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24, Vol. 53 ›› Issue (4): 76-91.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4.04.009
李杰飞1,王棣1,徐宇鹏1,杨浩1,蔺洪永1,包海花1,张玲敏2
LI Jiefei1,WANG Di1,XU Yupeng1,YANG Hao1,LIN Hongyong1,BAO Haihua1,ZHANG Lingmin2
摘要: 为探究豫西典型工业区(1个钢铁厂、6个工业园、5个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采集并测定研究区109个土壤样品中镉(Cd)、铅(Pb)、砷(As)、锌(Zn)、铜(Cu)、铬(Cr)和镍(Ni)的含量,运用一系列指数法、形态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形态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与累积效应密切相关,Pb的污染程度最高,且地累积效应最强。Cd、Pb和As为引起土壤环境风险的主要因子,其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8.26%、18.81%、15.58%。Pb和Cd的有效态含量分别高达92.49%、79.54%;Zn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Cu的有机结合态占比相对其他重金属较高,分别为33.07%、24.25%;而Cr、Ni迁移转化生态风险相对较低,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主要为残渣态,占比分别为91.00%、64.63%。冶炼厂(S1、S3)与周围的冶炼厂(S2、S4)、钢铁厂SW和工业园(IP1、IP2、IP3)对研究区域西北片区农田土壤重金属Pb、Cd和Zn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产生了协同影响。Zn、Pb、Cu主要来源于工业源(冶炼厂、钢铁厂等工业生产活动);Cd和As来源于工业源(冶炼厂)和农业源;Cr、Ni 主要来源为自然源。此外,Zn、Pb、Cu、Cd容易受自然淋溶、成土过程和农业活动的影响,增加迁移转化的生态风险。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