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祁天成, 李应海, 李洋洋. 不同灌溉和施肥量对小茴香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5, 54(1): 66-75. |
[2] |
李凯, 罗世武, 王湛, 杨军学, 王勇, 王斐, 张建彤.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宁夏旱作区土壤环境及饲用型作物生长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5, 54(1): 90-100. |
[3] |
张盼盼, 李川, 张美微, 俞晓红, 穆蔚林, 郭涵潇, 乔江方, 张桂堂. 氮锌配施对玉米果穗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9): 16-27. |
[4] |
梁晓红, 曹雄, 张瑞栋, 黄敏佳, 刘静, 南怀林, 王颂宇. 不同类型缓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对高粱产量、氮素利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9): 28-36. |
[5] |
程培军, 郝浩浩, 李翔, 李亮, 张翔, 唐培培, 王迅, 司贤宗, 索炎炎, 吴俊林, 徐凤丹, 李倩, 马新军, 闫萌. 施用饼肥和微生物菌剂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9): 57-65. |
[6] |
李方杰, 常志杰, 史大坤, 卫晓轶, 魏锋, 洪德峰, 马俊峰, 郑秋道.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气孔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8): 21-29. |
[7] |
李志, 路浩冉, 杨官官, 李鸿萍, 王群, 李潮海, 周国涛, 卢春光, 张永恩. 河南省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特征[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7): 10-20. |
[8] |
李晓德, 杨宇昕, 朱宸甲, 李俣佳, 陈树林, 殷贵鸿, 董纯豪, 王道文, 张坤普. 小麦骨干亲本周8425B 矮秆基因在其衍生品种(系)中的遗传解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7): 21-27. |
[9] |
黄艳丽, 苏辉, 黄鹏飞, 庄静静, 周会萍. 不同洪淹时长夏玉米田土壤养分的变化[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7): 90-99. |
[10] |
胡浩然, 段松江, 张承洁, 吴一帆, 张巨松, 郭仁松. 增施铃肥对化学封顶棉花光合特性、秋桃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6): 49-57. |
[11] |
董洪瑞, 朱杰, 周勇, 李皓轩, 杨伟, 蒋梦蝶, 朱波, 聂江文, 刘章勇. 穗肥施钾量和叶面肥对稻虾共作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5): 30-39. |
[12] |
徐新龙, 张巨松, 王冬, 代健敏, 李雪瑞, 翟梦华, 孙明辉. 不同种植模式下氮肥基追比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5): 70-79. |
[13] |
李新美, 齐红志, 何家帅, 杨康娜, 魏跃鹏, 郭航兆, 孙磊康, 李孝永, 贾绪存, 李玉霞, 李荣发, 王群. 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N2O排放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5): 92-100. |
[14] |
郝永会, 靳海洋, 闫雅倩, 李向东, 郑飞, 岳俊芹, 张德奇, 方保停, 杨程, 程红建, 李春喜.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4): 9-19. |
[15] |
齐学礼, 马杰, 赵明忠, 董海滨, 张煜, 许国震. 低氮胁迫对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积累、代谢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4): 3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