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张少东,王艳艳.獭兔幼仔兔常见腹泻病的诊疗[J].中国养兔,2014(2):30,32.
[2]翁巧琴,袁新强,翁邵国,等.獭兔腹泻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中国养兔,2008(5):32-34.
[3]佳杰,胡涵奎,盛达祺,等.兔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分析[J].中国养兔,2008(5):27-29.
[4]陈升平.兔大肠杆菌耐药性观察[J].中国畜禽种业,2015(11):89-90.
[5]易安妮,张慧晔,刘宾,等.益生元对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4):318-320,323.
[6]王云鹏,马越.养殖业抗生素的使用及其潜在危害[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33(9):519-523.
[7]王仲兵.微生物制剂对幼兔腹泻治疗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29(6):475-479.
[8]李新民,谷子林,葛剑.生态素对獭兔肠炎和腹泻的疗效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5):93-95,99.
[9]贾海军,郅永伟,李振海,等.不同药物对獭兔腹泻病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养兔,2017(3):11-13.
[10]盖丽娜.病原拮抗菌Tu-1的分离、鉴定及替代抗生素防治兔腹泻的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0.
[11]谷子林,李江,张玉华,等.日粮粗纤维水平对断乳力克斯兔腹泻率、消化道pH和盲肠菌群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21-25.
[12]唐志刚,钱巧玲,侯晓莹,等.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及其在肉鸡和蛋鸡中的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2010,31(2):5-8.
[13]张英春,韩雪,单毓娟,等.益生菌抑制致病菌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9):1306-1313.
[14]田亚东,蔡辉益.饲用抗生素的促生长机制[J].饲料工业,2004,25(1):16-18.
[15]顾雅君,刘建荣,石楠.0.2% Tu-2制剂对肉兔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生长性能的作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7):1641-1643.
[16]呼慧娟,范小燕,周琳,等.不同氧需求特性菌株在模拟肠道厌氧条件下的增殖[J].饲料工业,2011,32(20):38-41.
[17]秦艳,李卫芬,余东游.蜡样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J].饲料工业,2008,29(2):34-37.
[18]温芳.鸡体内硫酸粘杆菌素残留检测微生物学方法和消除规律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19]疏秀林,施庆珊,李诚斌,等.硫酸粘杆菌素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6,40(10):31-34.
[20]高振华,李英,赵国先.獭兔消化道pH及主要消化酶变化规律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09,21(1):7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