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建勇,刘红,梁雪琪,李震源. 鸡蛋内黏菌素类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建立[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1): 131-135. |
[2] |
杨海棠;陈华. 高油亚比花生新品种郑农花9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12): 42-43. |
[3] |
宋保谦;张学斌. 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单13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38(12): 46-47. |
[4] |
罗延志;杨开术;赵宛兵;肖乃宝;王慧;李贤忠. 杂交水稻新品种福丰18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38(12): 54-55. |
[5] |
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王美芳;赵献林;何盛莲;杨攀. 强筋高产抗病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6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37(8): 54-56. |
[6] |
张长顺;王书玉;薛应征;刘贺梅;孙建权;王业强. 超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新稻18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37(2): 33-34. |
[7] |
杨开术;王慧;谢瑛;李贤忠. 杂交水稻新品种天优8号[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37(2): 41-42. |
[8] |
马香花;王保林;周秋峰. 高产小麦新品种郑农17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37(1): 27-28. |
[9] |
刘书梅;张富德;贾新合;赵国栋;王三超. 棉花新品种郑农棉4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9): 53-54. |
[10] |
康明辉;海燕.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花培1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8): 34-35. |
[11] |
杨海棠;陈华;李光照. 高油花生新品种郑农花7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8): 50-51. |
[12] |
杨永升;李丁涛;张爱敏;李逊;刘兴龙. 水稻新品种原稻1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7): 50-51. |
[13] |
郑继周;殷贵鸿;韩玉林;于海飞;黄峰;王丽娜;郑天存. 国审周麦18号超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7): 51-52. |
[14] |
刘英华;盛海燕;周长友;刘志胜;许喜兰;贾新合;刘书梅;刘建丰. 棉花杂交种英华二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6): 61-62. |
[15] |
海燕;康明辉. 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花培3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5): 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