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素霞. 怀山药新铁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7): 112-114. |
[2] |
朱 伟,贺德先. 大穗型小麦品种性状改良及高产栽培途径探讨[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11): 31-34. |
[3] |
章 林,王晓娜,张大明,王元兴,董元海,任晓光. 沙松嫁接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12): 140-141,152. |
[4] |
何景新;刘健;李坤锋;宋多义. 大豆高产栽培研究及高产模型的建立[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6): 53-57. |
[5] |
张凤英. 商薯19效益分析与实现产业化的思路[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12): 26-28. |
[6] |
崔向华;段莹;石明权;夏洪滨;田书亮. 芝麻新品种驻芝18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12): 39-41. |
[7] |
郑继周;殷贵鸿;韩玉林;于海飞;黄峰;王丽娜;郑天存. 国审周麦18号超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7): 51-52. |
[8] |
姬同化;尹海庆. 郑稻18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11): 41-42. |
[9] |
宋保谦. 秋乐杂8号杂交棉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11): 57-58. |
[10] |
邢万明;冯迎娥;冯太平. 安阳大红茄麦茬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9): 106-107. |
[11] |
甄军亮;乔义卿;胡秀荣. 白灵菇定位出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7): 95-96. |
[12] |
柳家友;柏志安;吴伟华;马林玲;谷川. 玉米新品种漯单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5): 46-46. |
[13] |
杨静娟. 蒜苗夏播秋收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5): 96-97. |
[14] |
袁文先;张东勤;郭志华;王传金;张琪. 郸城县棉花高产优质关键技术措施[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3): 55-56. |
[15] |
黄江涛;张春奇;李红波;查素娥. 麦茬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5(3): 94-95. |