用量2.1 t/hm2处理最高;上部叶除新植二烯外的香气物质含量以1.5 t/hm2处理最高,中部叶则以2.1 t/hm2处理最高。添加生物炭基肥提高了烟叶产量和产值,其中1.5 t/hm2和2.1 t/hm2用量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可见,施用生物炭基肥改善了烤烟内在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增加了香气物质含量,提高了经济效益。综合考虑烟叶产质量和肥料成本,豫中烟叶生产中适宜的生物炭基肥用量为1.5 t/hm2
    不同部位烤烟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分析
    陈思昂,张环纬,陈 彪,金伊楠,朱智威,魏烁果,李东亮,许自成
    2019, 48(2):  54-62. 
    摘要 ( )   PDF (9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不同部位烤烟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和烟叶品质之间的关系,选取我国11个产区297份不同部位陈化烟叶,测定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并对其进行描述统计,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部位烤烟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与化学指标、感官评价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上、中、下部叶挥发性有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5.63、13.56、11.92 μg/g,且各个部位间差异极显著。各部位烟叶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与化学指标的相关性不同,其中,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与pH值、钾含量呈负相关。各个部位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与感官评吸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对口感特性影响较大,上部叶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与感官评吸指标呈正相关,中、下部叶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与感官评吸指标呈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上部叶正丁酸、异戊酸、己酸含量对浓度、香气量影响明显,壬酸、庚酸含量对杂气、余味影响较明显;中部叶β-甲基戊酸、异戊酸、己酸含量对浓度影响较大;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中异戊酸、己酸含量对香气质、浓度影响明显,戊酸、辛酸含量对劲头、刺激性影响明显。综合分析,上、中、下部叶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均对pH值、余味、刺激性有着显著影响。为实现优质烟叶生产,应采取适当措施增加上部叶挥发性有机酸含量,适当调控中、下部叶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以提高烟叶品质。
    二元表法和MCID法快速鉴定烟草品种
    王君婷,杨金初,孙九喆,王二彬,苏东赢,李 萌,马 林
    2019, 48(2):  63-67,82. 
    摘要 ( )   PDF (11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快速鉴定烟草品种的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13个烟草品种进行鉴定,分别应用二元表法和人工绘制品种树图(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MCID)法2种分析方法对烟草品种DNA指纹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50条特异性引物中共筛选出4条稳定性好、特异性高的随机引物,得到4张DNA指纹图,利用2种分析方法对指纹图分析后成功得到13个品种的分子ID,并构建出13个烟草品种的MCID。研究发现,2种分析方法均可有效鉴定烟草品种,其中,MCID法的直观性和可加性优于二元表法,操作性更强,当供试品种较多时MCID法更简单实用,可用于大量烟草品种的快速鉴定。
    农业资源与环境
    温度对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杨 芳,段惠敏,段建军,王小利,罗湄宏,周先伟,郭 振
    2019, 48(2):  68-76. 
    摘要 ( )   PDF (18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的差异及其对温度的响应,加深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认识,在15、25、35 ℃3种温度条件下,研究黑色石灰土原土及粗颗粒、微团聚体、单粉粒3种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可矿化有机碳分配比例、有机碳矿化温度系数(Q10)和动力学方程参数的差异及温度和粒径对有机碳矿化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6次筛分所占比例合计达到96.58%,表明试验筛分过程可靠性和重现性良好。粗颗粒有机碳含量最高(80.68 g/kg),分别是原土、微团聚体和单粉粒的1.28倍、1.59倍和1.60倍。培养期内黑色石灰土原土和3种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速率峰值均出现在第1天,此后迅速下降,并在第8天趋于稳定。15、25、35 ℃温度下,黑色石灰土原土和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表现出微团聚体>单粉粒>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的规律,表明微团聚体有机碳在有机碳矿化中的贡献较大,而粗颗粒有机碳贡献较小。土壤可矿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依次排序为微团聚体>单粉粒>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固碳能力相应排序为粗颗粒>黑色石灰土原土>单粉粒>微团聚体。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微团聚体、单粉粒的Q10平均值分别为1.12、1.19、1.14、1.25(>25 ℃)和1.36、1.26、1.22、1.39(<25 ℃),表明低温下升温比高温时升温更能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同一培养温度条件下,土壤有机碳潜在矿化量依次排序为微团聚体>单粉粒>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且均随着培养温度增加而增加。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显著影响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的矿化比例和累积矿化量。
    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平原土壤氮素含量及其硝化作用的影响
    李凤霞, 王长军,刘丽丹,谭松伟,倪翠襄
    2019, 48(2):  77-82. 
    摘要 ( )   PDF (17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平原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及其转化作用的影响,对蔬菜地、葡萄地、枸杞地、玉米地、水稻地、小麦地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氮、无机氮含量及硝化潜势和硝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0~20 cm土层,蔬菜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均高于葡萄地、枸杞地、玉米地、水稻地、小麦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蔬菜地>玉米地>枸杞地>水稻地>葡萄地>小麦地,蔬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是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1.2~1.6倍,土壤无机氮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蔬菜地>玉米地>枸杞地>水稻地>葡萄地>小麦地,水稻地土壤有机氮含量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蔬菜地土壤硝化潜势和硝化活性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2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和有机氮含量均以葡萄地最高,小麦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含量均低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稻地土壤硝化潜势显著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
    植物保护
    番茄灰霉病菌拮抗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抑菌物质分析
    李晓春,王泽昊,于志国,席雪冬
    2019, 48(2):  83-90. 
    摘要 ( )   PDF (16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新型有效的番茄灰霉病菌天然抑制产物,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从44株采自辽宁各地的放线菌中筛选植物病原真菌拮抗放线菌,通过孢子萌发生长法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番茄灰霉病菌拮抗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和分类地位,测试高抑菌活性菌株无菌发酵液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并以高分辨率飞行质谱扫描鉴定稀有放线菌发酵液的抑菌产物。结果表明,筛选到13株具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其中SA32、SA33、SA37、SA39、SA45、SA51这6株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及其孢子萌发有抑制效果,SA37和SA45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高达75.13%和79.27%,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高达86.25%和93.43%。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SA45聚类于稀有放线菌北里孢菌属,其余5株菌均聚类于链霉菌属。对比高活性菌株SA37和SA45发酵液在-20~120 ℃、pH值1~14和3种酶(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条件下的抑菌稳定性表明,SA45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均高于SA37。高分辨率质谱分析不同溶剂提取的SA45活性物质表明,SA45发酵液中不存在已报道的活性物质。综上所述,北里孢菌SA45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高效和稳定的抑菌活性,可能存在新型抑菌物质,其菌株及发酵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柑橘采后主要病害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及抑菌效果分析
    丁仁惠,何小娥,王文龙,黄卫文,石 浩
    2019, 48(2):  91. 
    摘要 ( )   PDF (13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提取物)对柑橘果实绿霉病、青霉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以期实现柑橘贮藏病害的绿色防控。以柑橘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为供试真菌,选择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的72种药用植物丙酮提取物进行离体生物活性测定。在提取物(生药)质量浓度为1.0 g/mL条件下初筛,得到20种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植物,其中丁香、肉桂、迷迭香、细辛、山苍子、零陵香、凤仙透骨草、广藿香、博落回等植物提取物处理后抑菌圈直径均达到20 mm以上。丁香、肉桂、迷迭香的抑菌效果较好,对2种病原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均较低,分别为3.125~6.25 mg/mL、25~50 mg/mL。当3种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3.0 mg/mL时,对2种病原菌孢子形成的抑制率达86.84%~99.60%,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也均达到85%以上,平均半数抑制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86、1.94、2.11 mg/mL。3种提取物以质量浓度2.0 mg/mL处理柑橘果实,处理组果实发病率与无菌水对照组之间分别相差48.31%、41.57%、35.96%,有效地降低了柑橘果实发病率。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源杀菌剂,为柑橘果实高效、绿色、环保贮藏提供了方向。
    3种常用杀虫剂对不同植物上南方小花蝽的毒力测定
    李宜儒,胡昌雄,段 盼,陈国华,张晓明
    2019, 48(2):  98-101. 
    摘要 ( )   PDF (8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明杀虫剂对蓟马类害虫主要天敌昆虫南方小花蝽的影响,选取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3种常用于防治蓟马的杀虫剂,采用触杀方法对昆明地区3种植物上的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均对高效氟氯氰菊酯的敏感度最高,不同植物上成虫的24 h LC50值为木香0.577 mg/L、辣椒0.695 mg/L、锦绣杜鹃0.610 mg/L,若虫的24 h LC50值为木香1.855 mg/L、辣椒3.385 mg/L、锦绣杜鹃2.089 mg/L;对吡虫啉的敏感度最低,不同植物上成虫的24 h LC50值为木香8.024 mg/L、辣椒20.183 mg/L、锦绣杜鹃8.900 mg/L,若虫的24 h LC50值为木香10.297 mg/L、辣椒22.607 mg/L、锦绣杜鹃10.338 mg/L。南方小花蝽若虫对杀虫剂的敏感度低于成虫,且取食不同植物上蓟马种群的南方小花蝽对同一种杀虫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南方小花蝽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敏感性较低,应是蓟马类害虫防治中优先选择的杀虫剂,建议在田间使用杀虫剂防治蓟马时尽量避开南方小花蝽种群成虫发生高峰期,以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
    园艺
    套种模式下不同株行距核桃对油用牡丹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玉珍,李 娟,常可可,赵 奇,刘瑞霞
    2019, 48(2):  105-111. 
    摘要 ( )   PDF (17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LI-6400XT 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以单作凤丹牡丹为对照,研究了与不同株行距核桃套种模式下油用牡丹的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处理内影响牡丹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因子,为油用牡丹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种处理下牡丹的光合参数日变化曲线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单作和5 m×6 m株行距套种下牡丹叶片的Pn值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4 m×5 m、5 m×5 m和4 m×4 m株行距套种下牡丹的Pn值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总体上看,5 m×5 m株行距套种下牡丹在全天中Pn值均最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处理中影响牡丹叶片Pn值的主要因子不同。不同处理下牡丹的光响应参数也具有一定差异。5 m×5 m株行距套种牡丹的表观量子效率(AQE)最高,光合能力最强;与单作相比,4 m×4 m和4 m×5 m株行距下牡丹光饱和点(LSP)高,光补偿点(LCP)低。油用牡丹与核桃树套种时,适当的株行距有利于提高牡丹的光合能力,以5 m×5 m株行距套种最为明显,产量也最高,而株行距过小(4 m×4 m)会导致牡丹减产。
    茶用菊品种金丝皇菊对盐胁迫的响应
    王 磊,赵鹏飞,逯久幸,张开明,李永华
    2019, 48(2):  112-119. 
    摘要 ( )   PDF (32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盐胁迫下茶用菊的抗性机制分析,为茶用菊在盐渍化土地上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金丝皇菊为供试材料,进行4种浓度NaCl溶液处理,对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脂肪酸含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探讨脂肪酸去饱和酶关键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逐渐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不断升高。不同盐浓度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变化具有差异性。不同盐浓度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具有差异性,在所有处理组中变化不规律。各处理组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50、200 mmol/L处理组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减少,100 mmol/L处理组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减少。与清水对照组相比,金丝皇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50、100 mmol/L处理组中逐渐增加,在200 mmol/L处理组中先上升后下降。在50、100 mmol/L处理组中,CmSAD、CmFAD〖STBX〗2和CmFAD7〖STBZ〗的表达量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然而,在200 mmol/L处理组中,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相比,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则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综上,低浓度盐胁迫下金丝皇菊通过提高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热耗散以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响应机制来保护光合系统免受破坏,从而增强细胞膜体系的稳定性,缓解盐胁迫伤害。
    外源Ca2+提高百合耐热性的生理机制初探
    张铭顺,吕福堂,褚鹏飞,吴 泽,义鸣放,曹 兴
    2019, 48(2):  120-125. 
    摘要 ( )   PDF (15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Ca2+对百合耐热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东方百合杂种系西伯利亚为试验材料,研究CaCl2、钙离子螯合剂EGTA、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TFP)处理对40 ℃高温胁迫下百合热害指数、抗性相关生理指标和相关热响应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15 mmol/L CaCl2处理能够减缓膜透性的加大、叶绿素的降解和丙二醛的积累,提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促进热响应基因LoCaM3和LoHsfA3a的表达,从而提高植株的耐热性,降低热害指数。10 mmol/L EGTA和200 μmol/L TFP的作用则相反。表明作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Ca2+也可能通过Ca2+-CaM信使系统提高渗透调节能力、抗氧化能力、光合能力和蛋白质活性,以维持细胞稳态来调节百合对高温逆境的适应性。
    双孢菇渣堆肥基质对夏季草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史向远,王保平,周 静,王秀红,李欣欣,张纪涛,李志强,籍增顺
    2019, 48(2):  126-130. 
    摘要 ( )   PDF (6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双孢菇渣堆肥基质对夏季草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将双孢菇渣堆肥、草炭和珍珠岩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5种配方基质:T1处理(1∶1∶1)、T2处理(2∶1∶1)、T3处理(1∶2∶1)、T4处理(2∶0∶1)、T5处理(1∶0∶2),以V(草炭)∶V(珍珠岩)=2∶1为对照(CK),通过测定与分析草莓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筛选适合夏季草莓生长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T3处理草莓株高除在7月11日和7月31日2个生长时期低于T1外,其他生长时期株高从高到低依次均为T3>T1>T2>T4>CK>T5;T3和T1处理相比其他处理更有利于叶柄的伸长和叶面积的增加,且T3优于T1;在5个生长时期,相比其他处理,T5处理在增加草莓植株的株高、叶柄长、叶柄粗和叶面积方面效果较差。除T2的净光合速率比CK高外,不同配方基质初果期草莓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低于CK;气孔限制值均高于CK。T1处理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极显著低于CK(P<0.01),蒸腾速率显著低于CK(P<0.05),T4处理的蒸腾速率显著低于CK(P<0.05)、气孔限制值极显著高于CK(P<0.01),说明T1和T4处理相比CK,显著改变了植株光合作用的某些相关因素。综上,双孢菇渣堆肥基质能促进草莓的生长,其中以T3处理的栽培效果较好。
    畜牧·兽医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制备牛MSTN基因编辑胚胎
    尉翔栋,吕晨晨,朱肖亭,冯亚杰,辛晓玲,施巧婷,梁瑞清,徐照学,王二耀,滑留帅
    2019, 48(2):  131-136. 
    摘要 ( )   PDF (13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双肌肉牛品种的培育提供新的遗传素材,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制备牛MSTN基因编辑胚胎。从采集到的86对牛卵巢中收集卵母细胞进行成熟培养以及体外受精,并使用在线软件设计能够在体外高效编辑牛MSTN基因的gRNA序列,将验证后所得的体外切割活性最高的gRNA与Cas9 mRNA的混合物显微注射牛的受精卵,培养至囊胚后,利用T7EI核酸内切酶法检测囊胚中MSTN基因的编辑情况,然后将基因编辑阳性的囊胚样品进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牛胚胎体外培养平均囊胚率为21.28%;在设计的多条gRNA序列中,gRNA5的体外切割活性最高,为96.00%;将Cas9 mRNA和gRNA5的混合物显微注射受精卵并培养至囊胚后,T7EI核酸内切酶检测表明囊胚MSTN基因切割阳性率为15.40%;对MSTN基因编辑囊胚阳性样品测序表明,在gRNA5靶位点存在部分片段缺失。综上,说明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获得了牛MSTN基因编辑胚胎。
    牛至精油结合储藏温度对羊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张 瑞,刘 婷,宫旭胤,梁婷玉,高良霜,吴建平
    2019, 48(2):  137-143. 
    摘要 ( )   PDF (18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延长羊肉的保鲜时间,提高其货架品质,分别在4 ℃和-3 ℃条件下,比较不同牛至精油添加量(0、0.15%、0.25%)处理下羊肉的a*值、pH值、质构特性、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丙二醛(MDA)、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及菌落总数(Total bacteria count,TBC)的变化。结果表明,羊肉的POV、MDA、TVB-N及TBC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a*值呈现下降趋势;pH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质构参数中,弹性值随储藏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部分组羊肉的硬度值和胶着性值先上升后下降,其余组呈下降趋势。当储藏温度一致时,牛至精油添加量越高,羊肉各项指标的变化越小;当牛至精油添加量一致时,-3 ℃储藏比4 ℃储藏能更好地维持羊肉品质。综合来看,添加0.25%牛至精油并在-3 ℃条件下储藏对羊肉的保鲜效果最好,羊肉储藏12 d时的pH值为6.44,处于国家规定的二级鲜度范围,TVB-N为0.26 mg/g,TBC为2.90×106 cfu/g,以上指标均在各处理组中最低,相比于添加0%牛至精油并在4 ℃下储藏的羊肉,至少延长了3 d的货架期。
    高温环境下枯草芽孢杆菌对AA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俊宏,叶宝倩,吴浩浩,Aguzey HARRY,程贵兰,梁诲奕,高振华
    2019, 48(2):  144-149. 
    摘要 ( )   PDF (7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枯草芽孢杆菌对1~42日龄爱拔益加(AA)鸡在高温环境中生长发育、免疫器官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体质量邻近、出壳日期相同的健康AA肉仔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0.010%、0.015%、0.020%、0.025%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的基础饲粮,分别计算21日龄及42日龄AA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Average daily gain,ADG)、料重比(Feed weight ratio,F/G)、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新城疫抗体效价(NDV-Ab)、溶菌酶活性(Lysozyme activity,LZM)、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1—42日龄AA鸡的ADG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92%(P>0.05)、7.95%(P>0.05)、9.67%(P<0.05)、8.49%(P>0.05);F/G分别降低2.63%(P>0.05)、5.26%(P>0.05)、5.79%(P<0.05)、4.74%(P>0.05)。各试验组42日龄AA鸡的胸腺指数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7.53%(P>0.05)、13.96%(P>0.05)、19.81%(P>0.05)、22.73%(P<0.05);NDV-Ab分别比对照组高5.22%(P>0.05)、15.13%(P>0.05)、13.57%(P>0.05)、21.74(P<0.05);IgG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9.41%(P>0.05)、33.53%(P<0.05)、22.94%(P<0.05)、32.94%(P<0.05);LZM均大于对照组,其中0.020%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提高10.36%(P<0.05)。综合考虑,高温环境下AA鸡饲粮中枯草芽孢杆菌最适宜的添加水平为0.020%。
    耐恩诺沙星沙门菌gyrAgyrB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黄 慧,李荣誉,樊国燕,裴亚玲,王晓琳,娄 飞
    2019, 48(2):  150-153. 
    摘要 ( )   PDF (6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临床分离的沙门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机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8株临床分离的沙门菌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然后选取其中对恩诺沙星耐药的菌株,利用PCR扩增其gyrA和gyrB基因,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最后用DNAMAN软件将测序结果与NCBI上公布的沙门菌标准野生型菌株(LT2)的gyrA和gyr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18株临床分离的沙门菌中有4株为耐药菌株,耐药率22.2%。对4株耐药菌株的gyrA和gyrB基因比对分析发现,gyrB基因未见突变,而gyrA基因有3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分别是Ser83→Phe或Leu(突变率100%)、Asp87→Asn(突变率75%)、Asn200→Asp(突变率25%);其中恩诺沙星最小抑菌浓度(MIC)≥16.000 μg/mL的3株菌均是在83、87位出现双突变,而恩诺沙星MIC为4.000 μg/mL〖JP〗的1株菌则是在83、200位出现双突变。结果表明,沙门菌对恩诺沙星产生耐药性与gyrA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区(QRDR)的双突变可使沙门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增强,提示Asp87的突变可能增强了Ser83位点突变所介导的耐药性,但非QRDR区的Asn200不能发挥增强耐药性的作用。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
    喷雾压力对远射程及宽喷幅风送式喷雾机雾滴粒径的影响
    夏侯炳,宋淑然,孙道宗,陈建泽,代秋芳,薛秀云
    2019, 48(2):  154-160. 
    摘要 ( )   PDF (27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雾滴参数是衡量喷雾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喷雾压力对远射程及宽喷幅风送式喷雾机雾滴参数的影响,分别以远射程及宽喷幅风送式喷雾机为试验平台,利用激光粒度仪分别测量6种喷雾压力下2种喷雾机的雾滴参数,分析雾滴粒径的大小、分布及均匀性随喷雾压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喷雾压力对2种喷雾机的雾滴参数均有一定的影响。远射程风送式喷雾机射程方向7 m处没有<50 μm的小雾滴,>400 μm粗雾滴出现的比例随喷雾压力的增加而变小,粗雾滴出现的比例<0.400%。雾滴扩散比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介于0.62~0.68。喷雾压力的增加有利于喷雾质量的提升。宽喷幅风送式喷雾机射程方向2.5 m处的雾滴中,<50 μm小雾滴出现的比例为4.772%~22.603%,没有出现>400 μm的粗雾滴。雾滴扩散比介于0.77~0.88。喷雾压力的改变对喷雾质量的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