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23, Vol. 52 ›› Issue (9): 148-155.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3.09.015
徐佳1,魏婉娥2,吴秋一2,释晓纯2,王烁2,陈兵2,3,4
XU Jia1,WEI Wan’e2,WU Qiuyi2,SHI Xiaochun2,WANG Shuo2,CHEN Bing2,3,4
摘要: 为建立人类和动物眼病的小鼠模型,采用乙烷基亚硝基脲(ENU)诱导C57BL/6J(B6)小鼠突变手段获得眼病小鼠,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小鼠角膜病变特点,通过连锁分析及位置候选克隆确定致病基因。结果显示,ENU诱变获得1例眼畸形小鼠,小鼠角膜上皮细胞层出现明显空泡,且分化异常,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杂乱松散,角膜内皮细胞部分脱落。染色体定位将致病基因定位于小鼠第2号染色体微卫星D2Mit107(距着丝粒65.13 cM)与D2Mit423(距着丝粒73.57 cM)之间。对候选基因齿状基因1(Jag1)测序发现,突变杂合子小鼠1条染色体上Jag1基因第24号内含子3′端AG碱基被GG碱基替代,导致第25号外显子存在7个碱基的缺失;蛋白质预测发现,该突变引起Jag1 编码区移码及蛋白质编码提前终止。综合分析可知,Jag1基因突变是引起小鼠眼畸形表型的分子基础。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