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Vol. 43 ›› Issue (11): 59-64.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绵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特征与区域差异分析

李华1,2,马丽1   

  1. 1.绵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2.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010
  • 收稿日期:2014-03-11 出版日期:2014-11-15 发布日期:2014-11-15
  • 作者简介:李华(1979-),女,四川绵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分析与保护方面的研究。E-mail:dancinghouse@163.com
  • 基金资助:
    绵阳师范学院青年项目(2013B08);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项目(XHJJ-1308)

  • Received:2014-03-11 Published:2014-11-15 Online:2014-11-15

摘要: 对2003-2011年绵阳市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及2011年其下辖9个地区的污染差异情况进行分析,为合理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3-2011年绵阳市农药、农膜、农作物秸秆污染总体上呈逐渐加重趋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总体上呈减缓趋势;营养污染物(CODCr、TN、TP)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业、化肥和农村生活,畜禽养殖业和化肥营养污染物污染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而农村生活营养污染物污染总体上呈减缓趋势,但营养污染物污染总体上呈增加趋势。2011年,涪城区的农药、农膜、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总体最严重,其次是三台县和江油市;三台县营养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最高,涪城区和盐亭县营养污染物耕地负荷较高。耕地负荷系数表明,CODCr、TN、TP污染在各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其对江油市、涪城区、盐亭县的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对平武县环境不构成威胁;对所有污染物耕地负荷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江油市、游仙区、涪城区、三台县、盐亭县为重度污染区,北川县、安县、梓潼县为中度污染区,平武县为轻度污染区。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区域差异,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