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蜜蜂RNA病毒在传粉昆虫中的分布及其病害诊断防治方法
    史红霞,刘永梅,党晓群
    2018, 47(1):  1-6. 
    摘要 ( )   PDF (7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十年来,传粉昆虫尤其是蜜蜂种群数量锐减,蜂群崩溃失调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是严重威胁蜂产业发展和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在蜜蜂疾病病原中,RNA病毒被认为是造成CCD的主要原因。蜜蜂RNA病毒在非蜜蜂属膜翅目传粉昆虫中也能被大量检测到,暗示蜜蜂RNA病毒的广泛传播可能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传粉昆虫数量的急剧下降。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BV)、卷翅病毒(DWV)、黑蜂王台病毒(BQCV)、急性麻痹病毒(ABPV)等常见蜜蜂病毒在传粉昆虫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蜜蜂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这对于整个传粉昆虫的流行病毒学研究和传粉昆虫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蜜蜂病害综合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旱稻Tail-PCR技术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和验证
    朱昀,李朝炜,刘嗣凡,刘颖,魏景芳
    2018, 47(1):  7-12. 
    摘要 ( )   PDF (13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转基因旱稻为材料,对Tail-PCR方法进行了分析优化,包括DNA样品质量、扩增产物稀释程度、酶的种类、简并引物组合方式、引物结合偏好性等。结果表明,DNA样品质量的高低是影响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样品纯度不高导致扩增无法正常进行;扩增后对产物稀释不充分会影响下轮扩增效果,适当增大产物稀释倍数可在下轮扩增中增大出带可能;LA Taq酶与普通Taq酶相比扩增效果没有明显不同,使用普通Taq酶即可进行Tail-PCR扩增;混合简并引物在旱稻中并没有获得更好的扩增效果。此外,发现简并引物对于不同物种存在偏好性,常规4种简并引物与旱稻基因组均可高效结合。优化后的Tail-PCR技术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以准确地获得转基因旱稻插入位点的旁侧序列。
    不同剂量质子辐射玉米M1代的生物诱变效应
    胡金山,田安然,耿金鹏,隋丽,展永
    2018, 47(1):  12-17. 
    摘要 ( )   PDF (11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质子辐射玉米M1代的生物诱变效应,以5种不同剂量质子辐射诱变玉米种子,分别统计发芽率、成苗率、空秆率,并测定株高、穗位高、千粒质量以及光合速率等性状。结果表明,质子辐射诱变的玉米M1代在发芽、成苗、抽雄、吐丝、成熟等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出现,如出现叶片变形、雄性不育、花药和花丝变色、同位多穗以及成熟期提前等变异株;发芽率、成苗率均在84%以上,不同剂量质子辐射处理对其影响不大,但对空秆率的影响明显,40 Gy处理空秆率最高(20.93%)。10 Gy处理玉米M1代千粒质量高达654 g,叶片光合速率高达23.48 μmol/(m2·s)。RAPD分析发现,不同剂量质子辐射诱变的多态性比率为20.16%~32.26%。遗传相似度聚类分析表明,质子辐射诱变玉米群体在遗传相似系数0.69附近聚为2类。综上,质子辐射能够有效引起玉米M1代的生物诱变效应,空秆率、千粒质量以及光合速率等生物性状变异明显,且均有典型的马鞍形剂量效应出现。10 Gy质子辐射处理显著提高玉米千粒质量,结合群体生物性状认为,10 Gy为最优辐射剂量。RAPD以及聚类分析表明,质子辐射能够有效引起玉米基因组的变异,从而引起M1代的生物诱变效应。可见,质子辐射是玉米种质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
    芝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对盛花期渍水响应的定量化分析
    陈丹丹,李国强,周萌,张建涛,胡峰,李亚丽,郑国清
    2018, 47(1):  18-25. 
    摘要 ( )   PDF (13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定量化描述渍水条件下芝麻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以耐渍品种中芝13和渍水敏感品种郑芝13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盛花期持续渍水不同时间[0 h(CK)、24 h(W24h)、36 h(W36h)、48 h(W48h)、60 h(W60h)]对芝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苗后相对天数为度量单位,对芝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芝麻干物质积累、蒴果分配指数随苗后天数的变化趋势均符合Logistic曲线变化规律,拟合决定系数分别在0.96、0.91以上。干物质积累拟合Logistic方程中两品种参数K值随渍水持续时间延长而减小,中芝13参数a、b受渍水影响不大,郑芝13参数a、b除W24h处理外其余各处理较CK显著降低。通过分析次级参数可知,渍水降低了2个芝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速率,随着渍水持续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增大。两品种蒴果分配指数拟合Logistic方程中参数K值随着渍水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其中郑芝13渍水36、48、60 h较CK显著降低;参数a、b则不受渍水处理影响。芝麻茎分配指数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可用四次多项式拟合,各处理拟合决定系数在0.83以上。叶分配指数呈递减曲线,可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拟合,各处理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1以上。渍水对芝麻茎、叶分配指数的拟合参数没有显著影响。
    多效唑和矮壮素浸种对藜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贺笑,庞春花,张永清,华艳宏,杨世芳,王璐媛
    2018, 47(1):  26-31. 
    摘要 ( )   PDF (8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控制藜麦幼苗徒长导致的倒伏,提高幼苗质量,以藜麦1号为材料,利用不同质量浓度多效唑(50、100、150、200、300、400 mg/L)和矮壮素(500、1 000、2 000、3 000、5 000、7 000 mg/L)进行浸种处理,采用沙培的方法,通过测定藜麦幼苗的素质形态指标、茎秆抗折力、倒伏指数、壮苗指数和生理指标,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多效唑和矮壮素对藜麦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蒸馏水浸种(对照)相比,20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藜麦幼苗的株高降低33.84%、茎粗增加63.04%、茎秆抗折力增加94.29%、根系活力增加52.86%、叶绿素含量增加101.15%、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7.59%,为多效唑浸种藜麦的最适质量浓度;3 000 mg/L矮壮素处理藜麦幼苗的株高降低17.11%、茎粗增加60.14%、茎秆抗折力增加32.86%、根系活力增加19.52%、叶绿素含量增加49.4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0.34%,为矮壮素浸种藜麦的最适质量浓度。综合各指标可见,以200 mg/L多效唑对藜麦进行浸种效果较好,可促进幼苗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有利于培育壮苗。
    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互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
    范艺宽,毛家伟,孙大为,张翔,杨立均,李亮,司贤宗,吴俊林
    2018, 47(1):  32-36. 
    摘要 ( )   PDF (14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豫南烟区适宜的烤烟耕作模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互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加,粒级<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降低,即粒级≥0.25 mm的团聚体含量明显增加,除耕作深度40 cm外,秸秆翻压处理均较不翻压秸秆处理显著降低粒级<0.25 mm的团聚体含量;烤烟产量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产值则表现为耕作深度30 cm>耕作深度20 cm>耕作深度40 cm;烟叶全钾含量随着烟株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移栽后60 d,在秸秆翻压条件下,耕作深度30、40 cm处理较常规耕作(20 cm)处理显著提高烟叶全钾含量;与不翻压处理相比,除耕作深度20 cm外,秸秆翻压处理其他耕作深度各部位烤后烟叶钾含量均有一定增加,而氯离子含量则均有所降低。综合分析,在豫南烟区,生产中较适宜的耕作模式为耕作深度30 cm+秸秆翻压处理。
    农业资源与环境
    豫东不同树龄梨园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
    马丽
    2018, 47(1):  37-42. 
    摘要 ( )   PDF (8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估不同树龄梨园中的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了豫东地区不同树龄梨园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树龄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蔗糖酶活性随树龄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 a梨园较其他树龄梨园高6.42%~24.02%;梨园土壤微生物类群以细菌为主,各梨园细菌数量在3.26×107~33.96×107 cfu/g,且随树龄的增加而减少,真菌表现为壮龄梨园(10、22 a)>老龄梨园(53、89 a)>幼龄梨园(3、5 a),各梨园土壤真菌数量在3.71×103~21.74×103 cfu/g,放线菌数量分布则表现为老龄梨园最高,89 a梨园为13.27×104 cfu/g,比其他梨园高2.64×104~9.49×104 cfu/g,不同土层深度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相关性分析表明,树龄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细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放线菌数量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梨园土壤微生物分布与树龄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欲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需合理地进行土壤调控管理。
    有机物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张玉军,董士刚,刘世亮,姜桂英,张弘,李影
    2018, 47(1):  43-47. 
    摘要 ( )   PDF (7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大田模拟试验,分析了秸秆、秸秆掺混牛粪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后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碳库管理指数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替代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总有机质含量,秸秆替代40%化肥(S3)处理效果最好,提高14.25%。秸秆替代、秸秆牛粪共同替代处理在提高土壤中活性、低活性有机质含量方面效果较好。不同活性有机质的碳库管理指数总体上以牛粪秸秆共同替代处理较高,其中高活性有机质的碳库管理指数以MS3(秸秆和牛粪共同替代40%化肥)处理最高,为175.7,中活性有机质以MS4(秸秆牛粪配施全量化肥)处理最高,为407.7,低活性有机质以MS2(秸秆牛粪共同替代30%化肥)处理最高,为533.7。总之,不同有机物替代部分化肥能有效提升土壤总有机质、不同活性有机质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其中秸秆牛粪共同替代30%~40%化肥效果最优。
    耐性细菌与活化剂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梁小迪,史鼎鼎,徐少慧,黄成涛,蒋代华
    2018, 47(1):  48-54. 
    摘要 ( )   PDF (23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耐性细菌与活化剂对镉(Cd)污染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耐性细菌与活化剂(有机肥、EDTA、黄腐酸、柠檬酸)对黑麦草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赤红壤和棕色石灰土中菌剂50 mL/盆(J1)、菌剂200 mL/盆 (J2)、有机肥40 g/盆(Y1)、有机肥 80 g/盆(Y2)、菌剂50 mL/盆+有机肥40 g/盆 (JY1)、菌剂100 mL/盆+有机肥80 g/盆(JY2)、黄腐酸5 g/盆 (H1)、黄腐酸50 g/盆(H2)处理的黑麦草总生物量较对照(自来水)提高了22.89%~65.93%,EDTA和柠檬酸使黑麦草总生物量降低。赤红壤中,菌剂与活化剂处理的黑麦草地上部、地下部Cd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8.28%~66.45%、10.92%~74.17%;棕色石灰土中,菌剂与活化剂处理的黑麦草地上部、地下部Cd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0.88%~70.97%、10.10%~51.82%。赤红壤和棕色石灰土中,J1、J2、Y1、Y2、JY1、JY2、E1(EDTA 5 mmol/盆)、E2(EDTA 15 mmol/盆)处理的黑麦草地上部Cd吸收量较对照提高了6.93%~126.45%。黑麦草对Cd吸收量越大,土壤中弱酸可溶态和残渣态Cd越少,可还原态、可氧化态Cd越多。综上,耐Cd菌剂与活化剂可提高Cd生物有效性、提高黑麦草对Cd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植物保护
    基于RNA-seq数据的小麦条锈菌SSR标记开发
    刘秀峰,许静杨,袁文娅,梁丹,时晓伟
    2018, 47(1):  54-58. 
    摘要 ( )   PDF (8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开发小麦条锈菌基因组编码区内多态性高的SSR标记,应用MISA软件从4个小麦条锈菌分离物转录组测序数据中搜索SSR位点并设计相应引物。结果表明,在小麦条锈菌转录组2 941条unigenes中发现6 083个SSR位点,SSR发生频率为14.13%,平均每9.84 kb出现1个SSR位点。获得的SSR有144种重复基序,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是主要重复类型,分别占SSR总数的42.33%和39.90%。T和AAC、ATC、CAT分别是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序。转录组中SSR重复次数以5~12次为主,基序长度主要集中在12~20 bp。随机合成100对SSR引物对3个小麦条锈菌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87对引物可以扩增出条带。总之,这些基于转录组发掘的SSR位点出现频率高、类型丰富,在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分子标记开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南阳市芝麻病虫草渍害发生规律及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谢富欣,李成焕,刘焱,张文菁,王飞雪,郑敏军,胡卫丽
    2018, 47(1):  59-66. 
    摘要 ( )   PDF (15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科学防治芝麻病虫草渍害,实现芝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生产目标,2010—2016年连续进行了芝麻病虫草渍害的系统调查,同时2014—2016年对集成的芝麻病虫草渍害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进行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南阳市芝麻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茎点枯病、白粉病、叶枯病和疫病,立枯病在苗期发生,其他病害在盛花中期及以后发生;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甜菜夜蛾、棉铃虫、蚜虫和蟋蟀,苗期害虫主要是小地老虎,蟋蟀在盛花期后进行危害,其他害虫全生育期都可进行危害;芝麻田普遍发生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铁苋、马齿苋、狗尾草、小麦实生苗、稗草、小蓟、反枝苋,分区域发生的杂草有香附子、田旋花、苍耳、青葙、野西瓜苗、马泡瓜、苘麻,这些杂草随芝麻出苗而发生;芝麻生育期间降雨多、田间长时间积水时,易引起渍害发生,抗病耐渍性品种对渍害抵抗能力强。针对芝麻病虫草渍害发生规律,通过优化防治药剂和技术集成,研究出芝麻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后比不防治的增产25.58%~52.17%,比常规防治的增产7.17%~13.51%,且一般年份产投比明显提高。
    黄土高原苹果金纹细蛾发生、防治现状及标准化管理
    孟山栋,李鑫,甘家铭
    2018, 47(1):  67-72. 
    摘要 ( )   PDF (12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在黄土高原3个苹果生产基地县进行调研,掌握当地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发生程度、害虫防治措施及果业生产水平,并提出了苹果金纹细蛾的标准化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该产区金纹细蛾发生严重,8月份的虫园率和受害株率均为100%,平均虫叶率为39.7%,百叶虫斑数为95.2个;害虫防治依赖于定期、高频次的化学防治,仅有9.1%的果农依据果园害虫发生情况采取防治措施;同时,果园老龄化严重、栽植密度大、清耕制果园大量存在。经分析,该产区金纹细蛾发生严重的原因主要是苹果树长势衰弱和天敌控制作用弱引起的果园自身生态系统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弱,以及害虫防治措施不当。提出了金纹细蛾的标准化管理策略,包括3大部分,即增强树势、提升天敌控制作用和规范防治方法,以及5项措施,即间伐、疏花疏果、生草、土壤改造和标准化防治措施。在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下,可使金纹细蛾得到持续控制,这一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病虫害的管理实践中。
    低温处理对花斑花绒寄甲卵储藏及孵化率的影响
    陈元生,陈胜魁,于海萍,罗致迪,刘兴平
    2018, 47(1):  73-77. 
    摘要 ( )   PDF (6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及孵化温度对花斑花绒寄甲卵孵化率的影响,采用5、7.5、10、12.5、15 ℃低温储藏和20、26、32 ℃诱导孵化相结合方法对花斑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 ℃低温不适合储藏花绒寄甲卵,其会致使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其他低温(7.5~15 ℃)都可以用于储藏花绒寄甲卵,储藏70 d 内,不会降低卵活力,孵化率与对照(未低温处理)差异不大;储藏70 d内,储藏时间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诱导孵化的温度对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存在显著影响,同一低温储藏的卵,20 ℃条件下的孵化率最高,与26 ℃、32 ℃下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总体上,20 ℃条件下的孵化高峰期为 8~12 d,26 ℃的高峰期为7~11 d,32 ℃的高峰期为5~8 d;同一天内卵的孵化率与孵化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早上的孵化率极显著高于中午和傍晚。花斑花绒寄甲卵的最佳储藏温度为10 ℃,最佳孵化温度为20 ℃,储藏时间应在70 d内,在此条件下,孵化期为5~14 d,孵化高峰期为8~12 d,即卵卡应在取出后5~8 d释放于林间。野外释放卵卡也应在平均气温达20 ℃时释放,此时卵的孵化率及寄生率最高。
    园艺
    西葫芦胚囊再生植株快速繁殖及倍性鉴定
    宋金亮,朱磊,贾聖风,武向斌,张凯歌,孙守如
    2018, 47(1):  78-83. 
    摘要 ( )   PDF (11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西葫芦胚囊再生植株的茎尖为外植体,系统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茎尖增殖和增殖腋芽生根的影响,比较了茎尖、根尖及卷须利用染色体计数法进行倍性鉴定的差异,并对气孔密度、保卫细胞叶绿体数与倍性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诱导腋芽最佳培养基是MS+0.50 mg/L 6-BA,增殖腋芽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0.10 mg/L NAA;单倍体和二倍体植株间的气孔密度、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差异均显著,相同面积(100倍显微镜视野面积1.77 mm2)内气孔数随倍性的增加而减少,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随倍性的增加而增加,以7个作为判定倍性的分界指标,叶绿体数小于7个的为单倍体,大于或等于7个的为二倍体,判定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准确率分别达95.73%和94.51%。另外,卷须作为染色体倍性鉴定材料效果好,是根尖鉴定的有效替代材料。
    园艺
    甜瓜种质资源芽苗期和幼苗期耐NO-3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赵卫星,常高正,高宁宁,李海伦,梁慎,康利允,徐小利,李晓慧
    2018, 47(1):  84-91. 
    摘要 ( )   PDF (7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出耐盐性甜瓜材料和提供早期鉴定指标,利用150 mmol/L NO-3对23份甜瓜种质芽苗期和幼苗期进行胁迫处理,以多项指标盐害系数隶属函数值和总隶属函数值为依据,比较了2个时期不同种质的耐盐性,并进行了耐盐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甜瓜种质对NO-3胁迫处理的响应有明显差异,芽苗期和幼苗期耐盐性材料有4份相同,分别占芽苗期和幼苗期耐盐材料的57.14%和25.00%,耐盐和中等耐盐材料相同率为 90.00%;并筛选出胚根干质量、主胚根长可作为芽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茎粗、根干质量、壮苗指数、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地上部干质量可作为幼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
    硒锗组合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协同效应
    王菊凤,李鹄鸣, 杨道德
    2018, 47(1):  90-95. 
    摘要 ( )   PDF (10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硒锗组合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中主要活性成分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产生的协同效应,选择Na2SeO3质量浓度依次为5、10、15 mg/L,GeO2质量浓度依次为100、200、300、400 mg/L,正交设计配制成12个硒锗组合质量浓度组,按照常规固体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分别添加在基本培养基中,观察蛹虫草子实体在硒锗组合影响下的生长情况,再分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经过不同质量浓度的硒锗组合处理,所有样品组的子实体生长发育都很健壮旺盛,绝大部分都呈金黄色,而且比空白对照组粗壮、色深。在生物量方面,相同条件下的鲜质量与干质量都明显大于对照组,干质量增长率最高可达14.50%。所有样品处理组的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含量都高于对照组。当硒锗组合质量浓度为10 mg/L×300 mg/L时,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达到最高,为1.12%,是对照组的2.89倍;当硒锗组合质量浓度为15 mg/L×100 mg/L时,子实体中腺苷含量最高为0.116%,是对照组的2.7倍;当硒锗组合质量浓度为10 mg/L×200 mg/L时,虫草多糖的合成量达到最高(5.72%),为对照组的1.93倍。硒、锗2种微量元素能显著影响蛹虫草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及其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硒、锗同时添加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有利于蛹虫草子实体生物量的增加以及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的生物合成。
    虎杖转录因子PcMYB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柳忠玉,雷健,李晓筱,刘婵,覃建兵,许锋
    2018, 47(1):  96-102. 
    摘要 ( )   PDF (31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明髓细胞组织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MYB)转录因子在虎杖苯丙烷代谢途径的作用,以虎杖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和RACE技术从虎杖中获得MYB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PcMYB1,GenBank登录号为KY495789。序列分析表明,PcMYB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 152 bp,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813 bp,编码270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0.455 ku。PcMYB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MYB类转录因子的共同特征,其N端具有R2、R3两个MYB结构域,同时其 C端还存在一个抑制结构域C2基序pdLNL[D/E]LXI[G/S]。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矮牵牛PhMYB4 的亲缘关系最近。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ET28a-PcMYB1,转化到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表达蛋白与预期大小一致。成功克隆PcMYB1基因的全长序列,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cMYB1可用于该基因的功能研究。
    河南宝天曼珍稀园林树种陕西紫茎的群落特征
    朱学灵,杨艳,程蓓蕾,任应党
    2018, 47(1):  103-108. 
    摘要 ( )   PDF (8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陕西紫茎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分布机制,采用样地法,对陕西紫茎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陕西紫茎群落物种丰富,植物科属组成较为分散,从属的地理成分上看,温带分布的属占据优势,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草质为多,群落结构复杂,具有一定的层间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根据陕西紫茎的观赏特性和生态习性,提出河南省营造陕西紫茎风景林的群落配置方式。
    畜牧·兽医
    1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冯金芳,何海汛,孙国鹏,王选年
    2018, 47(1):  109-114. 
    摘要 ( )   PDF (1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河南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流行特征,研究了分离于河南新乡地区某发病鸡场的1株IBDV(XX511毒株)VP2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根据GenBank公布的IBDV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对分离于新乡某发病鸡场的IBDV野毒株XX511的VP2高变区进行克隆及分析,并将XX511毒株的VP2高变区中与毒力相关的2个亲水区及七肽区与国内外其他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绘制进化树。结果显示,XX511毒株与超强毒株D49706、AJ878898的VP2基因高变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6.8%,与广东地区JQ911703毒株具有100%的同源性。与参照的经典毒株相比,XX511毒株在第一亲水区发生了1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通过与国内外(包括河南地区)其他流行毒株的比对及进化分析发现,XX511毒株与2012年广东流行JQ911703毒株处于同一分支。
    Ⅰ型鸭甲型肝炎病毒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鉴定
    顾玲玲,吴萌,朱善元,王安平
    2018, 47(1):  114-117. 
    摘要 ( )   PDF (7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在昆虫细胞中表达Ⅰ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Ⅰ)的主要结构蛋白VP1,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DHAV-Ⅰ SH株VP1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VP1基因,将其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1,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B-VP1,将其转化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性、蓝白斑筛选及PCR鉴定后,构建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VP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rBacmid-VP1转染昆虫细胞Sf 9,制备含有DHAV-Ⅰ VP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VP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VP1大小约27 ku,能与DHAV-ⅠVP1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VP1能与DHAV-Ⅰ全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细胞内出现较强的荧光。以上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DHAV-Ⅰ主要结构蛋白VP1。
    AAV-SaCas9敲除MSTN基因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汪新建,樊爽爽,翁少亭,杨国宇,褚贝贝,王江
    2018, 47(1):  118-121. 
    摘要 ( )   PDF (11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的相关功能,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敲除MSTN的AAV-SaCas9载体,通过转染293T细胞提取基因组后进行T7酶切鉴定、TA克隆及测序确定该基因的敲除效果;将鉴定正确的AAV-SaCas9重组质粒与pHelper质粒共转染AAV-293细胞3 d后,分离纯化病毒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敲除MSTN基因的AAV-SaCas9重组载体,T7酶切和测序鉴定出sgRNA2位点可以对MSTN进行编辑,并成功将其包装成病毒,经荧光定量PCR鉴定病毒滴度为2.73×1012 vg/mL。
    青贮麻竹笋加工剩余物对犊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孙晓燕,邢豫川,黄德均
    2018, 47(1):  122-125. 
    摘要 ( )   PDF (6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青贮麻竹笋加工剩余物替代断奶犊牛饲料中部分稻草的可行性,以24头体质量相近的健康的安抗杂交(抗旱王牛×安格斯牛)F1代断奶犊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组(精料+干稻草)和试验组(精料+70%干稻草+30%青贮麻竹笋加工剩余物),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正试期44 d后计算2组牛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每组选5头牛用代谢笼全收粪法进行为期4 d的消化试验,测定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在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日增质量显著增加20.78%(P<0.05),料重比降低18.10%;试验组的粗蛋白、粗脂肪、干物质、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5.64%(P<0.01)、16.94%(P<0.01)、7.42%(P<0.05)、6.95%(P<0.05)和10.85%(P<0.05);试验组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综上,饲料中添加青贮麻竹笋加工剩余物对断奶犊牛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青贮麻竹笋加工剩余物应用于断奶犊牛的饲料具有可行性。
    混养鲮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志斐,李家磊,王金林,谢骏,余德光,王广军
    2018, 47(1):  126-132. 
    摘要 ( )   PDF (18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适宜的养殖模式,跟踪调查了2口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前期单养对虾,后期混养鲮(Cirrhinus molitorella)],测定了混养前、后养殖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群落组成,水质指标以及凡纳滨对虾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混养后,养殖水体总氮、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混养前(P<0.05),磷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混养前(P<0.05),混养模式对虾养殖产量提高;经鉴定,混养前浮游植物共6门46种,混养后共6门44种,混养前、后对虾池塘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67.32×106个/L和7.84 mg/L、53.69×106个/L和4.24 mg/L,混养后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均降低;浮游动物混养前共4门23种,混养后共4门17种,混养前、后对虾池塘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3 014.6 ind./L和3.981 mg/L、1 201.65 ind./L和0.968 mg/L,混养后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密度均降低;混养后,浮游植物多样性提高,浮游动物多样性降低。以上结果表明,与单养模式相比,混养模式能降低养殖水体总氮、氨氮等含量,减少浮游生物数量,提高浮游植物多样性,同时降低浮游动物多样性,促进养殖水体藻相稳定,有利于提高对虾产量。
    广西龟鳖致病菌及其药敏特性调查
    覃俊奇,韦信贤,黎小正,吴祥庆,兰宗宝,杨慧赞,黄国秋,黄鸾玉,陈静,童桂香
    2018, 47(1):  134-138. 
    摘要 ( )   PDF (8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引起广西养殖龟鳖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特性,对2015—2016年来自广西各地的63例龟鳖病例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采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16S rDNA测序对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头孢哌酮等27种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被检的63例龟鳖病例中,有38例分离到以嗜水气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为主的病原菌48株,25例没有分离到细菌,细菌检出率为60.3%(38/63)。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药敏谱和耐药谱,其中对特治星的敏感率最高,达58.3%,其次是头孢曲松和米诺环素,均为52.1%,最低的是多黏菌素B,为6.3%;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5.4%,其次是多黏菌素B,为70.8%,最低的是头孢曲松,为14.6%。说明广西龟鳖疾病仍以细菌性疾病为主,且病原复杂、存在混合感染;所检出的致病菌均存在多重耐药性。
    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
    辐照与粉碎对玉米秸秆酶解葡聚糖转化率的影响
    郭栋豪,陈亮,武小芬,齐慧,王克勤
    2018, 47(1):  139-145. 
    摘要 ( )   PDF (14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辐照剂量与粉碎粒径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材料,设置0、400、800 kGy辐照剂量和不同粒径进行酶解试验,测定了不同处理的粒径分布状况和酶解葡聚糖转化率。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提高,样品中小颗粒所占比重逐渐增加,0、400、800 kGy辐照剂量的玉米秸秆在同一粉碎条件下获得粒径r<0.075 mm颗粒的比重依次为15.03%、53.22%、63.09%;0、400 kGy辐照剂量处理玉米秸秆的酶解葡聚糖转化率随粒径的减小而提高,当粒径由r>0.450 mm减小至r<0.075 mm时,转化率分别由16.01%、31.54%显著提高至30.25%、59.71%,且辐照与粉碎对玉米秸秆酶解葡聚糖转化率具有协同作用;800 kGy处理的不同粒径玉米秸秆酶解葡聚糖转化率差异不明显,且辐照与粉碎无协同作用。0、400 kGy辐照下的玉米秸秆,粉碎粒径越小,酶解转化率越高,在优化预处理和酶解糖化工艺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上部烟叶带茎烘烤过程中呼吸强度及水分、色素含量的变化
    蒋博文,马留军,陈小翔,崔庆伟,郑登峰,曹廷茂,张瑞亚,刘琼,贺帆
    2018, 47(1):  145-149. 
    摘要 ( )   PDF (8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烤烟上部叶的最佳采烤方式,提高上部叶烘烤质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上部叶为材料,以不带茎烘烤为对照,研究了2片叶带茎、4片叶带茎烘烤过程中烟叶呼吸强度及水分、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4片叶带茎烘烤烟叶主变黄期(烘烤24~48 h)呼吸强度高于对照烟叶,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呼吸强度低于对照;带茎烘烤上部烟叶在变黄期失水慢,定色期失水快,4片叶带茎烘烤的茎秆失水速率快于2片叶带茎烘烤;带茎烘烤烟叶变黄快,色素降解充分;4片叶带茎烘烤的烤后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低,糖含量高,糖碱比适宜,且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经济性状最好。综上所述,烤烟上部叶采烤时,4片叶带茎烘烤在变黄期叶片含水率高,细胞生理代谢旺盛,内在化学成分降解转化充分;烟叶变黄快,色素降解迅速;叶片失水速度在变黄期慢、定色期快,烟叶失水与变黄、定色协调性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性状较好,可作为提高上部叶产质量的最佳采烤模式。
    烟叶中1株可高效降解淀粉的菌株筛选与作用效果研究
    冯颖杰,王鹏飞,陈芝飞,杨宗灿,李家美,张展,王根发
    2018, 47(1):  150-154. 
    摘要 ( )   PDF (8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有效降低烟叶中的淀粉含量、提高烟叶品质,从不同产地原烟表面初步分离具有降解淀粉能力的菌株,通过测定菌株的淀粉酶活性筛选高效产淀粉酶菌株,并对筛选菌株基因组DNA进行16S rDNA测序,同时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得到的22株菌株中,XC-3菌株产淀粉酶活性最高(116 U/mL);根据其16S rDNA测序结果以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推断,XC-3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优化XC-3菌株在烟叶中的发酵条件,并考察其对烟叶中淀粉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将培养后的XC-3菌液(OD600=2.0)按照3%的烟叶质量比例接种于抽梗后的烟叶表面,在37 ℃条件下发酵48 h后,烟叶中的淀粉降解率可达29.84%,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上升,有效提升了烟叶的整体质量。
    荔枝采后堆叠存放损伤试验研究
    陈燕,刘威威,蒋志林,李嘉威,王佳盛,曾泽钦
    2018, 47(1):  155-160. 
    摘要 ( )   PDF (8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减少采后荔枝储运过程堆叠存放不当产生的挤压损伤,对荔枝进行了堆叠存放试验,分析了不同的堆叠存放条件对底层荔枝失重率及其果壳褐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底层荔枝失重率及其果壳褐变指数随着堆叠层数的增加和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分别增加;相同堆叠层数,箱体材质为塑料时,底层荔枝失重率及其果壳褐变指数最大,其次为瓦楞纸,最小为泡沫;试验范围内,有利于减少荔枝堆叠挤压损伤的最大堆叠层数:塑料材质,存放2 d为8层,存放4 d低于6层;瓦楞纸材质,存放2 d为8层,存放4 d为6层;泡沫材质,存放2 d为10层,存放4 d为8层;存放6 d,不管何种箱体材质,均为6层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