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2, Vol. 41 ›› Issue (12): 149-152.

• 畜牧 兽医 • 上一篇    

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豫丰黄兔繁殖性能的影响

张恒业1,张焕1,吉进卿2,白继武3,张长兴1   

  1. 1.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11;2.河南省畜禽改良站,河南 郑州 450003;3.濮阳市畜禽改良站,河南 濮阳 457000
  • 收稿日期:2012-08-06 出版日期:2012-12-15 发布日期:2012-12-15
  • 作者简介:张恒业(1965-),男,河南南阳人,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教学科研工作。E-mail:hengye_zhang@126.com
  • 基金资助: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A230010)

  • Received:2012-08-06 Published:2012-12-15 Online:2012-12-15

摘要: 为研究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豫丰黄兔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河南省地方优良品种豫丰黄兔初配母兔150只,平均分为5个试验组,采用标准化笼具饲养,人工授精、频密繁殖(繁殖周期为42d);每组在人工授精前48h对母兔分别注射20、30、40、50、0IU剂量的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研究其对母兔同期发情及繁殖效果的影响,试验进行4个周期,共539次人工授精。结果表明,20、30、40、50IU的eCG均可显著提高豫丰黄兔产仔率,20IU和30IU的产仔率显著高于40IU和50IU的;30IU组活窝重显著高于20IU组和对照组;40IU组仔兔个体提质量显著低于20、30IU组和对照组。分析表明,eCG 30IU组综合表现最佳;在生产实际中使用eCG对母兔进行同期发情处理,20、30IU较40、50IU对豫丰黄兔母兔产仔率具有更好的提高作用。 

关键词:  , 豫丰黄兔, 同期发情, 繁殖性能, 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