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植烟土壤微生态调控技术途径及发展趋势
    阎海涛,殷全玉,任天宝,许家来,高卫锴,刘国顺
    2017, 46(10):  1-7. 
    摘要 ( )   PDF (9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劣已成为烟叶生产中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生产上亟需有效的调控方法。综述了土壤微生态与烟草生产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烟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施用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施用土壤改良剂、秸秆还田、作物多样性栽培等调控措施,展望了植烟土壤微生态调控的研究和应用,为土壤微生态改良及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免疫分析方法在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宋予震,董 青,邢广旭,胡骁飞,吕全建,柳巨雄
    2017, 46(10):  8-12. 
    摘要 ( )   PDF (7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广谱型抗菌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并可作为添加剂在动物饲料中长期添加。但磺胺类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药物残留,从而引起生态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磺胺类药物在人体内蓄积会引起过敏反应、造血功能紊乱、肾脏损伤等。因此,研究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十分必要。免疫分析方法利用高亲和力抗体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是近几年磺胺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放射性免疫、化学发光免疫、酶联免疫、免疫层析、免疫传感器等免疫分析方法在磺胺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免疫分析方法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2个小麦品种的遗传性状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刘 妍,田蓉蓉,王天佑,刘凤楼,亢 玲,刘生祥,张晓岗,刘 萍,王掌军
    2017, 46(10):  13-20. 
    摘要 ( )   PDF (13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各自的遗传性状,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分子标记等方面对2个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相较于河东乌麦(Ⅰ和Ⅱ),宁春4号株高最低(86.70 cm),穗下茎长和穗长均最长(分别为36.60 cm、10.95 cm),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最高(分别为1.95 g、46.61 g),小穗数、穗粒数和经济系数居中;而河东乌麦(Ⅰ和Ⅱ)较宁春4号有效穗均增多(分别为5.10个、6.60个),且表现为田间高抗白粉病、中抗条锈和叶锈病。在主要品质性状上,宁春4号籽粒饱满指数大(0.71)、含水率较高(10.23%)、面团稳定时间较长(9.45 min),其籽粒硬度、吸水率及淀粉回升终点值居中;而河东乌麦(Ⅰ和Ⅱ)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沉降值均较高(平均值分别达16.21%、35.76%、40.27 mL),面团形成时间较长(2.38 min)。在2个品种上共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SSR、ISSR标记分别为127个、7个;同时,12个已报道相关基因的标记得以鉴定,其中2个品种均携带有Wx-A1a/b、Wx-B1a/b、Wx-D1a/b、Dy12、Pm2、Pm4、Pm6、Sr31基因,宁春4号还携带有Psy-A1基因,河东乌麦(Ⅰ和Ⅱ)携带有Pm16、Yr2和抗赤霉病QFhs.ndsu-3BS基因。
    拟南芥响应NO突变体的筛选及遗传分
    夏金婵,张小莉
    2017, 46(10):  21-25. 
    摘要 ( )   PDF (12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获得的拟南芥突变体库中筛选对一氧化氮(NO)胁迫敏感的突变体,以期为研究信号分子NO在植物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遗传材料。从EMS诱变获得的拟南芥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1株对NO敏感的突变体nsm1(nitric oxide sensitive mutant 1),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突变体nsm1与野生型拟南芥的表型并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对NO胁迫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野生型拟南芥,在50 μmol/L SNP(NO供体)处理下,野生型拟南芥的相对根长(与在正常生长的根长比值)为50.8%,而突变体nsm1的相对根长为22.4%。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nsm1对甘露醇模拟的干旱胁迫敏感,在100 mmol/L甘露醇处理下,野生型拟南芥的相对根长为83.4%,而突变体nsm1的相对根长仅为45.7%,这可能与突变体nsm1的失水率、水势、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高于野生型拟南芥有关。遗传学分析表明,该突变体为单基因隐性突变。
    河南红花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综合评价
    许兰杰,梁慧珍,余永亮,谭政委,杨红旗,董 薇,芦海灵,司 冰,刘诗慧
    2017, 46(10):  26-31. 
    摘要 ( )   PDF (7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50份河南红花优质种质资源的12个表型性状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综合评价,旨在为选育红花新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南红花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顶果球着粒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顶果球直径、千粒质量和节间长度;单株有效果球总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分枝总数、顶果球着粒数、节间长度,最小的为粒长和粒宽。基于各种质间12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差异,对150份红花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可在遗传距离为10.15处将其划分为6大类群。第Ⅰ类群以顶果球直径和顶果球着粒数均最大;第Ⅱ类群粒长最大、茎秆最粗、节间长度最短;第Ⅳ类群千粒质量最大、籽粒最宽;第Ⅴ类群株高最高,节间数、分枝总数和单株有效果球总数最多;第Ⅲ和Ⅵ类群的有益性状不明显。在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反映了12个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0.08%。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26.07%,主要是分枝总数和单株有效果球总数的综合反映;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7.58%,主要是顶果球着粒数和顶果球直径的综合反映;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4.23%,主要是千粒质量、粒长及粒宽的综合反映;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12.20%,主要是株高、第一分枝高度和节间数的综合反映。河南红花种质的表型综合值(F值)平均为0.36。其中,HH085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其F值最高,为0.89。
    河南省芝麻育种成果回顾与展望
    张体德,王保勤,杜振伟,梅鸿献,刘艳阳,郑永战
    2017, 46(10):  32-37. 
    摘要 ( )   PDF (9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产量、品质、农艺性状、选育方法及系谱来源等方面对河南省历年审定(鉴定)通过的67个芝麻品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出芝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河南省的芝麻育种科研发展方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河南省育成芝麻品种的平均产量水平从914.81 kg/hm2上升到1 307.29 kg/hm2,促进了河南省芝麻生产水平从381.60 kg/hm2提高到1 422.16 kg/hm2;品质方面整体提高不大,粗脂肪含量从55.54%提高到56.75%;农艺性状方面也由分枝、晚熟类型向单秆、早熟类型演变。育种方法简单、亲本来源单一、遗传基础狭窄是河南省芝麻育种的现状,今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的芝麻育种方法相结合,选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早熟、闭蒴、有限生长等性状并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芝麻品种,将是河南省乃至全国芝麻育种的主攻方向。
    冬小麦、夏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孙克刚,杨焕焕,张 琨, 和爱玲, 杜 君
    2017, 46(10):  38-43,59. 
    摘要 ( )   PDF (9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2013—2014年在驻马店砂姜黑土区进行冬小麦、夏玉米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与单施磷钾肥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玉米产量,小麦增产19.4%~41.8%,玉米增产16.7%~39.4%;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和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在提高产量方面效果显著,小麦增产11.2%~17.0%,玉米增产11.7%~18.4%;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在提高玉米、小麦产量方面效果相当,且减少了施肥次数;与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处理相比,减量20%氮素处理存在减产风险,玉米减产幅度为5.2%~8.7%,小麦减产幅度为4.9%~7.1%。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和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在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小麦氮肥利用率提高了58.3%~74.4%,玉米氮肥利用率提高了64.9%~83.7%;在降低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方面,控释肥处理效果较好。综合分析,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处理在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减少了施肥次数,且在降低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方面效果较好。
    高氯灌溉水对盆栽烤烟氯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孙计平,吴照辉,李雪君,丁燕芳,孙 焕,平文丽
    2017, 46(10):  44-48. 
    摘要 ( )   PDF (5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高氯灌溉水对烤烟氯含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并使用高氯含量(90.25 mg/L)灌溉水进行灌溉,比较灌水量对2个烤烟品种氯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烤烟品种不同器官的氯含量和氯积累量均表现为叶片>茎>根,叶片氯积累量分配比例为57.33%~75.61%,叶片氯含量在旺长期最高,随生育时期推进而减少,成熟期最低。叶片氯含量和氯积累量均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豫烟13号各时期叶片氯含量和氯积累量均低于中烟100,且叶片氯积累量分配比例也低于中烟100。旺长期灌溉高氯含量的灌溉水显著影响烟叶氯含量,灌溉量越大,烟叶氯含量越高;与中烟100相比,豫烟13号吸收的氯较少,烟叶氯含量较低。
    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解剖结构研究
    唐 链,陈庆富
    2017, 46(10):  49-53. 
    摘要 ( )   PDF (13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荞麦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石蜡切片、解剖观察等方法对花梗关节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分析,为研究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的解剖结构与落粒性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荞麦属植物花梗薄壁细胞中有丰富的淀粉粒,维管束的分化不明显。花梗关节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其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等特征与离层结构相似。7个荞麦属植物材料花梗关节在花梗上分布的位置不同,关节形态与落粒性关系较为密切,通常花梗关节缢缩表现出落粒。关节的作用如同离层,花从关节处脱落,避免营养流失,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繁育。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不同前作对紫色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段玉琪,胡小东,晏 飞,龙 伟,邹聪明,冀新威,王 涛,宋鹏飞
    2017, 46(10):  54-59. 
    摘要 ( )   PDF (11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在云南楚雄紫色土烟区合理安排烤烟前作,提高烤烟产质量,在紫色植烟土壤条件下研究了白菜、大麦、蚕豆3种前作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前作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前作为白菜的处理烟株株高和叶面积系数最大,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均价最高,不同前作对烟叶内在化学品质的影响不大。不同前作对紫色植烟土壤中放线菌、固氮菌、解钾菌、解磷细菌、解磷真菌数量变化的影响各不相同,移栽后40 d至采烤前,蚕豆茬植烟土壤中放线菌、解钾菌、解磷细菌和解磷真菌数量均增加;白菜茬植烟土壤中放线菌、固氮菌、解磷细菌和解磷真菌有所下降,且降幅明显。不同前作对烤烟移栽前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影响各不相同,就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而言,蚕豆茬表现最好。综上,楚雄紫色土烟区以蚕豆作为前作最佳。
    樱桃种植区土壤及樱桃重金属富集状况研究
    刘 强,呼丽萍,鱼潮水,姚旭阳
    2017, 46(10):  60-65. 
    摘要 ( )   PDF (14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西北干旱樱桃种植区樱桃重金属富集状况及其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富集系数法对土壤及樱桃重金属富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发现樱桃种植区土壤未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从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种植区东北部土壤重金属污染较西南部污染严重;樱桃各部位(叶片、果皮、果肉)中Cd、Cu、Pb、Zn、Cr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叶片和果皮中Pb、Cr、Cd超标,果肉中Pb、Cd超标;樱桃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富集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趋势为叶片>果皮>果肉;不同重金属元素被樱桃同一器官吸收富集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叶片部位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Cd>Cu>Pb>Zn>Cr,在果皮部位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Cd>Cu>Zn>Pb>Cr,在果肉部位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Cd>Cu>Pb=Zn>Cr;Cd在樱桃叶片、果皮、果肉的富集系数均为最大,具有较强的潜在生态风险。
    植物保护
    人参核盘菌侵染对参根不同部位细胞壁降解酶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车喜庆,傅俊范,李自博,周如军,桑海旭,邢亚楠
    2017, 46(10):  66-70. 
    摘要 ( )   PDF (12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人参不同部位对人参核盘菌的敏感性,在温室分别对人参芦头部和须根部接种病菌,观察不同部位发病情况,并对人参不同部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寄主防御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人参菌核病芦头部发病时间早于根须部。人参芦头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活性在侵染过程中大于根须部,而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活性在侵染中期及羧甲基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侵染后期出现芦头部小于根须部的现象。人参根须部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侵染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侵染中期大于芦头部。可见,人参芦头部对菌核病较根须部敏感,可能主要是芦头部在病菌侵染前期细胞壁降解酶(PG、PMG、PMTE)活性较高,而防御酶(POD、CAT)活性较低造成。
    复合光合菌剂PS21对四环素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葛红莲,郭 宁
    2017, 46(10):  71-75. 
    摘要 ( )   PDF (15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法研究复合光合菌剂PS21与不同剂量四环素(10、20、40、60、80、100 mg/kg)协同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复合光合菌剂PS21缓解四环素对黄瓜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单独四环素处理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丙二醛(MDA) 的含量。低剂量四环素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 和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高剂量四环素降低SOD、CAT 和POD活性。108 cfu/mL的PS21能缓解不同剂量四环素对黄瓜幼苗的伤害,与四环素单独处理相比,黄瓜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MDA含量下降。因此,复合光合菌剂PS21对黄瓜的四环素毒害具有较强的缓解作用。
    新疆春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高海峰,白微微,刘恩良,赵海燕,李广阔,张 航,曾潮武
    2017, 46(10):  76-80. 
    摘要 ( )   PDF (7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苗期抗性鉴定和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筛选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抗性的春小麦品种(系),明确Pm4Pm8Pm21在新疆春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现状,为新疆春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白粉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苗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春38号和366S表现出抗性,高抗植株与中感植株的比率为2∶1,新春12号、新春15号、新春18号等29个小麦品种(系)对小麦白粉病均表现为高感。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新春27号、1354和1360含有Pm4基因;983-S、MJ307、HMJ555和1112含有Pm8基因;366S含有Pm21基因。采用苗期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抗白粉病品种鉴定的准确性。
    不同药剂对滨海稻区主要真菌病害的防效及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 郁,于亚辉
    2017, 46(10):  81-85. 
    摘要 ( )   PDF (8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筛选高效防治滨海稻区主要真菌病害并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小的药剂,利用5种药剂研究其对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防效及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2.11%和96.37%;75%肟菌·戊唑醇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效分别为86.95%和95.62%,略低于25%吡唑醚菌酯;24%噻呋酰胺对纹枯病的防效最高,为89.25%;20%三环唑对3种主要真菌病害的防效最低。施用25%吡唑醚菌酯和75%肟菌·戊唑醇处理的理论产量分别为9 467.22 kg/hm2和9 204.5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各药剂处理有助于提高稻米加工品质,但均导致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稻米外观品质有所降低。同时,药剂处理也导致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稻米蒸煮品质降低。除20%三环唑外,25%吡唑醚菌酯和75%肟菌·戊唑醇对稻米蒸煮品质影响相对较小,食味值相对较高。综上,25%吡唑醚菌酯和75%肟菌·戊唑醇是能够保证水稻高产优质的优良药剂。
    河南省不同区域麦田主要杂草群落防治药剂筛选
    沈常超,唐文伟,曾东强,郝红丹,苏旺苍,徐洪乐,吴仁海
    2017, 46(10):  86-91. 
    摘要 ( )   PDF (7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究了甲基二磺隆、异丙隆、辛酰溴苯腈、氯氟吡氧乙酸等小麦田常用除草剂及其混剂对豫东麦田节节麦及阔叶杂草、豫南稻麦轮作田看麦娘及沿黄稻麦轮作田硬草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河南省不同区域小麦田主要杂草的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5%辛酰溴苯腈1 800 g/hm2+20%氯氟吡氧乙酸900 g/hm2对豫东麦田节节麦及阔叶杂草的总体防效最佳,达到91.98%。15%炔草酯300 g/hm2+激健225 mL/hm2对豫南稻麦轮作田看麦娘的防效为99.1%,效果最好。所有供试药剂在药后14 d对沿黄稻麦轮作田硬草的防效均较差;药后32 d,3%甲基二磺隆675 mL/hm2对硬草的防效为92.8%,效果最佳;硬草对其余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3%甲基二磺隆450 mL/hm2+10%唑草酮180 g/hm2、25%辛酰溴苯腈1 800 g/hm2+20%氯氟吡氧乙酸900 g/hm2、25%辛酰溴苯腈1 800 g/hm2等药剂进行防治;以节节麦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3%甲基二磺隆450 mL/hm2与25%辛酰溴苯腈1 200 g/hm2混配进行防治;以看麦娘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15%炔草酯300 g/hm2或7.5%碇磺草胺135 g/hm2并加入除草剂增效剂激健225 mL/hm2进行防治;以硬草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3%甲基二磺隆675 mL/hm2等进行防治。
    湖南烟区烟草病害种类及发生动态
    刘天波,曾维爱,唐前君,蔡海林,朱三荣,匡传富,彭曙光,周志成
    2017, 46(10):  92-98. 
    摘要 ( )   PDF (37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湖南烟区烟草病害种类和发生情况,调查了湖南烟区烟草病害种类、分布及发生程度,分析了主要病害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湖南烟区烟草病害有21种,其中侵染性病害20种,非侵染性病害1种,主要病害为普通花叶病(TMV)、黄瓜花叶病(CMV)、马铃薯Y病毒病(PVY)、黑胫病、青枯病和赤星病。TMV发病中等,CMV发病轻,PVY发病率逐年增大,黑胫病发病较轻,青枯病发病中等,赤星病发病率年度变化较大,最高达到45%。湘南烟区TMV、CMV、PVY、黑胫病、青枯病、赤星病分别在3月25日、4月5日、4月15日、4月30日、5月25日、5月15日开始发病,湘中和湘西因生产季节原因,发病时间较湘南烟区分别晚10~20 d和30~50 d,发生动态基本相同。不同烟区病害发生种类、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不同,因此,不同烟区应采取不同防治措施,达到精准防治病害的目的。
    园艺·林学
    缓释钾肥施用量对番茄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郭甜莉,张惠梅,李胜利,田利英
    2017, 46(10):  99-103. 
    摘要 ( )   PDF (10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不同施用量缓释钾肥对番茄穴盘苗生长的影响,采用72孔穴盘育苗,研究了腐植酸钾施用量对番茄幼苗出苗率、生长指标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脲甲醛肥2.8 g/L、钙镁磷肥4.0 g/L、过磷酸钙2.0 g/L的基础上,T3处理(腐植酸钾施用量为4.8 g/L)番茄幼苗的出苗率较高,长至两叶一心后株高、茎粗及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未加任何肥料);T1处理(腐植酸钾施用量为0 g/L)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T3处理基质电导率随播种后天数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播种后40 d降低到0.17 mS/cm;播种后40 d各处理基质pH值仍均在7.0以上。综合分析,T3处理最适合番茄培育壮苗,但对于基质pH值偏高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不同抗性砧木对2年生赤霞珠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翟 晨,赵宝龙,潘立忠,孙军利,张二震,章智钧
    2017, 46(10):  104-109. 
    摘要 ( )   PDF (14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树体生长、叶片内源物质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等的影响,选择弗卡(Fercal)、5C、140R、3309M、3309C、SO4、抗砧3号(Kangzhen3)、5BB为砧木与赤霞珠葡萄进行硬枝嫁接,以赤霞珠自根苗为对照(CK),对2年生赤霞珠葡萄的新梢长度、砧木和接穗粗度、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以及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光合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砧木对接穗生长影响差异较大,对2年生赤霞珠葡萄生长量有抑制作用;抗性砧木均能显著提高接穗赤霞珠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砧穗组合CS/3309C植株的新梢长度(160 cm)、砧木粗度(13.98 mm)、接穗粗度(13.18 mm)较高;CS/Kangzhen3植株叶片叶面积(188.83 cm2)和叶绿素含量(2.68 mg/g)较高;不同组合中,CK、CS/Fercal、CS/140R、CS/Kangzhen3在光合特性方面表现较好。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生长的各项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砧穗组合间以CS/3309C、CS/Fercal、CS/Kangzhen3、CS/140R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进行试验推广。
    麻疯树JcWRI1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功能分析
    唐跃辉,刘 坤,赵君苇,徐克东,张 菊,包欣欣,张 怡,李晓丽,齐 静,于德水,王 健,李成伟
    2017, 46(10):  110-115. 
    摘要 ( )   PDF (17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RI1基因在控制从碳水化合物到脂类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qRT-PCR方法分析了JcWRI1在麻疯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JcWRI1主要在种子中表达。同时克隆了麻疯树JcWRI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2 000 bp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不仅包含有TATA-box和CAAT-box基本元件,而且含有胚乳表达所需的顺式调控元件、脱落酸应答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光响应元件及各种胁迫响应元件。将该启动子与GUS报告基因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表明,JcWRI1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根、茎、叶中有很低的表达,然而在种子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活性。表明该启动子主要在种子中表达,并受多种因子的调控。
    5种常绿阔叶植物在北京越冬的抗寒性研究
    张 敏,王明梅,王晨阳,王意敏,刘忠华
    2017, 46(10):  116-121. 
    摘要 ( )   PDF (9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以5种常绿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月份中各植物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及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抗寒性评价最佳时期;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对抗寒性评价最佳时期各植物叶片LT50、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抗寒指标综合评价,评定植物抗寒能力,以期对常绿阔叶植物的选择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个月中,5种常绿阔叶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S”型上升,遵循Logistic的变化规律;LT50随自然温度的变化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黄杨的LT50为-33.210 3~-13.302 3 ℃,抗寒能力最强,其他4种植物LT50为-24.268 3~-6.443 1 ℃;不同月份中各植物LT50排序不同,选择抗寒能力最强且自然温度最低的2月(1月21日—2月21日)为抗寒性评价最佳时期;综合评定2月温度统计区间内各常绿阔叶植物抗寒性依次为:黄杨>冬青卫矛>广玉兰>石楠>皱叶荚蒾。研究表明,LT50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植物抗寒性,与抗寒性综合指数排序基本一致。
    干旱胁迫对刺槐、皂荚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陈丽培,刘瑞霞,杨玉珍,王国霞,雒红宇
    2017, 46(10):  122-127. 
    摘要 ( )   PDF (9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与皂荚(Gleditsia sinensis)的1年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2种苗木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大,2种苗木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比正常水分时升高,相同水分梯度下刺槐Pro、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幅度较大;皂荚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刺槐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MDA含量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均表现出升高趋势,且皂荚在相同水分梯度下增幅较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但刺槐增加幅度大于皂荚;皂荚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而刺槐叶片中CAT活性增加、POD活性降低。可知,2种苗木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来增强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总体来看,刺槐耐干旱能力大于皂荚。
    畜牧·兽医
    华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分析
    焦文强,白献晓,徐引弟,王克领,郎利敏,朱文豪,李海利,张青娴,张立宪,游 一,王治方,许 峰
    2017, 46(10):  128-131. 
    摘要 ( )   PDF (26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华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通过对2014—2016年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4省采集的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料进行检测,将扩增得到的PRRS阳性样品的ORF5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华北地区2014—2016年PRRSV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2014—2016年华北地区流行毒株与国内外代表性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4.6%~99.8%;抗原位点比对结果显示,变异株中和表位第37—44位氨基酸为SH(I/L/F)QLIY(N/K),诱骗表位27—30位氨基酸为(V/A)L(V/A)N;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以CH-1a为代表的变异株、以VR-2332为代表的经典毒株以及NADC30毒株在华北地区同时存在。可见,华北地区PRRSV流行情况复杂。
    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毛培春,田小霞,李杉杉,张 琳,孟 林
    2017, 46(10):  132-136,142. 
    摘要 ( )   PDF (8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林间不同类型草地对小尾寒羊的放牧效果,在板栗园林间建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人工混播草地,以板栗园林间天然草地为对照,选用16只3.5月龄小尾寒羊,分为2组(每组公母各4只),试验周期90 d,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显示:与林间天然草地放牧组相比,在屠宰性能方面,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活体质量增加,胴体质量、净肉质量和眼肌面积分别显著增加11.06%、14.04%和28.24%;在肉品质方面,黄色度b*1d显著增加31.26%;在营养成分方面,粗脂肪、灰分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7.37%、27.48%和14.23%,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提高,总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5.73%、32.27%和19.05%,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分别增加了8.56%和8.51%。可见,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小尾寒羊可提高其屠宰性能,改善其肉品质和营养成分。
    鸡源肠炎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范忠军,许保疆,翟崇凯,郁 川,王欢莉
    2017, 46(10):  137-142. 
    摘要 ( )   PDF (9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鸡源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参照GenBank中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序列sdfⅠ设计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鸡源肠炎沙门氏菌的PCR检测方法,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样品分离株进行检测,并应用K-B纸片扩散法和PCR方法检测分离株对22种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可有效扩增出203 bp的目的基因,DNA最低检出量为100 pg/μL,菌液最低检出浓度为4×103 cfu/mL,PCR方法检测结果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56株鸡源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对22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98.21%)和红霉素(96.43%)的耐药性最高;耐药基因检测发现,tetA、aph(3′)-Ⅱa、blaCMY-2、cat1和sul1的检出率较高,均大于50%。可见,建立的PCR方法可有效检测鸡源肠炎沙门氏菌,鸡源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性严重,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耐药菌株中。
    郑州地区7株鸭源鸡杆菌的MALDI-TOF MS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董 青,史静柯,王海花,皇甫和平,郭宏伟,孙彦婷,王宏魁,王武卿,高文文
    2017, 46(10):  143-147. 
    摘要 ( )   PDF (8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郑州地区鸭源鸡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情况,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从郑州地区某鸡场分离的细菌中鉴定出7株鸭源鸡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平板上长成光滑、圆润、灰白色、半透明、边缘整齐且呈β-溶血的小菌落;L-阿拉伯醇、D-山梨醇、麦芽糖、海藻糖试验的鉴定结果表明,7株鸭源鸡杆菌可能属于不同的生物分型;整体上,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敏感,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克林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具有严重的耐药性。
    笼养金定鸭母鸭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陈希萍,景栋林,李浩杰,姜慧绘
    2017, 46(10):  148-152. 
    摘要 ( )   PDF (5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定112日龄笼养金定鸭母鸭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并分析了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期选择金定鸭的选育性状,充分发挥和利用金定鸭的资源优势。结果表明,在体尺性状中,以胸宽、胸深和髋骨宽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7.97%、8.15%和7.25%;在屠宰性状中,胸肌质量、胸肌率、腿肌质量、腿肌率、瘦肉质量、瘦肉率、皮质量和皮脂率的变异系数均在11%以上,腹脂质量和腹脂率的变异系数均高于50%;龙骨长与胫长、龙骨长与半净膛质量、胫长与半净膛质量、胫围与腹脂质量等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斜长与半净膛率、体斜长与腹脂质量、胫长与皮脂率等性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宰前体质量与屠体质量、屠体质量与半(全)净膛质量、屠宰率与半(全)净膛率、胸(腿)肌质量与瘦肉质量等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宰前体质量与屠宰率和半净膛率、体斜长与胫围等性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
    气调贮存技术对片烟醇化质量的影响
    杨欣玲,杨永锋,张俊岭,张书伟,刘 勇,王根发,孙九喆,申洪涛,刘茂林,梁 淼,侯 佩
    2017, 46(10):  153-159. 
    摘要 ( )   PDF (10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气调贮存法在仓储过程中片烟最佳品质状态的持续保持和醇化时间的有效调控,选取自然醇化1 a的片烟样品,采用气调贮存与自然醇化的方法,对其醇化过程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自然醇化处理的片烟外观颜色发深,褐变,并伴随有出油现象,而气调贮存处理的片烟色度均匀,饱满度较好,开垛后3个月与自然醇化接近或相同。自然醇化与气调贮存的片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逐渐降低,但气调贮存的片烟两糖比高于自然醇化处理;总氮和烟碱含量下降趋势较平缓,气调贮存的片烟氮碱比更接近1,化学成分协调性更优。醇化6~12个月,自然醇化处理的片烟感官质量高于气调贮存处理;但醇化第18个月后,气调贮存处理的片烟感官质量高于自然醇化处理,且气调贮存处理片烟的最佳感官质量较自然醇化处理提高0.5~1.5分;此外,气调贮存较自然醇化使片烟保持最佳醇化质量的时间延长6个月。综上,气调贮存法可通过调节环境气体组分的方式,影响片烟醇化质量,延长片烟最佳品质状态保持期,实现片烟品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