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国领;李莉;赵红;王静;丁宇涛. 高产玉米新品种LN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9): 38-38. |
[2] |
滕开琼,戴钢,徐立新,周孟飞,胡青荣. 电泳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33(10): 23-24. |
[3] |
王翠荣. 《种子法》实施后国有种子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30(9): 44-44. |
[4] |
范濂. 作物良种繁育技术与体系的一项重大改革[J].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30(7): 5-6. |
[5] |
赵德芳. 关于农作物良种繁育体制和技术的改革问题[J].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30(7): 7-8. |
[6] |
陈伟程. 玉米杂交种豫玉22号快速持续大面积推广的启示和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30(7): 8-9. |
[7] |
安金岭. 应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搞好种子生产[J].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30(7): 27-27. |
[8] |
孙立民.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豫西玉米种子生产中的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29(9): 6-7. |
[9] |
闫文斌,蔺锋. 浅析组建我院大型种子企业的难点与建议[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29(4): 27-28. |
[10] |
尚泓泉,张新友,刘建明,梅鸿献,刘佩霞,崔贵玲. 加入WTO对我国种子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29(4): 37-38. |
[11] |
卢超,姜鸿勋,李金仓,谢芹,陈荣,崔贵玲. 浅谈种子品牌开发[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29(4): 41-41. |
[12] |
裴利涛,王占营,高水平,董丽萍. 河南省花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29(4): 54-55. |
[13] |
王胜军,张志强,王汉芳,宋保谦,武素琴. 介绍几种新品种的推广模式[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29(4): 55-55. |
[14] |
宋保谦. 种子产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与实践[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29(4): 58-59. |
[15] |
冯新常,秦应来. 周口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29(12):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